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立井、斜井)揭煤技术规范
《煤矿石门揭煤管理规范》

《煤矿石门揭煤管理规范》1、石门揭煤(包括主石门、采区内部小石门、反眼等),都必须编制石门揭煤防突设计报矿务局审批,设计的内容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石门揭任何一层煤层,均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3、涌山煤矿、沿沟煤矿的二、五、八1煤层,沿沟煤矿30采区的一煤层,仙槎煤业的八1煤层,东方红煤矿的八1、上煤组煤层必须编制抽放设计,预抽煤层瓦斯。
采取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揭煤工作面,在措施效果检验前,必须对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预评估,预评估无突出危险,方可对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4、采取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连续抽放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瓦斯抽采量必须达到抽采达标的规定。
要大力开展煤层瓦斯抽采增透技术和煤体固化防突技术的攻关,强突煤层必须采用煤体固化技术。
5、石门揭煤的实施全过程,包括编制设计、制定措施、措施落实、验收、协调指挥等,由矿总工程师负责。
设计措施有无及落实到位情况的检查验收和向局汇报,由安全副矿长负责。
6、石门揭煤经局验收的煤层,必须有矿山救护队参加,放炮地点及撤人范围由矿总工程师决定并在揭煤措施中明确。
7、严格执行石门揭煤向矿务局汇报和局、矿两级现场验收制度:(1)涌山煤矿、沿沟煤矿二、五、八1煤层,沿沟煤矿30采区的一煤层,仙槎煤业的八1煤层,东方红煤矿的八1、上煤组煤层,石门揭煤防突效果检验除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73条“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外,还必须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以上煤层石门揭煤,必须执行局、矿两级验收制度,其它煤层石门揭煤执行矿验收制度。
(2)石门揭煤操作程序:a、执行局、矿两级验收的煤层,石门揭煤措施工程施工完成后,由矿安全副矿长组织对照揭煤措施现场进行验收(至少要有1名副总以上领导带队),填写验收表,符合揭煤要求由安全副矿长签署意见传局调度室,并由安全副矿长向局调度室及局通风副总(或通风处长)汇报,请求局进行验收,局通风、安全人员到现场进行验收后,填写验收表并签署验收意见,交局调度室和矿总工程师。
揭煤管理规定

揭煤管理规定为规范煤矿的揭煤工作,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因揭煤引发突出事故,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揭煤的要求1、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2、揭煤作业前必须编制揭煤专项防突设计和揭煤安全技术措施,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
揭煤专项防突设计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2)、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3)、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置、实施方案;(4)、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置等;(5)、工作面防突措施;(6)、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7)、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3、揭煤作业应当按照下列作业程序进行:(1)、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2)、在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进行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3)、工作面预测(或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4)、实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5)、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的工作面位置,采用工作面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6)、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7)、在岩石巷道与煤层连接处加强支护。
4、井巷揭穿煤层必须采取远距离爆破安全防护措施。
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放炮时,必须制定包括爆破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项措施。
5、煤矿企业揭煤时必须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揭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统一指挥协调揭煤工作。
二、救护队参与揭煤工作的程序1、要求揭煤的煤矿必须提前3天将书面报告报救护队,以便救护队合理安排人员参与揭煤工作,书面报告应包括揭煤申请、揭煤措施、通风系统图。
2、书面报告必须经辖区煤管站审核盖章后方可上报。
石门揭煤管理规定

石门揭煤管理规定1、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2、突出煤层揭煤作业前,地测部门负责落实地质探查工作,搞好地质探查钻孔设计并监督实施,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至少施工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地质探查钻孔施工结束后及时提交地质探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报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确认,做到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臵、形态。
3、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臵不少于3个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3、瓦斯办负责根据地测部门提交的地质探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编制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设计应包括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经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批后,报集团公司批准。
4、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臵的基本情况;(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三)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臵、实施方案;(四)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臵等;(五)工作面防突措施;(六)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七)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5、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以及突出煤层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6、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防突措施及管理防突管理制度揭煤技术流程规定

