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思考题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吕晓寅版第9章

58.9 × 106 463 × (615
+
402)
=
143.8������/������������2
������ = 1.1 − 0.65 ������������������ = 1.1 − 0.65 × 2.01 = 0.6533 > 0.2且������ < 1.0
������������������������������������
(������������
+
������������ ������������ )������02
=
1 8
×
(5
+
0.5
×
10)
×
5.22
=
33.8������������
•Leabharlann ������(2)C30 混凝土 ������������������ = 2.01������/������������2 ������������ = 3.0 × 104������/������������2 HRB335 级钢筋 ������������ = 2.0 × 105������/������������2
)
143.8
14.727
= 1.9 × 0.6533 × 2.0 × 105 (1.9 × 30 + 0.08 0.02034)
= 0.102566������������ < ������������������������ = 0.3������������
2.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计算跨度������0 = 5.2������。永久荷载(包括自重在 内)标准荷载值������������ = 5������������/������,楼面活荷载的标准值������������ = 10������������/������,准永久值
第9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_杨灿

第9章统计指数习题解答_杨灿【思考与练习】思考题:1. 统计指数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有何不同?⼴义指数与狭义指数⼜有何差异?2. 与⼀般相对数⽐较,总指数所研究的现象总体有何特点?3. 有⼈认为,不同商品的销售量是不同度量的现象,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可以不同;⽽不同商品的价格则是同度量的现象,因为它们的计量单位相同,都是货币单位。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 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编制⽅式?它们各⾃⼜有何特点?5. 有⼈认为,在编制价格指数时,采⽤帕⽒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现实经济意义”较强,因⽽不能采⽤拉⽒公式。
对此,你有何看法?6. 在⼀定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着“变形”关系。
为什么说,它们两者仍然是相对独⽴的总指数编制⽅法?7. 根据指数体系的内在联系,⼈们常常利⽤已知的指数去推算未知的指数,后者就被称为前者的“暗含指数”。
试问,拉⽒价格指数的暗含指数是什么?拉⽒物量指数的暗含指数⼜是什么?8. 相对于简单形式的总指数,加权指数有何优点?9. 加权指数⼀般优于简单指数,但在哪些场合,简单指数仍然有其重要应⽤,为什么? 10. 与单项评价相⽐,综合评价有何特点?你能否举出⼀个在现实⽣活中进⾏综合评价的例⼦? 11. 构建综合评价指数的基本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何在?练习题:1. 表10.9给出了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要求:(1)⽤拉⽒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2)再⽤帕⽒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3)⽐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73.1072.20398.2196 , %16.1042.2039212400010001==∑∑===∑∑=q p q p L p q p q L p q%39.10721242281 , %83.1038.2196228110111011==∑∑===∑∑=q p q p P p q p q P p q2. 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指数和帕⽒指数的结果进⾏⽐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9第九章思考题

1、如图9-6所示,一块无限长直导体薄板宽为d ,板面与y 轴垂直,板的长度方向沿x轴,板的两侧与一个伏特计相接。
整个系统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B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如果伏特计与导体平板均以速度υ向x 轴正方向移动,则伏特计指示的电压值为多少? 【答案:υBd 】详解:导体平板以速度υ向x 轴正方向移动时,其中的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B e F L υ=电子向导体薄板一侧积累形成电场,设稳定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这时电子所受的电场力为eE F e =由于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因此eE B e =υ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导体薄板两侧电势差的关系为d U E =因此dU B =υ 由此解得导体薄板两侧电势差,即伏特计指示的电压值为Bd U υ=2、如图9-7所示,矩形区域为均匀稳恒磁场,半圆形闭合导线回路在纸面内绕轴O 以角速度ω作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 点是圆心且恰好落在磁场的边缘上,半圆形闭合导线完全在磁场外时开始计时。
试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
【答案:函数关系图象见下图】详解:长度为L 的导体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棒的一端做匀速转动时,如果转动平面垂直磁场方向,金属棒中产生的电动势为图9-6图9-72i 21BL ωε=该电动势与时间无关。
半圆形闭合导线完全在磁场外时开始计时,则半圆形闭合导线在转动的前半周时间内,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后半周时间内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
如果电动势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可以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3、如图9-8所示,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并各以d I /d t 的变化率增长,一个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
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如果有感应电流存在,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答案:线圈中有感应电流;顺时针方向】详解:由7.1思考与讨论第3题的计算结果可知,通过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1ln(2π0m cbIaΦ+=μ 在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tI c b a t Φd d )1ln(2πd d 0m i +-=-=με 由于两根无限长平行直载流导线对应同一个线圈,它们中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且d I /d t >0,因此距线圈近的无限长载流导线比远的导线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前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后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总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
第9章 植物的成花与生殖生理教学要求与思考题

