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主要系统有哪些讲课稿

合集下载

飞机结构与系统(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飞机结构与系统(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器、控制器和作动器等电子设备实现飞行员输入的信号转换和翼面控制。
飞行操纵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早期的飞机采用简单的机械式操纵系统,通过钢索、连杆等机械部件实现飞行员对翼面和舵面的直接控制。随着 技术的发展,液压式操纵系统和电传式操纵系统逐渐取代了机械式操纵系统。电传式操纵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飞 行操纵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根据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数据,预计整个飞行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并根据需要将可靠 性指标分配给各个组件。这有助于确保系统整体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可靠性试验与验证
通过进行各种可靠性试验和验证,如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和功能试验等,评估飞行操纵系 统的可靠性。这些试验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飞行操纵系统
飞机上用于传输飞行员操纵指令 并驱动飞行操纵面运动的整套装 置,包括机械、液压或电动系统 。
飞行操纵的力学原理
力矩平衡
飞机受到重力和气动力作用,通过调 整飞行操纵面,使飞机获得所需的俯 仰、偏航和滚转力矩,以保持或改变 飞行姿态。
稳定性与操纵性
飞机具有稳定性,即受到扰动后能够 恢复原姿态的趋势;同时具有操纵性 ,即通过操纵指令改变飞行姿态的能 力。
构;执行机构包括各翼面和舵面,根据传动机构的运动改变飞行姿态和轨迹。
分类
根据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的不同,飞行操纵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操纵系统、液压式操纵系 统和电传式操纵系统。机械式操纵系统通过钢索、连杆等机械部件传递飞行员输入的力 或运动;液压式操纵系统通过液压传动方式传递力或运动;电传式操纵系统则通过传感
飞机结构与系统(飞行操纵系 统)课件
• 飞行操纵系统概述 • 飞行操纵系统的基本原理 • 现代飞行操纵系统的技术特点 • 飞行操纵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 飞行操纵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民用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6章 飞行管理系统

民用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6章 飞行管理系统
水平和垂直导航以及图形和数据显示; • 自动飞行控制 包括自动驾驶仪/飞行指引的运
行,推力管理等; • 机组操作 包括飞行计划数据输入,FMS工作
方式选择,显示选择等; • 报警 包括气象雷达报警,发动机状态指示以
及空中交通管制的支持。
6.3.1 导航功能 • 导航数据库管理;
• 位置计算:确定当前飞机精确位置。利用无线电 信号与IRS信号综合使用。优选DME/DME信号, 当仅有一个DME时,再使用同一台的VOR信号。 当在空中收不到无线电信号时,才单独使IRS信 号。
.经济爬升剖面:依成本系数计算。
成本系数=(总运营成本-燃油成本)/ 燃油成本 .依当前飞行条件确定最好飞行路线:爬升下降顶
点,阶梯爬升起点等。
6.3.3 制导指令计算功能 .飞行计划管理:路径计算及剖面预告 .横向制导指令生成(水平导航) .纵向制导指令生成(垂直导航)
6.3.4 不同飞行阶段的功能
• 速度计算:使用IRS速度分量计算地速及风速计 算(与ADC空速)。
• 高度计算:IRS的高度信号,并用ADC的气压高 度进行修正。
6.3.2 性能管理功能 选择飞机纵向剖面 (高度、速度、爬升下降速度等。) 要完成如下计算:
.最大高度 .最佳高度 得到最低巡航成本,以最少油量爬升
巡航高度,避开逆风,最大利用顺风高度飞行, 在下降阶段最大利用位能等。 .最大速度或最小速度 .不同方式下最佳速度
(IRS)、大气数据计算系统(ADS),以及仪 表着陆系统(ILS)、无线电导航系统; ----自动驾驶仪/飞行指引系统; ----自动油门控制系统等(推进系统)。 四大分系统形成了一个大的闭环控制系统。
分系统之间的数据利用公共数据总线进行传输。 各分系统又是可以独立工作的,分别执行各自独 立的功能。这样就保证系统中任一分系统的故障 不会引起FMS全部失效。

