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旗飘扬影评

合集下载

试析影片《太极旗飘扬》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试析影片《太极旗飘扬》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试析影片《太极旗飘扬》中的英雄形象塑造作者:徐碧君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韩国电影票房总量持续走高,其中战争题材影片的表现极为亮眼,《暗杀》、《高地战》、《军舰岛》等影片都在票房上获得极大的成功。

在片中,导演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形象鲜明的英雄形象,为振兴整个电影行业和重塑国家精神都做出了成功尝试。

本文从战争片《太极旗飘扬》出发,分析其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并与韩国民族精神进行对照,对今后国内同类型影片的拍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韩国电影;英雄形象;太极旗飘扬影片《太极旗飘扬》讲述了一对兄弟在朝鲜南北战争中令人唏嘘的传奇遭遇。

哥哥镇泰靠补鞋支撑着家庭,与母亲和兄弟姐妹相依为命。

然而战火悄然而至,一切美好都被无情的战争打碎。

兄弟二人被强制征兵入伍,得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就有希望让弟弟远离战场,回到家乡后,哥哥镇泰不顾一切,在一场场战役中冲锋陷阵,在荣誉面前他渐渐成为一个战争机器。

面对哥哥的变化,弟弟镇硕十分痛心但却无能为力。

在争执中,兄弟二人渐行渐远。

在撤退途中,镇硕找到了嫂子英淑,而英淑却因通共被稽查队抓走,要被处死。

兄弟二人在法场上试图带走英淑,但英淑还是在混乱中死在枪口之下。

被当做同党的兄弟二人被抓起来后,镇泰试图以自己的功勋章换取弟弟远离战场的机会,但上司不仅没有同意,还下令放火烧死镇硕。

在废墟中捡到镇硕钢笔的镇泰万念俱灰,加入了对方阵营。

得知这一消息的镇硕在看完哥哥留的家书后百感交集,再一次赶赴前线,在枪林弹雨中寻找哥哥的身影。

在前线,他奇迹般的找到了镇泰,此时的镇泰已经彻底丧失理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杀人机器。

在镇硕的劝说下,镇泰恢复了理智,两人约定战争结束后再次相见。

多年后,镇硕已至耋耄之年,在勘探队的帮助下,他见到了已经化为白骨的镇泰,兄弟二人终于又再次相见。

在以往的历史题材影片中对于英雄的塑造往往是品德优秀、智勇双全、大公无私的高大全形象。

人们对于英雄的追捧源于自身的英雄主义情结。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太极旗飘扬,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在我眼前。

在观看太极表演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这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太极旗飘扬的场面让我不禁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表达,让我对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太极是中国的传统武术之一,是一种兼具武术、运动和健身效果的综合艺术。

太极起源于古老的中国,源自道家的哲学思想,融合了太极阴阳哲学的理念。

观看太极表演时,我被其中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身体动作所吸引,感受到了太极的独特之处。

太极旗飘扬,散发着独有的气场。

太极表演中,旗帜随着行动的方向飘动,仿佛在舞动一般。

这种舞动的旗帜,不仅是动作的一部分,更是对气场的诠释。

太极强调“活如太极”,以柔克刚,追求身体与心灵的平衡。

太极旗飘扬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舒展和自由。

太极表演中,身体的动作和呼吸是紧密相连的。

呼吸的节奏与动作的变化相互呼应,呈现出一种慢而有力的节奏感。

这种呼吸与动作的结合,不仅使表演更加完美,同时也展现了太极追求内外兼修的理念。

太极表演既讲究身体的力量和协调,又注重内心的冷静和专注,使人在观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身心的平静。

太极旗飘扬的过程中,舞者们的动作流畅而优雅。

他们的身体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太极的动作追求圆满、柔和、流畅,充分展现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舞者们以端正的姿势和精准的动作,展现了太极的美学之美,使人在观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太极旗飘扬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

在观看中,我不禁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表达。

太极表演强调变化与协调,这也正如人生中的种种境况。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变化,只有保持平衡和和谐,才能够应对各种变故。

太极的哲学教诲我们要懂得坚韧与柔韧并存,以及平衡与调和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太极旗飘扬的场面也让我想到了情感的表达。