第九章植物的成花生理和生殖生理一、教学基本要求(一)了解春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二)掌握光周期现象的概念和光周期反应的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三)了解花器官的形成、环境条件对花器官形成和性别分化的影响、性别分化的化学调控;(四)了解花粉的组成成分、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条件、受精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
二、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LDP)2.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SDP)3. 幼年期(juvenile phase)4. 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5.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6. 光敏素(phytochrome)7. 集体效应(population effect)8. 暗期间断(dark period break)9.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10.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二)问答题1. 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植物感受低温春化的部位是茎尖的生长点。
2. 举例说明春化作用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3.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有哪些?4. 简述植物光周期反应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如何引种才能成功。
5. 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价值?6. 光敏色素在植物成花诱导中起何作用?7.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反应类型?8. 自然条件下菊花在秋天开放,如要使它提前开花,你需采取什么措施?三、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42(一)名词解释1. 长日植物: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植物。
2. 短日植物: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植物。
第9 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复习思考题

第9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飞机以1s m 200-⋅=v 的速度水平飞行,机翼两端相距离m 30=l ,两端这间可当作连续导体。
已知飞机所在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T 1025-⨯。
机翼两端电势差U 为0.12V 。
2.当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所包围的面积内的 磁通量 发生变化时,在导体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3.用导线制造成一半径为m 10.0=r 的闭合圆形线圈,其电阻Ω=10R ,均匀磁场B 垂直于线圈平面。
欲使电路有一稳定的感应电流A 01.0=I ,B 的变化率应为__3.18T/s_____________。
4.楞次定律:感生电流的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总是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5.如果导体不是闭合的,即使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的两端产生_感应电动势____。
6.楞次定律是 能量守恒和转换 _定律在电磁现象领域中的表现。
二、单选题1.感生电场是 。
(A )由电荷激发,是无源场; (B )由电荷激发,是有源场;(C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是无源场; (D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是有源场。
2.关于感应电动势的正确说法是: 。
(A )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感应通量成正比;(B )当导体回路所构成的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平移导体回路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C )只要导体回路所在处的磁场发生变化,回路中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D )将导体回路改为绝缘体环,通过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环中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
3.交流发电机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A )电磁感应; B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C )奥斯特实验; (D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4.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铜环和木环静止放置,并使通过两环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则不计自感时, 。
(A )铜环中有感应电动势,木环中无感应电动势(B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大,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小(C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小,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大(D )两环中感应电动势相等。
分析化学: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思考题与习题1.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什么?答:要求沉淀要完全、纯净。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要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变为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沉淀的组分必须符合一定的化学式、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
2.解释下列名词: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固有溶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聚集速度,定向速度,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再沉淀,陈化,均匀沉淀法,换算因数。
答:沉淀形式:往试液中加入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所得沉淀。
固有溶解度: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以分子状态或离子对状态存在的活度。
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以增大构晶离度,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配位效应: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构晶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剂时,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聚集速度:沉淀形成过程中,离子之间互相碰撞聚集成晶核,晶核再逐渐长大成为沉淀的微粒,这些微粒可以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
这种聚集过程的快慢,称为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成晶体的快慢,称为定向速度。
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加入沉淀剂进行二次沉淀的过程。
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称为陈化。
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剂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剂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
这种方法称为均匀沉淀法。
换算因数: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沉淀形式摩尔质量之比,它是一个常数。
热工基础 张学学 第九章 思考题答案

