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五年级各项目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优秀14篇)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优秀14篇)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学生分析:水平三的学生性格差异较大,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
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性格比较叛逆,需要探索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同时,水平三处于升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重,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课程的内容(例如增设趣味性项目,球类项目以及自主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
难点(1)教学重点: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
2、田径、体操、球类学习。
(2)教学难点:田径、体操技巧四、教材分析:全期教材内容包括(一)、体育卫生基础知识(二)、运动技能(三)、身体健康(四)、心理健康。
教材内容较多,除有常规性的跑、跳、投的教学外,还设有体操、武术、球类几个方面,全面的。
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
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五、教学:1、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
2、加强思想教育,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从中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
六、措施1、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搞好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结合学校的趣味体育发展路线,指定趣味体育游戏,加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023年小学五年级体育计划书(6篇)

2023年小学五年级体育计划书(6篇)2023年小学五年级体育计划书(6篇)2023年小学五年级体育计划书篇1 一、教材内容介绍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
课次较多的是跑、投掷和游戏。
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耐久跑等;投掷教材是双手抛实心球,投掷垒球等;游戏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
次数较少的是武术和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室内活动。
技巧、支撑跳跃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等也占一些课次。
二、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田径、球类、韵律活动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3、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4、使学生获得一些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4、使学生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提高身心健康。
5、培养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体育18个单元计划

五、教学保障
1.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保证体育课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实施。
3.完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4.加强安全教育,预防运动损伤,确保学生安全。
六、课后作业与家长配合
-详细说明:制定应急课程计划,比如将户外活动改在室内足
-条款:在体育设施维护或不足时,应提供替代方案,确保教学计划不受影响。
-详细说明:预先规划备用场地和可替代的运动项目,与其他学校或社区机构协调使用体育设施。
4.学校大型活动期间
小学体育18个单元计划
一、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为确保小学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依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学习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18个教学单元,具体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
1.跑步(2课时):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2.跳绳(2课时):学习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协调性和节奏感。
3.投掷(2课时):学习投掷实心球、沙包等,增强上肢力量。
-解决办法:建立设施维护计划,提前规划替代设施,保证教学连续性。
4.问题:学校大型活动与体育课程安排冲突。
-注意事项:需要提前协调活动安排,避免体育课程受到干扰。
-解决办法:制定灵活的课程调整方案,提前通知学生和家长。
小学体育与健康五年级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集体备课

名称
篮球大单元教学
单元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了解篮球传接球、运球、投篮等基本要领,知道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2.健康行为:通过学习令大部分学生熟悉各种传接球、运球、投篮的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传接球、运球、投篮技术的准确性,灵活性。
3.体育品德:学生感受身体运动的乐趣,体验控制小篮球的快乐。
3.体育品德:学生感受身体运动的乐趣,体验控制小篮球的快乐。
1.篮球传接球游戏
2.体能练习(游戏:蚂蚁搬家)
启发式教学法、表扬鼓励法、师生互动发、因材施教法
2
1.运动能力:熟悉掌握行进间运球动作,明确该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同时发展协调性与身体灵活性。
2.健康行为:通过游戏形式学习技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1.传接球小游戏;2.运球小游戏;3.投篮大比拼;4.篮球综合练习; 5.半场3v3游戏竞赛;6.全场5v5竞赛。
课与方法
(教学策略)
1
1.运动能力:学生了解篮球传接球基本要领,知道传接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2.健康行为:通过学习令大部分学生熟悉各种传接球的方法,通过该练习提高学生传接球技术的准确性,灵活性。
3.体育品德: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在学习中理解运动价值。
1.运球小游戏
2.体能训练
启发式教学法、表扬鼓励法、师生互动发、因材施教法
3
1.运动能力:使大部分学生更加熟练运球及投篮的动作方法,并提高投篮准确度,部分同学建立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表象。
2.健康行为:学生享受篮球运动的快乐,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水平以及在练习中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终身运动的思想。
3.体育品德: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互相评价能力。
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5篇

