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熔化专题
冰的熔化问题

1、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冰融化后,水面是否变化?
解:如图,∵冰漂浮在水面上,∴F浮=G冰.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水;根据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G冰=G化水
∴G排水=G化水
即冰排开的水总是等于冰化成的水,冰化成的水恰好填补了排开的水,水位始终没有变化.
2、如果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冰内含了个木块,冰融化后,水面是否变化?
解:采用转化思想,把含在冰块内的木块转化成自由接触并都浮于水面上的冰块和木块,如图
∵浮在水面上的冰块融化后,水面不变;而木块又始终浮于水面
∴易知含了个木块的冰块融化后,水面依然不变
3、如果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冰内含了个石块,冰融化后,水面将如何变化?
解:依然采用转化思想,先把含在冰块内的石块看成是放在冰块,如图
∵先后都是漂浮且总重不变,
∴浮力不变,G排不变,水位不变。
此时的冰石相当于停在池塘中的载着石头的小船。
接下来,就是“把小船上的石头沉入水下”,由于总浮力减小,G排减小,所以水位将下降最后就看着冰融化,而此刻水位不再变化。
所以,如果浮在水面上的一块冰内含了个石块,冰融化后,水面将下降
4、浮在盐水面上的一块冰融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解:由于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一些,所以冰在盐水中将再浮起一些。
假设冰先融化成水,而没有扩散,融化的水位将比周围的盐水位高一些。
又由于液体的流动性,高位的水便向低位的盐水流去,整个液面便升高了。
冰熔化实验报告

冰熔化实验报告篇一:冰熔化实验报告冰熔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冰的熔化的过程,知道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热的过程。
实验器材: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大烧杯,酒精灯,冰,秒表(或手表)实验步骤:1、把装有冰块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
2、把温度计用铁架台上的架子固定,且温度计不接触大烧杯的底和壁。
3、把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面。
4、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大烧杯。
5、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
并记录下来。
6、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做温度--时间图线。
实验表格:1实验结论:实验延伸:1.是不是所有物质的熔化都和冰的熔化一样具有相同的情况?2.水凝固成冰的时的温度--时间图线又是怎样的?2篇二:冰熔化实验报告篇一:冰熔化实验报告冰熔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冰的熔化的过程,知道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吸热的过程。
实验器材: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大烧杯,酒精灯,冰,秒表(或手表)实验步骤:1、把装有冰块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
2、把温度计用铁架台上的架子固定,且温度计不接触大烧杯的底和壁。
3、把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面。
4、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大烧杯。
5、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
并记录下来。
6、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下表中做温度--时间图线。
实验表格:1实验结论:实验延伸:1.是不是所有物质的熔化都和冰的熔化一样具有相同的情况?2.水凝固成冰的时的温度--时间图线又是怎样的?2篇二:冰的熔解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测定冰的熔解热一、前言物质从固相转变为液相的相变过程称为熔解。
一定压强下晶体开始熔解时的温度称为该晶体在此压强下的熔点。
对于晶体而言,熔解是组成物质的粒子由规则排列向不规则排列的过程,破坏晶体的点阵结构需要能量,因此,晶体在熔解过程中虽吸收能量,但其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质的某种晶体熔解成为同温度的液体所吸收的能量,叫做该晶体的熔解潜热。
二、实验目的1、学习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熔解热。
2、应用有物态变化时的热交换定律来计算冰的溶解热。
冰的熔解热实验报告

用混合热量法测定冰的熔化热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正确使用热量器,熟练使用温度计。
2.用混合热量法测定冰的熔解热。
3.进行实验安排和参量选取。
4.学会一种粗略修正散热的方法——抵偿法。
二、实验用具:热量器、数字温度计、电子天平、秒表、干抹布、保温桶、冰以及热水等。
关于实验仪器的说明:1.电子天平使用前,请将电子天平放置于稳固、平坦的台面上,利用四只调整脚,使仪器保持平衡(勿放于摇动或振动台架上)。
注意水平仪内气泡应位于圆圈中央。
使用时应避免将其至于温度变化较大或者空气流动剧烈的场所,如日光直射或冷气机的出风口。
打开电源时,秤盘上请勿防止任何物品。
建议开机预热1~5分钟,以确保测量的精确度。
使用时,称量物品重心须位于称盘的中心点,且称量物不可超出称量范围,以确保准确度。
2.量热器量热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由铜质内筒、塑料外筒、绝热盖、环形绝热架、橡皮塞和铜质搅拌器组成。
绝热盖上附有中空橡皮塞,用于实验时插入温度计。
搅拌器通过绝热盖上的细孔置于内筒中,试验时上下搅动,使桶内各处温度迅速均匀。
内筒置于外筒内部的环形绝热架上,外筒又用胶木圆盖盖住。
因此,内部空气夹层与外界对流很小。
又因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外、内筒之间由传导所传递的热量可减到很小。
同时,内筒的外壁电镀得十分光亮,使得它们辐射或吸收热量的本领变得很小。
所以,因辐射而产生的热量传递也可以减至最小。
由上所述,量热器的这种结构,使将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及辐射都尽可能地减到最小;因而,他成为量热实验的常用仪器。
使用时,通常是先注入适量的水(约为容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并将温度计、搅拌器等通过绝热盖的小孔插入,构成所谓已知热容的系统。
