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衰能活多久

合集下载

心衰ー二三四级,分级标准

心衰ー二三四级,分级标准

心衰ー二三四级,分级标准
心衰主要是指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时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心力衰竭的分级标准有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为NYHA心功能分级,根据心衰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1.一级心衰:患者可能患有心脏类的疾病,但没有出现心衰的现象。

一级心衰的患者日常任何活动都不受限制,通常不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表现。

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过多干预,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

2.二级心衰:在此阶段的患者已经有心衰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轻微受限,但是重体力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

在重体力活动下,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气喘。

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一般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同时还要避免激烈运动。

3.三级心衰:三级心衰说明心脏功能已经变差,日常活动已经明显受到受限,稍微受累就会呼吸不畅。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舒张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4.四级心衰:心衰达到四级,病人往往已经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

安静休息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等心衰的症状。

建议患者可以使用呋塞米以及硝普钠来进行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糖尿病冠心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冠心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冠心病能活多久糖尿病冠心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也给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很多患者都会担心这两种疾病给自己的寿命带来影响,因此关于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能活多久的问题备受关注。

一、糖尿病与寿命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当而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症。

长期高血糖不仅会损害多个脏器和系统,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不仅容易导致眼、肾、神经等并发症,还会影响寿命。

但是,只要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血糖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糖尿病并不会严重影响寿命。

很多病例表明,通过规范治疗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活到普通人一样的寿命。

二、冠心病与寿命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

冠心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衰等严重后果。

冠心病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

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危险因素,譬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定期运动等,都是有效的手段。

三、如何延长寿命对于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延长寿命的关键在于规范治疗和有效管理疾病。

定期复诊、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避免吸烟、饮酒过量,保持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还需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同时,根据个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总的来说,糖尿病冠心病并不是绝症,只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合理管理疾病,遵循医嘱,控制疾病进展,延长寿命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不必过分担心寿命的问题,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健康管理,过上健康、积极的生活。

糖尿病心梗能活多久

糖尿病心梗能活多久

糖尿病心梗能活多久
一、糖尿病心梗能活多久二、糖尿病对心脏的影响三、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心梗能活多久1、糖尿病心梗能活多久
某医学中心的博士告诉记者,“我们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糖尿病对心脏病各阶段包括心梗后的有害作用。

糖尿病对存活率的巨大影响相当于一次既往心梗,这并不令人惊奇,因为以往研究已证实无心脏病或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也可出现类似的结果。

”博士等人研究了糖尿病对心梗后长期存活率的影响。

研究对象包括前瞻性心梗发病决定因素研究中近2000位急性心梗后早期生存者,其中399位患者曾被诊断有糖尿病。

平均随访3.7年后,研究者发现糖尿病可使死亡率增加近2倍,并且治疗方法、糖尿病病程或患者亚群并不影响该相关性。

不过糖尿病对存活率的影响在妇女中比在男子中更强烈(危险比分别为2.7和1.3)。

2、糖尿病是怎么引发心肌梗塞的
很多患者有较长的糖尿病史,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的损害就已经开始。

因为这种损害是缓慢发生的,同时可能合并了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

这种神经病变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起保护作用。

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塞。

由于患者的神经末梢受到损害,感觉迟钝,在平时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不易察觉,我们称之为无痛性心绞痛。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患者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

他们有的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发绀等;多数经常出现心。

糖尿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糖尿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糖尿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一、糖尿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二、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检查诊断三、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治疗
糖尿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1、糖尿病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全世界心衰发病率将近2%,美国心衰的患病率在 1.5%-2%,大约有400万心衰患者,我国35-74岁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心衰患者达到360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死亡率为20%至50%,5年死亡率达67%。

2、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

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3、糖尿病的诊断
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3.1、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2、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

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检查诊断
目前,胰岛素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的主要用药之一。

对于1型糖尿病,胰岛素是唯一选择;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使用多在口服药不能控制血糖后选用,可单独应用或与口服药联用。

糖尿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研究

糖尿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研究

糖尿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研究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90位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5)与观察组(45),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在LVEDD、LVESD、LVEF以及心功能分级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有效治疗概率为71.11%,观察组为9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衰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通常会伴有不同的的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病死概率,使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能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心衰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101-02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诊断心力衰竭的依据为心力衰竭有关症状、心脏增大或者是心律失常,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肌缺损对于临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1]。

本文主要对糖尿病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从2010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0位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5)与观察组(45)。

全部患者在采取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X线检查以后,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

