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_钟有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1

40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钟有林 李霁友

摘 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综述熊彼特创新理论、弗朗索斯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分析,体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非均衡状态;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 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9)1-040-02

作 者:钟有林,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李霁友,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51

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将创新理论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波段一个波段的起伏现状,整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某一个时段创新成功的企业或地区的“创新———模仿———均衡———再创新———再模仿———均衡”的运行方式来实现。[1]

因此,经济的增长是一种螺旋式、非均衡状态的增长方式。熊彼特将实现经济增长的诱因归结为技术的进步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贡献在于从正面认识到了由创新引起的“不均衡状态”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并且感悟“创新”成功的企业或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这为后来的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索斯的“增长极”。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 r a n c o i s .P e r r o u x )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增长极”理论。[2]

该理论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经济的增长并非在均衡状态下发展,而是在“中心”或“极”的作用下首先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实现增长,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佩鲁将增长极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此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J .R .B o u d v i l l e )《区域经济规划问题》(1957)和《国土整治和发展极》(1972)中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

[3]

将增

长极概念从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存在“市场机

制下的增长极”和“计划机制下的增长”二种,实现了从经济理论向经济政策的转变,取得区域经济学和中观经济学的理论突破。增长极理论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应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实力增强,同周边区域经济形成一个“位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产业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关联效应,各中心之间也有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引进一个新的增长极,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后发区域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效应,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增长极很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

(三)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在《经

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等文章中提出“回波”和“扩散”概念,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

[5][6]

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

实现的过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和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即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的“回流”和“聚集”,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距。二是“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必须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从而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总是先于扩散效应,市场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经济差距,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永远存在。在此基础上,缪尔达尔进一步提出强化国家干预的作用,这一观点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的理论依据。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过分强调发展对于“不平衡”的依赖,这一点是不足取的。

(四)赫希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缪尔达尔的理论为后来者赫希曼(A .H i r s c h m a n )所继承,后者提出了区域非

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7]

赫强调指出,经济增

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和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但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占支配地位,并进而提出了“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与佩鲁不同而与缪尔达尔相似的是,赫希曼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赫希曼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的聚集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但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

异。赫希曼对渗透效应能减少地区差异的乐观估计是建立在依靠国家干预的基础上的。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差异的变动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片面强调哪方面的作用,都是不恰当的。

(五)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的思想最早可以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圈理论。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A.We b e r,1999)和马歇尔(M a r s h e l l,1961)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集聚理论,最后经哈佛大学经济教授弗农(R. V e r o n,1966)提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兴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该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构成,则该地区就为高梯度地区;反之,则为低梯度地区。该理论还认为,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主要发源于属于高梯度地区,并遵循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渐通过多系统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这也就表明,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替和高梯度地区的发展,一方面它会对周围地区产生支配和吸引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企业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的上升等,它又会产生扩散效应,推动周边地区发展。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总是处于新技术、新生产力的前沿领域,处于创新区域,于是它们就将自己淘汰的、过时的产业和技术向落后国家转移。这样,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内就形成了一种技术或生产力的分布梯度与依次迁移态势。[8]梯度推移理论主要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为基础,把高梯度地区看作拥有以加工业、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城市或发达地区,低梯度地区则是以传统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它仅仅关注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空间分布和推移,而未考虑其他梯度分布,更没有考虑时间因素。

(六)产业集群理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集群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9]。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最早认为,专业化产业集群具有“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并强调指出“相互了解与信任”和“产业氛围”对区域内聚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0]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可以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11]。M i l l s(1992)指出了引起产业集群的三个因素:投入产出聚集、购物聚集、信息聚集。P h i l i p p e M a r t i n和G i a n m a r c o I.P.O t t a v i a n o (2001)综合了K r u m a n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 o m e r的内生增长理论[12],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间自我强化的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由于向心力使新企业倾向于选址于该区域,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空间的集聚,进一步验证了著名的缪尔达尔的“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也就是说,企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而市场的扩大与地区企业数量相关。总体来说,目前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并且也有许多实证研究的成果。

二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2年,夏禹龙、冯之浚将梯度推移理论引入国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各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国内王缉慈等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和从创新学的角度三个方面来解释[13]。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第三,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魏守华、赵雅沁从企业群的角度论述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认为:企业群聚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提高竞争力,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14]。首先,企业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其次,企业群战略能放大“乘数效应”,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企业群有利于区域内收入再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总体来说,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的认识在理论研究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实践应用中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如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已经成功地运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下一步的研究将是如何将这一理论成果向纵深地区推广和应用。

三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二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每个区域、每个产业都保持相同的发展速度;现实证明这种发展模式很难实现。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即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然而,非均衡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作为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通过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的、向内陆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模式转变,20世纪80年代前,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实行的是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倾斜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东部地区积累了有利于本地区连续发展的优势因素并迅速崛起。但是,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的相对劣势也不断积累。由于“循环积累因果原理”的作用,东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地理上的东西“二元经济结构”。90(下转18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