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片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弹簧片冲压课程设计

弹簧片冲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弹簧片冲压的基本概念,掌握冲压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弹簧片材料的选择、冲压模具的设计以及冲压参数的确定。
3. 学生能够了解弹簧片冲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操作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简单的弹簧片冲压模具。
2. 学生能够操作冲压设备,完成弹簧片的冲压加工,并达到预定的尺寸精度。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弹簧片冲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艺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造工艺的热爱和敬畏,增强对制造业的认同感。
2.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制造工艺类课程,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弹簧片冲压工艺了解较少,需要结合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弹簧片冲压工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弹簧片冲压基础知识:包括弹簧片的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弹簧片材料性能及选择。
教材章节:第二章“弹簧片的设计与制造”2. 冲压模具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类型及设计原则,冲模零部件的选用,弹簧片冲压模具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3. 弹簧片冲压工艺参数:包括冲压力、冲压速度、模具间隙等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参数对冲压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冲压工艺参数的选择与优化”4. 弹簧片冲压质量控制:介绍冲压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和安全操作规范。
教材章节:第五章“冲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操作冲压设备,完成实际冲压加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扬州市职业大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课程设计题目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9模具(2)姓名徐亚学号**********指导教师孙庆东2011年12 月08 日5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2 2摘 要随着冲压模具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最终形成越来越与之密切相关。
本文针对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的应用进行阐述。
该模具设计首先对弹簧片零件结构进行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优化选择,然后进行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排样图设计,总的冲压力计算(计算了冲压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冲压工艺力,包括落料力、卸料力、压边力、弯曲力、顶料力等,并对压力机进行了合理的吨位初选)及压力中心计算,刃口尺寸计算,弹簧、橡胶件的计算和选用,凸模、凹模或凸凹模结构设计以及其他冲模零件的结构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
该零件的制造采用级进模具分步进行,通过下料、冲孔(冲Φ6孔)、切边(先切左边后弯后切右边)、弯曲(先预弯再弯曲)、落料、检验对弹簧片零件进行加工。
这几部工艺用一种模具对同一工件进行生产,减轻模具的复杂度和模具设计的经济成本。
关键词:弹簧片;级进模;工艺分析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3 3目 录引言(绪论)一、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8)二、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9)三、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9)四、工艺计算 (9)1.计算毛坯尺寸 (9)2.排样图设计 (10)3.计算材料利用率η (11)4.冲压力计算 (12)5.初选压力机 (13)6.计算压力中心 (15)7.步距精度计算 (15)8.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7)9.卸料板孔口尺寸计算 (18)10.凸模固定板孔口尺寸计算 (20)五、填写冲压工艺卡 (21)六、模具结构设计 (21)1.凹模设计 .................................................................................... 21 2选择模架及其他冲模零件尺寸设计 . (22)七、模具总装配图及零件图 (22)八、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 (22)九、编写技术条件 (22)十、凹模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22)1.工艺性分析 (22)2.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分析 (23)3.重要技术条件要求 (23)4.拟定工艺路线 (23)5.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24)6.制定凹模零件的工艺规程 (24)7.漏料孔的加工 (24)8.锻件毛坯下料尺寸与锻压路线确定 ...................................................... 25 小结 ............................................................................................... 25 致谢 .. (26)4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参考文献 (26)4弹簧片冲压模具设计绪论本次实训设计的零件是弹簧片,弹簧片是主要用于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中的附属零件。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姓名____班级____学号____名称:汽车消声器消声盘材料:Q235 生产批量:大批量设计任务:设计该零件的复合模具内容摘要摘要:冲压件的生产过程一般都是从原材料剪切下料开始,经过各种冲压工序和其它必要的辅助工序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就是根据已有的生产条件,综合考虑影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零件的生产工序,优化确定各工艺参数的大小和变化范围,合理设计模具结构,正确选择模具加工方法,选用机床设备等,使零件的整个生产达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
本次设计应用模具专业及机械加工所学课程的理论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主要工序包括:1、冲压工艺过程的设计;2、冲压模具设计;本设计分别为设计任务、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冲压模具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和工作零件图。
通过这次设计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
此次模具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自己设计,进行一次完整的过程训练,从模具的设计出发,再到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使自己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关键词:汽车消声器消声盘汽车消声器消声盘冲压模具设计第二章冲压工艺过程设计 2.1 冲压工艺性分析该零件的外形简单,形状规则,材料为Q235钢板,厚度t=1mm,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22mm的孔和三个φ4.5mm 的孔,最小壁厚为18mm>2t(φ6φ155圆之间的壁厚)。
