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术语(1113-2006)
微生物肥料的基本介绍

微生物肥料的基本介绍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能:①增加土壤肥力,微生物可通过增加肥料元素含量,如固氮菌肥料中的固氮菌、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素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
也可以通过转化存于土壤中的各种无效态肥料元素为活化态元素,如解磷、解钾细菌肥料中的细菌可转化矿石无效态磷或钾为有效态磷或钾为植物所利用。
②微生物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植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改善营养利用状况,如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产生某些吲哚类物质。
③产生某些拮抗性物质,抑制甚至杀死植物病原菌。
④也可通过在植物根际大量生长繁殖成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与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物质,在空间上限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挤压、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病害。
这类微生物也叫做植物促生根际菌肥。
微生物肥料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料(如抗生菌类、“5406”菌肥)、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按其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
菌肥制剂有许多剂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9种:琼脂菌剂、液体菌剂、滑石粉、冻干菌剂、油干菌剂、浓缩冷冻液体菌剂、固体菌剂、颗粒接种剂、真空渗透接种剂。
此外还有植物油剂和其他形式的颗粒接种剂,如多空石膏颗粒聚丙烯酰胺接种剂等。
生产微生物肥料用的菌种亦称种子或二级菌种,是指通过母种的扩大培养而获得的一定数量的纯种。
种子扩培原菌种应连续转接活化至生长旺盛后方可应用。
种子扩培过程包括试管斜面菌种、摇瓶(或固体种子培养瓶)、种子罐发酵(或种子固体发酵)培养三个阶段,操作过程要保证菌种不被污染、生长旺盛。
微生物肥料术语

ive microorganism样品中的目的微生物群体。
7.7有效[活]菌数number of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有效菌(7.6)的数量。
7.8杂菌contaminating microorganism样品中有效菌(7.6)以外的其它菌。
7.9杂菌数number of contaminating microorganism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杂菌(7.8)的数量。
7.10杂菌率percentage of contaminating microorganism样品中杂菌数(7.9)占有效菌数(7.7)与杂菌数(7.9)之和的百分数。
7.11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一群在44.5℃±0.5℃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总称。
[GB/T 19524.1—2004,定义2]7.12粪大肠菌群数number of fecal coliforms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粪大肠菌群(7.11)的最大可能数( MPN )。
[GB/T 19524.1—2004,定义2]7.13蛔虫卵死亡率mortality of ascarid egg样品中死亡蛔虫卵数占总蛔虫卵数的百分数。
7.14重金属含量content of heavy metal样品中含有的砷(As)、铅(Pb)、镉(Cd)、铬(Cr)、汞(Hg)化合物的总量。
7.15保质期shelf-life在标签标识注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微生物肥料质量的期限。
7.16微生物肥料效应microbial fertilizer effect微生物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抗病(虫)害和抗逆能力,以及对土壤肥力的效果。
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供需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指导可行性研究预测

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供需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指导可行性研究预测(1)微生物肥料行业背景:①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生存的底线问题。
从国际层面看,全球面临50年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受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持续加剧,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中,2020年至少有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安全问题,比上一年增加约2,000万人;要实现到2030年为全球85亿人提供有营养和可持续的食物,需要对全球农业粮食系统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促进建设具有社会、环境和经济三者之间可持续性的和有韧性的农业粮食系统。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中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规划可行性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
但是,我国粮食刚性需求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生产硬性条件约束并存,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态势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仍将持续,国内粮食需求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人多地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耕地保护压力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仍为制约因素。
总体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够稳固,存在短板薄弱环节,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需要统筹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②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9%的人口,由于人地矛盾问题突出导致我国农业种植一味追求高亩产、连续耕作,这样就需要大量使用化肥来实现增产,导致我国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2015年我国化肥使用量世界第一,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农作物亩产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
肥料术语

