成体考研试题 运动训练学

合集下载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运动技能B. 运动训练过程C. 运动训练方法D. 运动训练效果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A. 身体训练B. 技术训练C. 心理训练D. 营养训练3. 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A. 训练后的短暂疲劳B.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暂时下降C. 训练负荷超过身体适应能力D.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提高超过原有水平4.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 反复练习B. 观察学习C. 理论知识学习D. 生理适应5. 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目的是()A. 避免过度训练B. 提高运动技能C. 增加训练负荷D. 减少运动损伤6.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控制?()A. 训练强度B. 训练量C. 训练频率D. 训练环境7.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技能训练不包括()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动作技术分析D. 自我谈话8. FITT原则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是指()A. 频率、强度、时间、类型B. 灵活性、强度、时间、类型C. 频率、个体差异、时间、类型D. 灵活性、个体差异、时间、类型9. 运动训练中,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肌肉速度D. 肌肉协调性10. 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循序渐进B. 个别对待C. 持续时间D. 合理恢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

12.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进行运动技能的诊断和评价。

13. 阐述运动训练中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运动训练中如何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15. 分析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及其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 D4. A5. A6. C7. C8. A9. B10. C二、简答题11. 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在于通过有计划的训练阶段安排,使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状态,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体育考研学硕真题试卷

体育考研学硕真题试卷

体育考研学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训练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要素?A. 运动负荷B. 运动时间C. 运动环境D. 运动动机2. 运动生理学认为,人体在进行长时间有氧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是:A. 糖酵解B. 糖原分解C. 脂肪氧化D. 蛋白质分解3.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这属于哪种情绪状态?A. 焦虑B. 兴奋B. 抑郁D. 放松4.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是人体运动的:A. 生理机制B. 心理过程C. 生物化学变化D. 力学特性5. 运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常用方法是:A. 持续训练B. 间歇训练C. 循环训练D. 力量训练6. 运动营养学认为,运动员在比赛前应补充哪种营养素以提高运动表现?A. 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C. 脂肪D. 维生素7. 运动康复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A. 物理疗法B. 药物治疗C. 功能训练D. 心理疗法8. 运动训练学中,周期性训练的基本原则是:A. 逐步增加训练强度B. 保持训练强度不变C. 避免训练强度波动D. 随意调整训练强度9. 运动生理学中,人体在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主要受哪种激素的影响?A. 肾上腺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皮质醇10. 运动心理学中,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保持冷静,这属于哪种心理品质?A. 自信B. 专注C. 坚韧D. 冷静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现象及其对运动员训练的意义。

2. 描述运动生物力学在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中的应用。

3. 阐述运动营养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运动训练方法与传统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并分析现代训练方法的优势。

2. 论述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运动员在一次重要比赛中发挥失常,赛后分析发现其在比赛前夜出现了失眠,情绪波动较大。

体育考研试题卷子及答案

体育考研试题卷子及答案

体育考研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中,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肌纤维B. 肌原纤维C. 肌丝D. 肌球蛋白答案:B. 肌原纤维2. 在运动训练中,哪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肌肉力量?A. 耐力训练B. 力量训练C. 速度训练D. 柔韧性训练答案:B. 力量训练3. 运动心理学认为,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的紧张情绪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有效缓解?A. 深呼吸B. 增加训练量C. 避免比赛D. 服用镇静剂答案:A. 深呼吸4.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营养学中推荐的运动员饮食原则?A. 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B. 控制总能量摄入C. 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D. 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答案:C. 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5. 运动生物力学中,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通常使用哪种设备?A. 测力计B. 心率监测器C. 关节活动度测量仪D. 血压计答案:C. 关节活动度测量仪6. 在运动训练学中,周期化训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单一训练模式B. 随机训练模式C. 循环训练模式D. 线性训练模式答案:C. 循环训练模式7. 运动医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适当的热身活动B. 使用合适的运动装备C. 避免过度训练D. 忽视疼痛继续训练答案:D. 忽视疼痛继续训练8.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康复的目标?A. 恢复运动功能B. 提高运动表现C. 减少疼痛和不适D. 预防运动损伤答案:B. 提高运动表现9. 在运动生理学中,血乳酸浓度的增加通常与哪种类型的运动强度相关?A. 极轻强度B. 中等强度C. 高强度D. 最大强度答案:C. 高强度10. 运动心理学中,哪种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其内在需求和动机的驱动?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 人本主义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案: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运动训练的生理机制B. 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C.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理D. 运动训练的社会学影响2.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周期性原则D. 个性化原则3. 在运动训练中,FITT原则中的“F”代表什么?A. Frequency(频率)B. Flexibility(灵活性)C. Force(力量)D. Form(形式)4.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通常包括哪几个阶段?A. 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主阶段B. 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C. 入门阶段、进阶阶段、高级阶段D. 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创新阶段5. 运动训练中,哪种类型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A. 耐力训练B. 速度训练C. 力量训练D. 柔韧性训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7.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实现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8. 论述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C.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理的科学。

2. B.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周期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心理学基础不属于基本原则。

