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0讲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讲义 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全等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理解:(1)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3)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1)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1、已知两边:(1)找第三边(SSS);(2)找夹角(SAS);(3)找是否有直角(HL)。

2、已知一边一角:(1)找一角(AAS或ASA);(2)找夹边(SAS)。

3、已知两角:(1)找夹边(ASA);(2)找其它边(AAS)。

第二章轴对称一、轴对称图形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二、轴对称的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拓展: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四、角的角平分线1、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第3章《勾股定理》知识讲练(学生版)

第3章《勾股定理》知识讲练(学生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章节知识讲练知识点01: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即: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是:(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 ;(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 的问题;(3)解决与勾股定理有关的 ;(4)勾股定理在 的应用.知识点0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细节剖析: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 的基本步骤: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 ;(2)验证:与a b 、c a b c 、、c 22a b 2c若若满足不定方程的 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细节剖析:常见的勾股数:①3、4、5; 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如果()是勾股数,当t 为 时,以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观察上面的①、②、④、⑤四组勾股数,它们具有以下特征:;.,且,那么存在 成立.(例如④中存在=24+25、=40+41等)知识点0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 ,而其逆定理是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两者 ,都与 有关.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2022秋•海门市期末)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4,5B .4,6,8C .5,12,13D .8,10,12mm ,则梯子顶端的高度h 是( )222a b c +=222a b c +>222b c +<222x y z +=x y z 、、a b c 、、at bt ct 、、a bc 、、a b c <<2729m B.2m m m3.(2分)(2022秋•玄武区期末)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线段a,b和点P,且线段的端点和点P都在格点上,在网格中找一格点Q,使线段a,b,PQ恰好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格点Q 有()A.2个B.3个C.4个D.5个4.(2分)(2022秋•南通期末)如图,△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AC边上的高为()A.3B.C.D.25.(2分)(2022秋•南京期末)如图,在等腰Rt△ACB中,∠ACB=90°,AC=BC,且AB=2,以边AB、AC、BC为直径画半圆,其中所得两个月形图案AFCD和BGCE(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A.8 B.4 C.2 D.46.(2分)(2022秋•泗阳县期末)如图,在Rt△ABC中,∠B=90°,CD、AE是中线,CD=,AC=,则AE的长为()A.B.5 C.6 D.47.(2分)(2022秋•吴江区校级月考)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C.6cm2D.12cm28.(2分)(2022秋•宿城区期中)在《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问题(如图):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它的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10尺),中部一处折断,竹梢触地面处离竹根3尺,试问折断处离地面()尺.A.49.(2分)(2022秋•沭阳县期中)为加强疫情防控,云南某中学在校门口区域进行入校体温检测.如图,入校学生要求沿着直线AB单向单排通过校门口,测温仪C与直线AB的距离为3m,已知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为5m,则学生沿直线AB行走时测温的区域长度为()A.4 m B.5m C.6m D.8m10.(2分)(2021秋•东台市期末)如图,设小方格的面积为1,则图中以格点为端点且长度为的线段有()A.2条B.3条C.4条D.5条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1.(2分)(2022秋•邳州市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AD=13cm,AC=12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cm.12.