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5位女性患者,30位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4岁到84岁之间平均为(63.23±7.46)岁;病程在6个月到14年,平均为(5.79±2.76)年。

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0位女性患者,25位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3岁到85岁之间,平均为(62.48±7.86)岁;病程在5个月到13年,平均为(5.78±2.87)年。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含降糖药物、利尿剂、硝酸盐类、螺内醋以及地高辛等治疗。

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

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

28保 健医学科普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February 2021 Vol.21 No.3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心力衰竭就是其中一种。

当糖尿病遇上心力衰竭,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就要更加慎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正确选择降糖药物。

一、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其一,糖尿病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进而使心肌细胞肥大以及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其二,因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冠心病由于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后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的功能受抑制或丧失或者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退,引发缺血性心肌病。

而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心脏射血时左心室阻力增加,从而使左心室肥厚,当左心室肥厚过于严重时,左心室就会扩大,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心力衰竭,比如心血管疾病中原发性心肌病、其他因素导致的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二、当糖尿病遇上心力衰竭,哪些降糖药物最为适合?目前,市场上降糖药物的种类比较多,但是当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时,那么哪些降糖药物最为合适,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此类药物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邓宏国 泸县第二人民医院29医学科普保 健现代养生 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物之一,常用的包括卡格列净、恩格列净以及达格列净。

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还可以降低体重,进而降低心脏负荷;此外,此类药物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进而增加酮体利用率,减少容量负荷,进而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下列几种情况不适用此类药物:患者存在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1.73;患者为1型糖尿病且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史;存在截肢风险的患者,比如存在截肢病史、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疾病以及足溃烂等,此类患者禁用卡格列净,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以及跌倒风险较高的患者也禁用卡格列净;目前尚无关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使用此类药物的数据。

糖尿病合并心衰

糖尿病合并心衰

糖尿病合并心衰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第12期糖尿病与心衰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密切相关的疾病,对于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降低以及预期寿命的减少。

在这其中,心衰更是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代谢紊乱、高糖、高脂、高血压、高血粘等等造成大小血管病损,而罹患血管缺血性病会变形成冠心病或者脑缺血疾病。

多年前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abetes,EASD)就曾指出,2型糖尿病发生时,患者即存在一级心衰,糖尿病并发心衰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转归,因心衰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临床上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8倍。

心衰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约占24%~47%。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其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就与已得过一次心肌梗死的患者相似,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而作为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也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什么是心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射血功能维持正常,但由于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增高,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称之为舒张期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障碍(cardiac dysfunction)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之为心力衰竭,而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力衰竭。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心衰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且糖尿病合并心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两者合并时,患者的心血管结局恶化、住院和心衰进展风险增加。

因此,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在心衰发生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来预防心衰心衰是一种未被重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衰患病率高达22%,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心衰风险高,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心肌病,最终诱发严重心衰。

此外,长期高血糖也会导致自主神经病变、微循环功能障碍及代谢和能量的改变。

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衰,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医嘱降糖、降脂,科学管理体重。

出现以下六种症状引起重视:体力差;气短;夜间睡觉经常被憋醒;手脚容易冰凉;全身性水肿;突发的神志淡漠或人格改变等。

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

如果能够早诊早治、积极接受治疗,并且注重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按时监测及检查,糖尿病患者能够预防心衰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心衰合并糖尿病选择药物治疗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钠和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钠和葡萄糖通过尿液排泄,从而达到渗透性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此类药物还通过降低血糖、体重、内脏脂肪和尿酸等改善代谢异常,增加心脏中酮体氧化,通过改变能量底物,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做功效率。

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索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2)二甲双胍对于稳定性心衰患者,二甲双胍应做为优先选择。

但是急性心力衰竭时应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导致低氧血症,急性心力衰竭时尽量避免应用二甲双胍。

3)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尿钠排泄、降低体重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心衰能活多久
一、糖尿病心衰能活多久二、糖尿病血糖值越高越易出现心衰三、心力衰竭的饮食调理
糖尿病心衰能活多久1、糖尿病心衰能活多久
心力衰竭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根本没法回答,因为有的心力衰竭患者积极治疗,活到99岁都不是问题,有的心力衰竭患者放任自由,不治疗不预防,那么活多久这个问题不言而喻。

2、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

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3、糖尿病的病因
3.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

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3.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糖尿病血糖值越高越易出现心衰日本某器官疾病研究中心日前发表一项调查结果说,血糖值越高的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而入院的比例越高,特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