在太极表演中,动作的变化和流畅让人感受到一种情感的传达。

《太极旗飘扬》朝鲜战争中的两兄弟

《太极旗飘扬》朝鲜战争中的两兄弟

今天再看电影《太极旗飘扬》,其中的战争场面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是在2004年,影片中展现的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还是给观众带来了很强烈的视觉震撼。

以至于,冯小刚导演在拍摄《集结号》时,从韩国请来了《太极旗飘扬》的原班特效团队,两部电影的战争场面极为相似。

从战争场面、叙事方法,甚至开头、结尾的长镜头来看,这部电影都有浓厚的好莱坞电影的痕迹,但它讲述的却是一个纯粹的东方故事。

振泰和振石是汉城的一对兄弟,父亲去世、母亲失语后,哥哥振泰辍学、靠做皮鞋供养弟弟振石读书,他像所有传统东方家庭中的长子一样,家长作风、任劳任怨、愿意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一切。

就在振石即将考入大学,振泰也将与未婚妻英秀结婚,生活似乎充满希望的时候,战争开始了。

一家人在逃往大邱的途中,振石被南方军队拉壮丁参军,振泰想抢回弟弟,却也被强拉入伍,由此这对兄弟被卷入了战争。

影片用兄弟的故事讲述朝鲜战争,有其鲜明的寓意,影片的结尾两兄弟分属战争中敌对的双方,将战争的荒谬和残酷推向了极致。

《太极旗飘扬》讲述朝鲜战争中的兄弟亲情,具有鲜明的寓意整部电影贯穿了朝鲜战争的全部过程,从洛东江战役、美军仁川登陆、联合国军收复汉城、中苏参战直到停战。

兄弟俩的关系在这过程中也不断经历着变化和考验。

一开始,振泰一心想立战功、屡次主动参加危险任务,为了用勋章来换取弟弟可以回家。

不了解内情的振石以为哥哥是迷恋上了当英雄的感觉、成为战争狂人,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追求晋升,甚至不惜牺牲身边战友的生命。

影片中,弟弟反复发出疑问:“这场战争是为了什么?意识形态有那么重要吗?”导演姜帝圭说:“在《太极旗飘扬》里面,你可能看到更多的是,战争会怎样改变人的生活,怎样改变人本身。

”影片的转折发生在联合国军收复汉城之后,为照顾母亲和弟妹艰难求生的英秀因通共被处死,振泰兄弟俩没能救成,还被关进了监狱。

在苏军的飞机轰炸中,匆忙逃跑的南方指挥官下令烧死囚犯,振泰以为弟弟被烧成白骨,愤而砸死南方指挥官,加入北方军队作战并再次成为战斗英雄。

太极旗飘扬影评

太极旗飘扬影评

《太极旗飘扬》影评:我们为什么而战?《太极旗飘扬》所描述的背景是一场多国介入的南北韩战争。

二战后期,朝鲜半岛南北部均被日军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依据美国提议及苏联认可,当时日本联军形成共识,以38线为界,北方的日军向苏联交接,韩国北部也因此独立,后来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并于1948年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方的日军与美军交接,并同样在1948年进行了大选,从美军手中接管政府,建立了大韩民国。

南北双方虽然建立政权的时间略微不同,但都将8月15日作为独立日,并且声称自己是代表整个韩国半岛的合法政府,对于对方的合法性不予认可,且不惜以武力来解决这场矛盾。

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条件下,于1950年6月25日爆发了战争。

这场战争被韩国称为“6•25战争”,美国叫“韩战”(Korean War/Korean Conflict),在中国叫“抗美援朝战争”或者“朝鲜战争”①。

这场战争并不能说只是一场“内战”,就其性质而言,更多地反映出是一场冷战背景下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和大国利益不均而导致的区域冲突。

从参战方来看,整场战争的参战国约20个,投入兵力约220万,兵力主要由中朝联军(苏联主要派出空军)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两大阵营组成。

(具体各国兵力分布情况见附件图1)据统计,这场战争阵亡士兵的总人数达到94万,这还不包括300万死于战争的韩国半岛的平民。

在死去的平民中,其中有30万是由于政治原因而被杀死的。

然而在这么多死去的平民中,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对于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有所认识,甚至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何而打的。

