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形、字义、词语、成语、语法等。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等。
3. 提高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1)字形、字义、词语、成语(2)语法知识,包括词性、句子成分、特殊句式等2.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1)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2)古文阅读,包括文言文翻译、句子结构分析等(3)诗歌鉴赏,包括意象分析、情感理解、手法运用等3. 第三阶段:写作能力复习(1)记叙文写作,包括叙事、描写、抒情等(2)议论文写作,包括立论、论证、结论等(3)说明文写作,包括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结构等4. 第四阶段:语文素养培养(1)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史等(2)文化素养,包括传统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3)审美情趣,包括作品风格、艺术特点、审美观念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2.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采用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指导改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共计4课时。
2. 第二阶段:阅读理解复习,共计8课时。
3. 第三阶段:写作能力复习,共计8课时。
4. 第四阶段:语文素养培养,共计4课时。
五、课后作业布置1. 基础知识复习: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词语、成语练习。
2. 阅读理解复习:每周完成一篇现代文、一篇古文、一首诗歌的阅读理解练习。
3. 写作能力复习:每周完成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一篇说明文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等方面。
3. 评价周期:每两周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改进。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总设想(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考标、课程标准、、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考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第一阶段:从4月8日到4月25日,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
(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考试规律,七、八年级的复习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这一环节是2007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
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
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
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总复习教案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习并巩固初中语文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文本。
二、教学内容:
1.课文解读;
2.词语解释;
3.阅读理解;
4.写作展示。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文解读
1)导入:以课文《背影》为例,询问学生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展示课文,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2.第二阶段:词语解释
1)教师提供一些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读音,并简单解释词义。
2)进行句子填空,巩固所学词汇。
3.第三阶段:阅读理解
1)教师提供一篇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回答问题,检测对文章的理解。
4.第四阶段:写作展示
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给出建议和意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复习课,学生在课文解读、词语解释、阅读理解和写作展示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在教学中,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互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C、狡黠(xiá )归省(xǐng )D、参差(cī )萌发(míng)[例3](2009年佛山市)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惬意(jiā)濒临(bīn) B.媲美(pì)瓦砾(lè)C.迸溅(bèn)荒谬(mào) D.歼灭(jiān)忐忑(tè)五、迎考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谄媚(xiàn)地壳(qiào)发酵(xiào)苦心孤诣(zhǐ)B.悼念(dào)纤维(qiān)恣睢(jū)莘莘学子(xīn)C.刹那(chà)眺望(tiào)慑服(shè)岿然不动(kuī)D.歼灭(jiān)酗酒(xiōnɡ)龟裂(ɡuī)义愤填膺(yīnɡ)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折本(shé)折扣(zhé)屏障(píng)鳞次栉比(jíe)B.模型(mó)模样(mó)绽放(zhàn)络绎不绝(1uò)C俊俏(jùn)穿梭(suō)揣摩(chuǎi)根深蒂固(dì)D.提防(tí)河堤(dī)干涸(hé)亘古不变(gèn)3.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女娲(wā)啜(chuò)泣春华(huá)秋实B.静谧(mì)匀称(chèn)随声附和(hé)C.芊芊(qiān)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D.执着(zhuó)酝酿(niàng)心旷神怡(yí)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漫(mí)沉湎(miǎn)无动于衷(zhōnɡ)B.羁绊(jī)恣睢(suī)相形见绌(cù)C.涟漪(yī)慰藉(jí)气吞斗牛(dǒu)D.绮丽(qí)颠沛(pèi)回环曲折(qū)5.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地窖(jiao) 两栖(qi) 锲而不舍(qie)B.堕落(duo) 吊唁(yan) 怒不可遏( e )C.痴想(zhi) 熹微(xi) 问心无愧(kui))D.雏形(chu) 黄晕(yun) 相得益彰(zhang)6.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ān)嗤笑(chī)锐不可当(dǎng)B.啜泣(chuò)颔首(hàn)孜孜不倦(zī)C.妖娆(ráo)匀称(chèng)根深蒂固(dì)D.悲怆(chuàng) 拮据(jū)毛骨悚然(shù)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率领(shuài)眷恋(juàn )踱来踱去(duó)B.呵护(hē)钦佩(qīn)推陈出新(tuī)C.眺望(tiào)潜伏(qiǎn)相辅相成(pǔ)D.跻身(jī)朦胧(méng)孜孜不倦(zī)8.