民用飞机空调系统剖析

民用飞机空调系统剖析

空气的压缩 吸入的空气经过压缩后,压力和 温度都会升高,为后续的制冷和 温度控制提供必要的条件。
空气的冷却 压缩后的空气经过冷却器,通过 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 以满足客舱温度的需求。
制冷原理
01
制冷剂的选择
飞机空调系统通常采用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过程吸收热量,从而达到
制冷效果。
02 03
确保飞机内部温度适宜,提供 舒适的乘坐环境。
湿度调节
保持适当的湿度,防止乘客感 到干燥或潮湿。
空气流量
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确保乘 客安全和健康。
噪音控制
降低系统运行噪音,提高乘客 舒适度。
测试方法和设备
测试方法
通过在地面和空中测试,模拟各 种飞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设备
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如 压力计、温度计、湿度计等。
测试结果分析和改进
结果分析
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分析,评估空调 系统的性能表现。
改进措施
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
05
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日常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 查,确保各部件正常工
作。
清洁滤网
定期清洁或更换空调滤 网,防止灰尘和杂物影
响空气质量。
02
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空气循环系统
01
02
03
功能
通过发动机或压缩机将外 部空气吸入,经过冷却和 过滤后供给机舱,同时将 机舱内的空气排出。
组成
包括风扇、压气机、散热 器、冷凝器、导管和过滤 器等组件。
工作原理
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后进 入散热器进行冷却,然后 经过冷凝器和导管进入过 滤器和空气分配系统。

飞机主要系统简介课件

飞机主要系统简介课件
导航系统功能
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确定飞机 的位置、航向、高度和速度,为 飞行员提供飞行指引,确保飞机 安全、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导航系统的技术发展
导航技术发展历程
飞机导航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仪表飞行规则(IFR)导航到卫 星导航的发展历程,目前正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导航技术
现代导航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多模态卫星导航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等,这些技术提高了导航精度和可靠性 。
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导航系统的应用
飞机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航空领域,为航班运行、机场管理、空中 交通控制等提供支持。
案例分析
以某航空公司为例,探讨飞机导航系统在航班运行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对飞 行安全和效率的影响。
飞机控制系统
04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详述飞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功能。
通信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语音通话的应用
飞机在起飞、巡航、降落等各个阶段都需要与地面进行语音通话,以 确保飞机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数据传输的应用
飞机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向地面发送飞行数据、气象数据等信息,有助 于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卫星通信的应用
卫星通信在飞机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为国际航班提 供稳定的通信服务,保障乘客的电话、网络等通信需求。
主起落架。
飞机动力系统02来自发动机类型与工作原理01
02
03
活塞式发动机
活塞式发动机利用汽缸内 的活塞运动产生动力,适 用于低速和短途飞行。
涡轮式发动机
涡轮式发动机通过旋转涡 轮叶片压缩空气,产生强 大推力,适用于高速和远 程飞行。
喷气式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通过高速喷 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产生 推力,具有较高的推进效 率和速度。

民航飞机主操纵系统

民航飞机主操纵系统

民航飞机主操纵系统民航飞机的主操纵系统之前的茶社小知识中给大家介绍了下襟翼和缝翼等飞机辅助装置,在介绍过这些“角色球员”之后,今天我们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民航飞机的主操纵系统怎么来控制飞机,这个是飞机操控的大头哦!总的来说,飞机操纵系统包括对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纵,请看下文:副翼副翼位于大翼后缘靠近翼尖区域;在大型飞机的组合横向操纵系统中,常常有4块副翼——2块内副翼和2块外副翼。