热工基础第九章思考题答案1 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表达式的一般形式,说明其适用条件及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其中: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公式中λ 是热导率,是物性参数,反映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
公式中∂t ∂n 是温度梯度的大小。
表示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
适用条件:适用于各向同性物体。
2 写出直角坐标系三个坐标方向上的傅里叶定律表达式。
答:q x =−λ∂t ∂xq y =−λ∂t ∂yq z =−λ∂t ∂z ,其中分别为三个方向的单位矢量量。
3 为什么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答:因为金属的导电和导热都是依靠自由电子的运动。
自由电子运动的快,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也好。
4 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方面?答: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单值性条件。
5 何谓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是说明导热过程的具体特点,使导热微分方程具有唯一解。
包括内容: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边界条件。
6 试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平板和圆筒壁的导热可以按一维导热处理。
答:平板:当平板两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平壁内的温度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发生变化,并且不随时间而变,热量也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传递,可以按一维稳态导热处理。
圆筒壁:壁内的温度只沿径向变化,采用圆柱坐标系,圆筒壁的导热可以按一维稳态导热处理。
7 试用传热学观点说明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霜。
答:冷冻室内结霜后,使蒸发管和冷冻室间增加一层热阻,而霜有颗粒状的水组成,中间夹杂着不流动的空气,使其当量热导率比密实的冰小得多,热阻较大,要使冷冻室达到指定温度必须增加压缩机工作时间,耗电量增加。
因此冰箱要定期除霜,以减小接触热阻。
8 为什么有些物体要加装肋片?加肋一定会使传热量增加吗?答:有些物体加装肋片是为了增加换热面积,增加换热量。
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答案第9章

