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概述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题分析
一、李白的艺术特点
1.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意境,表现出他浪漫
而不受拘束的个性。
2.自然写景:他善于描绘山水之美,以独特的笔触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字里行间仿佛能闻到花香和听到鸟鸣。
3.借物抒怀:通过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以及历史人物等事物的描写,李白
能够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4.想象与夸张:他不拘泥于现实,常常运用夸张手法和幻想元素来创作,使
诗歌充满了畅怀与幻想。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分析
1.壮志豪情:李白将个人理想和宏伟抱负融入了他的诗歌中。
比如《将进酒》
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期许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2.爱国思想:李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登金陵
凤凰台》中寄托了他对唐朝繁荣昌盛的希冀。
3.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世事和命运的思考,李白在他的诗中探索了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如《静夜思》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
人生短暂性质的感悟。
4.抒怀与自嘲:李白常常以幽默、轻松的口吻和自嘲式的写作风格,表达个
人心境和情绪。
比如《月下独酌》中自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凸显出豪放不羁的个性。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具有奔放豪放、自然写景、借物抒怀、想象与夸张等艺术特点,并涵盖了壮志豪情、爱国思想、人生哲理和抒怀与自嘲等多个主题。
李白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个人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些特点和主题使得李白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风格的伟大诗人之一。
浅析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浅析李白诗歌艺术风格
李白(701年-762年),著名唐朝诗人,与杜甫、白居易并称“唐代三家”,称为“诗仙”。
他有“千古绝唱”之称,继承了唐代诗歌艺术的精华,将诗歌精髓发挥到极致,使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巅峰。
本文将着重分析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内涵。
一、情感动人
李白的诗歌思想根植于古典传统的文化背景,他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又富有张力。
他敏锐的感悟能力,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及意象投射到诗句中,把情绪具体化,使读者感受到诗句中充满了生命力。
他的诗歌以热情的语言激荡着高昂的情感,沁入读者的心灵,深深影响并打动读者的心灵,令人动容。
二、文字笔调凄美
李白的诗歌文字笔调以凄美著称,他有“兴以沧海愁深,行行出淤泥而不染”的著名诗句,其叙事长句、抒发激昂的情感、沉淀的表达、凄美的笔调,清晰、流畅、抒情、简洁,使读者可以在读到诗句时内心如翻滚海潮般充满复杂的情感。
三、平实生动
李白的诗歌语言平实而生动,他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著名诗句,他将自然环境描绘出色彩斑斓、富于生动、自然真实的图景,诗中真实活灵活现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潮澎湃。
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典型,让读者可以通过诗歌感受到神秘而又神奇的
自然世界。
本文总结了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即情感动人,文字笔调凄美,平实生动,他的诗歌以热情的语言激荡着高昂的情感,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诗歌中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使读者有深深的感动,也使读者得到美的感受与慰藉。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简述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简述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作家。
他的作品很多,现存《李太白全集》30卷,除赋、序等文章外,有诗九百八十余首。
然而这只是他诗歌创作中的一小部分。
因为,在他死后不久,他的诗歌就已经“十丧其九”了。
就从这余下的十分之一的诗歌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甚至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
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1)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表达自己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和建功立业的渴望,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揭露、批判导致自己理想破灭的黑暗政治现实,是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天马来出月支窟……神行电迈蹑恍惚。
”(《天马歌》)“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
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
”(《赠张相镐》其二)渴望建立惊世骇俗的功业。
他要仿效谢安“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雄》),希望像“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的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驰骋才能,然后追踪鲁仲连“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旁。
”(《赠张卫尉卿》)但那时的唐玄宗,已不再励精图治。
李白报国无门,理想破灭。
他强烈抗议社会的不公:“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送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其2);尖锐地揭露统治者“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15);愤怒地控诉奸邪当道:“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劳”(《古风》其37)。
《行路难》其一集中地表现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天才。
作为盛唐诗人中艺术个性最鲜明的一位,他的诗歌创作,既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1、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诗人,隐居读书、漫游山水、追求功名、求仙学道,伴随了他的一生。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都在他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他让我们感觉每一首诗都有他的形象在其中,“我”字的频频出现,更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他用大鹏一飞冲天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洋溢着强烈的自信,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调。
李白诗歌的强烈主观抒情性,不仅仅表现在那些直抒胸臆的作品中,在那些描写祖国山川的篇章中,同样跃动着胸襟远大、性格傲岸的诗人自我。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中,给人以豪迈俊爽、气势飞动的感觉,灌注着诗人遇赦的喜悦和重履康庄的快感。
再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诗句,更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
他的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
我们前面讲过的《行路难》第一首之外。
