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氟龙涂层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于快速⽆损地测量导磁材料表⾯上⾮导磁覆盖层厚度。

例如:铁和钢上的铜、锌、镉、铬镀层和油漆层等。

2 检测时标准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18226-2015 《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31439.1-2015 《 波形梁钢护栏第1部分两波形梁钢护栏》。

GB 50205-2001 《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T 50621-2010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仪器设备HCC-24型磁阻法测厚仪。

4检测目的检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涂层厚度值满⾜《磁性基体上⾮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GB/T 4956-2003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检测钢结构⼯程施⼯涂层厚度值满⾜《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5资料收集1⼯程名称、钢构件表⾯保护层材料和⼯艺分类及相应图纸;2建设、设计、施⼯及监理单位名称。

6现场检测6.1抽查频率6.1.1波形梁钢护栏每公⾥抽查不少于1处;6.1.2波形梁钢护栏每处测不少于5点;6.1.3钢结构中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6.2技术指标依据GB/T 18226-2015《公路交通⼯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所检的波形梁护栏镀层厚度值检测值应在规范要求允许偏差范围内或符合设计要求。

依据GB 50205-2001《钢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对涂层厚度⽆要求时,涂层⼲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um,室内应为125um,其允许偏差应为-25um。

每遍涂层⼲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um。

依据GB/T 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每处3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的85%,同⼀构件上的15个测点的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于设计厚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喷漆件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喷漆件是汽车创造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美观度和品质感。

为了确保喷漆件的质量符合标准,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作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喷漆件检验作业的指导书,匡助相关人员进行正确的检验操作。

一、外观检查1.1 确认颜色是否一致:根据产品要求,比对喷漆件的颜色与标准色卡进行对照,确保颜色一致。

1.2 检查表面是否平整:用手轻轻触摸喷漆件表面,检查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气泡现象。

1.3 检查喷漆件边缘是否完整:检查喷漆件边缘是否有漆膜剥落或者不完整的情况。

二、厚度测量2.1 使用专业的厚度测量仪器:选择合适的厚度测量仪器,对喷漆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量。

2.2 确保涂层厚度符合标准:根据产品要求,对涂层厚度进行测量,并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2.3 注意测量位置的选择:在进行涂层厚度测量时,要选择代表性的位置,避免测量误差。

三、耐候性测试3.1 选择合适的耐候性测试方法: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耐候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3.2 观察喷漆件的变化:经过一定时间的耐候性测试后,观察喷漆件的颜色、光泽度等是否有变化。

3.3 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在耐候性测试后,检查涂层的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破坏性测试4.1 选择合适的破坏性测试方法: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合的破坏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4.2 测试涂层的硬度:通过破坏性测试,测试涂层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3 检查涂层的耐磨性:在破坏性测试后,检查涂层的耐磨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5.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方法等信息。

5.2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论和建议。

5.3 提交检验报告:将检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客户,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结论:喷漆件检验作业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严格的检验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喷漆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Removed_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Removed_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工艺文件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WT00000000-54640
XX 公司 2010-09-01
:50 45. 44. 43. by 42.41.——40.——39.—3—8.by3@7.—— 36.35. —3—4. ——333. 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19.by:18.by1:7.——16.——15.——14.—— 13. 12. 1110.“. ”by:M9.O“OOKN”b8y.—: —7.——6.——5.——4.——3.——2.——1.——
共 4 页 第2页
编号 WT00000000-5464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PT00-54020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年月 职 务 签 名 日
年月 日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号

共 4 页第 2 页
WT00000000-54640
4.1 制备试板 4.1.1 选取与实际产品基材相同的材料、尺寸规格为 150mm×100mm 的试板基材,确保 能在试板上三个不同位置进行试验;试板基材应平整且没有变形,最小厚度为 0.25mm。 4.1.2 根据产品的实际生产流程,对试板基材进行完全相同的处理(试板前处理、油 漆涂装、干燥方法均与实际生产一致)。 4.1.3 将试板放在 GB/9278-2008 所规定的条件(温度为 23℃±2℃、湿度为环境湿度) 下放置 16 小时以上。 4.2 参照《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WT00000000-79530)》,对试板或待测产品漆膜 厚度进行测量。测定时,尽可能在靠近要切割试验位置的涂层上进行。 4.2.1 当涂层厚度在 61µm~120µm 范围时,切割间距为 2mm,选用 A-5126 型刀头; 4.2.2 当涂层厚度在 121µm 以上时,切割间距为 3mm,选用 A-5128 型刀头。

