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学设计3
《识字3》教案设计简析

《识字3》是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册识字篇,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以提高其基本语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非常关键,下面通过对《识字3》教案设计简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有效地教授汉字。
一、教材分析识字篇是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部分,而《识字3》则是其中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
本教材共14个课题,每个课题都分别囊括了多个汉字,如“滔滔不绝”、“移橹向岸”以及“如画如诗”等,内容涉及到生活、文学、历史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的1.了解汉字规律在识字教学中,尤其是在《识字3》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和规律。
比如,让学生认识到偏旁部首的作用和组合方式,以及通过部首的组合可以记忆汉字的方法等。
在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汉字知识理论,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汉字,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汉字的读写技巧。
2.提高语言水平通过学习《识字3》的课文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其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更能够增加词汇量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汉字与语言联系的紧密程度,提高其汉字应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增强文化气息《识字3》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涉及到汉字本身,还包括了一些文化元素,如传统习俗、名人事迹等。
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策略1.循序渐进在教学《识字3》时,教师应该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
在教学时先教授基础汉字,然后逐步引入组词和应用,最后再教授更为复杂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循序渐进,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顺利地掌握汉字的各种应用技巧。
2.重视读写结合在教学《识字3》时,教师需要不断强调读写结合,认真听读和认真书写的重要性。
通过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汉字,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中能够更加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识字3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3 教案教学设计曾文燕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对对子的兴趣,加强对大自然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诵读课文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词语卡片;田字本;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观察过天上的云吗?美不美?还想不想再看看更美的景色?来,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欣赏图片:晨雾、云海、朝霞、夕阳、和风细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牛羊成群、万紫千红、遍地红花、霜、雪)。
2、图片上的词语还没学,怎么有的小朋友就已经认识了?课堂上还有不认识字的怎么办?3、好,下面我们就用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学习识字3。
(齐读课题:识字3)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开书36页。
老师先提一个小要求:读课文的时候,想想每一行都有一个什么字?好,自由读吧!谁来说,每一行都有一个什么字?观察得多仔细呀!(出示图1)2、请看,这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词语,有的是两字词语,有的是四字成语,只要在中间加个对字,就成了这篇课文——对子歌。
能读好吗?好,请看着大屏幕,这次,小朋友要特别注意红色生字的读音,把课文再读一遍吧!3、刚才我听到有些小朋友的翘舌音和后鼻音读得还不够准。
(出示图2)瞧,我把生字都从课文里请出来了。
请谁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读对了,大家跟着他读两遍。
这个字音,请听大老师读。
(纠正霜、朝、蜂得读音)还有谁想读,好,开火车,小小火车谁来开?(我来开)全班一起读。
4、生字都会读了吗?好,我们来玩个摆长龙的游戏。
(全班念儿歌:玩字卡,摆长龙,快速认读我最棒!)5、(出示图3)下面,我们来跟电脑小博士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点击小博士)6、(出示图4)瞧,生字们排着队准备回家了,草地上的这排小房子,分别是谁的家呢?仔细看看屋顶上的门牌,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引导说话:我发现第一间房子住的是——)7、回到了家,生字们多高兴呀!(点击图5)咦,这两个字怎么长得好像两兄弟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禾字头)禾字头该怎么写呢?谁来写一些这个“秀”字?请一名同学带着写字本和铅笔上来写,其他小朋友认真看,心里评一评。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 识字3》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三》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学内容1.学习汉字——夸、跨、挎;蓝、篮;磨、蘑、魔;冒、帽。
2.学习儿歌《蘑菇出来戴草帽》。
教学过程一、复习基本部首,为识字搭建桥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继续遨游汉字王国,和新的汉字伙伴做游戏,大家高兴吗?生:高兴!师:听到小朋友们响亮的回答,有几个大家熟悉的部首跳出来,抢着和你们打招呼了。
快看!(教师用幻灯出示不同的部首。
)生1:足字旁。
师:带“足字旁”的字常常和什么有关呢?生1:和脚有关。
生2:草字头。
“草字头”的字和草有关。
生3:不对,带“草字头”的字表示和植物有关。
生4:提手旁。
带“提手旁”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
生5:竹字头。
带“竹字头”的字一般和竹子有关。
生6:巾字旁。
带“巾字旁”的字一般和布有关。
……点评:汉字多为形声字。
形声字的特点是“部首表义”。
因此,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部首,从而为后面的生字学习及形近字辨析打下基础。
二、把握构字特点,轻轻松松学生字1.学习第一组字。
夸师(教师出示字卡:夸):谁能读读这个字?生:k-u-ā-kuā。
师:还记得三拼音的拼读特点吗?生(齐):声轻介快韵母响。
师:大家看,“夸”字的最后一笔是什么?生:竖折折钩。
师:它的形状像什么呢?(教师竖起大拇指,作提示。
)生:有点像竖起的大拇指。
师:请你也竖起大拇指来夸夸身边的同学吧!生1:倪鹏涛的日记写得很有趣,那篇《李老师照镜子》我最喜欢读了!生2:汤家铭是个勇敢的小男生!他磕破了膝盖都没哭。
生3:蔡燕同学每天坚持读课外书,我要向她学习。
……师:小朋友们都能看到别人的优点,真不错!下面,让我们来写写这个“夸”字吧,先写一个“大”字,“大”字的撇、捺要舒展一些,接着写两横,像个小“二”,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学生书空,临写。
)跨挎(教师出示字卡,学生读拼音认字:跨、挎。
)师:下面,有两位小演员要出场啦。
你们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表演,猜猜分别表示的是哪个字?(一学生表演跨栏的动作;一学生挎着篮子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走来。
一年级下册《识字3》“雾、霜” 教学设计

1、识字,写字。
2、学会对对子。
教与学的媒
PPT
体选择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 号
名称
课堂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环节
长度
1
一、导入新课
导入
3分钟
2
二、自主识字
自主识字、汇报
10分钟
3
三、读文感悟
指导朗读、 感悟对对子这种 传统文化
5分钟
4