在低速飞行时,内外副翼共同进行横向操纵;而在高度飞行时,外侧复议被锁定而脱离副翼操纵系统,仅由内副翼进行横向操纵。

副翼用于操纵飞机绕纵轴的横滚运动,由驾驶盘操控。

当向左转驾驶盘时,左侧副翼向上偏转,同时右侧副翼向下偏转,导致左侧机翼的升力减小,而右侧机翼的升力增大,产生使飞机向左滚转的力矩,飞机绕纵轴向左侧滚转。

当向右转驾驶盘时,右侧副翼向上偏转,同时左侧副翼向下偏转,导致右侧机翼的升力减小,而左侧机翼的升力增大,使飞机绕纵轴向右滚转。

升降舵升降舵位于水平安定面的后缘,有些飞机有2块升降舵,如波音737、757、777。

而波音747、767等飞机则有4块升降舵。

升降舵由前推或后拉驾驶杆操控。

当前推或后拉驾驶杆时,会使升降舵偏转,从而产生俯仰力矩,操纵飞机绕横轴转动。

当当前推驾驶杆时,升降舵向下偏转,使尾翼升力增大,飞机产生低头力矩,绕横轴下俯(低头);当后拉驾驶杆时,升降舵向上偏转,使水平尾翼升力减小,甚至产生负升力,飞机产生抬头力矩,绕横轴上仰(抬头)。

方向舵方向舵位于飞机垂直安定面的后缘,大部分飞机采用单块的方向舵舵面,如波音737、757、767、777。

而波音747采用两块方向舵,上、下两块方向舵舵面铰接于垂直安定面的后缘。

方向舵由脚操纵机构——“方向舵脚蹬”操纵,用于操纵飞机绕立轴的运动。

当方向舵脚蹬在中立位置时,即左右脚蹬平齐时,方向舵也处于中立位置。

当向前蹬左脚蹬,右脚蹬向后运动时,方向舵向左偏转,作用于垂直位置上的空气动力使得飞机机头向左偏转。

飞机各个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用

飞机各个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用

飞机各个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功用08082332 洪懿液压系统飞机大型化以后,依靠驾驶员操纵控制各操纵面仅凭体力去搬动驾驶杆、踏踩脚蹬、拉动钢索使副翼或方向舵转动,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了。

此时飞机上就出现了助力机构。

飞机上的绝大部分助力机构采用的多为液压传动助力系统。

要在飞机的不同部件上使用液压,就要组成一个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由泵、油箱、油滤系统、冷却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及蓄压器等组成。

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位工作介质,利用液体静压来完成传动功能的一种传动方式。

飞机液压系统通常用来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和操作机轮刹车以及操纵舵面的偏转。

液压系统作为操纵飞机部件的一个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如重量轻、安装方便、检查容易等。

起落架缓冲支柱是主要的受力构件,起落架缓冲装置由轮胎和缓冲器组成。

她的功能是减小飞机在着陆接地和地面滑跑时所受的撞击力,并减弱飞机因撞击而引起的颠簸跳动。

起落架系统起落架主要功用是飞机滑跑、停放和滑行的过程中支撑飞机,同时吸收飞机在滑行和着陆的震动和冲击载荷。

利用液压进行起落架正常收放。

也可以人工应急放下起落架。

减震支柱的压缩可用空地感应控制。

在地面滑行时,可利用前轮进行转弯。

刹车组件装在主起落架机轮内,防滞系统用于提高刹车效率。

起落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构架式、支柱套筒式和摇臂式3种。

起落架缓冲支柱是主要的受力构件,起落架缓冲装置由轮胎和缓冲器组成。

她的功能是减小飞机在着陆接地和地面滑跑时所受的撞击力,并减弱飞机因撞击而引起的颠簸跳动。

起落架收放系统:为了减小飞行阻力,以提高飞行速度,增大航程和改善飞行性能。

它的主要组成部件有起落架选择活门,收放动作筒,收上锁及放下锁作动筒,起落架舱门作动筒,主起落架小车定位作动筒及小车定位往复活门,液压管路等。

起落架选择活门作用是将收放的机械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引起液压油通到起落架收放管路,从而实现起落架的液压收放。