第9章思考题9-1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是根据哪些实验定律导出的,其适用条件是什么?9-2内能和热量的概念有何不同?下面两种说法是否正确?(1)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热量愈多;(2)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内能愈大?9-3 在p-V图上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过程是否一定是准静态过程?理想气体经过自由膨胀由状态(p1,V1,T1)改变到状态(p2,V2,T1),这一过程能否用一条等温线表示。
9-4有可能对物体传热而不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吗?有可能不作任何热交换,而系统的温度发生变化吗?9-5在一个房间里,有一台电冰箱在运转着,如果打开冰箱的门,它能不能冷却这个房间?空调为什么会使房间变凉?9-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别下列两种说法是否正确?(1)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2) 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9-7 一条等温线和一条绝热线是否能有两个交点?为什么?9-8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9-9 瓶子里装一些水,然后密闭起来。
忽然表面的一些水温度升高而蒸发成汽,余下的水温变低,这件事可能吗?它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吗?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吗?9-10有一个可逆的卡诺机,以它做热机使用时,若工作的两热源温差愈大,则对做功越有利;当作制冷机使用时,如果工作的两热源温差愈大时,对于制冷机是否也愈有利?(从效率上谈谈)9-11可逆过程是否一定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是否一定是可逆过程?有人说―凡是有热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这种说法对吗?9-12如果功变热的不可逆性消失了,则理想气体自由膨胀的不可逆性也随之消失,是这样吗?9-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是什么?如何从微观角度理解自然界自发过程的单方向性?9-14西风吹过南北纵贯的山脉:空气由山脉西边的谷底越过,流动到山顶到达东边,在向下流动。
空气在上升时膨胀,下降时压缩。
若认为这样的上升、下降过程是准静态的,试问这样的过程是可逆的吗?9-15 一杯热水置于空气中,他总要冷却到与周围环境相同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3 (1) 在图 9.3(a)(教材图 9.1.3)所示放大电路中, 增加 RC 能否增大电压放大倍数? RC 过大,对电路的工作会 有什么影响?
图9.3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答】 增大RC 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因该
图9.6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10 (2) 图9.7(教材图 9.10.4)所示的两种差分放大电 路能否对输入信号进行正常放大?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分析与思考解答
9.1 (1) 试判断图 9.1(教材图 9.1.4)所示各电路能否放 大交流信号为什么?应如何改进?
第 章 基本放大电路
分析与思考
9.1 (1) 试判断图 9.1(教材图 9.1.4)所示各电路能否放 大交流信号为什么?应如何改进?
9.2 (1) 在放大电路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时,应如何 调节 RB(增大还是减小)才能消除失真。
9.2 (2) 在图 9.3(a)(教材图 9.1.3)所示的放大电路中, 改变 RB、RC、或 UCC 的数值都将改变静态工作点的位置,试总 结改变其中的某一个,而另两个保持不变时,静态工作点移动 的规律。
9.7 (2) 图9.5(教材图 9.7.3)所示自给偏置放大电路 中的场效应管是在UGS为负还是 为正值的情况下工作的?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8 (1) 为什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只能放大交流信号,不 能放大直流信号?
9.8 (2) 为什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不强调零点漂移问题? 而在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却要重视零点漂移问题?
9.8 (3) 有两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它们的输出漂移电压 为 10 mV,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102 和 104 。若要放大 0.1 mV 的信号,这两个放大电路都能用吗?
9.10 (1) 图9.6(教材图 9.10.1)所示差分放大电路采 用了那两种办法来抑制零点 漂移的?抑制的方法有何不 同?
9.3 (1) 在图 9.3(a)(教材图 9.1.3)所示放大电路中, 增加 RC 能否增大电压放大倍数? RC 过大,对电路的工作会 有什么影响?
返回主页
下一页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3 (2) 某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是40 Hz ~ 40 kHz,如果输 入信号为 (a) ui 10 sin(2 60103t) mV ; (b) ui 10sin(2 15103t) 2 sin(2 30103t) mV ; (c) ui 10sin(2 15103t) 2sin(2 60103t) mV,试问输出波形 是否会出现频率失真?
9.4 (1) 若要调节图 9.4(教材图 9.4.1)所示放大电路的 静态工作点,试问调节哪个元件的参数比较方便?
9.4 (2) 图9.4(教材图9.4.1) 所示放大电路中,若出现以下情 况,对放大电路的工作会带来什 么影响:(a) RB1 断路; (b) RB2 断路 ;(c) CE 断路;(d) CE 短路?
【答】 图 9.1中各图均不能正常放大交流信号。图 (a) 中无 基极偏置电阻 RB ,晶体管无法获得偏置电流,应增加基极偏 置电阻 RB ;图 (b) 中缺集电极电阻 RC ,无法将集电极的电流 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以实现电压放大,应增加 RC ;图(c)中 晶体管的发射结被短接,没有放大作用,应将短路线去掉;图 (d) 中 C1 的接法使输入的交流信号直接短路;图 (e) 中电容 C 的位置不对,电容的隔直作用使晶体管得不到偏置电流,应将 C1 移到 RB 与基极连接点的左边;图 (f) 中的晶体管为 PNP型, 因此电源极性接错,电容极性接反。 (a) 、 (b) 、 (c) 、 (d) 、 (e)各图改正后的电路如图 9.2 (a)所示, (f) 图改正后的电路如 图 9.2 (b) 所示。
返回
下一题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图9.1
返回
下一题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图9.2
返回
下一题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2 (1) 在放大电路出现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时,应如何 调节 RB(增大还是减小)才能消除失真。
【答】 在输入信号适中的情况下,放大电路出现截止失真, 说明静态工作点设置得过低,应减小 RB 即增大 IB 来消除失真; 当出现饱和失真时,则应增大 RB 减小 IB 来消除失真。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2 (2) 在图 9.3 (a) (教材图 9.1.3) 随时的放大电路中, 改变 RB、RC、或 UCC 的数值都将改变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试总结改变其中的某一个,而另两个保持不变时,静态工作 点移动的规律。
【答】 (1) 当 UCC、RC 不变时,如图 9.3 (b) 所示,直流 负载线不变。RB 变大,IB 变小,Q 点沿直流负载下移(例如, 移至 Q′)。 RB 变小,则 Q 点上移(例如,移至 Q″ )。 (2)当 UCC、RB 不变时, RC 愈大,如图9.3(c)所示,直流 负载线点斜率愈小,Q点下移(例如,移至Q′),反之上移 (例如,移至 Q″)。(3)当 RC、RB 不变,UCC 改变,如图 9.3 (d) 所示,直流负载线斜率不变,上下平移,Q 点也上、下 移动, UCC 愈大,Q 点愈高。
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u
R'L ,其中 rbe
R'L
RC // RL
,
RL增加,则 R'L 增加,电压放大倍数也随之增加。但 RC 的选
择不宜过大。当 RC 过大时,IB 已经确定的情况下,UCE 将 显著减少,致使静态工作点靠近饱和区,限制了放大电路
图9.4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9 章 基本放大电路
9.5 (1) 试分析共集放大电路是否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9.5 (2) 试归纳共集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
9.6 (1) 试分析共集放大电路是否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9.6 (2) 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位相同还 是相反?
9.7 (1) 用增强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共源放大电路是否采用 自给偏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