(2分)(2022秋•海门市期末)如图,Rt△ABC中,∠C=90°,AC=3,AB=5,△ABC的外角平分线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则AD=.13.(2分)(2022秋•常州期末)如图,分别以△ABC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下列:①S2>S3;②S2<S1+S3;③S2>S1+S3;④,结论正确的是(填写序号).14.(2分)(2022秋•常州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10,AD=6,AC平分∠BAD,且∠ACB=90°.当点C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时,CD2的值为.15.(2分)(2023春•宿豫区期末)如图,在△ABC中,∠BAC=90°,∠C=40°,AH、B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点E为BC边上一点,当△BDE为直角三角形时,则∠CDE=.16.(2分)(2022秋•亭湖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AC=6,AB=10,点O是AB边的中点,点P是射线AC上的一个动点,BQ∥CA交PO的延长线于点Q,OM⊥PQ交BC边于点M.当CP=1时,BM的长为.17.(2分)(2022秋•南通期末)如图,Rt△ABC中,∠C=90°,BC>AC,以AB,BC,AC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S3.若△ABC的面积为7,S1=40,则S2﹣S3的值等于.18.(2分)(2022秋•广陵区校级期末)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C=Rt∠,AC=8,AB=10,AD是∠BAC 的角平分线,则BD=.19.(2分)(2022秋•泰兴市期末)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D=6,CD=8,∠ADC=90°,点M是AC 的中点,连接BM,若BM=AC,∠BAD+∠BDC=180°,则BC2的值为.20.(2分)(2021秋•建邺区期末)如图,一根长为18cm的牙刷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牙刷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60分)21.(6分)(2022秋•徐州期末)《九章算术》卷九中记载: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译文:今有一竖立着的木柱,在木柱的上端系有绳索,绳索从木柱上端顺木柱下垂后,堆在地面的部分尚有3尺,牵着绳索(绳索头与地面接触)退行,在距木柱根部8尺处时绳索用尽,问绳索长是多少?22.(6分)(2022秋•江都区期末)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们是否想过旗杆到底有多高呢?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旗杆高度,进行以下操作:如图1,先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发现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如图2,再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请根据以上测量情况,计算旗杆的高度.23.(6分)(2022秋•宿豫区期末)如图,一艘军舰甲在A处停留,此时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距离A 处600公里的B处一艘军舰乙正由南向北航行,若军舰甲的雷达可测距离为450公里,军舰乙的航行方向不变,试问在军舰乙航行的过程中,军舰甲的雷达能否测到军舰乙?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4.(6分)(2022秋•海陵区校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BC,AC的中点,CF⊥AB于点F,连结DE,DF,EF.(1)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若AB=5,BC=6,求CF的长.25.(6分)(2022秋•常州期末)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A的绳子沿旗杆垂到地面时,测得多出部分BC的长为2m(如图1),再将绳子拉直(如图2),测得绳子末端的位置D 到旗杆底部B的距离为6m,求旗杆AB的长.26.(8分)(2022秋•广陵区校级期末)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在ADm,将秋千AD往前推送3m,到达ABm,秋千的绳索始终保持拉直的状态.(1)根据题意,BF=m,BC=m,CD=m;(2)根据(1)中求得的数据,求秋千的长度.m时,需要将秋千AD往前推送m.27.(6分)(2022秋•兴化市期末)如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门,小强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大门.他把竹竿竖放,发现竹竿比大门高1尺;然后他把竹竿斜放,竹竿恰好等于大门的对角线的长.已知大门宽4尺,请求出竹竿的长.28.(8分)(2022秋•天宁区校级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6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边的长;(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3)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29.(8分)(2022秋•秦淮区月考)如图,△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已知S△ABC=40cm2,如图,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1)若△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2)在点N运动的过程中,△ADN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苏科版勾股定理教学案