起落架位置信号:它主要有电气信号,机械指示信号和音响警告信号。

民用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1章 绪论

民用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第1章 绪论
5%差带,但又不重新退出该误差带的时间。
---超调量%:超调量定义为: % yp y
y
说明:
----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反映了过程的快 速性;%反映了运动的平稳性。
----通过改变控制器形式和参数达到设计者要 求。
• 静态特性要求(静差要求) ---稳态误差=(期望的稳态值实际的稳态值) ---静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和开环放大系数有关, 也与输入信号的大小和形式有关。
➢ 人工操纵 驾驶员通过驾驶杆、脚蹬、油门杆的位移(或力)
给出控制信号 经过飞行控制计算机 (FCC) 计算控制律后 给出控制指令。
作动器根据此指令驱动相应的舵面(或油 门、喷口)产生位移 使飞机运动变量转换为
电信号
一路反馈给FCC
另一路输入显示装置,供驾驶
员读取,形成目视信息。
送给FCC的反馈信号与驾驶员给出的控制信号相
(2)反馈校正 • 最常用方法是在与被控量的负反馈部件平行地引
入被控量的微分信号的负反馈,如图所示。
• 减少系统输出的超调量,减小调节时间。
➢ 课程内容及安排
• 内容
1.飞行控制的基础知识 2.飞机自动驾驶仪和飞行指引仪 3.先进飞行控制系统 4.飞行管理系统 5.民机现代飞行控制系统(实例)
• 课时安排: 26学时
1.4飞控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
➢坐标系
o g :原点,地面上某一点
地 og xg 轴:地平面内并指

向某一方向;
坐 标 系
og yg 轴:在地平面内,垂
直于 xg 轴指向右方
og zg 轴:垂直于地面并指向
地心。
Sg og xg yg zg
机体坐标系
oSbxbyobxbzybb zb

