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作文基本功训练之句子训练2(精华版)
(完整版)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全):词语+句子+写段+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小学作文模式基础训练-1-句子写作训练

01给词语写句子给事物名称的词写句子给动物名称的词写句子一、提示怎样用表示动物的词写句子呢?同学们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颜色、姿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思考,就能写出许多句子来。
二、示例例文1燕子先练习写一句话1.燕子是候鸟。
2.燕子会捕食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4.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5.燕子在我家屋檐下做了个窝。
6.我喜欢小燕子。
7.秋天,燕子飞到南方,春天飞到北方,是候鸟。
8.春天,我家屋檐下又热闹起来。
原来燕子妈妈领着她的孩子们又飞回来,在窝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再练习写一段话燕子是候鸟,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到北方。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家屋檐下又热闹起来,燕子妈妈领着她的孩子又飞回来,在这里安家落户,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夏天的傍晚,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捕食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例文2 蜜蜂先练习写一句话1.蜜蜂是昆虫。
2.蜜蜂的身体上有许许多多的绒毛。
3.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4.蜜蜂酿造的蜜糖真甜呀!5.花丛中,勤劳的蜜蜂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一边传花粉,一边采花蜜。
6.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又飞去,不停地忙碌着,酿造人们喜爱的蜜糖。
再练习写一段话春天,阳光灿烂,百花盛开。
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小蜜蜂飞来了。
它们在花丛中飞来又飞去,不停地忙碌着,一边传花粉,一边采花蜜,酿造人们喜爱的蜜糖。
三、练习用下面的词语先练习写一句话,再练习写一段话。
喜鹊天鹅金鱼兔子小花猫老虎大象青蛙蚂蚁长颈鹿给植物名称的词写句子一、提示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我们可以从这些植物的颜色、形状、姿态或特点来练习写句子。
二、示例例文1 牵牛花先练习写一句话1.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2.牵牛花的颜色非常好看,有淡红的,有紫红的,还有蓝紫色的。
3.我家院子里种了一片牵牛花。
4.盛开的牵牛花像一个一个的小喇叭。
5.我爱牵牛花美丽的花朵。
再练习写一段话我家院子里种了一片牵牛花。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词语句子训练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带有江河名的: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作文基本功训练之写段训练 (2)

新看法教育——詹老师小学三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写段训练一、怎把一段写怎把一段写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序。
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序,不能够三倒四。
二是要注意渡。
一段中与之,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要用合适的把它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
写一般有以下一些方法:1.以先后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昨天中午,凛冽的寒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夜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暗淡的天空中地落下来。
霎,山川、野外、农村,所有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段按序写景色化。
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的状况,后写夜晚下雪的状况,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化。
作者用“霎”作渡,不把上下两意思密地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景色。
一,一:(1)一下面些句子。
想一想,句子之有什么系,怎排列才能使段通、。
(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整个大地忧如盖上了一条白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拿着帚去雪。
()雪花像毛地落下来。
()北吹,雪化。
()慢慢地,白了,房子白了,路也白了。
(2)下面段没有按序写,仔一,按怎的序更正,才吻合木棉四时生化的特点?(可在文中上序号。
)我学校前有一棵木棉,挺拔耸立,气雄,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
秋天,木落叶了,木棉也脱去了色的外衣,出了粗壮的骨骼。
它天立地,枝条直指天,全身,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庄严!夏天,木棉枝叶旺盛,叶大如扇,望去,像一把色的大。
春天,木棉开出的花,枝,像一烈火。
一年四时,上学下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在防前哨的士⋯⋯(3)按序写一篇日。
用上“清早、中午、夜晚” 些表示的。
2.以方向序序写。
例《三味屋》中的一段:屋正中的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子整地放着笔墨和一把戒尺。
学生的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排列在四周。
北角上的那是迅用的。
当年迅就在那处、字,有把蒙在《西游》一的小上描仿像。
段写的是“三味屋”的。
小学生作文基本功训练