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慰藉(jiè )契机(qì )抽噎( yē )断壁残垣(yuán ) B.狡黠( xiá )胆怯(qiè )嘈杂(cáo )脍炙人口(kuài )C.荒谬(miù )狂澜(luán )蓦然(mò )叱咤风云(zhà )D.庇护(bì)弥漫(mí )贮蓄(zhù )猝不及防(cù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抚(fǔ)联袂(jué)断壁残垣(huán)B.和煦(xù)吟诵(yín)忍俊不禁(jīn)C.遨游(ào)湍急(tuān)扣人心弦(xuán)D.追溯(shuò)粘贴(zhān)高屋建瓴(lǐng)10. 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提防(dī)执拗(niù)扣人心弦(xuán)心旷神怡(yí)B.濒临(pín)狭隘(ài)猝不及防(cù)记忆犹新(yóu)C.胆怯(qiè)懊悔(huǐ)刚正不阿(ē)断壁残垣(yuán)D.联抉(mèi)刹那(shà)颔(hàn)首低眉鳞次栉(zhì)比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二)汉字二、汉字一、复习要点《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教案语文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教案语文五篇国外有专家认为,在早期视听教材令人失望的情形下,“是教学设计使他们走出了困境。
”后来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致力于严格的教学设计。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1《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和方法(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
(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
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学习实践】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中考复习按二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按知识点考点来进行复习第二轮复习——中考试卷模拟强化训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一、总体安排安排内容指导用时训练用时测试用时第一讲拼音、汉字、词语、标点113第二讲句子(病句、修辞、成分、单复句、句式变换)12第三讲语言实际运用(得体、连贯、仿写等)0.513第四讲诗文的背诵,默写0.53第五讲文言文233第六讲记叙文48第七讲文学作品133第八讲议论文133第九讲说明文363第十讲小写作133第十一讲大写作25注:总用时共67课时,六个周的时间。
二、第一讲——拼音、汉字、标点、词语(一)、考点提要:1、拼音:汉语拼音规则;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口语和书面上常见但又不易读准的字等。
附拼音规则:项规则示例y.w的使用y,w只用在拼写没有声母的音节。
韵母中”I”是唯一的元音时,i前加上yyī(衣)yīn (音)yīng(莺)韵母为I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i 改写为yyā(鸭)yān(焉)yāng(秧)yào(要)yòng(用)yōu(悠)韵母为u领头,不论后面有没有其它元音,u前均加上y,u两点省去。
yǔ(宇)yuān(渊)yuè(越)yǔn(陨)韵母中u是唯一元音时,u前加上wwùwǔwú韵母中u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u改写作wwēi(崴)wēn(瘟)wèng (瓮)wō(倭)省略韵母iou.uei.uen前加声母,省去中间的元音,分别写成iu.ui.unmiù(谬)xiū(休)zhuī(椎)z ūn(遵)韵母u与j.q.x相拼时,前加y.w,u省去上面两点jù(锯)qū(躯)xù(酗)u为领头韵母时,前加y.w,u上两点省去。
yuē(约)yún(匀)标调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声调标在元音上dá(达)hū(呼)kē(科)bó(舶)xī(稀)韵母中有两个以上元音,标在主要元音上,依次为a.o.e.i.u.uliáo(寥)guà(挂)gòu(够)qiè(惬)i.u 韵母中两个元音相拼时,标在后一元音上guì(贵)niú(牛)调号标在u上时,u上的两点省去huì(会)dīng(钉)轻声不标调xiānsheng(先生)隔音符号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如果音节界限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H ǎi’ōu(海鸥)hé’ài(和蔼)cháng’ān(长安)jī’è(饥饿)大写句子开头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一行的第一字母大写wǒmenshìhǎoxuēsheng(我们是好学生)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Zhōngguó(中国)由几个词组成专有名词或短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BěihǎiGōngyuán(北海公园)专有名词与普遍名词连写,按一个专有名词处理,第一个字母大写Běijíxióng(北极熊)姓和名开头字母要大写Zhōushùrén(周树人)儿化韵母用韵尾时,写成,如huānr(花儿)2、汉字:其主要内容有汉字的书写规范、正确和工整;形声字;根据拼音写汉字;错别字;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和字词典。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古诗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能够正确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古诗文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练习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古诗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情感。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翻译古诗文中的难点词语,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古诗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能够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能够正确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部分中考常见的现代文进行复习。
2. 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点评,进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预习现代文,自主查找资料。
2. 教师讲解现代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观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4.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解答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教师进行反馈。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现代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第三章:作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3. 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作文创作的实践练习。