涂层性能作业指导书

涂层性能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文件编号适用材质
文件版本0/1作业顺序试验设备
适用标准1、握住切割刀具,使刀垂直于样板表面对切剖刀具均匀施力,并采用适宜的间距导向装置用均匀的切割速率在涂层上形成规定的切割数;GB/T 9286-19982、重复上述操作,再作相同数量的平行切割线,与原先切割线成
90度角相交,以形成网格图形;
3、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均匀的速度拉出一段胶粘带;
5、对试验结果进行分级;
6、对应分级表0-1级为合格;
修订日期版本制定姚军核准审核4、用透明胶带粘在划格的涂层上,为了确保胶粘带与涂层接触良好;
修 订 内 容作 业
注 意
事 项1、在同一试板上连续测试时,测试点不能太近
2、测试点不应太靠近试板边缘
3、胶带、四倍放大镜2、试验样板
色漆和清漆 漆膜划格试验百格试验 涂 层 性 能 作 业 指 导 书 1、百格刀。

特氟龙涂层检测方法

特氟龙涂层检测方法

特氟龙涂层检测方法
特氟龙涂层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目视检查:首先进行目视检查,观察涂层表面是否平整、光滑,
有无气泡、裂纹、剥落等明显缺陷。

2.厚度测量:使用涂层厚度测量仪对涂层厚度进行测量,确保其
符合规定的厚度要求。

3.附着力测试:通过划格法或划叉法测试涂层的附着力,观察涂
层在被划割后是否有剥落现象,以评估其附着性能。

4.耐磨性测试:使用耐磨试验机对涂层进行耐磨性测试,模拟实
际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以评估涂层的耐磨性能。

5.耐腐蚀性测试:将涂层样品置于腐蚀性环境中(如酸、碱、盐
等),观察其耐腐蚀性能,以评估涂层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6.高温性能测试:将涂层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是否出现
软化、流淌等现象,以评估涂层的高温稳定性。

7.低温性能测试:将涂层样品置于低温环境中,观察其是否出现
脆化、开裂等现象,以评估涂层的低温稳定性。

请注意,特氟龙涂层的具体检测方法可能因产品种类、应用领域和检测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

表面涂层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表面涂层厚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罗文辉审核:马兴批准:李忠书日期: 日期: 日期:受控印章:版本更改内容描述生效日期1.0 首版发行编制:罗文辉审核:马兴批准:李忠书日期: 日期: 日期:1.目的确认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涂层附着力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喷漆涂层(电镀件、铭牌烫金及丝印类)的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试验3.定义无4. 职责4.1 品管人员负责完成相关的实验及测试4.2 其它单位协助改善推进5. 支持性文件暂无6. 操作程序6.1 百格/TAPE测试6.1.1测试方法a) 百格测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品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或镀层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 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试验。

b) TAPE测试:操作方法同百格测试,区别在于无需划百格,而直接用胶带测试。

6.2判定标准a) TAPE测试:镀层或漆膜无剥落现象为合格。

b) 百格测试:3B(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但小于15%)及以上为合格。

ASTM等级ISO等级判定标准0B 5级脱落总面积大于65%1B 4级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但不超过65%2B 3级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剥落面积大于15%,但小于35%3B 2级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但小于15% 4B 1级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编制:罗文辉审核:马兴批准:李忠书日期: 日期: 日期:5B 0级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6.3注意事项批量不小于100件的外装饰件产品均应做百格或TAPE测试,客户无百格测试要求的封漆件及面积太小、难于划百格的电镀件可做TAPE测试。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厚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码合肥金邦融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页次版本A/0文件名称涂层测厚仪作业指导书页码第1页/共2页编辑:审核:批准:生效日期1.0目的规范涂层测厚仪的作业规程。