民航专业文献客机飞行操纵系统

民航专业文献客机飞行操纵系统

民航专业文献客机飞行操纵系统四客机飞行操纵系统1.功用提供飞机的横向、纵向、竖直方向的姿态控制,并在起飞、着陆时增加升力,在减速运动时增加阻力。

1.1组成:主操纵系统:提供飞机的横向、纵向、竖直方向的姿态控制,由副翼系统、升降舵系统和方向舵系统组成。

辅助操纵系统:由扰流板/减速板系统、后缘襟翼系统、前缘襟翼和缝翼系统、水平安定面系统组成。

警告系统:失速警告系统:当飞机将要失速时,向驾驶员提供警告。

起飞警告系统:在飞机起飞滑跑时,如果某些部件不在正确的位臵,给驾驶员一个音响警告。

1.2操纵面位臵副翼:2个带有平衡板和调整片的副翼安装在每个机翼的后缘,靠近翼尖处。

水平安定面:水平安定面位于机身尾部,是全动的,用于纵向配平。

升降舵:2个带有平衡板和调整片的升降舵安装在每个水平安定面的后缘。

方向舵:位于垂直尾翼的后缘。

后缘襟翼:位于机翼后缘。

共有4块,每个机翼2块,分别在发动机内侧和外侧。

前缘襟翼:位于机翼前缘、发动机内侧。

共有4块,每个机翼2块。

前缘缝翼:位于机翼前缘、发动机外侧。

共有6块,每个机翼3块。

扰流板/减速板:位于机翼上表面,襟翼前方。

共有10块,每个机翼5块,从左到右依次编,分别为0、1、2、…、9。

其中,2、3、6、7号是飞行扰流板,0、1、4、5、8、9号是地面扰流板。

1.3操纵动力主舵面:正常情况由A系统或B系统液压力操纵。

应急情况方向舵由备用系统液压力操纵,副翼和升降舵可由人力操纵。

扰流板/减速板:2、7号飞行扰流板由B系统液压力操纵,其余由A系统液压力操纵。

后缘襟翼:正常情况下由B系统液压力操纵,应急情况下由电动马达操纵。

前缘装臵:正常情况下由B系统液压力操纵,应急情况下可由PTU或备用系统液压力操纵。

水平安定面:可由电动马达或人力操纵。

2.副翼系统2.1副翼的位臵是由2个动力控制组件(PCU)通过钢索来决定的,PCU的输入信号可以来自驾驶盘的偏转、配平作动筒的伸缩或自动驾驶伺服作动筒的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主要系统有哪些1、空调系统2、自动驾驶系统3、通讯系统4、电源系统5、防火系统6、飞控系统7、燃油系统8、液压系统9、防冰系统10、仪表系统11、起落架系统12、灯光系统13、导航系统14、氧气系统15、引气系统16、水系统17、发动机各个系统、发动机振动监测仪发动机接口控制装置18、主飞行控制系统19、驾驶舱控制系统20、照明系统21、内装饰系统22、控制板组件23、水/废水系统24、应急撤离系统25、氧气系统26、驾驶员座椅27、风档玻璃和通风窗28、风档温控和雨刷系统29、风门作动器30 航电系统31、高升力系统32、空气管理系统33、起落架系统图书目录编辑1.1 引言1.2 飞行控制原理1.3 飞行操纵面1.4 主飞行控制1.5 副飞行控制1.6 商用飞机1.6.1 主飞行控制1.6.2 副飞行控制1.7 飞行操纵联动系统1.7.1 操纵连杆系统1.7.2 钢索和滑轮系统1.8 增升控制系统1.9 配平和感觉1.9.1 配平1.9.2 感觉1.10 飞控作动装置1.10.1 简单的机械/液压式作动装置1.10.2 具有电信号的机械式作动装置1.10.3 多余度作动装置1.10.4 机械式螺旋作动器1.10.5 组合作动器组件(iap)1.10.6 先进作动机构1.11 民用系统的实施1.11.1 顶层比较1.11.2 空中客车的实施1.12 电传控制律1.13a380飞控作动1.14 波音777的实施1.15 飞行控制、引导和飞行管理的相互关系参考文献控制系统编辑2.1 引言2.1.1 发动机/机体接口2.2 发动机技术和工作原理2.3 控制问题2.3.1 燃油流量控制2.3.2 空气流量控制2.3.3 控制系统2.3.4 控制系统参数2.3.5 输入信号2.3.6 输出信号2.4 系统实例2.5 设计准则2.6 发动机起动2.6.1 燃油控制2.6.2 点火控制2.6.3 发动机旋转2.6.4 油门杆2.6.5 起动顺序2.7 发动机指示2.8 发动机滑油系统2.9 发动机功率的提取2.10 反推力2.1l 现代民用飞机上的发动机控制参考文献燃油系统编辑3.1 引言3.2 燃油系统的特性3.3 燃油系统部件说明3.3.1 输油泵3.3.2 燃油增压泵3.3.3 输油阀3.3.4 止回阀(nrv)3.4 燃油油量测量3.4.1 油面传感器3.4.2 燃油油量测量传感器3.4.3 燃油油量测量基础3.4.4 油箱形状3.4.5 燃油的性质3.4.6 燃油油量测量系统3.4.7 福克f50/f100系统3.4.8 空中客车a3203.4.9 “智能型”传感器3.4.10 超声波传感器3.5 燃油系统的工作模式3.5.1 增压3.5.2 发动机供油3.5.3 