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ppt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请同学们朗读诗句,找出其中的意象,品味其中情感。




何 处 相 思 明 月 楼 。
谁 家 今 夜 扁 舟 子 ,
青 枫 浦 上 不 胜 愁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 云 一 片 去 悠 悠 ,
白云:以白云的漂浮不定喻漂泊的游子;以
浮云遮天蔽日喻指君王被小人/黑暗势力蒙 蔽;以浮云的瞬息万变喻指世事变幻无常、 物是人非的沧桑;以白云的舒卷自如表达对 自由超脱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2、江水时空:人类的渺小——浩渺宇宙(空间),人生短 暂——历史长河 (时间)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意象 是全诗的纽带?
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 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

升起
高照
西斜
坠落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月生 月悬 月斜 月落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可怜楼上月裴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为两大层次。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1)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画意 哲理 诗情
(2)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 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江流宛转绕芳甸《春江,花月夜月》ppt照课件 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小结:明月初渐高的景象,境界开阔, 富有气势。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月33春春江江花花月月夜夜月下之景景画意月下之思思宇宙人生哲理月下之情情思妇游子诗情春江花月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34意境欣赏35思考?在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春 江 花 月 夜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请回忆写月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第七章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翻译 这时相互凝望着月亮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 追随月光流去照耀着游子。送信的鸿雁能够飞翔很远但也 无法飞渡月光到达你的身边,送信的鱼龙游得很远但也无 法游到你的身边而只能在水面上卷起阵阵波纹。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难归的凄苦和落寞。
➢ “沉沉”写出了游子不能归家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
➢ “无限路”:夸张,写游子与
趁着月光
摇曳牵引离人的离情别绪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 之苦。
➢ 一个“满”字写出了愁思的 深厚。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象征
着无穷无尽的离愁,月色和离愁 水乳交融。
拟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过渡(写理—写情)
象征游子漂泊天涯、
无依无靠的命运
用典,暗示离别
【青枫】暗用《楚辞·招
渺茫,深远 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白云一片去悠悠,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
能承担,能承受 《九歌·河伯》:“送美人
青枫浦上不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文 章

江 花


目 点
重点强调: 月
行文线索




意 象
月照
月斜

月升

月落
海是虚指,
指江阔似海
拟人,赋予明月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生命,化静为动,
夸张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写出了明月随着奔 腾的潮水喷薄而出
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指二 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落花、流春、落月:双关,既
遗憾
是指自然界美好景物的流逝,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也是青春、幸福和憧憬的流逝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妇 怀 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游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子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思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家
诗人在这长江滚滚、 朗月孤照之下,除 了思考人生与宇宙 的命题之外还引发 了什么思绪?
“月”的意象 1.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 2.以月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旷达的情怀。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3.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如《月下独酌》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 美好情景,实际上诗人是用美好的情景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 寂与悲苦 4.以月蕴含时空的永恒。如《春江花月夜》
花 月
月下之思
(9——16)
由景引发的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夜 月下之情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17——36)
梳理层次

月下之景
(1-8句)

月下之思

(9-16句)


月下之情
(17-36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江为场 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 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 梁陈宫体诗的狭小天地,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 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全诗虽有九次转韵,但是转得自然而然,无丝毫生涩感,韵部的巧妙转换, 暗示了春潮、江月、芳甸、花林、流霜、白云、扁舟、离人、楼台、镜帘、月华、 鸿雁、鱼龙、闲潭、斜月、海雾、碣石、潇湘、落月等景物的交替。读来和谐悦 耳,幽婉流畅,犹如静静流淌的河水,虽缓缓流动,却势不可遏。同时,音韵的 婉转和诗意的缠绵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鸿雁长飞光不度, 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
鱼龙潜跃水成文。
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 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来以传信
为己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平
添几重愁苦!
研读诗歌
闲潭、落花、流水、海雾、江树、乘月。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应照离人妆镜台。 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
玉户帘中卷不去, 又浸透帘栊、照亮捣衣砧,况且帘卷不去、手
捣衣砧上拂还来。 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
此时相望不相闻,
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 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
愿逐月华流照君。 地的月光飞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望长空,鸿
作业布置
1.熟读并尝试背诵《春江花月夜》 2.试着将本诗改编成白话短篇小 说,并融入自己的哲思。
月下之景
月光清凉 月色朦胧
月下之理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春江花月图
哲理 月下沉思图
诗情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置身诗境":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运用想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8张PPT)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

知识点: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

即景抒情诗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介绍】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

