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精品
《介绍一种物品》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
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教案教学设计推荐2.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
3.帮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支观察、搜集作文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观察,激发兴趣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
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读例文,感知内容1.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读例文,讨论写法1.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

《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介绍一种物品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如何介绍一种物品的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显示一张图片展示一种物品,并向学生提问这个物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等问题。
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Step 2: 学习物品描述的基本方法(15分钟)教师可介绍物品描述的基本方法:1.描述外观:用形容词描述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介绍功能:描述物品的用途、作用、功能特点等。
3.强调优点:强调物品的特色、优点、创新之处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让学生进行实践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方法,并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
Step 3: 学生练习物品描述(2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品,通过讨论和合作,一起写出对这种物品的描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进行描述,并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巡视和指导学生的工作,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Step 4: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2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介绍他们选择的物品,并用自己的描述说服其他同学。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这样可以在学生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Step 5: 整理反思(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问学生对于物品描述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并总结出有效的、有用的物品描述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描述和交流,以及对学生解答问题和评价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特定物品的详细介绍的文章,结合之前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1.展示图片2.笔、纸和其他学习工具。
《习作3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

《习作3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第一篇:《习作3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习作3: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2、通过和学过的课文联系比较和现场实物观察,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3、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树立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习作。
教学重难点: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有顺序地介绍物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要介绍的物品(水果、玩具、蔬菜、文具、电器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学校对面的民乐福商场商场需要招聘一批优秀的推销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成功应聘呢?假如现在你就是该商场一名“优秀推销员”,你会怎样向顾客介绍物品吸引客流呢?(出示商场招聘图片)(生回答。
)师:吸引顾客除了要有灵活的介绍方式,生动流利的语言外,还必须要把物品的特点有条理地向顾客介绍清楚。
今天,我们就把要说的写下来,一起来学习习作3:介绍一种物品。
板书课题:介绍一种物品二、审题,确定习作内容1、学生默读本次习作要求。
2、小组讨论交流: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物品,该用上哪些说明方法?提示: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3、根据学生汇报,以表格的形式确定习作对象和从哪些方面描述,并适时板书。
习作对象:描述方面蔬菜、水果形状、颜色、味道、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方法…… 玩具、文具、电器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师:知道习作对象和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仅仅是写好说明文的第一步,我们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吗?(学生回答: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假设……)5、师生共同回顾已学的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三、选择物品,分组介绍1、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带来的物品以及收集到的物品的相关资料。
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先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
说物品教案

说物品教案物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品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教学常见物品的名称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课件、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如书、笔、橡皮、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用PPT或实物模型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物品的名称和用途,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学习新知识(30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物品的名称和用途,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物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拓展练习(30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物品的名称、用途和特点,然后向全班展示。
其他组的学生要认真听取,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4.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提出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物品的名称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描述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提高。
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时,有些学生的表现还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引导和激励。
口语交际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目标: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
4、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材及学习者分析:本次习作是在学习了说明文单元课文后设计的,学生此时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及一般的写作方法,说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说明方法;五年级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习作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2、在习作中恰当地使用从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如果是大型的物件无法带来,可以在家中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把记录还来。
教师:复读机实物;推销商品的录像;习作范文(带表达方法批注);作文提纲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在生活中、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2、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游戏激趣“猜物品名称”。
(1)宣布游戏规则(2)同桌互动,猜一猜物品名称。
(3)小结:猜中或猜不中的原因。
教师点拨:猜不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说出物品的主要特点(为习作埋下伏笔)4、在推荐物品中体验生活,建构文源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二、指导观察重要提示:①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
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②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口语交际介绍事物》教案