但上述量热器的绝热条件并不十分完善,因此在进行精确的量热实验时还必须据牛顿冷却定律进行散热修正。
三、实验原理:质量为m i,温度为θ0′的冰块与质量为m、温度为θ1的水相混合,冰全部熔化为水后,测得平衡温度为θ2。
冰熔化实验知识点总结

冰熔化实验知识点总结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冰的熔化过程,了解溶解与凝固的过程,探索溶解物质的溶解热及凝固热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实验原理:冰是水的固态形式,通常在0°C以下存在。
当冰暴露在温度超过0°C的环境中时,由于外部热量的作用,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直至0°C,并开始融化成液态水。
这个过程是一个熔化过程,也称为凝固热。
冰熔化的实验可以通过放置固定量的冰块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并记录冰的熔化时间、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从而观察得到冰熔化的规律。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实验中需要的仪器和材料有:电子天平、温度计、保温杯、计时器、冰块。
2、实验测定:将一定重量的冰块放置在室温环境中,并测量冰块的重量、体积和环境温度。
3、加热处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记录冰块的重量和体积变化,直至冰全部融化为止。
4、数据处理:将实验测定的数据整理绘制出图表,分析冰的熔化时间、重量和体积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冰块的融化速度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高温环境能够提供更多的热能,加速冰块熔化的过程。
2、冰块的重量和体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小,直至全部融化为止。
这表明冰的熔化是一个持续消耗热量的过程。
3、冰块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检测得知。
这个热量的大小即为冰的熔化热,通常为334焦耳/g。
实验结论:通过冰熔化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环境温度对冰的熔化速度有明显影响,温度越高,冰的融化速度越快。
2、冰的熔化过程是一个持续消耗热量的过程,熔化热的大小为334焦耳/g。
3、冰的熔化过程是热能传递的一个例证,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热学原理。
实验意义:通过对冰熔化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凝固和溶解过程,了解冰的熔化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
冰熔化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对气象、冰雪工程、冷藏冷冻技术等领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及答案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及答案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两种常见状态变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通过熔化和凝固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状态变化的原理和特点。
下面将给出一些熔化和凝固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问题:将冰块放在室温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冰块在室温下会逐渐融化,变成水。
这是因为室温高于冰的熔点,热量会传递给冰块,使其分子振动增强,从而使冰的结构变得不稳定,最终熔化成水。
2. 问题:为什么加热后的固体会熔化?答案:加热后的固体会熔化是因为加热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固体的分子振动加剧,从而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固体的结构变得不稳定,进而熔化成液体。
3. 问题:为什么加热后的液体不会一直升温?答案:加热后的液体不会一直升温是因为在液体的熔点附近,加热所提供的能量主要用于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液体逐渐熔化成气体。
因此,即使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也不会显著升高。
4. 问题:为什么在液体的沸点处加热,液体会迅速变成气体?答案:在液体的沸点处加热,液体会迅速变成气体是因为沸点是液体和气体的平衡点。
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内部的分子能量足够高,能够克服液体表面的压力,从而迅速蒸发成气体。
5. 问题:为什么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答案: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因为熔化和凝固都是物质的相变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而在凝固过程中,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和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原理和特点。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重要现象,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对熔化和凝固的认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熔化和凝固也在工业生产、能源利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通过熔化和凝固练习题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我们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液面变化问题1—冰块熔化类

水
;
������
;
;
因为������前排 = ������后排,故当冰熔化成水后,液面高度不变。
b.比较浮力变化法: 判断冰块熔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二力平衡列出关系式 熔化前冰块和木块都漂浮,此时������前浮 = ������冰 + ������木 ; 冰熔化成的水悬浮,而木块仍漂浮,此时������后浮 = ������水 + ������木 ; 冰熔化前后质量不变,即������冰 = ������木水 ,所以有������前浮 = ������后浮,熔化前后所受浮力不变,即液面 不发生变化。 (二)冰块中包含有石块(包含物密度大于液体) ,冰熔化后液面变化情况: a.比较体积变化法: 冰块熔化前,有������浮 = ������物 + ������冰 → ������水 �������冰 → ������前排 = 冰块熔化后,������后排 = ������水 + ������石 =