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5篇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本学期中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1、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懂得简易急救及体育常识。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及1分钟跳绳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对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
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
三、教材分析全学期教材内容包括(1)、体育卫生基础知识,(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
教材内容较多,其中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运用课堂讨论。
室外授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运动技能技巧,让他们自觉锻炼身体,达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目的。
四、主要工作:1、进一步提高我校广播操的质量。
2、训练好校田径队,为区运动会做准备。
3、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4、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五、教学内容1、跑改进快速跑和4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主要以50米、400米为主要教学内容。
2、跳跃掌握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四个环节,重点改进助跑和起跑相结合的技术,教学内容以跨越式跳高和蹲距式跳远为重点教学内容。
3、投掷巩固原地投掷的能力和上步投掷的方法,初步掌握协调用力技能,教学中以上步掷沙包为教学重点。
4、基本体操主要以1分钟跳绳,跪跳起为主要教学内容。
六、教学措施:3、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4、留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体育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体操2.游泳3.篮球4.足球5.接力赛三、教学计划1. 体操•学习基本的体操动作,如弹跳、翻滚、侧翻等;•练习体操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编排简单的体操动作组合,并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 游泳•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方法;•练习蛙泳、自由泳等基本泳姿;•提高游泳速度和耐力;•学习安全游泳知识,提防溺水。
3. 篮球•学习篮球基本规则和基本技术,如传球、投篮和运球;•练习篮球的协作性和团队精神;•进行篮球对抗赛,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应变能力。
4. 足球•学习足球基本规则和基本技术,如带球、传球和射门;•练习足球的速度、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足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接力赛•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锻炼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制定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耐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动作姿势,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分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训练和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多样化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综合评价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将根据以下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提高情况;2.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3.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4.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态度。
六、总结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五年级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和进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注:该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
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如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跑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
2. 跳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跳高技巧,提高跳跃能力。
3. 跳远: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远姿势,提高跳远距离。
4. 投掷: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投掷技巧,提高投掷距离。
5. 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跑步、跳绳等热身活动,准备进入正式训练。
2. 技能训练:分别进行跑步、跳高、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
3. 团队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能力。
4. 体育游戏:进行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运动能力。
5. 结束活动: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瑜伽、拉伸等,帮助学生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观察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通过团队比赛和游戏,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定期体检和体能测试,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情况。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如跑步器材、跳高器材、跳远器材、投掷器材等。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
3. 教学视频:收集一些优秀的运动技能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4. 体育场地:提供宽敞的体育场地,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运动技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动作要领。
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精选17篇)

