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合集下载

药剂科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药剂科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2013年药剂科差错防范培训主讲:参加学习人员:培训内容:一、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一)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二)药品因素:1、药品名称相似:2、同一药品不同规格: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一)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例如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

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 mg qd写成150mgqd,在成患者血压剧降的调剂差错;药品管理不科学,易混淆药品的位置相近引发差错:如将复合维生素B片发成维生素B2片等。

(二)药品因素:1、药品名称相似: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镁,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等。

此类差错占34%。

2、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例如氨曲南(1.0g和0.5 g)。

少数情况下3种规格,同时这些不同规格的字通常不醒目,这都是增加差错发生的因素。

3、同一药品不同剂型:药师调配药品时只读处方上药品的通用名称,忽视了药品的剂型,如将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发成乳胶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发成乳膏,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发成片剂等。

4、药品包装相似:同一厂家的系列产品外包装、颜色、形状和大小相似,称为引起调配错误的危险因素。

例如参松养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

二、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措施(一)学习和培训:学习《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培训服务礼仪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成立各专业的学习小组。

提高药师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操作规程考核和质量检查力度:要求药师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做到“四查十对”。

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培训记录

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培训记录

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培训记录此次培训由XXX授课,重点对不合格药品的管理进行了全面讲解。

XXX/XXX/XXX/XXX等员工参与了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团队对于不合格药品处理的专业能力,确保药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企业信誉。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对不合格药品的识别、控制、处置及预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训题目: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培训时间:2024.05.11授课人:XXX参训人员:XXX参考教材: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培训主要内容:1.确认为不合格品或应当按不合格品处理的情形包括:(1)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和四十九条,被认定为假药或劣药。

(2)质量证明文件不符合要求的药品。

(3)药品的包装、标签或说明书内容不符合规定,或药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不达标。

(4)包装破损或被污染,影响药品销售和使用的情况。

(5)批号或有效期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6)药品来源不符合规定。

(7)验收员在进货验收时发现药品的外观质量及包装质量不符合法定标准。

(8)药品成分或含量与国家药品标准不符。

(9)未标明有效期、超过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10)未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

(11)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或容器受污染。

(12)过期、失效、发霉变质或其他质量问题的药品。

(13)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

(14)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抽样送检后确认为不合格的药品。

(1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禁止销售通知涉及的药品。

(16)从证照不全的单位或超出经营范围的单位购入的药品。

2.不合格药品的控制与管理(1)药店需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管理,专设不合格品存放区,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明显悬挂红色标志,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2)在验收环节发现不合格药品时,验收员应拒绝验收并入库,将不合格品暂存于专设区域并悬挂红色标志,同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员和采购员进行退换货处理。

(3)当养护员在药品陈列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时,应立即挂黄牌暂停销售,并填写《药品质量复检通知单》通知质量管理员。

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

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药房调剂差错防范培训记录时间:地点:人员:主持人:内容:药品调剂差错会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系统的信任,增加医疗费用。

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知识缺乏、行为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系统的缺陷或缺乏等。

熟练与非熟练的工作人员均可产生差错,涉及药师、医师、护士、辅助人员(如药房技要认员)、行政管理人员、药品制造商,以及患者和他们的监护人等。

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 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有多种,如药品名称不对或规格、数量不符及医师处方错误,药师把关不严发错药品,护士核对有误或配药时加错药品,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药品包装上的用法与用量写法、理解有误造成严得后果,而药品外包装相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调剂差错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责任者本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药剂人员加强处方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协助临床提高用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处方中部分药名易混淆颜色相似在同规格注射液中,丹参、曲克芦丁,特别是一些无色液体制剂,如柴胡、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很容易混杂,所以发类似药品时务必打开盒盖检查,同时应注意保持针剂外包装盒完好,避免混杂其他药品,检查药品数量。