这首《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号称“诗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被誉为“宋诗元老”而享誉中外。
李白的诗歌充满新颖的思想,意境宏大,巧妙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他勇于追求大道而行,无所畏惧的情怀。
李白的诗歌具有内涵深刻的思想信息,赋有灵动的韵调,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抒情的心理变化,充满文采和艺术感染力。
比如,在《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具象化的手法,给读者描绘了山势奇峰严巍,悬崖绝壁令人惊骇,瀑布湍急纵横,令人神往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尊崇的情感。
对比的艺术手法是李白诗歌的一大显著特点,其中不仅反映出他对人生美好憧憬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文人心灵之美的终生追求,比如,在《自京赴奉先县咏史诗序》中,李白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比,表达了他心灵从欢乐到悲叹,从轩然大波到微小涟漪的情绪变化。
李白的诗歌不仅充满了意境宏大、浪漫唯美的艺术情趣,还展示着心灵的深邃和诗人的伟大理想,其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的诗人。
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传承,也是改革和发展的歌咏,为人们提供了理性指引,他所创作的优秀作品被世人津津乐道,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金科玉律。
李白的诗歌主旨

李白的诗歌主旨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主旨和风格非常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李白的诗歌主旨入手,深入探讨其诗歌艺术的独特风格。
李白的诗歌主旨可以概括为“豪放不羁、形神兼备”。
他的诗歌
风格豪放不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的气息。
他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表现出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追求。
例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
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追求快乐的态度。
他的诗歌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突破了原有的格律和韵律,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诗篇。
另一方面,李白的诗歌也形神兼备,其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他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出他对世界万物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例如《庐山谣》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山背面朝天庐,便觉身在画图间。
”表
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美丽的艺术品,更是具有寓意和哲理内涵的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主旨是豪放不羁、形神兼备,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的气息。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美丽的艺术品,更是具有寓意和哲理内涵的文学作品。
李白的诗歌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他的风格和思想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李白的诗歌艺术与情感表达

李白的诗歌艺术与情感表达一、引言二、李白的诗歌艺术1.1 自由奔放的创作风格1.2 独特的意象和形式三、李白的情感表达2.1 对自然的赞美和豪情2.2 对人生的思考和抒发四、结语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白是一位备受推崇和喜爱的诗人。
他以其独特的才华和感性灵动之笔,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更深情地抒发了他内心世界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二、李白的诗歌艺术1.1 自由奔放的创作风格:李白在文学方面敢于挑战规范,追求自由而不拘束于传统。
他大胆运用各种元素和音韵技巧,使得他所写之诗充满了活力与张力。
例如,他常用豪放而奔放之辞藻来描绘奇特之景,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种描述方式不仅交代了景物,更展示了他勃发激情之态度。
他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加强诗歌形象的生动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2 独特的意象和形式:李白的诗歌作品受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启发。
他敏锐地观察,以极其细致入微的感官表达方式来描绘所见所闻。
在李白创作的众多作品中,《静夜思》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首诗以简单而纯净的语言,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个静谧、寂寥之夜。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这样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作者当时内心世界。
三、李白的情感表达2.1 对自然的赞美和豪情:李白常常通过对自然界元素(如山川、江河、花草、鸟兽)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赞美宇宙之美和万物国是他诗歌的核心主题。
例如,《登金陵凤凰台》描绘了南京城的壮丽景色,“江山如画,花木参天。
”整个诗篇流畅优美,通过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描述,展现了李白内心对华丽天地的倾慕之情。
2.2 对人生中思考和抒发:除了对自然界情感表达外,李白也经常在其作品中探讨关于人生、梦想和境遇等普遍性主题。
他以独特视角审视人类存在,并表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将进酒》中,李白用夸张而豪放之辞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姓名赵乾坤教育层次专科学号 1213001464361 省级电大河北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沧州电大指导教师杨辉教学点任丘分校论文完成日期二O一四年五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浅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贺知章称赞他的诗“惊天地,泣鬼神”,李白被贺知章誉为“谪仙”,杜甫赞美李白的诗作“白也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李白的诗歌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下面本人试着从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来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让你看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让你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让你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你看到了思念故土的李白……对于李白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作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李白为后世留下了近千首诗歌,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奋发向上的雄心和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的苦闷,抒发了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的失望与不满。
李白胸怀远大,志向不凡,关心国事,关心民众。
他渴望建功立业,从年轻时起就立志要报效国家。
国家的强大,极大地鼓舞了他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壮志;政治的危机,更激发了他拯物济世的热忱。