“战争,永远只是政客的工具。

对于百姓而言,永远是伤痛。

”在影片中,许多士兵的对话也反映出了这一点。

在看到一名士兵不堪忍受伤痛的折磨而射杀了所有伤员后饮弹自尽的场景时,另一名士兵愤愤地对长官吼道:“这场战争谁赢了又关我们什么事呢?我是不懂什么思想加意识形态,但有重要到让兄弟间炮火相对吗?……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也是为了救国家……但现在这算什么呢?”随后长官狠狠地打了他,并骂他是“共产党的走狗”。

我最喜欢的电影介绍论文

我最喜欢的电影介绍论文

我最喜欢的电影要是说我最喜欢的电影,这个可不确定,所以今天我想向老师推荐一部今年看的一部给我内心很大震撼的电影,名字是《太极旗飘扬》,一部由韩国导演姜帝圭执导的战争片。

1950年春天,朝鲜战争爆发的前夕,振泰生活在南韩汉城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父亲先后去世后,他和常年生病在床的继母和弟弟相依为命。

振泰靠每天上街为人修补鞋子,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和未婚妻永晨结婚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供弟弟上大学。

弟弟振硕正在高中读书,他非常渴望考上大学,以后让哥哥嫂嫂和后母过上好的生活。

夏天到了,人民军南进,朝鲜战争爆发,在汉城生活的振泰,开始并没有什么变化,他照样上街为人修鞋。

可是,第二天,弟弟振硕从学校里回来了,同时带回了战争爆发这个惊人的消息。

很快,他们生活的街道钟路变得紧张起来,战争的气息波及到了这里,以前繁华的街道响彻着战前动员的喇叭和口号,满载大兵的卡车整日轰隆隆呼啸而过。

不久,钟路越来越乱,人们开始了战前的逃亡。

振泰根本无法做生意了,他感觉到一场灾难即将发生,所以带着家人逃到了偏僻的大邱。

可是,大邱并非像他们想的那样平安无事,战争的纷乱同样搅得这里不得安宁,更可怕的是,代表南韩的总统颁发了命令,青壮年全部征召入伍,振泰和振硕两兄弟就这么迷迷糊糊地被强行推上了开往前线的军车。

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虽然挂念无依无靠的后母和永晨,面对逃跑无望兄弟俩只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们经历的第一场战斗,就是在洛东江前线与朝鲜军队展开激战,残酷的战争慢慢使他们清醒过来。

每一场战斗都吞噬几千人的命,想到这个后果振泰就感到可怕,他不是自己怕死,而是担心弟弟战死沙场。

为了保护弟弟让他能活着回家,振泰决定争取立功受勋以免除弟弟出现在危险的战场,于是,他转眼间变成一个战争狂人,不顾一切地冲在战斗的最前面。

弟弟振硕得知哥哥打头阵时,这个从小到大对哥哥百依百顺的大男孩,这次决定不听哥哥的话,跟着他同样冲到最前沿的阵地。

为了突出影片的韩战效果,摄影指导洪金彪采用了类似张艺谋《英雄》的拍摄手法,将《太极旗飘扬》一分为四,运用4种方式拍摄片中的4大战斗场面。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

《太极旗飘扬》观后感

人性之美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影片《太极旗飘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朝鲜南北战争间的故事,一对兄弟(振泰与振锡)与他们的母亲还有哥哥的未婚妻生活在一起,哥哥靠做鞋匠赚钱供养弟弟上学,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快乐,但是南北战争的爆发打乱了一切。

战争开始后,他们在投奔舅舅的路上被拉进了战场,哥哥为了能拿到最高级别的勋章好让弟弟能退伍,不顾一切,哪儿危险去哪儿,也罔顾别人性命,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

弟弟反对哥哥的做法,与哥哥渐成陌路。

打仗途中,他们回到了汉城,恰巧此时哥哥的未婚妻被当成共党要被人枪毙,两兄弟奋力也没能将其救出,反而被抓。

后来,关押弟弟的地方被放火烧毁,哥哥以为他被火烧死,遂投奔了北朝鲜。

哪知弟弟侥幸逃出,在得知哥哥的背叛后,思量再三,决定只身前往前线,要求见他。

哥哥没见到,攻击却开始了,两兄弟在战场上“兵刃相见”。

这部片子的很多细节十分令人回味,其中有三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首先是兄弟两所在的部队在作战时抓住了几个北朝鲜的军人,其中竟然有兄弟两原来的邻居他在威胁下被迫加入了北朝鲜军。