2.0 范围本文件适用铁磁性钣金件表面的非磁性镀层和非导电涂层的厚度测量。

3.0 职责品质部:负责本文件的制定、完善和执行,负责本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校正工作。

注:本仪器使用者必须先熟读本作业指导书,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4.0 定义涂层测厚仪的测厚原理:磁性法:当测头与覆盖层接触时,测头和磁性金属基体构成闭合磁路,由于非磁性覆盖层的存在,使磁路磁阻变化,通过测量其变化可导出覆盖层的厚度。

5.0仪器各部分介绍测量指示灯显示部分按键部分探头6.0操作方法6.1打开仪器,按OK键开机。

6.2关机/自动关机,一分钟不使用,仪器自动关机(关机=没有任何显示)。

6.3校准:校准需要有下面几项东西:未镀过的底材(形状底材物料要与待测部件一致)和一片校准片(仪器随机的72.7±1μm左右的标准片)。

注意:校准将删除内存中所有的读数。

6.3.1按CAL键,显示“BASE”(即未镀过的底材)6.3.2在底材上测量5次左右。

每次测量后,会显示当前读数。

6.3.3按OK键显示0.00和STD1(即校准标准片#1)6.4.4把校准片放在底材上,测量5次左右。

6.5.5用或键调整第4步的最后一个数值至标准片的标称值,如72.7μm。

6.3.6按OK键,完成校准。

6.4测量涂层厚度6.4.1仪器开启后,将探头保护套摘除,把仪器探头放在要测量的工件上,等待仪器发出测量声响后。

6.4.2把仪器提离工件,屏幕显示读数。

6.4.3如果多次测量时,重复6.4.1和6.4.2。

6.4.5用或键翻看测量数据。

屏幕显示“------”并保持1秒左右任何时候都可继续测量。

6.4.6一组测量数据的结果评估:图标RES在显示屏中出现。

按OK键进如结果评估程序首先显示的是X,按或进入S、N、MIN、MAX相应值,在按OK键,结束评估程序。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工艺文件涂层附着力检测作业指导书WT00000000-54640
XX公司
2010-09-01
5.2.7用手指尖用力蹭黏胶带,使其紧粘涂层。

在贴上黏胶带的5min内,拿住胶带悬空的一端,使其与涂层表面成60°夹角,在0.5~1.0s内平稳地撕离黏胶带。

a)切割部位俯视图(切割间距为d) b)粘胶带从涂层切割部位撕离示意图
图1 切割及粘贴、撕离示意图
5.2.8 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中,对切割区刷扫后,直接目视或借助放大镜仔细检查粘贴后的切割部位,通过将切割区涂层的完整性与表1中图示比较,评定附着力等级。

5.2.9在试板或待测产品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进行试验。

5.2.10若三次结果不一致,评定的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换个位置重新进行试验。