苏科版勾股定理教学案

B C A D 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案(1)学习目标: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形。

2、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会用开平方及开立方运算求式子中的x 的值。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及其应用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 1、勾股定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勾股定理的应用: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知道其中的任意两边都可以求第三边(∠C =900)。

①c 2=a 2+b 2;②a 2=c 2-b 2;③b 2=c 2-a 2。

3、直角三角形的识别(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又一种方法)4、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____________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也称二次方根,也就是说,如果x 2=a ,那么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记作:________.5、平方根的性质:①一个正数有_________个平方根,它们互为________;②0的平方根是______,记作0 ;③_________没有平方根。

6、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7、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a 有2个平方根,其中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规定:0的算式平方根是0。

公式:( a )2=___ (a ≥0),a 2 =____ (a ≥0) , a 2 =_______(a ≤0)。

8、立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称为三次方根;也就是说,如果x 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数a 的立方根记作______读作“三次根号a ”。

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堂堂练(含答案)

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堂堂练(含答案)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023-2024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堂堂练1.下列各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3,4,5B.7,24,25C.5,7,9D.8,15,172.若的三边a,b,c满足,则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B.斜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在中,如果三边满足关系,则的直角是( )A. B. C. D.不能确定4.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1.5,2,3B.5,12,13C.,1,D.3,4,55.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 )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B.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D.如果三角形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在中,、、的对边分别a、b、c,且,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_.7.李老师要做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具,做好后量得三边长分别是30cm,40cm和50cm,则这个教具_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8.如图,四边形ABCD中,,,,,,求证:.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D、,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A解析:三角形三边长满足,,,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3.答案:C解析:,是直角三角形,且AB是斜边,,即是的直角.故选C.4.答案:A解析:A、,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答案:D解析:设相邻两个结点的距离为m,则此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m、4m、5m,,以3m、4m、5m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6.答案:90°解析:,,即,故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故答案为:90°.7.答案:合格解析:,三边长分别为30cm,40cm和50cm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教具合格.8.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证明: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又,,,,,.。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轴对称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等腰梯形设计轴对称图案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03、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引入直角三角形和斜边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他们对于勾股定理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可能对于逆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逆定理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示例,帮助他们掌握逆定理的证明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够运用它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逆定理的证明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和合作交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逆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

同时,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勾股定理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

2.讲解:讲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逆定理的应用。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4.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逆定理的概念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概念2.逆定理的证明过程3.逆定理的应用示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通过课堂参与、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课件 (共30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课件 (共30张PPT)

16.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 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17. 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02
课堂练习
1. 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2. 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A.CD、EF、GH B.AB、EF、GH C.AB、CF、EF D.GH、AB、CD
3. 下列说法:
(1)在△ABC中,若a2+b2≠c2,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2+b2=c2;
(3)在△ABC中,若a2+b2=c2,则∠C=90°;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上的高为60.
13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举一反三:
2.若△ABC的两边长为8和15,则能使△ ABC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的平
方是( )
A.161;
B.289;
C.17;
D.161或289.
类型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例2.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²+b²+c²+338=10a+24b+26c,试判 断△ABC的形状

专题0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提高-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学霸全能突破同步讲练(解析版

专题0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提高-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学霸全能突破同步讲练(解析版