附件6揭煤技术流程规定为了规范公司揭煤流程,防止突出事故发生,特作如下规定:一、揭煤地点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石门(含立井和斜井等)揭煤地点的煤层先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然后进行突出危险区划分。
区域预测结果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二、区域防突措施1。
经区域预测划分为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要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所有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采用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设计符合《防突规定》要求。
从抽采瓦斯开始,实行独立计量,定期收集抽采流量、负压和浓度等,分析瓦斯抽采效果。
效果不好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2。
经过矿井(或采区)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性的煤层,可直接在距突出煤层7m法向距离以外进行区域预抽瓦斯防突措施。
3。
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三、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根据公司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办法执行。
审签完毕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含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钻孔竣工图)送通风(瓦)科和相关部门、领导。
四、10m法向距离施工地质探孔在距揭穿煤层10m法向距离(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法向距离)之前,施工地质探孔,探明瓦斯、煤层赋存情况.1.矿井地测科要先进行地质探孔设计,设计图送相关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和矿总工程师签审。
2。
设计图签审完毕后,地测科安排施工,并安排地质技术人员现场收集资料。
3。
地质资料整理成成果资料后,送相关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和矿总工程师签审,签审完毕的地质成果资料送通风科、抽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及领导。
五、石门揭煤防突措施编审通风(瓦)科接到生产科提供的石门井巷施工设计图、地测科提供的地质成果资料和抽采科提供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后方可编制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
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经矿井和公司审批完毕后生效(被保护层石门揭煤综合防突措施公司不审批)。
石门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石门揭煤安全技术措施1.1 工程简况11601回风巷自皮带大巷尾开口,开口点标高+1596.987m,沿M16煤层顶板施工,施工5米时遇一断层,煤层缺失。
目前已经施工约26m处,迎头处于M16煤顶板层位,巷底距离M16煤顶板法距3m,斜距约13.3m。
随着巷道施工下山,预计该巷道向前施工13.3米将由巷道底板揭开M16煤。
本巷道设计断面7.28m2,净宽2.8m,净高2.6m,采用锚网喷支护形式。
1.2 地质情况:该区域M16煤为黑色半亮型煤,以亮煤为主,夹镜煤和暗煤,块状构造,玻璃光泽,硬度较多,煤坚固性系数f=1.15,煤层平均厚2.0m。
顶板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夹薄菱铁质粉砂岩及团块状铝土质粘土岩;底板为砂质粘土岩。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附探查钻孔剖面图。
1.3 瓦斯及突出危险性1、根据2009年贵州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所作的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织金县华山宏发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9.678m3/min,相对涌出量为54.311m3/t,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2008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所作的织金县华山宏发煤矿M16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该矿M16号煤层在矿井井田范围内+1591.8m标高以上区域,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1.4 通风系统:进风:主、副井→北材料大巷→局部通风机及风筒→11601回风巷施工迎头回风:11601回风巷→北回风大巷→总回风巷→风井局部通风:揭煤期间采用2台2×15KW局扇(一台备用)、一路直径600毫米的胶质阻燃风筒供风,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实现“三专两闭锁”。
二、巷道揭煤防治突出措施2.1、目前巷道底板距煤法距3.3米,在巷道距离煤层10米、5米时已经进行了探查,并已经采取瓦斯排放措施。
2.2防治突出措施设计要求:具体措施设计要求如下:1、根据《防突细则》62条规定,石门揭煤钻孔布置应控制在巷道周界外3~5米的煤层中,本巷道设计抽放钻孔控制在巷道周界外3米煤层中。
主斜井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措施

