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10期摘要: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提出充分运用校、政、行、企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平台下四方协同育人,实施“岗课赛证研”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创新与改革策略,以构建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双平台;四方协同;相互融通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0-0045-06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与创新性的发展,将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基于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及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的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将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将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最终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2]。

技师学院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育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在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

2012年起,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多次承办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分析学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成效,为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经验。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校企合作缺乏内在动力,产教融合广度深度不足长期以来,因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签约挂名、开展讲座、接收学生实习等单一和浅层次合作上。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在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骨干。

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创新需求。

高技能人才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或创业公司中担负着科研、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重要职责,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推动力量。

他们通过耐心的实验与反复试错,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高技能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科技创新并非仅限于实验室的研究,更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带来价值和效益。

高技能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能够通过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手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并为社会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高技能人才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技能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他们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管理创新等方式,不断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高技能人才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源泉和榜样。

他们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够引导和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创业人才。

高技能人才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学术讲座、实践指导等方式,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高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高技能人才还能够推动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技创新不仅源于一个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

高技能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跨过国界,与国际同行合作开展科技研究和项目合作。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技能人才供给和需求情况,从政府、企业、学校和观念四个角度分析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成因分析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及特征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根据我国建立的技能人才体系,技能人才包括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

初级技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训练,中级技工虽然经过培训,但是还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因此二者不能称为高技能人才。

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不但经过了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而且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属于高技能人才的范畴。

高技能人才具有一些普通工人或初、中级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具有高超的生产技艺、掌握较高的操作技术、脑力劳动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

正是因为这些突出特征,使得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技能人才供需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1、高技能人才供需的总量矛盾历年我国都会增加大量的失业人数,见表1 所示,近年来每年的失业人数都保持在800 多万人,劳动市场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情况。

表1历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单位:万人)年份失业人数年份失业人数2003 800.0 2006 847.02004 827.0 2007 830.02005 839.0 2008 886.0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统计数据。

关于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

关于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高技能人才的特征有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之分,群体特征通过个体特征体现出来,个体特征又包含在群体特征之中。

研究高技能人才的特征无论从群体出发还是从个体出发,都是可行的。

以下对高技能人才特征的研究采用统筹法。

(1)高超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

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某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这种“手脑联盟”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2)突出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一切人才的共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如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

日常关于这方面的实例举不胜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有创造能力的,但不同的人创造能级不同。

一般来说,初、中级技能人才主要是掌握熟练技术,从事的是熟练劳动,熟练劳动主要是动作技能的重复。

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劳动,其心智技能化的程度较高。

不仅如此,高技能人才的创造能力还具有个性化特征。

(3)极强的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同专业(工种)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也表现在对邻近专业(工种)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高技能人才是指那些具备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其专业能力超过一般人才并能够在相关领域中发挥出色表现。

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方面。

高技能人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

创新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而高技能人才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们不仅熟悉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和改进。

在科学研究领域,高技能人才可以进行创新性实验和数据分析,提出新的假设和解释,推动科学进步。

在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可以设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他们的专业能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创新不仅需要有技术和知识的支持,还需要有有力的领导和组织。

高技能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商和创造力,能够带领团队进行创新工作,并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他们能够主动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个团队的创新活动。

在企业中,高技能人才还承担着培养和指导其他人才的任务。

他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其他人才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创新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创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和操作上的问题,需要有人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并实施。

高技能人才通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状况,并快速解决难题。

他们不仅能够在创新中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还能够化解各种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上的问题,确保创新项目的高效进行。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主导和引领创新活动。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确保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

社会和企业应该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34 September2018(B)总第434期2018年9月(中)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中层次较高的群体。

但对于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有什么特征,目前学界少有深入研究,且观点不一。

技术与技能、人才与普通工作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高技能人才必定是高技能工作者,但高技能工作者不一定是高技能人才,区分的关键在于其创造性劳动是否推动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

根据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概念特征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Liu LihongAbstract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re the group with higher level of technical skills in our country.However,there are few in-depth studies and opinions on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nd highly skilled talents.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kills,talent and ordinary workers.Highly skilled workers must be highly skilled workers,but highly skilled workers are not necessarily highly skilled,and the key to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m is whether their creative work promotes human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Key words high skilled talents;concept;characteristics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试论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五、总结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对于推动 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并从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改善职业发展前景、提高薪酬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然而,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教育 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加有效 的对策措施,以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培训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技能培训资源不足、培训质量 不高等,导致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此外,部分家长和学生过于注重学历教 育,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技能人才培养面临更大的挑战。
2、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不够明朗,也是造成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不够畅通,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社会 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可度不高,缺乏相应的荣誉和福利待遇,难以吸引更多人投身 技能领域。
1、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能教育质 量。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更 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 资源,提升我国技能人才的水平。
2、改善职业发展前景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有针对性的晋升制度和职业发展 规划,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人投身 技能领域。
3、薪酬待遇相对较低
相较于其他职业,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在很多企业中,高技能 人才与普通员工薪资差距不大,甚至出现高技能人才薪资低于普通员工的情况。 这种薪酬待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高技能人才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成就感,进 而加剧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特征分析