护士在领取药品时应认真核对,配药时更应再次审核,防止差错发生。

包装相似由于外观包装,或一个厂的系列产品其及药物名称的书写十分相似。

虽然有些是同类药品,但在摆放时须分开放置。

有的药品包装具有特殊性如:白内停滴眼剂、利福平滴眼剂等,内附药片或药粉,须先溶解然后滴眼。

发药时应特别交代清楚。

有的患者就不懂将药物溶于滴眼液中,只用不含药物的溶剂滴眼,这样既达不到局部用药的目的,又无治疗作用。

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特别说明如: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浓度过高会烧伤黏膜,它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是%,每天坐浴1次~2次,有的患者加入的水偏少,而且每日内坐浴次数过多,导致外阴灼伤。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药品调剂差错会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系统的信任,增加医疗费用。

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知识缺乏、行为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系统的缺陷或缺乏等。

熟练与非熟练的工作人员均可产生差错,涉及药师、医师、护士、辅助人员(如药房技要认员)、行政管理人员、药品制造商,以及患者和他们的监护人等。

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有多种,如药品名称不对或规格、数量不符及医师处方错误,药师把关不严发错药品,护士核对有误或配药时加错药品,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药品包装上的用法与用量写法、理解有误造成严得后果,而药品外包装相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调剂差错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责任者本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药剂人员加强处方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协助临床提高用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1.1 处方中部分药名易混淆如:阿拉明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可拉明中枢神经兴奋药尼可刹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普鲁卡因局麻药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类抗菌药克拉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丙嗪抗组胺药氯丙嗪抗精神病药1.2 颜色相似在同规格注射液中,丹参、曲克芦丁,特别是一些无色液体制剂,如柴胡、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很容易混杂,所以发类似药品时务必打开盒盖检查,同时应注意保持针剂外包装盒完好,避免混杂其他药品,检查药品数量。

护士在领取药品时应认真核对,配药时更应再次审核,防止差错发生。

1.3 包装相似由于外观包装,或一个厂的系列产品其及药物名称的书写十分相似。

虽然有些是同类药品,但在摆放时须分开放置。

1.4 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特别说明如: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浓度过高会烧伤黏膜,它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是0.102%,每天坐浴1次~2次,有的患者加入的水偏少,而且每日内坐浴次数过多,导致外阴灼伤。

药房员工培训记录

药房员工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培训题目:不合格药品管理培训时间:授课人:参训人员:引用教材: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培训主要内容: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确认为不合格品或按不合格品处理:(1)《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四十九条规定的假药、劣药。

(2)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的药品。

(3)包装、标签、说明书内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包括药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药品。

(4)包装破损、被污染,影响销售和使用的药品。

(5)批号、有效期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6)来源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7)验收员在进货验收时发现的外观质量及包装质量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8)药品所含成分或成分含量与国家药品标准不符的。

(9)应标明有效期却未标明有效期的、超过有效期的、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10)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

(11)被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污染的药品。

(12)过期、失效、霉烂变质及其它质量问题的药品。

(13)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

(14)企业质管部抽样送检确认不合格的药品。

(15)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出通知禁止销售的药品。

(16)向证照不全的单位或超越经营范围的单位购进的药品。

2.不合格药品的控制管理(1)药店要加强不合格品的管理,设立不合格品存放区,与合格品分别存放,并悬挂红色标志,杜绝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2)验收环节发现不合格药品,验收员应拒绝验收入库,将不合格品暂时封存于不合格品区悬挂红色标志,并及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反馈到质量管理员,采购员负责退、换货。

(3)养护员发现陈列药品可能有质量问题时,应挂黄牌暂停销售,同时填写《药品质量复检通知单》质量管理员,质量管理员一般在规定检测期内复检完毕,如不合格应填写《药品停售通知单》,质量管理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把不合格品移至不合格品区存放,并挂上红色不合格品标志。

已停售的药品经鉴定确认合格需要解除“停售”时,根据《药品解除停售通知单》,将药品从不合格品区移至合格品区,并挂绿色合格标志。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

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第一篇: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2016年上半年药剂科调剂差错防范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药品调剂差错会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系统的信任,增加医疗费用。

产生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知识缺乏、行为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系统的缺陷或缺乏等。