专题0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要点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判定某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为“形”,是通过计算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要点二、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首先确定最大边(如c ).(2)验证2c 与22a b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222c a b =+,则△ABC 是∠C=90°的直角三角形;若222c a b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当222a b c +<时,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当222a b c +>时,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三角形的最大边.要点三、勾股数满足不定方程222x y z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x y z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熟悉下列勾股数,对解题会很有帮助:①3、4、5;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如果a b c 、、是勾股数,当t 为正整数时,以at bt ct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1)22121n n n -+,,(1,n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2)2222,21,221n n n n n ++++(n≥1,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3)2222,,2m n m n mn -+(,m n m n >、是自然数)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一、单选题1.(2020ꞏ兴化市乐吾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在△ABC中,若∠A:∠B:∠C=1: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在△ABC中,若a2=(b+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C.在△ABC中,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D.在△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答案】C【分析】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或三边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则为直角三角形,否则则不是,据此依次分析各项即可.【详解】A.△ABC中,若∠B=∠C-∠A,则∠C=∠A+∠B,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B.△ABC中,若a2=(b+c)(b-c),则a2=b2-c2,b2=a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C.△ABC中,若∠A∶∠B∶∠C=3∶4∶5,则∠,故本选项错误;D.△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①确定三角形的最长边;②分别计算出最长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③比较最长边的平方与另两边的平方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否则,就不是直角三角形.2.(2020ꞏ山西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AM=MN=2,NB=1,以点A为圆心,AN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为圆心,BM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AC,BC,则△ABC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答案】B【分析】依据作图即可得到AC=AN=4,BC=BM=3,AB=2+2+1=5,进而得到AC2+BC2=AB2,即可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详解】如图所示,AC=AN=4,BC=BM=3,AB=2+2+1=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2020ꞏ广西防城港市ꞏ八年级期中)在△ABC 中,AB =1,AC =2,BC 形为()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解:在△ABC 中,AB =1,AC =2,BC ∵22212+=,∴△ABC 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4.(2020ꞏ陕西九年级专题练习)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里记载有这样一道题:“问有沙田一块,有三斜,其中小斜五里,中斜十二里,大斜十三里,欲知为田几何?”这道题讲的是:有一块三角形沙田,三条边长分别为5里,12里,13里,问这块沙田面积有多大?题中“里”是我国市制长度单位,1里=500米,则该沙田的面积为()A .7.5平方千米B .15平方千米C .75平方千米D .750平方千米【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而结合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详解:∵52+122=132,∴三条边长分别为5里,12里,13里,构成了直角三角形,∴这块沙田面积为:12×5×500×12×500=7500000(平方米)=7.5(平方千米).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三角形的形状是解题关键.5.(2019ꞏ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若较小的两个半圆的面积之和等于较大的半圆的面积,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设最大半圆半径为c,最小半圆半径为a,第三个半圆半径为b,则三角形中最长边为2c,最短边长为2a,第三边为2b;∵较小的两个半圆面积之和等于较大的半圆面积,∴πa 22 πb22πc22,化简得,a2+b2=c2,∴(2a)2+(2b)2=(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6.(2020ꞏ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在一个长为8分米,宽为5分米,高为7分米的长方体上,截去一个长为6分米,宽为5分米,深为2分米的长方体后,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一只蚂蚁要从该几何体的顶点A处,沿着几何体的表面到几何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________分米.【答案】;13或【解析】试题分析:把立体图展开可得①根据侧面展开图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AB最短,故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AB=13分米;②根据立体图形可知把AC,BE向外展开,得到直角边长为5+1+=7,把中间凹面展开可得到直角边为6+2+2=10,=③同②的方式,得到两直角边分别为11和6,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最短距离为.考点: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7.(2019ꞏ,三角形的最大边上的高等于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即可.,∴22212+==∴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122高⨯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8.(2020ꞏ河北九年级其他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3AB =,4BC =,12CD =,13AD =,90B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______,【答案】36【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 △的形状,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在ABC 中,3AB =,4BC =,90B ∠=︒∴5AC ===∵12CD =,13AD =∴在ACD △中,有2225+12=13即222AC CD AD +=∴ACD △是以AC 、CD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Rt ABC Rt ACDABCD S S S =+ 四边形1122AB BC AC CD =⋅+⋅113451222=⨯⨯+⨯⨯36=故答案是:36【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够将求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求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解题的关键.9.