3. 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技巧。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

中考复习教案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下学期新人教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下学期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七单元: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课文:《背影》、《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重点: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诗歌鉴赏2. 第八单元: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技巧与实践3. 第九单元:作文训练主题: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重点:作文写作技巧、修改与评价4. 第十单元:综合测试与复习内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测试与复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2. 组织作文比赛,展示学生写作水平。
3. 课堂表现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七单元:4课时2. 第八单元:4课时3. 第九单元:6课时4. 第十单元:2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学期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教程3. 网络资源:相关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在线文章、视频等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投影仪等七、教学步骤1. 第七单元:a. 课文讲解与分析b. 阅读练习与解答c. 诗歌鉴赏与分析d. 单元测试与复习2. 第八单元:a. 课文讲解与分析b. 阅读练习与解答c.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d. 单元测试与复习3. 第九单元:a. 作文主题讲解与分析b. 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c. 作文修改与评价d. 作文展示与评价4. 第十单元:a. 综合测试与复习讲解b. 测试试卷发放与解答c. 错题讲解与复习d. 单元总结与复习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中考复习按二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按知识点考点来进行复习第二轮复习——中考试卷模拟强化训练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一、总体安排安排内容指导用时训练用时测试用时第一讲拼音、汉字、词语、标点 1 13 第二讲句子(病句、修辞、成分、单复句、句式变换) 1 2第三讲语言实际运用(得体、连贯、仿写等)0.5 13 第四讲诗文的背诵,默写0.5 3第五讲文言文 2 33 第六讲记叙文4 8第七讲文学作品 1 3 3第八讲议论文 1 3 3第九讲说明文 3 6 3第十讲小写作 1 33 第十一讲大写作 2 5注:总用时共67课时,六个周的时间。
二、第一讲——拼音、汉字、标点、词语(一)、考点提要:1、拼音:汉语拼音规则;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口语和书面上常见但又不易读准的字等。
附拼音规则:项规则示例y.w 的使用Y,w只用在拼写没有声母的音节。
韵母中”I”是唯一的元音时,i前加上yyī(衣)yīn(音)yīng(莺)韵母为I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i改写为yyā(鸭)yān(焉)yāng(秧)yào(要)yòng(用)yōu(悠)韵母为u领头,不论后面有没有其它元音,u前均加上y,u两点省去。
yǔ(宇)yuān(渊)yuâ(越)yǔn(陨)韵母中u 是唯一元音时,u前加上w Wù()wǔ()wú()韵母中u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u改写作w wēi(崴)wēn(瘟)wâng(瓮)wō(倭)省略韵母iou.uei.uen前加声母,省去中间的元音,分别写成iu.ui.unmiù(谬)xiū(休)zhuī(椎)zūn(遵)韵母u与j.q.x相拼时,前加y.w,u省去上面两点jù(锯)qū(躯)xù(酗)u为领头韵母时,前加y.w,u上两点省去。
yuē(约)yún(匀)标调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声调标在元音上dá(达)hū(呼)kē(科)bó(舶)xī(稀)韵母中有两个以上元音,标在主要元音上,依次为a.o.e.i.u.uliáo(寥)guà(挂)gòu(够)qiâ(惬)i.u韵母中两个元音相拼时,标在后一元音上guì(贵)niú(牛)调号标在u上时,u上的两点省去huì(会)dīng(钉)轻声不标调xiānsheng(先生)隔音符号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如果音节界限混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Hǎi’ōu(海鸥)(长安)jī’â(饥饿)大写句子开头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一行的第一字母大写Wǒmen shì hǎo xuēsheng(我们是好学生)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Zhōngguó(中国)由几个词组成专有名词或短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Běihǎi Gōng yuán(北海公园)专有名词与普遍名词连写,按一个专有名词处理,第一个字母大写Běijíxióng (北极熊)姓和名开头字母要大写Zhōu shùrãn(周树人)儿化韵母用韵尾时,写成,如huānr(花儿)2、汉字:其主要内容有汉字的书写规范、正确和工整;形声字;根据拼音写汉字;错别字;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和字词典。
3、词语:其主要内容有词语的结构、词性和色彩;词语的释义;同义词选择;反义词的综合运用;短语的类型。
附:解释词语的基本方法方法说明示例语素分析法包含两个语素的词,有的可以根据语素分析词义。
[视野]视:视力。
野:界限。
视力所及的范围。
同义词换词法用常用的较远通俗的同义词来解释生疏的词。
[主宰]支配。
[村氓]:村民。
[呶呶唧唧]吞吞吐吐。
科学定义法确切简要地给词语下定义[品种]经过人工选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共同遗传特点的一群生物体。
反义解释法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式解释词义。
[陌生]不相识,不熟悉。
[漠然]不关心的样子。
比喻描绘法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抽象的词义。
[敝帚自珍]比喻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珍惜。
敝:破旧。
逻辑归类法按事物逻辑分类的方法解词[花卉]花草的总称。
[中草药]以草药为主的中药材的统称。
点源引流法先交代原词语来源,后点明现代用法。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驴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开始想到用推字,后又改为敲字,用手做推敲之势,后人用推敲比喻写文章斟酌字句,琢磨。
语境联系法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语。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通常用来比喻事情中止。
说明解释法用简要文字来说明词语的意思[日光灯]一种照明用的低压水银灯。