熟练与非熟练的工作人员均可产生差错,涉及药师、医师、护士、辅助人员(如药房技要认员)、行政管理人员、药品制造商,以及患者和他们的监护人等。

防止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有多种,如药品名称不对或规格、数量不符及医师处方错误,药师把关不严发错药品,护士核对有误或配药时加错药品,一些患者及家属对药品包装上的用法与用量写法、理解有误造成严得后果,而药品外包装相似也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调剂差错不但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责任者本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药剂人员加强处方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协助临床提高用药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1.1 处方中部分药名易混淆如:阿拉明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可拉明中枢神经兴奋药尼可刹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普鲁卡因局麻药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类抗菌药克拉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丙嗪抗组胺药氯丙嗪抗精神病药1.2 颜色相似在同规格注射液中,丹参、曲克芦丁,特别是一些无色液体制剂,如柴胡、安痛定、硫酸庆大霉素等很容易混杂,所以发类似药品时务必打开盒盖检查,同时应注意保持针剂外包装盒完好,避免混杂其他药品,检查药品数量。

护士在领取药品时应认真核对,配药时更应再次审核,防止差错发生。

1.3 包装相似由于外观包装,或一个厂的系列产品其及药物名称的书写十分相似。

虽然有些是同类药品,但在摆放时须分开放置。

1.4 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特别说明如: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浓度过高会烧伤黏膜,它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是0.102%,每天坐浴1次~2次,有的患者加入的水偏少,而且每日内坐浴次数过多,导致外阴灼伤。

2019年业务学习-用药差错与防范培训

2019年业务学习-用药差错与防范培训

2019年药剂科业务培训记录表用药差错与防范2011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用药错误定义为:药物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

临床用药的过程一般是指开写处方、转抄医嘱、药师调剂发药、护士或患者给药以及监测用药结果等。

这也是我们药学人员工作、考试都要学习的内容。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治疗性操作,是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是医、药、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1.医生开方差错:1.1书写差错;1.2对药品不熟;1.3对药物剂型不熟悉造成用法错误;1.4不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等;1.5医师对用药政策不了解。

2.药师调配差错:2.1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操作规程、核对制度配方,纪律松散,劳动态度不严肃造成的,疲劳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受周围环境影响等都可能配错药;2.1.1调配虽有核对,核对药师疏于形式而造成发药错误,甚至配发过期变质的药品;2.1.2核对与交代不清;2.1.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2.2药品名称混乱;2.3组织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确,药品摆放位置混乱、调剂者粗心未核对而忙中出现差错;2.4药品质量;3.护士给药差错:3.1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措施如“三查七对”执行不到位,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3.2交接班不清,特殊药物治疗没仔细的搅拌,接班后没及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3.3处理医嘱错误;3.4配药不规范,粉针溶解不完全,抽吸残余药量较多,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增加微粒污染;3.5多数护士只注意本组药物间的配伍而忽略相邻两组药物的配伍禁忌;4.患者用药错误:4.1误解医嘱;4.2不明用法;4.3超剂量使用;4.4干燥剂当药服下;4.5不知剂量单位换算;4.6慢性病用药问题,尤其老年人长期服药,因记忆力差常出现漏服、错服、多服药品的现象;防范措施防止用药差错首先要有医师开出正确规范的处方或医嘱,防止药师和护士误解。

1.医师开方差错防范:1.1应全面掌握药物治疗新动态多与药师沟通;用药要考虑患者生理病例情况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1.2处方、医嘱书写应规范、完整,字迹应清晰易辨;1.3处方医师多与患者交流,说明服药应注意的事项及需药物不良的预防和观测方法;2.药师调配差错防范:2.1药品的正确调配:2.1.1药品摆放有序,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等应分开摆放,是减少取药差错的重要防范措施;2.1.2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遇字迹潦草的处方应与医师联系确认后再配发防差错;2.1.3严格执行审方制度,发要前应重复检查原始取药凭证,确保药名、标签、包装、数量、剂量无误;2.1.4采取柜台式发药。

药学技能和差错防范培训

药学技能和差错防范培训
五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28保六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药学技能和差错防范培训