(2019ꞏ全国)如图,点P 在第一象限,△ABP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当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点B 随之在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______;若将△ABP 的PA 边长改为,另两边长度不变,则点P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变为______.【解析】分析:根据当O 到AB 的距离最大时,OP 的值最大,得到O 到AB 的最大值是12AB=1,此时在斜边的中点M 上,由勾股定理求出PM ,即可求出答案;将△ABP 的PA 边长改为另两边长度不变,根据(22222+=,得到∠PBA=90°,由勾股定理求出PM 即可.详解:取AB 的中点M ,连OM ,PM ,在Rt △ABO 中,OM=12AB =1,在等边三角形ABP 中,无论△ABP 如何运动,OM 和PM 的大小不变,当OM ,PM 在一直线上时,P 距O 最远,∵O 到AB 的最大值是12AB=1,此时在斜边的中点M 上,由勾股定理得:∴,将△AOP 的PA 边长改为,另两边长度不变,∵(22222+=,∴∠PBA=90°,由勾股定理得:,∴此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理解题意求出PD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0.(2019ꞏ广东云浮市ꞏ八年级期末)学校要对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BCD进行绿化,已知AD=4米,CD=3米,AD⊥DC,AB=13米,BC=12米.(1)若连接AC,试证明:OABC是直角三角形;(2)求这块地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这块地的面积是24平方米.【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AD=4,CD=3,AD⊥DC,由勾股定理可得:5==,又∵AC 2+BC 2=52+122=132=A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2)△ABC 的面积-△ACD 的面积=115123422⨯⨯-⨯⨯=24(m 2),所以这块地的面积是24平方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和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c 2.反之也成立.11.(2020ꞏ全国)ABC ∆三顶点坐标()4,5A ,()1,3B -()1,2C -,通过运算,判断ABC ∆形状.【答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出AB 、AC 、BC 的长度,然后进行判断.【详解】AB ==AC ==BC ==AB BC ∴=且222AB BC A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勾股定理逆定理,能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出AB 、AC 、BC 的长度是解题关键.12.(2019ꞏ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欲将一根长129cm 的木棒放在长、高、宽分别是40cm ,30cm ,120cm 的木箱中,能放得进去吗?请说明理由.【答案】能【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得可以放最长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22221203040130++=,得木箱的体对角线长为130cm .∵130cm 129cm >,∴能放得进去.【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可以放最长的长度.13.(2020ꞏ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x 轴上,已知点C 的横坐标为3,AC 长为2,OC ,CB OA ⊥,垂足为B .请你判断AO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详解.【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在Rt OBC 中算出BC 的长度,然后在Rt ABC 中算出AB 的长度,最后得出222AC OC AO +=,然后就可以确定这是直角三角形.【详解】∵点C 的横坐标为3,∴OB=3在Rt OBC 中:OB ⊥OA,OB=3,OC=,由勾股定理得:222BC OC OB =-=12-9=3,在Rt ABC 中:CB ⊥BA,23BC =,AC=2,由勾股定理得:222AB AC BC =-=4-3=1,∴AO=OB+AB=4,在AOC △中,,AC=2,AO=4,∴22AC OC +=4+12=16=2AO ,∴AOC △为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根据题目条件逐一求出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14.(2018ꞏ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在图1、图2的网格中,每个小四边形均为正方形,且边长是1.如果三角形的顶点均在网格交点处,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下面的三角形均为格点三角形.(1)如图1,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在图2的网格中,请你以DE为底边,画一个面积为7.5的等腰三角形.【答案】(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解可得;(2)先作出线段DE的中垂线,再在此直线上找到满足条件的格点,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2=BC2=12+32=10,AB2=22+42=20,∴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设所求三角形的高为h,∵∴17.52⨯=,∴h=2,∴腰长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15.(2019ꞏ全国)已知a ,b ,c 为正数,满足如下两个条件:a+b+c=32①14b c a c a b a b c bc ca ab +-+-+-++=②,【答案】以为三边长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最大内角为90°【解析】试题分析:两个方程,有三个未知量,不能解出具体数值,但是能求出a,b,c 关系,本题利用代入,因式分解,求出a,b,c 关系.试题解析:解法1:将①②两式相乘,得8b c a c a b a b c a b c bc ca ab+-+-+-++++=()().即:()()()22222244b c a c a b a b c bc ca ab +-+-+--+-+=0,即()()()222222b c a c a b a b c bc ca ab +-+-+-++=0,()()()222222b c a c a b a b c bc ca ab +-+-+-++=0,即())22220b c a ab a b c abc ⎡-+--+⎣=,即()())220b c a c a b abc ⎡-+--⎣=,即()()()0b c a c a b c a b abc-++--+=,所以b ﹣c+a =0或c+a ﹣b =0或c ﹣a+b =0,即b+a=c 或c+a=b 或c+b=a .90°.解法2:结合①式,由②式可得得1024-2(a 2+b 2+c 2)=14abc ,又由①式得(a+b+c )2=1024,即a 2+b 2+c 2=1024﹣2(ab+bc+ca ),代入③式,得1024-2[1024-2(ab+bc+ca )]=14abc ,即abc=16(ab+bc+ca )﹣4096.(a ﹣16)(b ﹣16)(c ﹣16)=abc ﹣16(ab+bc+ca )+256(a+b+c )﹣163=﹣4096+256×32﹣163=0,所以a=16或b=16或c=16.结合①式可得b+a=c或c+a=b或c+b=a.因此,以为三边长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最大内角为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讲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新知新讲
知识点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例1:判断正误:
这样描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确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直角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2. 如何判定直角三角形
例2: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1,2,3;(2)3,4,5;
(3)5,12,13;(4)6,8,10.
其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4组B.3组C.2组D.1组
金题精讲
题一: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A.CD、EF、GH B.AB、EF、GH
C.AB、CF、EF D.GH、AB、CD
F
题二: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C-∠B=∠A,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C=90°
B.如果a:b:c=3:4:5,则∠B=60°,∠A=30°
C.如果∠A:∠B:∠C=5:2:3,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c2-a2=b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题三: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B=3cm,AD=4cm,BC=13cm,CD=12cm
,∠A=90°,求四
边形ABCD的面积.B
第20讲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新知新讲
例1:错.例2:B.
金题精讲
题一:B.题二:B.题三:36.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