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
初中化学新课导入的三种有效方法

致。 我们 可以称 白醋为指示剂。 在化学 实 验 中, 我们常用紫 色石蕊试液 来检验溶液 的酸碱性 , 有时也会使 用无色酚酞试液。 通过设疑 , 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后 成功
导入 新 课 , 利用学生 的好奇心理 , 激发求
思维 的过程是发 现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过 程 。因 此 , 教 师 可 以利 用 设 置 疑 问 的
《 二氧化碳 的性 质》 时, 笔者进行了如下实
验导人 :
方 式导入新 课 ,引导学 生积极投 入到讨
论、 思考中。 在新课导入时 , 教 师 根 据 学 生
知欲望 , 这种导入方式 常可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 果 。 设 疑 导 人需 要 注 意 在 合 理 设 置 问 题 的前 提 下 , 教 师必 须 引 导 学 生 去 主 动 思
的月季花 随即变为粉红 色, 学生们都大为
吃惊, 眼 睛 里 充 满疑 惑 )
么会 产 生不 同的 现 象?
兴趣 , 营造 良好 的课堂气氛 。下面笔者谈
谈 自己常 用 的三 种 新 课 导 人 的 方法 。
一
生B : 1 号瓶子里 面有水。
生C : 二 氧 化 碳 不能 燃 烧 。
通过解决这一 问题 , 激发学生探究 问题产
考和解决 问题 , 培养学生 的思考能力。 三、 生活实例导 入 。 培 养学生 的探究 能力 在新课导人教学中 , 教师还可以充分 运用生活实例进行具体教学 , 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 、 感兴趣 的话题 、 熟悉 的事物等 ,
生 的原 因。 其后 , 教师结合教学 内容 , 根据
、
实验导入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 A:蜡烛的 问题 , 1 号集 气瓶 的蜡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摘 要 新课 导入得法 , 引起 学生的注意和 兴趣 , 可 抓住 学生 的心弦 , 充分地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 强师生 问的互 加 动, 保证授 课效果 , 同时新课 导入还起 着新 旧课 之 间的衔接作 用。 本文从初 中化学新课的导入原则入手, 分析课堂教 学中常用 的新课 导入方法。 关键词 初 中化学 新课 导入
题作业 、 实验作业 、 考卷分析等形式 , 针对学 生存 在的问题 , 分析原 因而导入新课。这种形式的导入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 、 归纳和总结 的能力 , 使新 旧知识 间、 各种概 念间的联 系更加紧密 , 多用 于复习 课和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1 符合教 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 2 导语 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 , 的是教学 内容的重要组成部 有 分, 有的是 教学 内容的必要补充 , 还有的虽然从 内容上看关 系不大 , 但它能激发学生 的兴趣 , 引学生 的注意力 , 于教 学内容 的讲 授 吸 对 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切 , 都应从教 学内容的科学性 出发 , 违背科学性的导人 , 尽管非常生动 、 非常精彩 , 足以取 。 也不 1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 3 学生是教学 的主体 , 教学 内容 的好坏 , 要通过学 生的学 习来 体 现 。因而导语 的设计要从 学生 的实际出发 , 要照顾 到学生 的年 龄 、 性格特征。不能拿 大学的教学 内容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导语 , 否则 学生无法接受。
谈初中化学教学导入艺术