������物 +������冰 ������水 ������
;
������冰 ������水 ������
冰块熔化之后,对于熔化成水的冰,有������冰 = ������水 = ������水 ������ = ������水 ������水 ������ → ������水 = 因为������物 < ������液,物体依旧漂浮,有������浮 = ������物 → ������水 ������������后排 = ������物 → ������后排 = ������ 冰块熔化之后的������排总 = ������水 + ������后排 =
八年级上册物理关于冰块熔化的题目

主题:物理实验:冰块熔化内容:1. 实验目的1.1 观察冰块在不同条件下的熔化速度 1.2 探究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2. 实验材料和设备2.1 冰块2.2 容器2.3 温度计2.4 加热装置(可选)3. 实验步骤3.1 将冰块放入容器中3.2 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初始温度 3.3 观察冰块在室温下的熔化速度3.4 使用加热装置提高容器中的温度 3.5 记录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熔化速度4. 实验结果4.1 冰块在室温下的熔化速度4.2 不同温度下冰块的熔化速度对比4.3 能量转化过程的观察和记录5. 实验分析5.1 分析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熔化速度变化规律5.2 探讨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5.3 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解释6. 实验结论6.1 总结冰块熔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6.2 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冰块熔化的过程和机制,同时也能够对能量转化的原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热学性质以及能量守恒定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实验,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7. 实验应用与拓展7.1 实验应用:冰块熔化实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研究冰的融化速度对于冷藏食品保存的效果、冰雪消融对于地球气候影响的研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7.2 实验拓展:在冰块熔化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拓展研究其他物质的熔化特性,比如熔化点随气压的变化、不同材质的固体物质熔化速度对比等,进一步深化对物质热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8. 实验教学意义8.1 培养实验思维: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8.2 拓展知识视野:通过实验,学生将从书本知识走向实际应用,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拓展科学知识视野。
8.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协作进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9.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9.1 实验操作时注意手部和眼部的安全,避免触及到高温容器和热水。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是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代表冰熔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地(选填“吸热”、“放热”)。
一直加热,冰从A到E至少经历了熔化、蒸发和沸腾三次物态变化,最后变成。
【答案】吸热。
水蒸气或气体。
【解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一直加热,冰从A到 E至少经历了熔化、蒸发和沸腾三次物态变化,最后变成水蒸气或气体。
【考点】熔化和沸腾。
2.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答案】C【解析】物态变化有六种,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气态变为液态叫凝华。
雾的形成是气体变液体,液化;积水干涸是液体变成气体,汽化;滴水成冰是液体变成固体,凝固;雾凇的形成是气体变成固体,凝华。
选项C正确。
【考点】物态变化3.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___高,不易熔断;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__高;【答案】熔点;沸点【解析】白炽灯发光时灯丝的温度约是2000℃,很多金属在这个温度已经熔化成液态,但钨的熔点高,为3410℃,在2000℃还处于固态,所以我们用它来制作白炽灯的灯丝;饺子在油锅中变黄是由于油的沸点高。
【考点】熔点和沸点4.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和___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凝固熔化晶体【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点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根据上述知识来分析.“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水是液体的,放热变为冰,冰是固体的,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冰吸热变为水,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温度未升”说明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考点】凝固和熔化5.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块熔化专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冰块融化问题:
例1: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
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 冰熔化前:由于漂浮,F浮=G物.则V排=m冰g/ρ水g=m冰/ρ水.