肥料术语肥料和土壤调理剂fertilizers and soil conditioners用于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活性的各种物料,可以单独或一起使用。
土壤调理剂soil conditioner加入土壤中用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及(或)其生物活性的物料。
肥料fertilizer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缓效肥料slow release fertilizer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引自GB 6274-1997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无机(矿物)肥料inorganic (mineral) fertilizer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
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复混肥料compound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organic-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含有一定量有机肥料的复混肥料。
——引自GB 18877-2009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复合肥料complex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掺合肥料blended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引自GB 15063-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
——引自NY 525-2011 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术语(NYT1113-2006)

微生物肥料术语(NYT1113-2006)微生物肥料术语(NY/T 1113-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类型、菌种、培养基、灭菌、生产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主要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生产、质检、应用、科研和教学等领域。
2 产品类型2.1微生物肥料 microbial fertilizer; biofertilizer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注: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2.2)、复合微生物肥料(2.3)和生物有机肥(2.4)。
2.2微生物接种剂 microbial inoculant[微生物]菌剂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直接使用,或经浓缩(6.10)或经载体(6.9)吸附(6.11)而制成的活菌制品。
2.2.1单一菌剂 single species inoculant由一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2复合菌剂 multiple species inoculant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3细菌菌剂 bacterial inoculant以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4放线菌菌剂 actinomycetic inoculant以放线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5真菌菌剂 fungal inoculant以真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6固氮菌菌剂 azotobacteria inoculant以自生固氮菌和/或联合固氮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7根瘤菌菌剂 rhizobia inoculant以根瘤菌(3.12.2)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8硅酸盐细菌菌剂 silicate bacteria inoculant以硅酸盐细菌(3.12.3)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微生物肥料介绍

微生物肥料介绍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扬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不是肥料。
其实这两种都是偏见。
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它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肥料,又与传统化肥和有机肥在概念和内涵上不同。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1、利用微生物直接作为农药自然界中有不少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具有杀虫、杀菌、除草及植物生物调节活性。
这种微生物具有很高的专一性,其对靶标害物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而对其他生物却十分安全。
?在现今的直接应用的微生物源农药中,以苏云金杆菌(B·T)居主要市场,约占整个微生物源农药的70%以上,其中半数在美国。
目前的B·T商品约数百种,可防治百余种有害昆虫。
此外,美国的Mycogen公司生产的荧光极毛菌、孟山都公司的赛氏杆菌,以及Fairfax公司生产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等也是已产业化的细菌杀虫剂。
同样,在我国B·T剂的生产与应用也基为广泛,据悉已有50余家工厂从事此药剂的应用开发。
同样,采用病毒进行防治虫的研究开发较为广泛。
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均已开发了不少产品,如苹果蠢蛾颗粒体病毒、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等。
在我国,也开发了用于防治松毛虫和棉铃虫的核多角病毒,并有少量生产。
此外,用真菌治虫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白僵菌治虫已成为大家所熟知。
Chr.Hansen ,Koppert等公司亦开发了用轮技孢菌治虫的产品。
另外,也有用线虫、原生动物进行防虫治虫的,并已产业化。
微生物肥料

1、抗生菌肥5406分泌抗生素,对植物病原真菌、寄生细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增加了根际微生物的生理活性。 2、刺激与调节作物生长:分泌多种不同类型的刺激素。 3、转化土壤和肥料的营养元素:将不能吸收利用的N、P、K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可提高水解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4.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纤维素的分界能力,加强对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施用后,P提高60%~70%;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气性好。
产生活性物质
核酸
生长激素、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
水杨酸
产生铁载体抑制病害
抑病作用
产生抑制真菌病害的酶
产生抗生素抑制病害
农杆菌属、无色杆菌属
假单孢菌
根际促生微生物的种类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
链霉菌
小单孢菌放线菌来自细菌霉菌毛霉、根霉、腐霉
青霉、曲霉、木霉、镰刀霉
菌根菌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①提高植物对毒物的耐受能力
②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耐受范围
③产生抗生素抑制植物病害
8、光合细菌肥料
是一类能将光能转化成生物代谢能量的微生物。如蓝细菌、紫细菌、绿细菌和盐细菌等,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9、复合微生物肥料
指含一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混合制剂. 选择配制复混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原则是: 各种微生物必须彼此没有抑制作用,并且在同一载体中不会互相争夺营养, 在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配中所加入的营养干物质数量及其对微生物的存活没有影响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
------形成根瘤共生体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 氮素养料;
豆科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 长, 同时, 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 的生长条件。
关于微生物肥料的十问十答1