燃油传输3.5.4 加油/放油3.5.5 通气系统3.5.6 用燃油作为热沉3.5.7 外部燃油箱(副油箱)3.5.8 应急放油3.5.9 空中加油3.6 综合民机系统3.6.1 庞巴迪“环球快车”3.6.2 波音7773.6.3 a340-500/600燃油系统3.7 燃油箱的安全性3.7.1 燃油惰性化原理3.7.2 空气分离技术3.7.3 典型的燃油惰性化系统3.8 极区运行——冷燃油管理3.8.1 最少设备清单(mel)3.8.2 冷燃油特性3.8.3 燃油温度指示参考文献液压系统编辑4.1 引言4.2 液压系统设计4.3 液压作动4.4 液压油4.5 油液压力4.6 油液温度4.7 油液流量4.8 液压管路4.9 液压泵4.10 油液调节4.11 液压油箱4.12 告警和状况指示4.13 应急动力源4.14 设计验证4.15 飞机系统的应用实例4.15.1 阿佛罗rj型飞机液压系统4.15.2 bae系统公司“霍克”200飞机液压系统4.15.3 “狂风”式飞机液压系统4.16 民用运输机比较4.16.1 空中客车a3204.16.2 波音7674.17 起落架系统4.17.1 前起落架4.17.2 主起落架4.17.3 刹车防滑和拐弯操纵4.17.4 电子控制4.17.5 自动刹车4.17.6 多轮系统4.17.7 减速伞参考文献电气系统编辑5.1 引言5.1.1 电源系统的发展5.2 飞机电气系统5.3 发电5.3.1 直流发电5.3.2 交流发电5.3.3 发电控制5.4 初级功率分配5.5 功率转换和能量储存5.5.1 变流器5.5.2 变压整流器(tru)5.5.3 自耦变压器5.5.4 电瓶充电器5.5.5 电瓶5.6 次级功率分配5.6.1 功率切换5.6.2 负载保护5.7 典型的飞机直流系统5.8 典型的民用运输机电气系统5.9 电气负载5.9.1 电机和作动器5.9.2 直流电机5.9.3 交流电机5.9.4 照明5.9.5 加热5.9.6 子系统控制器和航空电子系统5.9.7 地面电源5.10 应急发电5.10.1 冲压空气涡轮5.10.2 备用电源变流器5.10.3 永磁发电机(pmg)5.11 现代系统的发展5.11.1 电气负载管理系统(elms)5.11.2 变速/恒频(vscf)系统5.11.3 270vdc 系统5.11.4 多电飞机(mea)5.12 电气系统最新的发展5.12.1 空客a380电气系统概述5.12.2 a400m5.12.3 波音787电气系统综述5.13 电气系统的显示装置参考文献气压系统编辑6.1 引言6.2 引气的应用6.3 发动机引气的控制6.4 引气系统指示6.5 引气系统的使用对象6.5.1 机翼和发动机的防冰6.5.2 发动机的起动6.5.3 反推力装置6.5.4 液压系统6.6 总静压系统6.6.1 总静压测量的新方法参考文献环境控制系统编辑7.1 引言7.2 对控制环境的需求7.2.1 气动力加热7.2.2 太阳加热7.2.3 航空电子设备的热载荷7.2.4 飞机系统的热载荷7.2.5 座舱调节的需要7.2.6 航空电子设备调节的需要7.3 国际标准大气(isa)7.4 环境控制系统设计7.4.1 冲压空气冷却7.4.2 燃油冷却7.4.3 发动机引气7.4.4 引气流量和温度的控制7.5 制冷系统7.5.1 空气循环式制冷系统7.5.2 涡轮风扇系统7.5.3 升压式系统7.5.4 逆升压式7.5.5 冲压驱动逆升压式7.5.6 蒸发循环式制冷系统7.5.7 液冷式系统7.5.8 消耗性热沉7.6 湿度控制7.7 现有系统的低效率7.8 空气分配系统7.8.1 航空电子设备的冷却7.8.2 非调节舱7.8.3 调节舱7.8.4 调节舱的设备架7.8.5 地面冷却7.8.6 座舱分配系统7.9 座舱噪声7.10 座舱增压7.1l 缺氧7.12 分子筛氧浓缩器7.13 耐过载能力7.14 驱散雨滴7.15 防雾和除雾7.16 飞机结冰参考文献应急系统编辑8.1 引言8.2 告警系统8.3 火警探测和灭火8.4 应急动力源8.5 防爆8.6 应急供氧8.7 乘客撤离8.8 飞行人员救生8.9 计算机控制的座椅8.10 弹射系统的定时8.11 高速救生8.12 事故记录仪8.13 应急坠毁电门8.14 应急着陆8.15 应急系统试验参考文献旋转翼系统编辑9.1 引言9.2 直升机的特殊要求9.3 直升机飞行的原理9.4 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9.5 主飞行控制作动9.5.1 人工操纵9.5.2 增稳9.5.3 自动驾驶仪模式9.6 主要的直升机系统9.6.1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9.6.2 液压系统9.6.3 电气系统9.6.4 健康监控系统9.6.5 特殊的直升机系统9.7 