他一生不忘实现自己的理想,始终对自己的才干和前途抱有信心,多次寻求政治出路,即使在受挫之后,仍然准备“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在《行路难》(其一)中,他将受到排挤后仍执著于理想的心情刻画得十分生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谣寄卢侍御虚舟》)的李白,对祖国的山川美景有特殊的感情,长江、黄河、峨眉、庐山、天姥、天门,所到、未到的名山大川无一不被他摄入笔端。
感情深厚,个性鲜明,气势飞动,气象峥嵘。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五)吟咏友情。
李白有情有意,坦诚率真。
他一生广交朋友,他的朋友中既有我们熟悉的汪伦,也有农民、船夫、矿工,当然也有贺知章、高适、孟浩然等文人墨客、社会名流,被誉为“诗仙”的他与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的交往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如他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另外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孟浩然》、《赠汪伦》等,都是歌颂友谊的传世之作。
二、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内容十分丰富,风格也多种多样,但浪漫主义是其最突出的特色和最典型的艺术风格。
李白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杜甫称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都道出了这一特点。
这一特点体现在李白各个时期的各类作品中,即使在受到挫折进,其感情色彩也是悲愤中仍有昂扬;即使是写愁苦、失意,也绝少颓唐阴暗的调子。
所以,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首先表现在其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不但一生有理想、有雄心、有执著的追求精神,而且他极善于通过富于主观色彩的抒情加以表现。
不管在什么处境中,他始终感情炽热,如得意时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是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遭受打击时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追求逍遥进就表示“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是一个有狂热感情的人,追求精神陶醉,故“狂”是他人生的象征,形成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和倨傲达观的性格。
他企望得到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故其又经常陷于飘飘欲仙的奇异幻想之中。
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而亲切。
与此相适应,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李白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一)丰富、奇特、瑰丽的想象。
李白写诗,多非写实,而靠驰骋想象。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对天姥山的描写: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而其另有一些想象则又明丽悠扬,自然新颖,如其几首写月亮的诗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把酒问月》)(二)生动、大胆的夸张。
夸张是李白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其诗中随处可见,其写景诗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如: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赠段七娘》)李白的夸张还善于与比喻或奇特的想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有时又善于通过强烈的甚至是荒谬的对比来完成,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三)神话和传说的运用。
李白在诗中经常插入一些神话和传说,来增加作品的神秘和浪漫色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蜀道难》中的蚕丛、鱼凫建蜀国,五丁力士开通蜀道等。
(四)拟人化的手法,李白常常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和客观事物融合在一起,如其《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通过对敬亭山的人格化,使作者与自然更加契合,深沉的感情也得以更好地抒发。
(五)清新自然是李白诗歌的又一重要艺术特色。
李白在艺术上每每标举“清新”、“天真”、“天然”等,如:垂衣贵清真。
(《古风》一)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王右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诗的清新自然,首先表现在感情的“天真”上。
他“光明洞彻,句句动人”(《上安州裴长史》),毫无掩饰吞吐之语与矫揉造作之情。
即使写爱情,也多是北朝乐府式的真率: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二首》其二)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三五七言》)其次,李白最爱写晶莹透彻、清澄光辉的东西,如明月、白日、白露、玉杯等。
如: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清新自然还表现在善于向乐府民歌的学习上。
李白善于吸取乐府诗淳朴的格调,清新的表现手法,尤善于学习即景比兴。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清新自然更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即使雄奇夸张语,也都一洗铅华,至于那些清新自然的诗,就更“以自然为宗”了。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之一)信口而成,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均可视为清新自然之极致。
(六)各体皆工是李白诗艺术成就的另一表现。
李白的诗几乎用遍了古典诗歌所有传统体裁,从四言的《诗经》体,到屈赋的“骚体”,到汉魏六朝盛行的乐府体、五七言古体、歌行体,再到初唐以来流行的绝句体、律体,李白都有不少佳作,其中以乐府体、七言歌行体和绝句体成就最高。
李白的乐府诗有近一百五十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六分之一,虽用旧题,却多新意。
七言歌行风格多样,可以说只有到了李白手下,七言歌行才得到全面发展,蔚为大国。
相比之下,他对律诗似不够疑难经意,这和他奔放不羁的性格、壮浪恣肆的诗风及力主复古的文学主张有关。
但他也有诸如《夜泊牛渚怀古》、《登金陵凤凰台》之类的佳作,使他的诗体无一处空白。
三、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李白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其对后世的影响则更为巨大,这主要表现在其人格魅力和诗歌艺术成就两方面。
李白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人。
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他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种与山水自然冥合的潇洒风神,曾吸引过无数士人。
李白在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他将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风格推向高峰,成为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是唐代诗歌革新的一员主将。
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白诗歌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旬,清新明快的语言,以及豪放飘逸的风格,在当时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但受到同时代的贺知章、杜甫等诗人的盛赞,而且在当时社会各界都享有盛誉。
李白的诗对后代影响更深远,中晚唐的韩愈、孟郊、李贺、杜牧,无不深受其影响,并对其推崇备至,如韩愈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宋代的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都深受李白诗的影响,从而使浪漫、豪放、俊爽的诗风不断地得到发扬。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抒发个人的种种感受,歌颂祖国的壮美河山等等。
正如一位诗歌史专家所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没有一个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像李白那样广阔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