孔与孔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15mm>2t(φ94圆上的φ6与φ6之间的孔距) 。
工件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做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模具毕业设计76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冲压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1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 (1)1.1.2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2)1.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1.3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4)1.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第二章冲压成型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6)2.1 冲压的基本工序分类及模具类型的选择 (6)2.2 冲模设计与制造的程序 (6)2.3 冲压工艺编制与冲模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7)2.3.1 冲压工艺编制 (7)2.3.2 冲模设计 (8)2.3.3冲模制造工艺的选择 (10)2.4设计任务 (10)2.5工件的工艺分析 (10)2.6工艺方案的确定 (11)2.7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3)2.8小结 (13)第三章落料冲孔模工艺计算及模具结构设计 (14)3.1排样设计与计算 (14)3.2 冲裁力计算 (15)3.3压力机选择 (15)3.3.1冲压设备的选择原则 (15)3.3.2选择压力机及压力机参数 (16)3.4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6)3.5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7)3.5.1刃口尺寸计算的一般原则 (17)3.5.2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17)3.5.3落料-冲孔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7)3.6确定凹模外形尺寸,选择标准 (18)3.7冲模结构设计 (19)3.7.1装配图 (19)3.7.2模具结构型式分析 (20)3.7.3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 (20)3.7.4模具的工作过程 (22)3.8小结 (22)第四章冲槽模工艺计算及模具结构设计 (23)4.1冲裁力计算 (23)4.2压力机选择 (23)4.2.1冲压设备的选择原则 (23)4.2.2选择压力机及压力机参数 (24)4.3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24)4.4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4)4.4.1刃口尺寸计算的一般原则 (24)4.4.2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25)4.5 确定凹模外形尺寸,选择标准 (25)4.6冲模结构设计 (26)4.6.1装配图 (26)4.6.2模具结构型式分析 (26)4.6.3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 (27)4.6.4模具的工作过程 (28)4.7小结 (28)第五章冲压模具工件的机械加工 (29)5.1冲压工作零件的技术要求 (29)5.2冲模工作零件的热处理 (29)5.3冲模工作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9)5.3.1凸模加工工艺工程 (29)5.3.2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9)5.4小结 (30)第六章模具装配 (31)6.1冲模装配 (31)6.2冲模的安装 (32)6.3小结 (32)第七章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第一章绪论1.1冲压模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1.1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弹簧片冲压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弹簧片冲压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弹簧片冲压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弹簧片是一种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中的弹性元件。
弹簧片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固有的弹性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吸收和释放压力和张力。
在制造弹簧片时,冲压和弯曲是最常用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弹簧片冲压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一、弹簧片冲压工艺弹簧片冲压是一种制造弹簧片的传统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板材通过模具切割成特定形状。
通常采用的加工材料有不锈钢、碳钢、铜、铝等空气可锻性材料。
波纹弹簧的冲压就是一种先把金属板材冲压成一定宽、一定长的"母板",然后再利用"模拟切口"的斜面,通过一定的冲击力,尽量贴到母板并沿弧线走行的方式来形成波纹弹簧的方法。
其中,弹簧片冲压的工艺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金属板材的选择。
通常,弹簧片的制造使用碳钢或不锈钢材料。
碳钢弹簧片需要热处理,处理后能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弯曲性能。
而不锈钢弹簧片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硬度,以保证在模具高负荷下的不变形和不产生脆性断裂现象。
2、制造模具的工艺。
冲压模具的精度和制造工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弹簧片的成型效果。
模具的制造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冲压材料、几何形状和尺寸。
同时,模具切削角度和刀口的大小、尺寸和形状等因素也会影响弹簧片的质量。
二、弹簧片弯曲模具设计弯曲是制造质量高的弹簧片的关键步骤,其好坏直接影响弹簧片的强度和耐用程度。
弯曲模具通过对弹簧片进行弯曲,将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一般而言,弯曲模具包括模架、模具和上胶头,油泵和紧固装置等工具和设备。
弹簧片弯曲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弹簧片的厚度和材料。
不同厚度和材料的弹簧片需要不同的模具设计方案。
模具的大小和形状需要考虑到弹簧片的厚度、材料、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2、模具的类型和材料。
模具分为上弯模和下弯模,其设计要考虑弹簧片的材料硬度和弯曲角度。
模具的材料需要具有高强度和硬度,以确保模具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要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1、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和模具对材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冲压的三要素:设备(压力机)、模具、原材料。
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落料、冲孔、切断、切口、剖切等),一类是成形工序(弯曲、拉深、翻边、胀形、缩孔)。
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冲压生产中,需要将板料剪切成条料,这是由剪切机来完成的。
这一工序在冲压工艺中称下料工序。
2、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距离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B23-63表示压力机的标称压力为630KN。
其工作机构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
32-300是一种液压机类型的压力机。
离合器与制动器是用来控制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和停止的两个部件。
在冲压工作中,为顶出卡在上模中的制件或废料,压力机上装有可调刚性顶件(或称打件)装置。
3、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轮廓形状分离的冲压方法。