《口语交际介绍事物》教案《口语交际介绍事物》1.事物牵涉的面广、内容较多,如商品简介、旅游景点简介、书籍简介、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操作流程等,因此本课教学处理的重难点应放在介绍事物的方法,《口语交际介绍事物》教案。
教师应通过各种形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掌握大量的信息的基础上,学会整理信息,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
口语表达教师的作用重在“导”,训练要想顺利进行并收到实效,一要教给学生方法,二要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三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四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导入建议*情景导入画面一:(商场里)顾客: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不知道怎么选?导购员:让我给你介绍一款吧。
——引出笔记本电脑的介绍画面二:(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招聘单位:请你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生活和所学的专业。
*案例导入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由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视觉的冲击再配以下介绍。
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3.过程建议①给出具体范例,师生共同分析,了解介绍事物的要求、方法(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抓住事物特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
口语交际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第一篇:口语交际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教学目标: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
4、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材及学习者分析:本次习作是在学习了说明文单元课文后设计的,学生此时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及一般的写作方法,说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说明方法;五年级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习作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2、在习作中恰当地使用从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以带来。
如果是大型的物件无法带来,可以在家中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把记录还来。
教师:复读机实物;推销商品的录像;习作范文(带表达方法批注);作文提纲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在生活中、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2、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游戏激趣“猜物品名称”。
(1)宣布游戏规则(2)同桌互动,猜一猜物品名称。
(3)小结:猜中或猜不中的原因。
教师点拨:猜不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说出物品的主要特点(为习作埋下伏笔)4、在推荐物品中体验生活,建构文源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二、指导观察重要提示:①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
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口语交际介绍水果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介绍水果教学设计引言:初学者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其中,引入有趣且易于理解的话题可以帮助学生在交际中更自如地表达自己。
而水果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并熟悉的事物,可以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主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口语交际的水果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和表达常见水果的名称;2. 学习描述水果的颜色、味道和形状;3. 学习使用口语表达对水果的喜好和偏好;4. 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卡片或图片,上面分别写有不同种类的水果;2. 水果的实物样本(如苹果、香蕉、橙子等);3. 白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水果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向学生介绍水果。
让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以及他们喜欢水果的哪些方面。
2. 单词学习:教师可以逐个展示或描述水果,并让学生一起学习水果的名称。
通过音频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帮助学生记忆水果的名称。
3. 描述水果的颜色、味道和形状: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写下一些形容词,如红色、甜的、圆形等,并引导学生用这些形容词来描述不同的水果。
通过示范,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描述他们所见到的水果。
4. 练习口语表达: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在对话中学生可以用所学的句型表达自己对水果的喜好和偏好。
例如:“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因为它又红又甜。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流。
5.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
例如,教师可以扮演一个水果摊的卖家,学生则可以充当顾客,用英语来询问水果的价格、产地等信息。
6. 总结和巩固: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小结,并鼓励学生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对这节课的总结:他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有哪些收获。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所学的口语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作文、建议、方法、质量、地方、问题、难点、自主、合理、良好、合作、提出、掌握、了解、特点、突出、信心、重点、能力、反映、分析、激发、指导、教育、完善、加强、提高、耐心
教学内容:向大家介绍一种物品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
4、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材及学习者分析:
本次习作是在学习了说明文单元课文后设计的,学生此时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特点及一
般的写作方法,说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说明方法;五年级学生经过三四年级的习作训练,已
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2、在习作中恰当地使用从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明书也可
以带来。
如果是大型的物件无法带来,可以在家中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把记录还来。
教师:复读机实物;推销商品的录像;习作范文(带表达方法批注);作文提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在生活中、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
2、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游戏激趣“猜物品名称”。
(1)宣布游戏规则
(2)同桌互动,猜一猜物品名称。
(3)小结:猜中或猜不中的原因。
教师点拨:猜不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说出物品的主要特点(为习作埋下伏笔)
4、在推荐物品中体验生活,建构文源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指导观察
重要提示:
①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
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②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1、明确推荐要求
(1)对你的“商品”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哪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2.小组推销
①在小组中推销商品,针对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②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3.班级特卖场
①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②“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③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范文,并对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用上哪些说明方法?(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突出的特点、用途,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弄清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①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②确定自己要介绍的物品。
四、习作指导
(一)“初探虚实”
①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4.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总结:
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
”好文章都是反复改出来的,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改得更完美些吗?
教学反思:
从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都能按要求写出作文,在作文中能清楚地向大家介绍出一种物品,说出这个物品的特点,并能将课本中学到的说明方法运用于习作中,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的教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在修改习作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让他们独自修改,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