四、学习第一小节(PPT)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识字3》
课程标准
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生字,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内容 分析
《识字3》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 字韵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 与大自然有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 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教学本课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 大自然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通过PPT,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引出要学习的生字词。
略
反馈评价
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说出各种景物,从而引出了要学习的生字词。
教学活动2:*******
活”等13个生字。
技术资源
应用PPT,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以及掌握13个生字。
常规资源
PPT
1、出示注音的生字: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 干、李、杨、秀。
带有“虫”字旁的字:蝶、蜂(组词)
有效实施:《识字3》课堂教学与说课教案

有效实施:《识字3》课堂教学与说课教案。
第一步:了解教材和教案在实施《识字3》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了解教材和说课教案的内容。
教材是一本由教育部出版的正式教材,帮助孩子学习汉字。
《识字3》课本共有20课,每课包含6个汉字。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注音符号,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符号发音和学习如何使用它。
教材还包含一些补充材料,如汉字识别方法和练习顺序。
说课教案是由教师根据教材编写的一份教师教学指南。
这个指南包含每一课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先前知识、教案的大纲、课程评估和资源列表。
好的说课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为每一课做好准备,更好的掌控老师的教学过程。
第二步:制定教学计划一旦教师了解了教材和说课教案,接下来就需要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师计划完成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包括课程各阶段的时间表,教学方法和所需材料等。
教学计划的目标和步骤应与说课教案的要求相符合,以确保课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同时,教师还需要计划如何追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对教材、教案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第三步:准备教学材料在上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识字3教材、教师讲义、备课笔记、颜色笔和纸张等。
教师应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教学顺畅,而不会出现教学时间浪费或教学中断的情况。
第四步:实施识字3的课堂教学识字3的课堂教学涉及词汇、发音和拼字技能,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识字3》教材的最佳实践,例如重复和引导,以帮助学生加快学习速度和提高记忆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五步:课后评估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涵盖测验、作业、讨论和笔记等多种方式。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收获,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计划。
结论实施《识字3》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准备,制定计划,准备好材料,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课后评估。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舟字教学片段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舟字教学片段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柳州市柳江县流山中心小学:韦淑姣一、教材简析:《识字3》是本册识字单元中的第3课,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主要是认识象形字。
二、教学目标认识象形字,通过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通过字理认识象形字。
四、教法与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形象直观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舟”的过程的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资源和文本的资源,结合字理识字,让学生充分了解“舟”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方试,了解象形字的由来,对我国的汉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
五、舟字的教学过程(一)、图文对照,初识象形字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
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3、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4、想想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他们看到的东西吗?课件展示。
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认识器官。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用手指着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手、脚,引导其他学生说说这些人体器官具体的名称。
揭题导入:其实,这些人体器官在古代有不同的说法。
嘴巴就是“口”,耳朵就是“耳”,眼睛就是“目”,手还是“手”,脚就是“足”(板书:口耳目手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汉字,学写这些汉字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程。
二、借助课件,认识生字。
1.学习“口”。
出示课文插图中有关“口”的人物图片,组织学生认真观察。
指名说说“口”。
(口就像人张开的嘴巴。
)认识“横竖”。
(1)教师用橡皮泥演示笔画“横竖”;先搓一个长条表示横,然后向下折。
告诉学生“横竖”是一笔携程。
(2)指导写“横竖”先写长横,再向右下方顿笔,最后回笔向左下方折出。
(3)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口”的读音及笔画笔顺,并书空练习。
(4)引导:我们的口能做哪些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口的功能)(5)要求学生用“口”组词并造句。
(6)教师小结:同学们,凡是有“口”的汉字都和人的嘴巴有关系。
2.学习“耳”(1)出示课文插图中有关“耳”的人物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摩。
(2)指名说说“耳”像什么。
(耳就像人的耳朵)(3)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耳”的读音及笔画笔顺,并书空练写。
(4)引导:我们的耳朵能做哪些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耳朵的功能)(5)要求学生用“耳”口头组词、造句。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目、手、足”3个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中有关“目、手、足”的人物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摩。
(2)指名说说“目、手、足”分别像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3》教学设计

2 1- 2 02 0
九 年 务 教 育 小 学 语 第 二 册
《 字 3 教 学 设 计 识 》
文 / 小 娟 王
[ 设计理念 ]
4再 读 整 小 节 。 .