高技能人才特征分析

的实施者。 其高超的技能不只是传统的 “ 手艺” 和某些
“ 活” 绝 而 是 通 过 学 习 获 得 更 多 的专 业 知 识 , 为 知 成
识 与 技 能 相 互 协 调 发 展 的人 才 。 造 性 是 一 切 人 才 的 创
作 技能 , 属于技能资本拥 有者。由于高技能人 才充当 了技 能资本 的主要 载体 , 也成 为资本运作 的工具。高 技能人才最 主要 的价值在于能将他们的经验 、 知识 特 别是技能进行工作表达 , 并促使这些技能转化 为产 品
工 作 评 价 等 也 影 响 技 能 水 平 的 发 挥 。高 技 能 人 才 的人
可 分。高技能 人才 的技 能和能 力是一 种隐藏信 号 , 其 劳 动过程很 难被监 管 , 工作 的 自主性 较高 , 他们 的产
出成 果 容 易 用 质 量 或 数 量 的指 标 进 行 定 量 考 核 , 很 但

和服务 , 带来 比较高的经济效 益。高技能人才知识 和
技 能 不 具 有 通 用 性 , 于 本 人 的 特 殊 技 能 和 经 验 在 特 属
l 一 8
人才 论坛
定 条 件 下 的应 用 , 与 他 们 对 技 能 的 把 握 和 应 用 密 不 更
业, 上进心强 , 工作负责 , 一般对 技能成长有着不懈 的


社 会特 征
不断增加 , 这是新型职业不断增加对技能人才需求带
来 的变 化 。
高技 能人 才具备高超 的技能 , 能够解决生 产、 管
理 、 输 、 务 等 一 线 的 复 杂 问题 ,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运 服 是
二 、 力 资本 特 征 人
现 代 高 技 能 人 才 具 有 扎 实 的专 业 知 识 和 较 强 的 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
吴梁洲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水平,已经形成共识,因此对于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解读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内涵技能
一、探析高技能人才内涵的意义2003年12月26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

重庆市2007年2月16日发布的《重庆市“十一五”高技能人才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都对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新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高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

当前,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仅12.51%,远低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一般为30%的情况相比,更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二、高技能人才的概念阐述200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还有一种定义更简单,即“高技能人才”就是高级工水平以上的技能劳动者。

上述两种说法,仁者见仁,笔者认为理解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可以从其定义上理解,即,从_______“高”和“技能”、“人才”三方面着手来定义,所谓“高”应注意把握高技能人才的特质。

高技能人才之所以“高”于常人,是在于他所负责的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具备一种专注的工作责任感,对所负责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较高的专业操作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较高技术难题的专业门人才,也就是的能够在某项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的人。

所谓“技能”,可以从技能等级上看,高技能人才不应仅指高级工水平以上者。

凡是在生产劳动中取得突出成绩、有突出贡献或在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重要贡献者,不论其资历长短、年龄长幼、职务或技术等级高低,均可破格选拔认定。

所谓“人才”,《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的定义:①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②指美丽端庄的相貌。

我国的人事部门在统计人才的数量时,衡量人才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具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
以上的学历,即中专以上学历者;二是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相同技术职称及其以上者。

从人才类型上看,高技能人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等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应包括“知识型”、“艺术型”、“管理型”等各类高技能人才。

罗洪铁教授对人才的定义是: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

可见,关于人才的定义应该包括几个基本要素: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创新性的劳动、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劳动成果。

由此可见,高技能人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职称、职业资格等级等硬性指标来划定,身怀绝技、技艺精湛、工作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都可以称之为高技能人才。

是一种集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三、高技能人才基本特征1.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过去人们认为,技能人才只不过就是比农民工多几年工作经验而已,往往认为他们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长期从事社会底层工种,生活在社会低层,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很显然,这样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没有与时俱进,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应该是受过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接受了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

在某个领域中有自己独特的长处,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善于独立去解决一些专业上的难题。

2.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应该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

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所不同的在于这个“高”字,
技术难度大、专业技能强、某专业内较强的权威性,这些正是他们的高之所在,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某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他们善于钻研一些不为常人留心的问题,有一种不断探索求知的欲望,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劳动,只满足于当一个熟练工人,而应该具有对岗位的创新思维,如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改进和科学。

这种特质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3.较强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一切人才的共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如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

一般来说,初、中级技能人才主要是掌握熟练技术,从事的是熟练劳动,熟练劳动主要是动作技能的重复。

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技术劳动,技能化的程度较高。

不仅如此,高技能人才的创造能力还具有个性化特征,他们对从事的劳动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重复,而是有了主观的、能动性的创新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建立在较高知识水平基础之上的层次提升。

4.较强的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同专业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也表现在对邻近专业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

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领域不应该太过狭窄,除了某项工作其他都不会干,他们应该是对所涉及的专业都有较
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如:从事汽车营销的专业人员,不能只是对汽车品牌和汽车营销技能的熟悉,更应该学汽车维护、保养和日常的汽车维修等技能。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汽车时肯定更愿意相信那些掌握了一定汽车维修和养护等技能的营销人员。

具备了这些技能的技能人才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相比而言,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则远不及高技能人才,他们往往只会某一项较单一的工作岗位,缺乏适应能力。

5.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操守。

为人诚实、工作细心、认真,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的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技能人才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工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刻苦钻研技术业务,有克服困难去解决生产中各种难题的主观意愿,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在工作中尊重科学规律、讲求工作方法。

这些也应该是高技能人才具备的特点。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oo3]l6号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十一五”高技能人才规划》[Z]2007.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
划纲要(2006年—2010年)[Z].2007.3《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51061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7-8132人力资源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