直升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9.7.1 eh101飞行控制系统9.7.2 偏航控制的“无尾桨”(notar)方法9.8 主动控制技术9.9 先进的战区直升机9.9.1 目标截获和标示系统(tads)/驾驶员夜视系统(pnvs)9.9.2 ah-64c/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9.10 偏转式旋翼系统9.10.1 偏转式旋翼的原理和发展9.10.2 v-22“鱼鹰”9.10.3 民用倾转旋翼机参考文献先进系统编辑10.1 引言10.1.1 短距起降机动技术验证机(smtd)10.1.2 飞行器管理系统(vms)10.1.3 多电飞机lo.1.4 多电发动机10.2 隐身性10.2.1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10.3 综合飞行和推进控制(ifpc)10.4 飞行器管理系统10.5 多电飞机10.5.1 发动机功率的提取10.5.2 波音787(多电)电气系统10.5.3 多电液压系统10.5.4 多电环控系统10.6 多电作动10.6.1 电静液作动器(eha)10.6.2 机电作动器(ema)10.6.3 电刹车10.7 多电发动机10.7.1 常规发动机特性10.7.2 多电发动机特性10.8 隐身设计的影响10.8.1 洛克希德公司f-117a“夜鹰”10.8.2 诺斯罗普公司b-2“幽灵”10.8.3 联合攻击战斗机——f-35“闪电”Ⅱ10.9 技术发展/验证机10.9.1 270v直流容错发电系统10.9.2 热能量管理组件10.9.3 afti f-16飞行验证10.10 预报系统参考文献设计研制编辑11.1 引言11.1.1 系统没计11.1.2 研制程序11.2 系统设计11.2.1 主要机构和文件11.2.2 设计指南和认证技术11.2.3 研制程序的主要部分11.3 主要的安全性程序11.3.1 功能危险性分析(fha)11.3.2 初步系统安全性分析(pssa)11.3.3 系统安全性分析(ssa)11.3.4 共同源分析(cca)11.4 需求的捕捉11.4.1 自上而下法11.4.2 自下而上法11.4.3 捕捉需求的实例11.5 故障树分析(fta)11.6 依存关系图11.7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11.8 元(部)件可靠性11.8.1 分析的方法11.8.2 使用中数据11.9 调遣可靠性11.10 马尔柯夫分析11.11 研制程序11.11.1 产品寿命周期11.11.2 初步设计(原理)阶段11.11.3 定义阶段11.11.4 设计阶段11.11.5 制造阶段11.11.6 试验阶段(鉴定阶段)11.11.7 使用阶段11.11.8 整修或报废11.11.9 研制大纲11.11.10 v形图11.12 双发飞机延长航程运行参考文献环境条件编辑13.1 引言13.2 环境因素13.2.1 高度13.2.2 温度13.2.3 油液污染13.2.4 太阳辐射13.2.5 淋雨湿度潮湿13.2.6 霉菌13.2.7 盐雾/轻盐雾13.2.8 沙、尘13.2.9 爆炸性大气13.2.10 加速度13.2.11 浸渍13.2.12 振动13.2.13 噪声13.2.14 冲击13.2.15 爆炸冲击13.2.16 酸性大气13.2.17 温度湿度振动高度13.2.18 结冰/冻雨13.2.19 声音振动温度13.2.20 射频辐射13.2.2l 闪电(雷击)13.2.22 核、生物和化学武器的污染13.3 试验和鉴定程序参考文献[1] 航空电子技术编辑12.1 引言12.2 微电子器件的性质12.2.1 处理器12.2.2 存储器器件12.2.3 数字式数据总线12.2.4 a429数据总线12.2.5 mil-std-1553b12.2.6 arinc 629数据总线12.2.7 商用货架产品(cots)数据总线12.3 飞机系统的数据总线综合12.3.1 战斗机技术验证机(eap)12.3.2 空中客车a330/a34012.3.3 波音77712.3.4 支线飞机/公务喷气机12.3.5 a380航空电子结构12.3.6 波音787航空电子结构12.3.7 cots数据总线——ieee 139412.4 光纤总线12.5 航空电子设备集装标准12.5.1 航空运输无线电台(atr)标准12.5.2 模块原理装置(mcu)12.6 典型的lru结构12.7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飞机主要系统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