弟弟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十分欣喜,完全忘记了这是战场。

但哥哥为了让弟弟早日回家,立功心切,已经变得失去了理智,为了不让战俘拖累了队伍竟下令杀掉所有战俘其中包括自己以前的邻居,为此弟弟于哥哥闹翻。

其次是当兄弟两回到汉城,但哥哥的未婚妻却因为之前为获得粮食而参与了共产党的集会而被南韩政府认为是共匪抓了去枪毙,而她甚至连这个党的名字都说不全,她只不过是想弄到粮食来养活家人。

第三个情节,也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就是当最后两兄弟在战场上穿着不同的军装相见时,因为未婚妻子和弟弟的死而变成一个杀人魔王的哥哥一开始却不相信眼前站着的是自己最爱的弟弟。

当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弟弟的确没死,就站在自己面前时,他为了弟弟能安全逃离,把机枪对准了自己的部队扫射。

最终弟弟平安回去而哥哥却倒在了血泊中。

看完整部电影,我既被片中哥哥对弟弟的那份爱而感动又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创伤而悲伤。

一个青年鞋匠的家庭梦想:观《太极旗飘扬》有感

一个青年鞋匠的家庭梦想:观《太极旗飘扬》有感

一个青年鞋匠的家庭梦想——观《太极旗飘扬》有感九五二七(按:只看了一遍,如有错讹,在所难免。

另外,下面可能会多次出现“我们”这个词,确切地说,这个词指笔者本人,不包括各位阅读者。

)昨天晚上,我和老婆一起看了《太极旗飘扬》,心中颇有感触。

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内战争影片不同,该片不给观众强加交战双方哪一方正义,哪一方邪恶的观念,也不去描述谁才是赢家,而是完全从个人角度讲述战争对国家与人性的伤害,在这部影片里,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主义,有的只是个人梦想的破碎。

1950年,汉城青年镇泰修鞋擦鞋为业,他的小小的家庭梦想便是能攒足够的钱供弟弟镇锡将来读大学,并且,在秋天,他就要和英顺结婚了。

然而,战争爆发,全家逃难时,兄弟二人被强征入伍。

即便如此,镇泰仍没有放弃他的家庭梦想,为了获得一枚勋章以便送弟弟回家,他多次冒险行动以求立功。

在这一段影片中出现了这么一段情节:镇泰带队进入一个村庄,而村中已遭北韩军队屠戮,镇泰他们在埋葬尸体时还遇到了炸弹,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该片仍未脱离南韩的官方话语体系。

然而,导演并没有到此为止,此后,镇泰人性中凶残的一面逐渐显露,枪杀俘虏成了常事。

镇锡虽知道哥哥的苦心,但对哥哥杀人过多也心怀不满。

终于,镇泰得到了一枚勋章,他的家庭梦想或许就可以实现了。

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军队驻扎在汉城时,兄弟二人先后回家探视却发现英顺被反共联盟的人抓走并将被枪毙,理由是她在汉城被北韩占领时加入了共*产*党并经常参加集会,而她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领取食物。

英顺说:“谁给我们食物,大韩民国政府吗?”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李敖讲的一个故事:黄巢起义时打到了京城,皇帝及大臣们逃跑,留了一些女眷在城中。

黄巢军队进城后,这些女眷被迫陪黄巢的人睡觉。

后来,皇帝他们又杀回来赶走了黄巢,于是这些女眷被皇帝抓起来问罪:“贼兵来了你们不自杀,还陪他们睡觉?”其中一个女孩子就讲:“请问贼兵来了你们跑到哪里去了?你们不是该保护我们吗?”皇帝无言以对,只能把这些女眷全部处死。

