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故事》习题1
六年级语文:报纸的故事练习题及答案

报纸的故事基础训练一、给加点字注音.粜.米()窝巢.()损.伤()裱.糊()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nán nàn1.这些话说出来本身对我就是一种责难.().2.我不希望这件事使你为难.(),但我们也必须这么做.mēn mèn3.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4.这么闷.()热的天气,估计是要下雨了.三、补全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不学()()不()一()()想()开不()不()千()之()()之不()1.我们一定珍惜现在这()的生活.2.想不通过努力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简直是().3.高尚的人从来对小把戏都是()的.四、按要求,写句子.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被”字句)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阅读提升五、阅读理解.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嗜()书如命:.经久不衰():.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括号内.3.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4.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这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参考答案:一、tiào cháo sǔn biǎo二、1.nàn 2.nán 3.mèn 4.mēn三、无术屑顾异天闻问钧重来易 1.来之不易 2.异想天开3.不屑一顾四、1.你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没什么意思.2.报纸被我按日期排列起来.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 五、1.shì:把读书看作是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的事.就是酷爱读书的意思.shuāi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2.摸书3.因为书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无所不包.4.不能.因为只有把书翻找出来才能看到书,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才会去摸书.这三个词语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中考现代文阅读孙犁《报纸的故事》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报纸的故事孙犁1935年春季,我失业居家。
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
这在当时确实近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后。
而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
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镇上是没人订阅的。
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
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
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
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庸报》等,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失意的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稿,而教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
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
“我想订份报纸。
”“【甲】”“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
”“【乙】”“我没有钱。
”“要多少钱?”“订一月,要三块钱。
”“【丙】”“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谈话就这样中断了。
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
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
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待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
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
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沉吟了一下说;“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我没有说话,就退出来了。
父亲还是爱子心切,晚上看见我,就说:“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上多粜一斗麦子也就是了。
长了可订不起。
”在镇上集日那天,父亲给了我三块钱,我转手交给邮政代办所,汇到天津去。
同时还寄去两篇稿子。
我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去自取。
过了不久,居然有一个专人,骑着自行车来给我送报了。
报纸 练习

《报纸的故事》
1.字词学习
不学无术不屑一顾异想天开责难之词无微不至
偏僻自尊心千钧之重一字不漏
2.再读课文,写出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3.画找出文中几处心理描写的地方,读一读,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感悟心理描写的作用。
4、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并简要回答:
(1)“我”为什么一定要订阅《大公报》?
(2)“我”怎样裱糊房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用心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母亲的纯净水》
隐隐不安下岗时髦一瞬间清晰节俭虚伪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什么是线索?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多次描写了小女孩的心情,你能划出来吗?体会每一次的心情变化。
4.划出母亲说的话,体会其中的含义。
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5.母亲的纯净水只是凉白开,曾经使小女孩感到委屈、酸楚,
后来为什么她又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呢?。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报纸的故事》同步练习C卷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报纸的故事》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给加点字注音。
(共1题;共4分)1. (4分)给下面的字注音。
粜________米窝巢________损________伤裱________糊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共2题;共6分)2. (4分)看拼音,写词语。
máo tíng________bō zhǒng________jiàn jià________shōu huò________3. (2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nán nàn①这些话说出来本身对我就是一种责难________。
②我不希望这件事使你为难________,但我们也必须这么做。
三、补全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共1题;共2分)4.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自寻________ 一动________四、按要求,写句子。
(共3题;共15分)5.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所有的野鹅都睡熟了。
②尼尔斯决定去寻找小精灵。
6. (5分)改成被字句巫婆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过来了。
7. (5分)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①一阵雨雾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改成“被”字句)②这下面都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换个说法,意思不变)③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修改病句)④“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修改病句)⑤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
(修改病句)⑥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
(修改病句)五、阅读理解。
(共1题;共26分)8.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对手,你好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
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报纸的故事》习题(精品)

《报纸的故事》习题一、基础过关1.文学常识填空。
《报纸的故事》作者,他是著名家,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责难(nán nàn)芸菲(fěi fēi)便宜(pián biàn)行情(xíng háng)二、综合训练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幻想:沉吟:裱糊:不屑一顾:异想天开:无微不至:时髦:莫名:大名鼎鼎:随心所欲:三、拓展应用按要求改写句子1.陈述句改反问句。
家乡的山山水水多么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2.反问句改陈述句。
对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3.扩句。
灯光照亮了教室。
4.缩句。
渔夫的妻子桑娜毫不犹豫地收养了邻居西蒙的孩子。
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孙犁,现代,文学,《荷花淀》。
2.责难nàn 芸菲fēi便宜pián 行情háng二、综合训练幻想:对没有实现或不能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本文是形容订报的难度。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头自语。
裱糊:用纸糊房间的顶棚或墙壁等。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
形容对某一事物极端轻视。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这里是反语,指出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全面侵略中国。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它事物入时。
莫名:没能说出。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
形容名声很大。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三、拓展应用1.家乡的山山水水多么美丽,我能不爱我的家乡吗?2.对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坐满人的教室。
4.桑娜收养了孩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报纸的故事》同步练习卷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嗜.书如命:
。
经久不衰.:
。
(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括号内。
(3)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4)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这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
换?为什么?
mēn mèn
(3)我在家里闲着很闷.
,想看看报。
(4)这么闷.
热的天气,估计是要下雨了。
3.(3 分)补全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不学
不
一
想
开
不
不
千
之
之不
(1)我们一定珍惜现在这
的生活。
(2)想不通过努力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简直是
。
(3)高尚的人从来对小把戏都是
的。
4.(3 分)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 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 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 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 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 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 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 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被”字句)
(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 。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报纸的故事》基础练习