发出的光成分和日光相似。
日光灯比白炽灯省电,不刺激眼睛,也叫荧灯灯。
辨析词义的方法:方法说明示例及解释识别不同的义项一个词表示的概念往往不止一个,可以包含几个义项。
要从识别同义词义项的差异来准确地理解(1)“产生”与“发生”,两个词有相同的方面,在表示某种事物发生或出现这点相同。
不同点是:前者表示由一定的条件、因素从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来,并且有自己的特点,如:“有了伟大的思想,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后者,只表示某种事物在某个空间或时间内出,指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
如:事情发生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里。
(2)“讲”和“说“,两个词都有“用话表示意思”的义英,但又含有各自不同的义项,“讲”有解说、讲求、争议之意;“说”有表演、介绍等义项。
词义。
衡量语义的轻重有些词含义相同,但轻重程度不同。
“希望”和“渴望”两词都有“想望”的意思,但表示的程度不同。
前者的含义是:“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如“他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后者的含义是:“迫切的希望。
”如“流离失所的难民,渴望着有一个温暖的家。
掌握范围的大小有些词义差别,表现在所指范围的大小不同。
“教室”和“课堂”两词都是指上课的地方,但使用范围不同。
“教室”专指供学校教学活动的房间,概念很具体。
如“我们的教室既明亮又整洁。
”“课堂”则可以用来指一切能够使我们受到教育的活动空间。
如“在学校里,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毕业后,在社会的大课堂里仍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分清使用的对象有些同义词区别表现在使用的对象不同上。
“抚养”和“赡养”两词都指照料生活,供给生活所需,养活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抚养”是上辈对下辈,年长对年幼者,如“他幼年失去父亲,是他的嫂子他他抚养大的。
”“赡养”指下辈对上辈,年幼者对年长者,如“他把这位无依无靠的老人,当帮自己的父亲一样赡养。
”多义词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分析表项说明示例及分析本义词的最初的、最根本的意义(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这里的河水很深。
”“那里有一条纵向很深的峡谷。
”“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
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
”“河水已经冻实了。
”引申义同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1)这偏文章很深,初中生读不懂。
“深”,深澳。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比喻义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产生的新比较固定的意义。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考验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传声筒本义为:话筒。
比喻义为: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
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4、标点符号:种类(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二是标号:点号有句号、问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等。
)、使用和作用三个方面。
注意:点号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1)问号的运用A、疑问句和反问句都用问号。
B、不要把非疑问句误认为是疑问句,错用了问号。
也就是不要一见有疑问词的句子就认为是疑问句。
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例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C、如果是一个主谓倒置的问句,这种句子只有一种疑问语气,问号应放在句末,当中用逗号。
如“打乓乒球去吗,小张?”D、选择问的句子,问号一定用在最后一个选项的后边。
E、如果是一连的串的问句,那么有几个句子,就用几个问号。
如:“他就是水生?第五个?”(2)冒号的运用:A、冒号是句内点号,只能用于句内有停顿的地方,不能在没有停顿的地方使用。
如:“他站起来,客气地说了一声:‘请坐。
’便走了出去。
”“说了一声”后边没有停顿,冒号要去掉。
B、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省教育厅在给旗屯村制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
’八个大字。
”“刻着”没有提示性,冒号要去掉。
(3)引号的运用:A、引号标明引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如果是转述(不是原话,而是大意),就不用引号。
B、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的,引文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里边,C、凡是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
D、引语末了,如果是问号或叹号,即使是作者话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如:入了这座山,真有“处于云中,不知该走哪儿?”的感觉。
(4)写人物对话时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A、“╳╳说”在前,话在后,用冒号,如:教师问:“张海怎么没有来?”B、“╳╳说”在中间,话在“╳╳说”前后,用逗号,如:“这不将军家的狗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C、“╳╳说”在后,话在前,用句号。
(5)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在句末以及呼语在感叹句末,叹号必须放在句末。
如:多美啊,黄山的风景!歌唱吧,为迎接在辉煌的胜利!再见吧,亲爱的妈妈!(6)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用了“等”、“等等”就不要用省略号。
(二)训练精要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yàn)映出了几条汉子粗犷.(kuàng)的脸。
B、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chún);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xián);像落花漂在水上。
C、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mú)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是自己呕.(ǒu)心沥血的创作。
D、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máng),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yàng)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鸣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2、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干涸.()职的班长。
D、他冷得打颤(zhàn),浑身颤(chàn)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