电影《太极旗飘扬》影评

电影《太极旗飘扬》影评

• 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虽然挂念无依无靠的后 母和永晨,面对逃跑无望兄弟俩只好无奈的接受 了这个事实。他们经历的第一场战斗,就是在洛 东江前线与北朝鲜军队展开激战,残酷的战争慢 慢使他们清醒过来。
• 每一场战斗都吞噬几千人的命,想到这个 后果振泰就感到可怕,他不是自己怕死, 而是担心弟弟战死沙场。为了保护弟弟让 他能活着回家,振泰决定争取立功受勋以 免除弟弟出现在危险的战场,于是,他转 眼间变成一个战争狂人,不顾一切地冲在 战斗的最前面。弟弟振硕得知哥哥打头阵 时,这个从小到大对哥哥百依百顺的大男 孩,这次决定不听哥哥的话,跟着他同样 冲到最前沿的阵地。
Text heere
Picture here
张东健
元斌
张东健
• 1994年,张东健获得了百想艺术大奖最佳新人奖 。 • 在1997年,张东健凭借在《败者复活传》中出色 的演出,在韩国青龙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演员奖。 • 1999年,他又因为电影《毫不留情》获得了青龙 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 • 2005年,他在陈凯歌的影片《无极》中扮演昆仑 奴,虽然影片总体评价不高,但张东健用心的表 演仍获得了影迷的肯定。
• “意识形态就这么重要,为了这个自相残杀,这 跟当初打日本鬼子完全不一样!”导演假借他人 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 镇泰的未婚妻为了养活一家人,只能通过参加共产党的集 会来换取粮食。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又是共产党对 于一个普通的民众来说远没有粮食更重要。面对饥饿的民 众,在韩国举兵反扑后又开始大规模清剿,这些无辜的人 就成了叛徒、间谍。
震远觉到自 撼比。了由 。那而真主 些真实义 空实,的 洞的或意 的东者识 口西是形 号永给态 、远人, 标打真让 语动实我 来人的们 得,感看来自•影 片 主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旗飘扬影评
《太极旗飘扬》剧情:
一九五零年春天,哥哥Jin-tae与Young-shin结婚。

虽然生活艰难,Jin-tae仍为弟弟Jin-seok的学业和将来而打算。

可是6月25日韩战开始后,三人的命运因战乱而开始改写。

朝鲜战争爆发后,三人由战场前线的汉城逃至大邱,可惜Jin-tae和Jin-seok两兄弟到大邱后却因为总统法命而被迫入伍。

由于战情紧逼,两人未经训练便即被派往前线洛东江与北韩军队展开激战。

Jin-tae爱弟深切,向自己的上级提出要求,以自己披甲上阵来换取弟弟免除军务。

Jin-tae于是奋勇杀敌,虽然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在另一方面却付上沉重代价……
太极旗这部电影没有让我失望真有落泪的冲动
战争永远没有对的一方
战争永远都不要打着任何所谓的旗帜或者口号
这部电影里面有太多的情感
振泰和振锡的兄弟情
振泰和英顺的爱情
兄弟俩与母亲的母子情
我想不应该提到国家情
电影里面有句话“这些分不清的意识形态有那么重要吗?”
由此可以联想到的很多就不说了
在振泰心中也许并没有把国家的位置摆放的那么重要
并没有把报效祖国放在心上
他心中只有他的家人
说只有或许有些严重换个说法是被战争所蒙蔽
他的残酷和不怕死就是体现
为了振锡振泰可以不惜牺牲生命送他回家
为了振锡的“死” 振泰不惜叛国投敌
为了振锡振泰不惜在战场上面反戈倒置
这个一个哥哥最热忱的心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兄弟情是这部片子的重头戏
顺便说一下英顺这样好女人不知道还有多少
至于影片中所涉及的一些历史问题
首先我没资格来谈其次我说的也只是个人看法
有人提到中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海战术是对中国的侮辱
我个人觉得这或许是真实的至少从参战人数和战亡军人人数上面有说反映还有战争的挑起问题
没有人期望战争除了那些蓄谋不轨者
片中振泰一家原本生活平静却被战争搅得天昏地暗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至少片中没隐瞒朝韩双方都干过很多暴行
这是值得一些反思的
一个评论说得好
“朝鲜半岛是冷战的牺牲品。

近代以来朝鲜民族很少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如开头说的战争没有谁是对的
先看战争部分,本片最为成功的处理就是只是把战争作为一个道具,分四次出现在全片里,观众不用像看其他战争片那样费脑去弄懂很多细节,因为被导演拆分出来的只是四次战斗,连战役都算不上。