关于微生物肥料的十问十答11、什么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不同于化肥、有机肥的一种新型肥料。
它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
也就是说,含有已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是微生物肥料产品的本质特征。
产品中的这些功能微生物含量是它不同于其他肥料的核心技术参数和关键指标。
反之,如果产品中不含有已知的特定功能微生物,就不能称之为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具有功效由产品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类来决定。
由于微生物微生物种类很多,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菌种,生产出不同功能特点的微生物肥料产品。
有的微生物产品使用后可增加作物养分的供应量,有的产品能促进作物生长,有的产品可修复和净化土壤,有的产品能促进秸秆等有机物料的分解腐熟,有的产品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有的产品可提高植物抗病、抗旱等抗逆能力。
也就是说,某一具体的产品以其中的1~2个功能为主,同时具备以上所有功能的产品几乎不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按照目标需求,选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才能发挥出产品的功效与特点。
基于以上对微生物肥料的认识,在农业行业标准《微生物肥料术语》(NY/T 1113-2006)中,将微生物肥料定义为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这一定义明确了微生物肥料的本质特征和功效范围。
2、微生物肥料产品有哪些种类?目前我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分为:农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三大类,其对应标准分别为《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和《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15)。
其中,农业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接种剂),又通称功能菌剂,按内涵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细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微生物浓缩制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土壤修复菌剂)等种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肥料术语(NY/T 1113-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类型、菌种、培养基、灭菌、生产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主要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生产、质检、应用、科研和教学等领域。
2 产品类型2.1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 biofertilizer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注: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2.2)、复合微生物肥料(2.3)和生物有机肥(2.4)。
2.2微生物接种剂microbial inoculant[微生物]菌剂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直接使用,或经浓缩(6.10)或经载体(6.9)吸附(6.11)而制成的活菌制品。
2.2.1单一菌剂single species inoculant由一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2复合菌剂multiple species inoculant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互不拮抗的微生物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3细菌菌剂bacterial inoculant以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4放线菌菌剂actinomycetic inoculant以放线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5真菌菌剂fungal inoculant以真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6固氮菌菌剂azotobacteria inoculant以自生固氮菌和/或联合固氮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7根瘤菌菌剂rhizobia inoculant以根瘤菌(3.12.2)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8硅酸盐细菌菌剂silicate bacteria inoculant以硅酸盐细菌(3.12.3)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9溶磷微生物菌剂inoculant of 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 以溶磷微生物(3.12.4)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10光合细菌菌剂inoculant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以光合细菌(3.12.5)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11菌根菌剂mycorrhizal fungi inoculant以菌根真菌(3.12.6)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12促生菌剂inoculant of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以植物促生根圈微生物(3.12.8)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2.13有机物料腐熟菌剂organic matter-decomposing inoculant能加速各种有机物料(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城市污泥等)分解、腐熟的微生物接种剂(2.2)。
注:改写NY 609-2002,术语和定义32.2.14生物修复菌剂bioremediating inoculant能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使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减少、毒性降低或无害化的微生物接种剂(2.2)。
2.3复合微生物肥料compound microbial fertilizer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
注:改写NY/T 798—2004,术语和定义32.4生物有机肥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
注:改写NY 884—2004,术语和定义33 菌种3.1种species在微生物学中,由表型特征极其相似、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菌株组成,并与其它类群的菌株存在明显差异。
3.2菌株strain属于同一个种,但来源不同的单细胞或纯培养的后代。
3.3菌落colony微生物在固体基质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胞聚集体。