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4、加工硬化是指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变形抗力逐渐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
5、拉深是指用拉深模将一定形状的平面坯料或空心件制成开口件的冲压工序。
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为了提高工艺稳定性,提高零件质量,必须采用稍大于极限值的拉深系数。
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出IT11级。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陈召国2010.11.22于湖南文理学院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
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包括:设计、计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要求独立地编制出给定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出指定的冲压模具。
具体要求是:1、设计冲压工艺过程卡1份;2、设计模具装配图1张、零件图3张(手工画图);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三、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的一般步骤详见“教科书第十章”P187-P199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3、确定冲压工艺方案;4、初步确定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型式;5、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6、选择冲压设备;7、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8、绘制模具装配图(本次只绘制指定工序模具装配图);9、绘制模具零件图(本次只绘制指定零件图);10、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实例:设计罩壳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和指定冲压模具(一)作好必要的资料准备 工件图:如上图;原材料及尺寸规格:08钢板2000×1000×1.5; 生产批量:大批量;设备情况、械具制造条件及水平(参照中型企业); 各种技术标准、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
(二)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1、本零件形状简单而规则。
2、工件最小孔尺寸为3.5φ 查表1-1冲孔的最小尺寸,硬钢:3.595.15.13.13.1min ≤=⨯==t d ,可行。
弹簧片冲压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

弹簧片冲压工艺及弯曲模具设计弹簧片冲压工艺介绍弹簧片冲压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弹簧的工艺技术。
弹簧片冲压工艺可以将金属片按照一定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冲压加工,从而制造出各种类型的弹簧。
弹簧片冲压工艺的优势弹簧片冲压工艺相比传统的弹簧制造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精度高:弹簧片冲压工艺可以保证弹簧的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2.生产效率高:弹簧片冲压工艺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节约材料:弹簧片冲压工艺只需要消耗少量的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
弹簧片冲压工艺流程弹簧片冲压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准备:准备好符合要求的金属片材料。
2.压料:将金属片放置在冲床或冲压机上,通过压力将金属片冲压成所需形状。
3.压弯:根据弹簧的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冲床或冲压机设备对弹簧片进行弯曲。
4.整形:对弹簧片进行整形、校型,以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5.热处理:对弹簧片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6.表面处理:对弹簧表面进行处理,可以进行镀锌、喷涂等工艺,提高弹簧的耐腐蚀性。
弯曲模具设计弯曲模具是用于对弹簧片进行弯曲加工的工具。
良好的弯曲模具设计能够保证弹簧片的质量和形状,提高生产效率。
弯曲模具的结构弯曲模具一般由上模和下模组成。
上模是负责施加力以使弹簧片弯曲的部分,下模是负责支撑和定位弹簧片的部分。
弯曲模具的结构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弯曲角度:根据弹簧片的设计要求,确定弯曲模具的角度和半径。
2.弯曲力:根据弹簧片的材料特性和尺寸,计算出所需的弯曲力,以确定模具的结构强度。
3.支撑和定位:模具结构应能够稳定支撑和定位弹簧片,避免其产生误差。
4.物料流动性:模具结构应考虑物料的流动性,以便顺利完成弯曲加工。
弯曲模具的设计步骤弯曲模具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弹簧片的几何形状:根据弹簧片的设计要求,确定其几何形状,包括长度、宽度、弯曲角度等。
2.弹簧片的材料选择:根据弹簧片的使用要求和弯曲工艺,选择合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弹簧片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5年 3 月28 日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 I II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 I V 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1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 (1)1.2.2国内模具发展概况 (2)1.2国内外级进模研究现状 (3)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第2章确定工艺设计方案及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6)2.1 制件实例 (6)2.2 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 (6)2.3 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7)2.4 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7)第3章进行有关工艺与设计计算 (9)3.1 计算弯曲件毛料展开长度 (9)3.2 排样设计和计算 (11)3.2.1排样设计 (11)3.2.2材料利用率 (12)3.3计算冲压力及初选压力机 (13)3.4计算压力中心 (15)3.5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15)3.6回弹值 (17)第4章模具结构计算 (18)4.1 凹、凸模结构设计 (18)4.2 定位零件设计 (20)4.2.1侧刃设计 (20)4.2.2导料板及侧刃挡块设计 (20)4.3 卸料装置设计 (20)4.3.1卸料板设计 (20)4.3.2卸料螺钉设计 (21)4.3.3弹性元件的选用和设计 (21)4.4 连接与固定零件的选用和设计 (22)4.4.1模架的选用 (22)4.4.2凸模固定板与垫板设计 (22)4.4.3模柄的选用设计 (22)4.4.4螺钉与销钉的选用设计 (22)4.5 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 (23)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本文根据国内级进模研究现状,针对级进模关键技术问题,对级进模开展了研究,选择弹弹簧片类级进模作为研究对象,以结合研制一套模具实例进行验证。
弹簧片属于典型的冲裁件,本文在分析其工艺性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确定采用级进模结构。
本设计主要是落料凸、凹模及冲孔凸、凹模的设计,需要计算凸凹模的间隙、工作零件的尺寸和公差。
此外,还需要确定模具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以及模具的总体尺寸,然后根据上面的设计绘出模具的总装图。
文中介绍了弹簧片冲孔、弯曲、切断级进模的排样设计及模具工作过程,通过对零件的工艺分析,提出了可行的成形方法及模具结构。