【小学生作文基本功训练】(一)词语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词语句子训练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_句子训练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2_句子训练美术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读书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训练二怎样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
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如: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
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1.扩词成句。
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
*宝宝同学,针对你的作文中的简单短句/考虑是否能扩展成长句,使内容更加详实?想一想,练一练: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走来走去大草原上在羊群一眼望不到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民联欢我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写具体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1.翠鸟掠过湖面。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①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②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最新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全):词语+句子+写段+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作家作文讲义(4):作文基本功之句子训练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文章的基础。
要写好作文,就要练习写好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连贯、写具体。
把句子的基本功练好了,就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㈠怎样把句子写完整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
结构完整的句子一般有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两个部分都写出来,意思才能表达清楚。
如下面例句:⑴姐姐学打字;⑵妈妈是优秀教师;⑶菊花真好看。
这三个句子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
(注意: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⑴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⑵房子建好了吗?⑶爸爸下班了吗?这三个句子是向别人发问的,都表达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⑴这棵白杨多高啊!⑵我玩儿得多么开心啊!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都有两部分,意思完整。
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把句子写完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单句的三种基本句式。
如下表——想一想,练一练: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
①______ ______(谁干什么?),②______ ______(什么干什么?),③______ ______(谁是什么?),④______ ______(什么是什么?),⑤______ ______(谁怎么样?),⑥______ ______ (什么怎么样?).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同学们()。
②小猴子()。
③太阳()。
④()是我的好朋友。
⑤()真大。
⑥()在海上航行。
3.照“例”把句子写完整。
学习非常刻苦。
(怎么样)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图片展览。
(干什么)青蛙都是少先队员。
(是什么)(怎么样)我家汽车(干什么)(是什么)4.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读读培根的话,想一想,读书还有哪些好处,请你仿照培根说的句式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语文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体育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音乐使人__________________ ___;⑷美术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⑸不读书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怎样把句子写通顺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
把句子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
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
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哪个词和哪个词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例如: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4.告诉弟弟我,生蛋妈妈了。
上面四个句子所用的词都一样,但因词的顺序变了,所以句子的意思跟着起了变化。
第一句是讲“我”告诉妈妈一件事;第二句则是妈妈告诉“我”一件事;第三句闹成了笑话:“妈妈生蛋了”;第四句由于词序排列混乱,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无法理解。
上述例句说明,要把句子写通顺,一定要注意词序的排列与词的组合。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如: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第一句,通顺,合乎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句虽然也通顺,但不合事理。
植物的生长规律是发芽→生根→长叶,违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讲不通的。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我们常说“刮风了”、“下雨了”,如果说成“刮雨了”、“下风了”,人家就要说你是胡说八道。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1.扩词成句——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
2.整理词序——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3.词语搭配成句——4.按要求写句——例:①______ _______(谁③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想一想,练一练:干什么)②______ _______(谁是什么) ________(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①土层里的乌鸦啄吃喜鹊在和新翻松的地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走来走去大草原上在羊群一眼望不到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军民联欢我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妈妈悄悄地走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勇轻轻地走上领奖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不慌不忙地走过去蒙住小三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像雪一样白的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像晚霞一样红的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千变万化的是山坡上的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像金子一样黄的是果园里的梨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
①分给大家吃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吃过晚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吹得树叶乱摇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忽然一阵大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词序颠倒的病句,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
①北风凛冽地呼呼地刮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把劳动场面热气腾腾地写下来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㈢怎样把句子写具体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1.翠鸟掠过湖面;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一些修饰词语以后,就具体多了。
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翠鸟,掠过的湖面“是什么样的”。
如果把第2句再修饰一下,“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表达的意思就更具体了。
但要注意一点,把句子写具体并不是堆砌很多词语,只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该修饰的就修饰,不该修饰的就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复、累赘。
例如:1.我们高兴;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第2句加上了“跳起来”,就把“高兴”的结果、程度具体地描绘出来,强化了表达的感染力。
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主要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1.加定语——例:队旗在空中飘扬→(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
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在语文作业里做过很多。
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②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的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
那么,应该加上什么样的定语,才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根据句子的内容,第①句可以加下列一些词语:“昨天”——说明表演的时间,“在百花剧院”——说明表演的地点,“精彩”——说明什么样的表演,“昨天在百花剧院精彩”的表演——说明了表演的时间、地点和水平。
加上这些定语以后,显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体。
最后一句,不但告诉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还把表演的情况也说明了,自然是最具体的了。
第②句可以这样加:,,。
如果要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还可以让中心词——“人群”带上递加式定语, 4如:“广场上参加活动的满怀激情的”人群……2.加状语——例:弟弟跑来了。
(弟弟是怎样跑来的?)→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也做过不少。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括号里要加的词就是状语。
加上哪些词语,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可以加上与“完成任务”搭配恰当的很多词语。
如:⑴加上“胜利、圆满、光荣”一类的词,就能表明任务完成的“情况”。
⑵加上“提前、超额、昨天、早晨”一类的词语,就能表明完成任务的“时间”。
⑶加上“都、全部”一类的词,就从“范围上”表明了完成任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