3.4菌苔lawn大量微生物细胞密集地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而形成的相互联接成片的培养物(6.5)。
3.5分离isolation将微生物个体从含有微生物的样品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3.6纯化purification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获得同一种微生物个体的技术。
3.7筛选screening从微生物的群体中,采取相关的技术,选择出目的菌株的过程。
3.8鉴定identification对未知微生物菌株进行性状观察和测定,根据规范的参数或检索系统,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该微生物分类地位的过程。
3.9退化degeneration菌株的特定性状逐代减退或消失的现象。
3.10复壮rejuvenation针对菌种退化(3.9)而进行的恢复其原性状的过程。
3.11保藏preservation of microorganism使菌种保持其活力、固有的遗传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形态特征的微生物学技术。
3.12生产菌种3.12.1固氮菌azotobacteria;nitrogen fixing bacteria具有生物固氮功能的各种细菌的通称。
3.12.2根瘤菌rhizobia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进行生物固氮的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
3.12.3硅酸盐细菌silicate bacteria;silicate dissolving bacteria能分解硅铝酸盐类矿物,释放钾素营养的细菌。
注:目前用于生产菌种的主要是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土壤芽孢杆菌(Bacillus edaphicus)。
3.12.4溶磷微生物phosphate 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能分解有机磷化合物或溶解无机磷化合物的微生物总称。
3.12.5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能利用光能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细菌。
3.12.6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能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的真菌。
3.12.7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丛枝菌根的真菌,简称AM真菌。
3.12.8植物促生根圈微生物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存在于植物根圈的一类能够产生植物生长物质,或是通过对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的总称。
包括植物促生根圈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um,PGPR)和植物促生根圈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sphere fungus ,PGPF)。
4 培养基4.1培养基medium;culture medium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代谢、繁殖和保存的营养基质。
4.2种子培养基seed medium为获得微生物接种物(6.2)而制备的培养基(4.1)。
4.3发酵培养基fermentation medium为获得微生物发酵终产物(菌体和代谢产物)而制备的培养基(4.1)。
4.4天然培养基natural medium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及其提取物、粗消化产物制成的培养基(4.1),其营养丰富但不知确切成分。
4.5合成培养基defined medium由成分和含量都已知的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4.1)。
4.6半合成培养基semi-defined medium既含有天然成分又含有化学试剂的培养基(4.1)。
4.7选择培养基selected medium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特性而设计的培养基(4.1),其功能是使混合菌群中的某一种菌成为优势菌群。
4.8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加有抑制剂或指示剂等用于区分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基(4.1)。
5 灭菌5.1灭菌sterilization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一切微生物的措施。
5.2高压蒸汽灭菌法high-pressure steam sterilization利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5.3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指间歇一定时间,采用常压蒸汽连续多次进行灭菌的方法。
5.4干热灭菌法dry heat sterilization利用加热的高温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5.5火焰灭菌法flame sterilization通过火焰高温灼烧进行灭菌的方法。
5.6电离辐射灭菌法ionizing radiation sterilization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的γ射线进行灭菌的方法。
5.7微波灭菌法microwave sterilization利用电磁波进行灭菌的方法。
5.8紫外线灭菌法ultraviolet light sterilization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灭菌的方法。
5.9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 sterilization用机械阻留技术(如过滤、吸附)除去介质中微生物的方法。
5.10化学灭菌法chemical sterilization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6 生产6.1接种inoculation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将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养基质中的过程。
6.2接种物inoculum种子微生物工业化生产中,用于开始一个新培养的微生物培养物(6.5)。
6.3接种量inoculum dose接种物(6.2)的量(体积或质量)与发酵物的量(体积或质量)之比。
6.4培养cultivation在适宜条件下,使目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的方法和技术。
6.5培养物culture经接种(6.1)和培养(6.4)之后,在培养基(4.1)中形成的特定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物。
6.6纯培养pure culture只让一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6.4)过程。
6.7种子扩大培养inoculum enlargement将生产菌种经过一系列的步骤逐级扩大培养,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培养物(6.5)的技术和过程。
6.8发酵fermentation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培养微生物,获得终产物(菌体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6.9载体carrier用于吸附目的微生物,并且适宜其存活,对人、动植物和环境安全的固体物料。
6.10浓缩condensation采用某种技术或方法减少发酵液水分,提高目的微生物的数量和代谢产物含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