最后根据设计的计算步骤得到各零件二维图纸以及整体的装配图,在各图纸上详细标注加工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级进模弹簧片设计模具结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quo into the mold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level, progressive die for key technical problems, progressive die conducted research, select Bouncing reed class progressive die as a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validated instance mold.Spring is a typical piece blanking part, on the basis of its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use of progressive die structure. This design is blanking convex, concave convex mold and punching, die design, the gap needs to calculate the punch, the working parts of the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You also need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mold parts and processes as well as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mold, and the mold assembly diagrams draw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ove desig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ring plate punching, bending, cutting layout design and progressive die die working process, through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a feasible method of forming and mold structure.Finally, two-dimensional drawings of the parts and get the whole assembly drawing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 process, drawing on variou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detailed annotation processing.Key words: progressive die design spring leaf mold structure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把模具行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航天、汽车和工艺品等领域,在产品组件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加工制造手段落后,尤其是技术应用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制约了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已使之成为制约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
模具技术是上世纪下半叶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由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目前,采用具有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的CAD支撑软件,在模具设计中应用并行工程原理,实现模具管理、工艺分析与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体化是一种较有代表性也很有应用前景的模具CAD系统开发方法。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模具质量及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模具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
随着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越来受关注,产品制造的批量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就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了。
目前,在全世界,模具快速发展,已成为大国的重要工业发展对象,各个行业都需要模具的辅助制造,所以模具对工业的发展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未来,模具的发展也许有将成为国家第一产业的可能。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1.2.1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全球主要模具生产国包括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与大陆,以及美洲地区的美国、欧洲地区的德国。
技术先进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对于高精度与复合性模具开发,不论在设计能力或制造技术上,均有领先的地位,同时也拥有训练精良的技术研发人才。
日本的模具产能约占全球的40%,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向国外出口大量模具。
现在模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日本模具业也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模具行业是人力成本较高的行业,日本的人力成本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倍,而人力成本中有70%以上是非核心技术人员。
据相关研究部门调查得知,欧洲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时间要分别比中国快44%和61%左右,但中国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成本却只有欧洲同行的91%,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对部分国外客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同时,欧洲及世界各国之间的模具竞争也相应加剧,像德国近两年半内的模具整体价格就下降了25%左右。
据统计,前些年全球58%的模具是由德国等西欧国家生产,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比例只占到1%,但今后东欧国家的模具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亚洲国家的生产比例将提高至22%左右。
这位教授高兴地说,鉴于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和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模具发展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发展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想和完美。
”亚力山大认为,因为中国的市场过早地陷入了价格战的误区,还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没有相应地建立起诚信可靠的市场体系,特别是有65%的欧洲客户觉得中国模具的价格虽低但质量不好。
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是,加强中欧双方的合作,由欧洲国家出订单和图纸,中国模具企业具体负责完成设计及加工制作,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欧洲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加快工业化的改造,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如在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企业除了在价格低廉上做文章外,更重要的是要求交货时间短,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尽可能让他们了解产品的研发、设计及生产的全过程企业要明确自己的主攻方,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及时有效地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反应。
1.2.2国内模具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