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精选17篇)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
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
脚搁高处俯撑
1、手撑30cm高位俯撑
(1)自主学练
(2)互相挑战
(3)游戏:推小车
1掌握脚搁高处俯撑动作,发展上肢与肩带力量及支撑能力。
2体验障碍赛跑的方法,享受体育竞赛带来的乐趣。
3敢于表现和挑战,能与同伴团结合作,提高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4养成自我保护与相互协作的意识,学会简单评价。
年级
五
学期
课次
2
执教
单元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杠上支撑移动及高位俯撑的动作;
2、发展上肢、腹背和腰腹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平衡能力;
3、克服练习中畏惧心理,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4、养成自我保护与相互帮助的意识,学会简单评价。
教学
重点
培养兴趣,树立自信;初步掌握支撑移动的动作。
课次
教学内容
5、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习的体会
6、师生一起小结讲评(评选优秀)
7、组织学生游戏比赛(比动作)
8、以挑战赛形式再组织游戏比赛
9、教师与学生一起讲评
安全保障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2、分散练习时注意活动场地的选择。
评价与方法
1、学会自评、互评(态度和方法)
2、基本评价
优秀:动作正确、协调,姿态优美,滚翻后接跪跳起动作连贯。
重点:
激发兴趣
难点:
正确的折返动作
1、引导学生折返动作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学生分组练习(体会动作)
3、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4、请掌握较好学生展示(相互观察和思考)
5、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习的体会
6、再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帮助和指导)
7、师生一起讨论商定游戏比赛的方法与规则
8、组织学生游戏比赛
重 点
摇、跳、过长绳的方法和时机
课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
“8”字形跳长绳
1、发展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
2、初步尝试摇、跳、过长绳的方法;体验自主,结伴学习过程。
3、对民间民族运动的有兴趣,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4、能与同伴友好主动的交流合作。
重点:初步掌握摇、跳、过长绳的方法;体验自主,结伴学习过程。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3.交流,展示
4.组织学生比赛,“谁能将球抛得最远”
5.评价
引导学生对安全意识进行互评(口述)
软式排球
实心球
2
继续掌握双手向前抛实心球动作,体验改变身体姿态将球向后抛出的动作,从中发现利用腰腹力量能将球抛得最远的道理。
重点:蹬伸展腹挥臂,把握出手时机。
难点:动作的衔接。
1.组织学生复习双手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
合格: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支撑移动的,懂得保护与帮助的。
须努力:无法完成支撑移动的。
小学五年级400米跑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
五
学期
课次
3
执教
单元
学习
目标
1、掌握400米跑的呼吸方法;懂得“极点”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学会体力分配的方法;初步掌握弯道跑的方法。
2、表现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3、表现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5、与学生示范保护与帮助。组织学生轮换练习。
6、与学生示范游戏的方法,强调规则及安全。
7、巡视指导,强调安全。
8、组织比赛。
安全保障
1、做好上肢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学生练习队形,加强学生学练安全意识,注意四周,以免发生碰撞。
3、学会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评价
与
方法
优良:能够完成支撑移动的,并懂得保护与帮助的。
有待提高:较难掌握50米×8往返跑连贯动作技能;身体欠协调。
小学五年级跳长绳单元教学计划
年 级
五
学 期
课次
2
执教
单 元
学 习
目 标
1、发展下肢力量和手脚协调能力。
2、初步掌握摇、跳、过长绳的方法;体验自主,结伴学习过程。
3、体验跳绳的有自主学练、共同学习、共同协助的创新意识。
2、学生分组练习(体会动作)
3、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4、请掌握较好学生展示(相互观察和思考)
5、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习的体会
6、再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帮助和指导)
7、师生一起讨论商定擂台赛的方法与规则
8、组织学生游戏擂台赛(邀请小评委)
9、师生共同讲评(表扬)
2
后滚翻接跪跳起
1、发展柔韧、力量素质的同时,提高身体协调配合能力。
重点:直臂抬头、身体正直
难点:团队互助合作
1、示范动作,引出直臂抬头、身体正直的动作要领。强调正确的下法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有秩序地进行练习。
3、巡视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纠正。
4、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高度的俯撑进行练习,互相挑战。
5、与学生示范推小车的动作和方法,强调安全、保护与帮助。
3、教师引导组织学生结伴练习
4、请学生交流练习后的体会并请学习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展示
5、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6、组织游戏比赛
7、师生共同讲评(表扬与鼓励)
3
50米×8往返跑
1、发展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同时,提高身体协调配合能力。
2、初步掌握50米×8往返跑的动作技能。
3、养成善于交往、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学习品质。
2、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3、分散练习时避免碰撞,注意活动场地的选择。
评价与方法
1、学会自评、互评
2、基本评价
优秀:熟练掌握50米×8往返跑正确呼吸、体力分配和连贯的折返动作技能。
良好:较熟练掌握50米×8往返跑正确呼吸、体力分配和连贯的折返动作技能。
合格:能掌握50米×8往返跑连贯的折返动作技能;身体欠协调。
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跳长绳时的连续性。
1.自主尝试
2.合作练习
a.每人跳一下
b.每人跳两下
c.每人转个圈
3.结伴练习
2
“8”字形跳长绳
1、发展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
2、初步掌握摇、跳、过长绳的方法;体验自主,结伴学习过程。
3、对跳长绳有兴趣,敢于挑战与不怕困难,树立自信心。
4、自觉遵守体育健身活动的规则,能与同伴友好主动的交流合作。
3、有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信心,养成善于交往、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连贯的折返动作;正确呼吸、体力分配;身体协调配合。
课次
教学
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
折返动作
1、发展速度素质的同时,提高身体协调配合能力。
2、学习掌握折返动作与正确呼吸方法。
3、有学习自信心,同伴间主动交流、互帮互学。
重点:协调用力,全面锻炼。
难点:从实践中得出结论。
1.练习各种抛掷实心球动作,如左右体侧抛掷实心球,上抛,跪抛等等姿势。
2.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观察、评价同伴的动作
4.设置不同远度的目标,挑战同伴“怎样抛的最远”
5.点评
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进行小结。(口述)
实心球
安全保障
1、合理安排学生练习队形及练习路线和方向。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手腕肩关节。
重点
利用腰腹力量将球向后抛出
课次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评价
教学资源
1
学会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求做到两脚用力蹬地,全身协调用力,发展抛掷能力,增强上下肢,肩带和腰腹力量。树立“质疑”的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重点:蹬地挥臂,协调用力。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
1.组织学生复习双手向前抛实心球动作,教师示范并讲述动作要领。
重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对评价结论的表达。
1.分组复习双手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的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观察、评价同伴的动作
4.设置不同远度的目标,挑战同伴“看谁抛的远”
5.点评
引导学生对能够主动帮助和关爱同伴的行为进行评价。(口述)
软式排球
实心球
标志物
4
尝试各种姿势抛掷实心球动作,发展上下肢,腰腹及投掷能力。形成乐于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意识
良好:动作正确、协调,滚翻后接跪跳起动作较连贯。
合格:能独立完成后滚翻接跪跳起动作,但动作不够协调、连贯。
有待提高:不能独立完成后滚翻接跪跳起动作。
小学五年级50米×8往返跑单元教学计划
年 级
五
学 期
课 次
3
执 教
单元
学习
目标
1、发展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同时,提高身体协调配合能力。
2、学习50米×8往返跑,掌握正确呼吸、体力分配和连贯的折返动作技能。
2、初步掌握后滚翻接跪跳起的连贯动作。
3、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并能主动与伙伴友好交往,互帮互学。
重点:
后滚翻接跪跳起
难点:
正确、协调、连贯
1、组织学生复习跪跳起动作
2、组织学生展示(相互观察和思考)
3、教师引导学生后滚翻接跪跳起练习(结合学生示范动作作详细讲解)
4、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帮助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
重点
合理分配体力
学会呼吸方法
课次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主要方法
1
400米跑
1、了解400米跑的体力分配方法,懂得“极点”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
2、初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