冰熔化后:由于m
水=m冰,由ρ=m/V得 V化水=m水/ρ水=m冰/ρ水
因 V排水=V化水,即冰熔化成水后,刚好填满原来被冰排开的水的体积,因此,水面保持不变.
例2: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
后,杯中液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ρ浓盐
3)
水=m
例3: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酒精(或煤油等)中,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
☆【结论】: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冰熔化后液面上升;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例4:一块冰漂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空气、氢气、二氧化碳),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如何变化
△变化:若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中有一气泡,当冰块融化后水面将怎么变化冰块里的气泡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冰熔化后水面保持不变.
例5: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中夹着一小木块,当冰完全熔化为水时,水面将如何变化
△推论:当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小的固体(如小蜡块)或将密度比水小的固体放在冰块上浮于容器内水面上,则冰熔化后,仿照上述方法推算可知,水面将保持不变。
例6.:有一块冰中含有小石块,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怎样变化
△推论:当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如小铁块、盐水等)或将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放在冰块上浮于容器内水面上,则冰熔化后,物体沉入水底,水面将下降。
例7:有一块冰中含有液态的煤油,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
二、其他液面升降问题
例8: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有木块,若将木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例9: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是实心铁块,将铁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同步练习题:
(1)将一个小湖中的小船上的石块投入水中,湖中的水面的升降情况
是。
(2)将浮于水桶中水面上的碗沉入水中时,桶中的水面将。
(3)环卫工人用铁爪将小湖中碎石(或淤泥),捞到小船上,则湖中水面
将。
(此题中的的液面的变化方向与将小船上的石块投入水中时,液面的变化方向相反)
(4)将沉在水桶底的碗轻轻捞起来让它浮在水面上.则桶中的水面
将。
(5)一块0摄氏度的冰放在盛有0摄氏度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摄氏度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6)在盛水的缸底有一个实心铁球,水面上漂浮着一个脸盆.若将铁球捞出放入盆中,盆仍漂浮在水面上,则缸底所受水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
B、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
C、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上升
D、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
(8)如图10所示,在一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分米3、重牛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甲乙丙
图6
规律小结
一、关于纯冰块浮在杯内液面上,冰块熔化后液面的升降问题
讨论:将杯中原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
若ρ液<ρ水,则V冰化水<V排,液面下降;
若ρ液=ρ水,则V冰化水=V排,液面不变;
若ρ液>ρ水,则V冰化水>V排,液面上升。
二、关于冰块中含有其它实心物体,冰块溶化后杯内水面的升降问题
讨论:将冰块中包含物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
若ρ物≤ρ水,则水面不变;
若ρ物>ρ水,则水面下降。
三、关于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空气、H2、CO2),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下降,
关于冰块中含有不计质量的气体(空气、H2、CO2),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不变。
四、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有木块,若将木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不变。
盆内水面上有一塑料碗,碗内是实心铁块,将铁块投入水中,盆内水面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