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古人评:“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作品介绍】背景探析当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漫游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湿润的江风,面对着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时,这些景物让沉醉了,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野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马长城窟行》
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 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 相思无着落。
疏通诗意——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补充10】落花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 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 春词中。
3.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除《春江花月夜》外, 另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描写闺中思妇对征人的思念, 风格柔靡,水平一般。
朗读诗歌,感受意境
自由朗读,回答问题:
1.找出诗中直接写到“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句子。 • “春”有4句、“江”有12句、“花”有2句、“月”有15句、
思考:“裴回”一词如何理解? ①“裴回”即“徘徊”,意为来回走动,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②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
悯,不忍离去。
疏通诗意——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思考:“卷不去”“拂还来”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思想感情?
疏通诗意——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补充7】捣衣
月亮西斜,慢慢下沉,藏在海面上浓浓的雾气里。 碣石与潇湘的距离无限遥远(你我相距遥远,相聚无望)。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 只有那落月的余晖洒满江边的花林、枫树,仍然摇动着离情别绪,无法排遣。
活动一:你最欣赏张诗的哪一部分?张诗“孤篇压全 唐”“旧题装新瓶”创新在何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古今评价——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41张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41张

驿寄梅花: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 之情。出自《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正音:
yàn 滟滟
xiàn tīng 皆似霰 汀
xiān 纤尘
piān 扁舟
dǎo zhēn jié 捣衣砧 碣石
解题:《春江花月夜》
“春”出现4 次—— 全诗的总背景、大的 时间范畴; “江”出现12次—— “江水”象征时光流 逝; “花”出现2次——“花开花落不长久,落 红满地归寂中”; “月”出现15次——全诗的核心; “夜”出现2次——具体背景,皓月反衬。
p 良辰美景,望月抒怀,诗人接着又概括了哪几种情感呢?请你找出对应 的句子并简要概括。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竟为大家”。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
饶舌,几乎是亵渎。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
张若虚,扬州人,唐代诗人。 曾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 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 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 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 夜》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 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 高远意境。
手法: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何人初见月?何年初照人?诗人也搞不清 是人见月,还是月见人了。月矣?人矣? 人也,月也。此即人月合一。诗歌也由天 上转向地上,进入了人间世。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 人生代代绵延,轮回千年,何有穷尽?然 江月永恒,人与江月相比,何其渺小,何 其短暂!但是从人类的繁殖绵延来看,则 又长也。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然而月华似乎不随顺女人心愿,没有照见她的情郎。女 人抬头望天,恰有一鸿雁单飞,她自然想请鸿雁带去对 男人的深深相思情,岂知鸿雁不长飞去。女人又低头看 水中鱼龙,岂知鱼龙潜跃入水底,仅留一江波纹给女人, 女人痴痴地望着那水波荡漾,她的心仿佛随着水波而荡 漾,她的心到哪里去了呢?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
• 春已过半,可恨江水不停奔流,春岂不尽 也。故南唐后主李重光说:“落花流水春 去也”。注意了,上面又两次点明了春字。 先说春已半,又说春欲尽,可见留春之心。 然而,流水无情,春留不住。花尽,春尽, 再看月,月也西斜了,离落还会远吗?此 时的女人,手把栏杆,望月,月遥遥欲坠, 她岂是望月?实是望人!可怜这寓羁旅之 魂于中的月也要离去了。唉唉!即使拍遍 栏杆,又能作甚!
春江花月夜语 句疏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 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 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 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 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 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 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想那大江潮起,朗月如霜,天涯羁旅,停
泊一舟,能不孤寂惆怅、愁情上涌?这 “谁家”、“何处”问得好,这一问,便 由江上孤舟之天涯羁旅转向那明月楼上的
女人了。且看那楼上女人作何?
•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月徘徊?它徘徊什么?因何而徘徊?月为 天涯羁旅乎?天涯羁旅幻化为月乎?不然, 何为在楼上徘徊?月照妆镜台,镜中岂非 更有一月?呵呵,天上的月进入镜子里了。 不由我想起《红楼梦》中之“风月宝鉴”,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管女人怎么望月欲穿,月还是一点点地 沉入海水之中,随着海潮散开。此时,女 人的心岂不碎了。以上又两次点月。月沉 入海底,花、春、月皆不见了。至此,随 着女人付诸于精神寄托的月的沉落,女人 自然会想:相会相逢的道路呢?从大海之 滨到潇湘之水,“路漫漫其修远兮”。月 无,道路虽有是无。月啊,月啊!你们都 去吧,去吧!女人不禁在心底呼喊。
月亮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
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 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 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 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 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 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 成为永恒的象征。