必要的话,另用样板。

6 附着力等级评定
6.1 附着力等级评定表,见表1。

表1 附着力检测等级评定表
分级说明发生脱落的十字交叉切割区的表面外观
0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
对应整机配套测试
炒菜测试
按照万用锅实际功能,按炒青菜,炒坚果类,和炒贝壳类食材,对锅体涂层影响的不同等级,分别验证样机涂层影响程度,记录实际使用效果,和涂层状态(是否粘锅,是否脱落等)
测试方法:1、煮水测试10分钟
2、炒青菜测试10次
3、炸炒坚果(花生、黄豆,豌豆等)2次
4、炒贝壳类食材(田螺、扇贝,龙虾等)1次
4内容与操作步骤
4.1按照MIL-STD-105E抽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抽样计划按:CRI=0 MAJ=1.0MIN=2.5
4.2按来料对应图纸的参数对锅体涂层进行检测。
4.3外观结构及性能检查: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缺陷类别
检查方法
量具
包装
1、物料识别卡上需清晰注明:来料日期、品号、厂家、数量、名称、且物料品名种类需与包装箱内实物一致。
MA
鸡蛋,烘箱,
涂层厚度测试
涂层厚度,与签样样板图纸一致
MA
涂层厚度测试仪
编制/日期:卢海峡2014/7/21审批/日期:虞先文2014/7/21
MI
目视
结构尺寸
来料尺寸与图面、签样样品一致
MA
样品、图纸
常温硬度测试
用3H铅笔前端磨平,施加1KG的力沿45°方向向前推选不同位置和方向(划动长度长度:25.4mm)5次,检查涂层是否有起皮.
铅笔硬度代号:6B-5B-4B-3B-2B-B-HB-F-1H-2H-3H-4H-5H-6H
代号顺序6B ~ 6H代表由软逐渐到硬
4、锅体外油漆件的表面漆膜应无流挂、起皱、露底等缺陷,漆膜层必须平整、光亮、色泽均匀。
油漆件经过湿热试验后,漆膜层不得有起泡、起皱及部分脱落等现象
5、标志应清晰明了,经久耐用,标在显要部位上,但不能标在可拆卸部件上,
6、机体部件、锅体边缘及把手边缘结合部位不得出现明显锐利毛边,手感触摸不得出现明显刮手现象。
高温烘箱
百格煮水测试
用漆膜划格刀划格(划100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1*1M㎡)后,在锅体内加入1/4额定容积的水,并使水沸腾15分钟,然后将锅体冷却15min用纸巾搽净涂层的水,用3M-898胶带粘拉5次,被粘去涂层的网格数量不得超过全部网格的5%
MA
漆膜划格刀
耐磨测试
在厨具磨损试验机上安装触动片,增加5N负荷,以每分钟60回的频率在铁氟龙喷涂表面滑动20000次(往返1次为一回,滑动距离为100mm), 铁氟龙喷层不得起皮,锅底素材不得露出。(动触片材质:尼龙66,硬度HRR120)
备注:以测试步骤1到4操作完成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测试150个循环,涂层不得露底脱落。(适用于整机验证,新产品来料打样确认,;产品量试,配套测试。
MA
整机配套测试
防粘性测试
将锅体放置在150±10℃的恒温烘箱内1h后却出,迅速将1只生鸡蛋磕开倒入锅体内部,待蛋清基本凝固时,用非金属铲取出鸡蛋,观察锅体防粘涂层表面是否粘附残渣,在同一涂层区域,连续进行3次上述操作,锅体防粘涂层表面均不应有粘附残渣现象。
MA
小车式铅笔硬度测250℃时,取出立即用1H的铅笔沿45°方向向前推1次,检查涂层是否有起皮
MA
高温烤箱,小车式铅笔硬度测试仪、1H铅笔
耐热测试
将锅放入300℃的恒温箱内烘烤1小时后,取出检查表面是否异常:涂层是否有明显变色和鼓泡、起皮、脱落。
MA
MA
厨具磨损试验机
干烧测试
普通型电炒锅在额定电压下干烧,将功率调至最高档功率、电炒锅锅底中央的温度不得高于200℃。连续工作8H后油漆件、铭牌、涂层、指示灯罩等到各外露金属件不得有起泡、脱落现象。检查电热管封口应完好,封口绝缘材料不得有焦化或外流现象(针对首批和量试机性能验证测试,在打开锅盖或盖上锅盖最不利的情况下测试)(适用于整机验证,新产品来料打样确认,;产品量试,性能确认配套测试)。
2、包装箱,封口完整,纸箱无破损、严重变形
MI
目视检验
外观
1、目视检测电镀件表面必须光滑,不得有斑点、针孔及气泡锅体表面不得出现氧化生锈,脏污现象
2、电炒锅的锅体不允许有裂纹和渗漏现象,并无明显砂眼和机械伤痕,锅体内表面应光滑,铁氟龙涂层无刮伤、脱落、起皮、锅底素材不得露出。
3、电镀件盐雾试验后,在边缘及棱角部位2mm以外的镀层不应出现锈点。
1目的:为IQC检查员提供正确、全面的抽样检查标准。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炒锅,电饭煲内胆,面包桶涂层来料检测。
3参考文件及检测工具:依据标准:GB4706.56-2008/ QB/T1237-2012/QBT/2421使用工具:漆膜划格刀、3M898胶带,1H铅笔,3H铅笔、实物样品、铅笔硬度测试仪、涂层膜厚仪、烘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