《 字 3 这篇集 中识字 的课 文 , 以对子 作为文章 的载体 , 识 》 它 描 绘 了大 自然的美好 景物。 对对子是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 激发孩子 们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也 是文 章的主要教学 目标 之一 。如何让
方 啊?( 是姓 ) 都
1 . “ “ 等1 认识 雾” 霜” 3个生字 , 会写“ “ ” 6个字 。 和”语 等
2能正确 、 . 流利地朗读课文 。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 的兴趣 。 . [ 教学重点 ] 会读 生字 、 写生字 , 会正 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 教学难点 ]
( ) 一 学习第一 小节 : 1 句一 句地读 , . 一 把不会的字学会 , 把不懂 的词弄懂 。
出示 : 云对雾 , 雪对霜。指名读。
过呢?
字 与儿童 的生活结合起来 , 识字 中的音 、 、 形 义结合起来 。 学生通过
找规律等形式去 自主识 字。教师始终 以赏识 的 目光 , 以激 指导 : 云和雪小朋友肯定都见过 , 点课件 ) ( 那雾 和霜有没 有见 看 图片 、 励性 的语言 导引学生 自主识字 。 在教学 中 , 师穿针引线 , 疑解 疑 , 教 释 能让学 生 自行掌握 就放 2引 导 : 是在早晨 出现 的 , 阳一 出来 它就 散 了( 可以 叫 . 雾 太 也 手让学生去 自悟 、 自练 、 自得 , 而不越俎 代庖 , 发挥 了教 师作 为“ 引 “ 雾” 。 晨 ) 导者和组织 者” 的作用 。 点击课件 , 叶子上 白白的那些 晶体 就是什么 ?霜。每到深 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师生交叉读。
5、同桌交叉读。
6、扩展活动:
你能不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出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如果他对不上来,那你就帮帮他,也就是说你 出的对子你自己要能对哦。
三、实践活动
在课文中选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词写一写,不会的用拼音,并为它配上漂亮的图画。
1、你看到的是什么?对着这么美的大自然你想说些什么呢?
2、根据学生所说的可以出示一些词语。
(对于学生没有说出的词语,教师可以帮助给出。)
二、自主识字
1、展示读词:
你认识哪些词?你是怎么认识的?
2、认读词语:
⑴自由识记。
⑵指名读词。
⑶同桌交流。
⑷齐读。
3、识记生字:
独立思考哪些字可以怎么记?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评评谁的识字方法最好,推荐出来进行全班交 流。
《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地兴趣。
教学重点
读、写字词。
教学难点
对对子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用课件引入情景(配上舒展一点的音乐):
播放大自然各种美丽的景色,蓝天碧野,山清水秀,树木成林,鸟语花香
要求:
认真听伙伴的识字方法,相同的不再重复。
4、全班交流,给这些字找朋友。
三、巩固识字
1、去掉拼音读一读。
2、游戏巩固:
找一找带有卡片上偏旁的字,看谁找的多。
雨:
() ()
()
虫:
() ()
()
木:
() ()
()
四、
指导写字
1、出示所有要写的字,全班交流,找共同点:
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和、秀、香”这几个字都有“禾”。)
2、出示课文,自由朗读:
⑴想想这篇课文读了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⑵小结:
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课文中得这种有趣的组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叫做对对子。
⑶指名读。
⑷想想这篇文章你在读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的?为什么这样读?
⑸小结:
从小朋友的赞美中,看得出你们很喜欢大自然,那让我们带着喜欢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吧。
2、重点指导写“和、秀”:
⑴让学生观察每个字:
想想哪里要注意?应该怎么写?
⑵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⑶展示优秀作品。
⑷继续写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巩固字词
1、抢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出示课后“我会读”。
2、课件出示图画:
让学生猜猜每副图应配上哪个词语?
二、读文感悟
1、过渡:
有一篇课文把一些词进行了有趣得组合,想不想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