一、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二、药品分装操作过程
三、差错防范培训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人员应按操作规程 调剂处方药品,一般包括以 下过程:认真审核处方,准 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 上项目,向患者交付处方药 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说 明与指导。 一、审核处方 首先是开方医师的资质 是否符合规定,不同的药品 是否使用规定的处方笺书写, 还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规定必须做皮 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 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量与临床诊断 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 (四)剂型与给药途径;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 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二、调配药品 (一)仔细阅读处方, 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二)对贵重药品及麻 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三)药品配齐后,与 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 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 范地书写标签; (四)调配好一张处方 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 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五)对需要特殊保存 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 患者注意,如“置2~8℃ 保存”; (六)在每种药品外包 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 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七)核对后在处方相 应位置签名; (八)法律、法规、医 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 情况。

三、






(一)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患 者所就诊的科室以帮助确认患者身份; (二)逐一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 检查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三)发现配方错误时,应将药品 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四)向患者说明每种药品的服用 方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同一药品有两盒 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五)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六)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药剂科差错防范培训
主讲:
参加学习人员:
培训内容:
一、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
(一)药师因素: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
(二)药品因素:1、药品名称相似:2、同一药品不同规格: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
(一)药师因素:
1、工作态度: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例如药品含量改变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

2、业务水平: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 mg qd写成150mgqd,在成患者血压剧降的调剂差错;
药品管理不科学,易混淆药品的位置相近引发差错:如将复合维生素B片发成维生素B2片等。

(二)药品因素:
1、药品名称相似: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镁,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等。

此类差错占34%。

2、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例如氨曲南(1.0g和0.5 g)。

少数情况下3种规格,同时这些不同规格的字通常不醒目,这都是增加差错发生的因素。

3、同一药品不同剂型:药师调配药品时只读处方上药品的通用名称,忽视了药品的剂型,如将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发成乳胶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发成乳膏,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发成片剂等。

4、药品包装相似:同一厂家的系列产品外包装、颜色、形状和大小相似,称为引起调配错误的危险因素。

例如参松养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

二、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防范措施
(一)学习和培训:学习《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培训服务礼仪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成立各专业的学习小组。

提高药师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操作规程考核和质量检查力度:要求药师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做到“四查十对”。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均有书面回复,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结果。

(三)严肃窗口记录:严禁药师在工作时间串岗、聊天、接听手机;避免外来人员与其他杂事的干扰。

(四)规范处方形式
(五)其他:
1、将工作流程改为双人核对,提高配发的准确性;
2、合理调整药品位置,完善药品标识;
3、加强日常盘点;
4、加强药师与医师的沟通;
5、药品字典维护的是药品通用名称和商品名两种,方便医师查询,以指导临床用药。

三、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一)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

(二)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

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三)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四、《处方管理办法》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一)处方中的“诊断与用药”
文献显示,门诊处方中“诊断与用药不符”的发生率占不合格处方的10.45%。

药师“审方”,就是审察医生的诊断疾病与治疗用药是否相符,有无超出“说明书”提出的“主治”的范围;对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剂量用法等错误,药师有责任提出质疑;若远远超出“主治”的适应证,则有权拒绝调剂,以防止不规范用药和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

如麻醉药品(哌替定)对长期慢性疼痛患者门诊使用有严格要求。

其实,在药师“审方”发药前,就已经在医师和药师的查房、会诊记录上,表述了患者的病情诊断与观察治疗的内容,包括了诊断和用药等过程的实施。

到医师开方药师审方阶段,并非存在着盲目给药,只是有时兼顾着治疗合并证,或其他脏器疾病,或其他疾病的用药,也有笔误等。

此时,药师有责任建议医生修正不合理处方。

(二)四查十对
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在不合理处方中,“重复用药”占12.89%;存在相互作用(有潜在临床意义或配伍禁忌)占25. 78%。

从涉及人员范围上讲,“抗感染药物滥用”,多见于中、青年医师;“诊断与用药不符”主要来源于非本科用药、年轻医师用药;还有“用法用量欠妥”的处方等;这不仅反映年轻医师药学知识欠缺,也有临床药学服务不到位的责任。

最直接的原因是缺少医药人员的沟通,缺少临床药学实践平台,缺少医药结合的亲和力。

此时实施的《办法》,加大了医药结合的凝聚力,促进了药剂人员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为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提供了可操作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