主斜井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措施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主斜井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主斜井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措施》正文如下:主斜井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措施一、主斜井揭煤情况说明(一)石门揭煤概况1、主斜井掘进作业点位于回风井及副斜井之间,北至煤矿办公大楼煤柱,西到断层,南以副斜井煤柱为界,设计长度为310米。
2、主井井口标高1670m,斜井按-15deg;倾角,在煤系地层中穿层布置。
担负煤炭的运输、进风、行人、铺设管线等任务,掘进断面11m2,净断面9.4m2,采用半园拱形断面,砌碹或锚喷支护;3、主斜井掘进作业预计穿过煤层分别为:井口距煤5斜距60米、煤12斜距90米、煤19斜距130米、煤20斜距195米。
掘进工作面掘至每层煤发线距离距5m时做防突措施。
(二) 煤层赋存及顶底板岩性特征根据煤矿井下观测和钻探岩芯资料:煤层顶板完整,底板无明显的泥化现象。
其稳定性为稳定至较稳定。
5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岩性按10m 统计,顶部0.5m为泥岩,其下为粉砂岩或细砂岩或泥质粉砂岩,较坚硬,致密、较稳固。
12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夹菱铁矿薄层,不稳定,易垮落;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薄煤层、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有泥化、底鼓现象。
19号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不稳固,易垮落;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薄煤层组成,稳固性较差,有泥化、底鼓现象。
20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较稳固;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及薄煤,稳固性较差。
图1 煤层结构示意图预计井筒穿过煤层4层,编号为5、12、19、20。
其一般特征见表。
(二) 煤层瓦斯赋存情况1、瓦斯基本参数测定煤矿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但在打钻过程中曾出现卡钻、顶钻、抱钻、等瓦斯动力现象。
石门揭煤细则

石门揭煤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规范石门揭煤工作,根据股份公司的要求,结合白沙矿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矿区内所有突出矿井、按突出矿井管理的高瓦斯矿井所有石门揭煤工作(含立井、斜井等岩巷掘进工作面过突出煤层)。
第二章 石门揭煤作业流程第三条 石门揭煤作业按以下流程实施1、在石门掘进距突出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 (复杂煤层20m )之前,用井下探测手段探明煤层的赋存情况;2、编制石门揭煤地质说明书并报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3、根据公司总工程师批准的石门揭煤地质说明书,编制石门揭煤专项防突设计并报批;4、在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m 之前施工石门揭煤区域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5、对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并编制区域消突评价报告报批;生产技术类 白沙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局石门揭煤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制度操作制度BSAQ04-E 版V3.密非密 阅读熟读 阅读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 编通风部 审 批王双生效2013年4层的赋存位置、形态。
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必须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在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区域,前探钻孔的施工距离应适当增加,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确保能正确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前探钻孔布置如下图:第五条石门揭煤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石门揭煤区域预测在距离煤层法向距离10m前进行;2、预测方法: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的方法进行,预测所依据的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等参数必须为井下实测数据;3、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的钻孔,可利用石门揭煤的前探钻孔,当前探钻孔不能利用时,则测压孔、测定瓦斯含量的钻孔必须布置在揭煤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置;4、石门揭煤区域预测所依据的临界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给出的临界值执行。
石门揭煤程序及要求

5 石门揭石煤门作业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5.2 区域验证
(3)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且钻孔施工过程 中无喷孔、顶钻及其它突出预兆,则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石门揭煤作业程序及要求
5 石门揭石煤门作业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5.1 石门揭煤作业范围
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 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 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5 石门揭石煤门作业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5.2 区域验证
(1)石门工作面施工到距3煤层顶板最小法距5m前,进行区 域验证。验证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K1、Δh2值)。
4 石门揭煤石区门域揭措煤施实设施计程序及要求
4.2 有突出危险区域措施
4.2 措施效果检验方法和指标 区域措施实施后,揭煤区域3煤层瓦斯预抽率达到30%,预抽时 间满足要求,方可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效果检验方法为:实测预抽区域煤层残余瓦斯压力Pc和残余瓦 斯含量Wc法。 效果检验指标为:全部指标符合以下条件时,判断措施有效, 否则措施无效。 (1)预抽区域内煤层瓦斯抽排率η≥30%; (2)残余瓦斯压力临界值Pc<0.74Mpa; (3)残余瓦斯含量临界值Wc<8m3/t; (4)验钻孔施工过程中无喷孔、顶钻及其它突出预兆。
3 安全保障系统
3.1 通风系统 3.2 抽采系统 3.3 供电系统 3.4 监控系统 3.5 通讯系统 3.6 其他设施 3.7 避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