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 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 统摄紧扣标题的春、江、花、月、夜来写, 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 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开 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 最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 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 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 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 落的 过程而展开。
《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含蓄。全
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
写,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全诗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
与生活画卷。这幅画卷体现出春江花
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 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 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小结:皓月当空,展开对宇宙与人 生 的遐想。
•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纹。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 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 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 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 阵阵波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 在悠闲的水潭上,可 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 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 将要流尽,水潭上月 亮晚晚落下,如今又
照一照,美人凤姐招手而来也。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这月,真有意思,“卷不去”,“拂还 来。”是月?还是旅人之魂?以至于如此
相依相恋。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我们看,“相”字终于出现了,诗人虽不点“情” 字,其实一直在言情,那“卷不去”、“拂还来” 的月岂非含情?月之情,即人之情也。人之情岂 能落单,我想这两情相悦才是情的“相”字早晚 会出现。且看“相望”与“相闻”,明月楼上的 女人与扁舟子上的男人,相隔天涯,自然是相望 望不见,相闻听不见了。为什么诗中说“相望不 相闻”呢?为什么?关键就在这个月上。此月非 彼月,此月非月。月即羁旅,羁旅即月,月是男 人,男人就是月。月在天上,已入镜中,岂不可 相望?其正相望也。但月无语,犹人之魂无言, 故曰“相望不相闻”。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小结:明月初渐高的景象,境界开阔, 富有气势。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 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 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 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 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 送流水。
• 短暂的人生比之于永恒的江月, 欲想月华普照,更难得也。所 以从江月的永恒看来,能照到 何人呢?只见到大江滚滚,流 水汤汤罢了。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引出白云作何?言白云悠悠,惟其悠悠,
想起幽情,必有伤感之语。果真有“青枫 浦上不胜愁。”然其因何而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这两句又明写月。以上十句,出现“月” 字四次,然实际上句句含月。“滟滟随波 千万里”,“江流宛转绕芳甸”,“空里 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 一色无纤尘”等。句中不见“明”月,实 暗藏月也。“江天一色无纤尘”,唯见月 也,可见月乃诗之要旨。但是,诗人却 说——此月乃孤月,说月孤,实说人孤也。 所以,我想诗人费了如此功夫说月,实际 还是为了说人,下文必讲到人。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篇目乃“春江花月夜”,前四句单讲春江月夜的 好处,唯不见花字,岂能无花?江流宛转,绕过 汀洲,月照花林,花是什么样?花如冰珠,晶莹 剔透。这花,又非普通的花,这个比喻,可谓奇 绝、奇妙。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徐增曰:“春夜安得有霜?”我问:春夜怎知无 霜?其实,从开始到这里,诗人都在营造一种阔、 大、清、冷、静、幻的境界。古谚云:“春寒料 峭”,有霜不足为奇,不必臆想。霜是白的,沙 是白的,因何而白?有人说霜、沙自白。我说: 无月,能见霜、沙之白乎?所以诗面上虽说飞霜 沙白,实写月也。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 月落了,人未归。但心底的情却随着花落、 春去、月沉而突显出来了。大江之上,无 花、无春、无月,只有深深的情——在荡 漾……
• 末尾句再次点出两月。月没了,它化为了 浓浓的情。故言春、江、花、月、夜五字, 最显一个月字,盖月非月,月乃人之魂也, 月乃人之情也。末句说“落月摇情”不是 随意之笔,蕴涵深意。花先落,春又去, 月乃沉。月沉不是完结,月沉情显,此乃
大意,此乃要旨。
讨论:月的意蕴非常的丰富,单单是 本诗就表达了多种感情,结合诗句谈 谈都表达了那些感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皎皎空中孤月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孤
篇压全唐”的美誉,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 “孤
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 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
思考:
(1)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 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围绕这个意象梳 理出诗的结构。
(2)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升起 —— 高照 —— 西斜 —— 坠落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滟滟何义?《应用汉语词典》解释的很 好——“水的光色。”所以苏轼曰:“水 光潋滟晴方好”。“滟滟随波千万里”, 什么滟滟随波?当然是明月。我们看那 江波之上流动的色彩,谁能分清是水波, 还是光波?这岂非天上境界,人间何有? 且看这潋滟的月色,随波漂浮,三千里 江山无不被笼罩在春光月色中也,又岂 非张九龄讲的“天涯共此时”。
•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 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 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 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 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 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 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