《报纸的故事》基础练习一、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粜米()窝巢()损伤()裱糊()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nán nàn(1)这些话说出来本身对我就是一种责难()。
(2)我不希望这件事使你为难(),但我们也必须这么做。
mēn mèn(3)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
(4)这么闷()热的天气,估计是要下雨了。
3.补全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不学()()不()一()()想()开不()不()千()之()()之不()(1)我们一定珍惜现在这()的生活。
(2)想不通过努力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简直是()。
(3)高尚的人从来对小把戏都是()的。
4.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
(改为“被”字句)(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
(改为双重否定句)5.选择填空。
偏僻偏远(1)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文艺团到( )山区义务演出。
(2)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 ),文化教育也很落后。
珍重珍贵(3)“我”戴花脸,耍大刀,不慎打碎了( )的百蝶瓶。
(4)“我”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 )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
6.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对作者想订《大公报》的原因分析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公报》是一份严肃的报纸。
B.《大公报》上的文章好。
C.想向《大公报》投稿。
D.作者有钱,订《大公报》消遣解闷。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 ( )A.很愉快,很会享受,会打发时间。
B.热爱文学,喜欢《大公报》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珍惜。
7.趣选带“过”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例:(说话、做事情)超过一定的难度和限度叫(过分)。
(1)过于激烈叫()。
(2)过分的表扬或夸奖叫()。
(3)过分的忧虑,忧虑不必忧虑的事情叫()。
(4)超过期限叫()。
(5)数量远远超过限度,剩余过多叫()。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报纸的故事》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报纸的故事》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给加点字注音。
(共1题;共4分)1. (4分)给下面的字注音。
粜_______米窝巢_______损_______伤裱_______糊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共2题;共5分)2. (3分)按拼音写汉字zǐ yùxué wèn shào zhu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3. (2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nán nàn①这些话说出来本身对我就是一种责难_______。
②我不希望这件事使你为难_______,但我们也必须这么做。
三、补全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共1题;共12分)4. (12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豪言_______语不言_______语 _______言片语三言_______语_______言万语 _______言寡语 _______言自语 _______言蜜语①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_______②形容非常多的话或说了非常多的话。
_______③沉默不语。
_______④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_______四、按要求,写句子。
(共3题;共45分)5.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你们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改为陈述句)②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改为感叹句)6. (20分)句子训练营。
(1)小草长出来了。
(改为拟人句)(2)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
(缩句)(3)庆龄说:“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改转述句)(4)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7. (20分)按要求写句子。
(1)吴王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改为转述句)(2)中国人民能否团结一心、一致对外,足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的故事》习题
一、从以下七组词语中选择六个加点字注音。
千钧.叩.头裱.糊时髦.粜.米省.悟闲暇.
二、给以下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责难.(nán nàn)芸菲.(fěi fēi)
便.宜(pián biàn)行.情(xíng háng)
三、解释下列词语并分别造句(长句)。
随心所欲:
大名鼎鼎:
不屑一顾:
四、填空。
《报纸的故事》作者,他是著名家,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
五、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
“我想订份报纸。
”
“订那个干什么?”
“我在家里闲得很闷,想看看报。
”
“你去订吧。
”
“我没有钱。
”
“要多少钱?”
“订一月,要三块钱。
”
“啊!”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
“你花钱应该向咱爹要去,我哪里来的钱?”
谈话就这样中断了。
这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
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呆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
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
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
1、这段文字运用了两种描写方法,分别是;。
2、妻子先说:“订那个干什么?”后又说“你去订吧。
”这两句矛盾性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3、当我说出“订一月,要三块钱”时,妻子“啊!”了一声。
发挥你的想象,请把妻子说“啊”时的表情、语气、语调、心理活动写出来。
4、“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一句应该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一、二、三若有现成的答案,建议写在上面)
一、二、三略。
四、孙犁,现代,文学,《荷花淀》。
五、
1、对话(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第一句话表现了妻子文化水平低,对读报没兴趣,对订报不理解。
第二句话是我在做了解释后,妻子对“我”的理解和关怀,表现了她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
3、略。
4、表明了作者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作为一个男子汉,读书人,还要向妻子借钱。
表现了作者的自责、无奈、惭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