第一场战争戏是两位男主角刚上战场,遭受惨烈炮击;第二场是夜间偷袭,残酷的刺刀白刃战;第三场是巷战,场景简单但压迫感强烈;第四场是阵地接触,也是一般战争片都会出现的场景。

这四场戏,都简简单单,很独立,看得很明白。

电影的战争元素被导演运用得如此成功,如一件件道具被信手拈来放在该出现的地方,对情感和人性这条更重要的叙事线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张东健在本片里承担了最重的任务,他在整个战争期间的转变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从一开始对战争一无所知,到目睹战争的残酷后决意让弟弟早日回家,从此慢慢地变成了一具战争机器。

张东健和家人的情感流露让整个过程极具说服力,影片所要表现的战争创伤集中力道在一个人身上突出出来,简直是打动观众的最事半功倍的手法了。

李恩珠的角色戏份虽少但却足够让我爱上,为了这样的好女人真的是值得为之付出一切。

所以在战争与人性的相辅相成这点上。

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重要优点是将战争和政治立场区分开来。

导演通过张东健讲出的心里话让我们知道他对对立的意识形态的看法是两个政权比赛谁更能忽悠而已,而普通民众只是想过平静的生活。

所以张东健才会反复叛变,在他心里只有家人,他作战的唯一目的也是为了他们。

当未婚妻被杀,他就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反对南韩的一方,并疯狂地投入战斗,无疑这是他的一种复仇。

而最后为了保护弟弟他又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部队开火,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

韩国导演在某些时候真的是敢于运用最强大的表现力,赤裸裸的程度令人惊叹。

意识形态立场
“意识形态就这么重要,为了这个自相残杀,这跟当初打日本鬼子完全不一样!”就是这样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也是导演假借他人之口道出了自己的
心声吧?仅仅一个意识形态,关乎百姓何事?
当权者的利益纷争总是以践踏平民收场。

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芸芸众生中
的一粒尘埃,总会淹没在历史的沉积中。

《太极旗飘扬》正是讲述的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所产生的战争。

当社会主义遇到资本主义,专制集权碰到自由主义。

姜帝圭看似没有妖魔化北朝,在战前不
管是极权统治还是自由主义,对待所谓的敌人都是毫无手软。

镇泰的未婚妻为了养活一家人,只能通过参加共产党的集会来换取粮食。

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又是共产党对于一个普通的民众来说远没有粮食更重要。

面对饥饿的民众,在韩国举兵反扑后又开始大规模清剿,这些无辜的人就成
了叛徒、间谍。

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或者是给人真实的感觉。

而真实的东西永远打动人,远比那些空洞的口号、标语来得震撼。

二、摄影
在景别的使用上,本片大部分采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中景和近景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了战士战斗的部分动作与姿态,又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表情,同时向观众烘托出战争的真实性和残酷性。

例如:影片当中有一组镜头是振泰带着小分队在一个小山村搬运死尸时突然被藏在死尸下的炸弹炸伤,开始是一双走动的脚的中景,然后是一具被搬运下来的死尸的中景,紧接着炸弹爆炸,一组战士们被炸伤后的各种惨不忍睹的惨状和面部表情特写。

还有几组镜头,在一次振泰请求长官让患有先天心脏病弟弟退伍时的对话中,二者从景别、构图对称的画面中,一根钢筋棍将画面一分为二,两人分别站在钢筋棍的两侧,同样暗示着两人之间的对立和利益冲突。

紧接着是弟弟振硕因为哥哥报名去埋地雷发生的第一次感情决裂,在争吵的过程中,振泰身后的步枪同样把兄弟二人在同一面面中一分为二,这里暗示兄弟关系决裂的原因不是内部原因,而是外部原因——战争。

本片的摄影指导洪金彪借鉴了《兄弟连》式的拍摄手法,镜头重视历史性的层面及现场感,为了突出影片的南北战争效果,运用4种拍摄方式将影片《太极旗飘扬》一分为四,第一场战斗以完全大场面的手法,突出战争的现场感。

第二场战斗以镇泰为主要表现对象,大量的枪战拼杀画面突出战争的细节、真实性和残酷感;第三场战斗是平壤巷战,以跑击轰炸和逃命的人群,体现战争对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第四场是高地冲突,纯粹是激烈残忍的肉博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