3. A. FITT原则中的“F”代表Frequency(频率),指的是训练的频率。

4. A.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通常包括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主阶段。

5. C. 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主要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类型。

二、简答题6. 周期化训练是指将运动训练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负荷,以适应运动员的生理适应和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避免过度训练,同时确保运动员在关键时刻达到最佳状态。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一、简答题1、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争取荣誉。

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方面的潜力,提升其竞技能力的整体水平。

其次,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在竞赛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再者,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项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最后,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积累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能力和竞技表现。

2、简述运动训练原则及其应用运动训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技需要原则: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比赛的需求来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使训练与比赛紧密结合。

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根据比赛中频繁的身体对抗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加强体能和对抗能力的训练。

(2)动机激励原则:通过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给予奖励和表扬等方式来激励运动员。

(3)有效控制原则: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训练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

比如,定期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4)系统训练原则:将训练视为一个长期、连续、有序的系统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阶段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例如,对于长跑运动员,要遵循基础耐力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比赛期训练等阶段逐步提高其竞技能力。

(5)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将训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每个周期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准备期主要进行体能储备和技术改进,比赛期则重点提高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

(6)适宜负荷原则:安排的训练负荷要适宜,既能够有效刺激运动员产生适应性变化,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题目:请根据以下关键词和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运动训练学”的简答题或论述题文章。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简答题、论述题、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训练效果评估内容: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体能和技能训练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运动训练学中,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制定和训练效果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首先,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一系列测试和评估,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和社交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选材过程可以帮助教练员选择适合特定项目的运动员,并为后续的训练提供基础。

其次,训练计划的制定是运动训练学中的核心内容。

一个科学的训练计划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状况和项目要求进行设计。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需要考虑训练强度、训练量和训练频率等因素,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最后,训练效果评估是运动训练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方法,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练员提供反馈,以便调整训练计划和改进训练方法。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学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运动员选材、训练计划制定和训练效果评估等方面,还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推动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同等学力管理学简答论述同等学力管理学简答论述主题:领导力的发展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领导力是一种关键能力,有助于在组织中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决策和目标。

本文将讨论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领导力的基本概念领导力是一种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能力,使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领导力涉及一系列技能和特质,包括决策制定、沟通、协调、激励和指导等。

二、领导力的发展历程领导力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传统的领导风格到现代的领导模式,领导力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演进。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作为体育学科的重要分支,是研究运动员训练与竞技表现的科学。

考研真题在考察考生对运动训练学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反映了行业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

本文将针对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简答题部分1. 请简述运动训练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个体通过有组织的运动学习和身体适应的过程,以提高其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训练过程中的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方面,以及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和评价指标等。

2. 请简述核心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核心训练是指通过特定训练手段来加强和改善身体核心肌群的功能和协同作用。

其作用包括提高身体稳定性、增强运动效率、降低受伤风险等。

核心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3. 请简述运动训练中的肌肉力量训练原理。

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是超负荷和适应性。

超负荷是指通过外界刺激增加肌肉所承受的负荷,从而引起肌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适应性是指肌肉在超负荷刺激下逐渐适应,增强力量和耐力。

二、计算题部分1. 请计算运动员在20分钟负荷跑中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根据给定的负荷跑速度和体重数据,利用运动生理学的相关公式计算出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2. 请计算某运动员在康复训练中需要进行的力量训练强度。

根据给定的运动员的最大肌肉力量数据和康复训练的要求,计算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适当强度,并结合具体康复方案进行训练。

三、论述题部分1. 请论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肺耐力、降低血压和心脏病风险等。

这主要通过运动引起的心率增加和心肌收缩力的增强来实现。

2. 请论述运动训练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骨骼系统有积极的影响,包括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量和增强骨骼的力学性能等。

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引起的骨骼负荷和应力刺激导致骨骼组织的适应性改变。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总结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总结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简答题总结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竞技体育构成:竞技体育的特点: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训练目标包括: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训练原则: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方法的作用: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运动训练手段的作用:运动训练手段的动作结构:基本结构:运动训练手段的分类: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原则:完整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循环重复训练法的目的: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体能训练的意义;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身体形态: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提高移动速度的速度有两个基本途径: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速度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各种耐力素质训练负荷量的确定:一般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一般柔韧素质、专门柔韧素质)柔韧训练方法:柔韧训练基本练习: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宜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成体考研试题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
1. 清谈谈你对运动训练过程中“超量恢复”现象的理解。

2. 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100米跑训练时表现出哪些训练学特点?
3. 结合专项拟定一份赛前训练周的周训练计划。

二.论述(第一题35分第二题40分共75分)
1.结合一个运动项目谈谈该项目力量训练的特点与主要训练方法。

2.从伦敦奥运会的成绩上看,我国有哪些潜优势项目,从训练学的角度因该主要从哪些方面提高优势项目的运动成绩?
2012年成体考研《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题:
1.实现体育目的的要求。

2速度运动的训练要求
3举例说明变换训练法的实际运用
4简述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5说明为什么要制定多年训练计划
三、论述题:
1 运动员初始状态的诊断及制定全年运动训练计划所要注意的要求
2 运用项群理论论述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的体育竞技格局,以及我国当前如何备战及其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