有 时 , 可联 系 生产 、 活 实 际 , 行 直 接 导 入 。 例 还 生 进
动 。设 疑是教师 有 意识地 设 置障碍 , 学生 产 生疑 问 , 使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 一 种 有 目的 、 方 向 的 思 维 导 向 。用 是 有 设 问 引 入 新 课 , 激 发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 进 学 生 积 极 地 能 促
么今 天 老师 就 给 大 家 表 演 一 个 魔 术 , 叫 ‘ 不 坏 的 手 名 烧
的教 学 目的 , 确 学 习 本 节 知 识 的 目的 及 对 学 习后 续 知 明
识所 起的作用 。 第 二 , 入 要 能 够 起 到 衔 接 的作 用 , 前 后 知 识 联 导 把
系起 来 。 第 三 , 入 要 做 到 直 观 化 , 富 于 启 发 性 , 起 学 生 导 并 引
的积 极 思 维 。
第 四, 导人要 能够 引起 学生 的注意 , 学生 提供 刺 对 激 , 得刺激情 境 能够被 学 生知觉 到 , 生强 烈 的求 知 使 产 欲, 使学生 的情感上升到最佳 的学 习状态 。 第五 , 入要能做到引 人入胜 , 有一 定 的风趣 , 导 具 但
这是一种常用 的方法 , 其实质 就是直 接 阐明学 习 究 的内容 、 目的要求 。例如 , 中化学《 初 绪言 》 教学 , 笔者是 这样设计导人 的 : 辩证 唯物主义认 为 , 界是 物质 的, 世 物 质是变化 的。生产 、 生活 的实 践使 我们 知 道 : 同的 物 不
质 有 不 同 的 性 质 和 变 化 。为 了更 好 、 快 、 深 地 了解 更 更 它们 、 使用它 们 , 为生产 、 活服 务 , 今天 起 我们 来 学 生 从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导入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知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化学学科的范围和内容;
2. 掌握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并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做好实验前的安全准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化学的范围和内容(15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实验和讨论(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和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
4.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
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2. 进一步了解化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入的技巧

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入的技巧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成功的导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
那么化学教师如何掌握导入的技巧?本文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导入技巧教学方法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成功的导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铺垫,创设真实的情境。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的编写淡化了知识体系,更加注重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中注重用贴近生活的事件、现象、问题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更能体现新课程思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那么,怎样设计导入呢?下面,我根据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谈谈心得和体会。
一、实验导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教材大多数课题都有实验,精致的化学仪器,绚丽的实验现象,严谨的设计思路,无不闪耀着化学之美,从第一次接触,就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
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实验导入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开学后第一节课绪言的教学中用一到两个兴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葡萄酒、镁带燃烧等开场效果极好。
在《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中,我提出“前面我们学习了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等问题,然后立即做把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实验,引导观察无现象后再问:“看不到现象是不是一定没有反应呢?”引发思考和讨论,效果不错。
二、情境导入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找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事件巧妙创设情境,更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化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班班通的实现,使教师创设情境的手段大为丰富,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限可能。
在近几年的河南省优质课观摩中,运用电影电视剪辑、新闻、录像、照片、图片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很多非常成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给我们不少启发。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等 导 入 ;在 学 习 “ 金 属 材 料 ”时 ,我 又 用
“ 拿坡 仑用 金碗 宴请将 领 ”和 “ 周 总 理 与 攀 钢 ”的故事 来导 入 ;学 习 “ 酸 的性质 ”时, 我讲 了波 义 耳 与助 手 发 现 指 示 剂 的 故 事 ;
导入 教 学 。 从 讨 论 实 验 、 做 实 验 导 入 教
… …
出的 文 考 题 “如 何将 一杯 茶 水 均 匀 分 给 三
的 故 事 , 武侠 小 说 《 红 粉 霸 王 》 中项 小 芸
五 、从 歌 词 、古诗 、广告 导 入
我 国 古代 的诗 词 是 中 国文 化 的瑰 宝 ,
时 ,我 这 样 导 入 “同 学们 知道 夏 天 炎 热 时 鱼 为 什 么 把 嘴 伸 出 水 面 ? ” 。这 样 自然 导 入 新 课 ,学 生 带 着 问 题 听 状 态 , 可 充 分 调 动其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提 高 课 堂 效 率 。 有 针对 性 的选 用 与 化 学 概 念 、原 理 相 似 的 实 例 , 以减 少 理 论 知 识 的 枯 燥 感 , 便 于 学 生 理 解 和 掌 握 。 例 如 在 讲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时 , 我 把 核 外 电 子 的 分 层 排 布 与 生 活 中 的 一 种 洋 葱 、 梨 的 分 层 联 系 在 一 起 。 从 宏 观 的 现 象 来 理 解 某 些 看 不 见 摸 不 到 的 微 观 世 界 , 这 样 符 合 学 生 的认 识 规 律 和 学 生 实 际 ,有 利 于 对 知 识 的接 受和 深 化 。课 堂 气 氛 活 跃 ,效 果 较 好 。 在 学 习 一 氧 化 碳 化 学 性 质 时 , 我 用 “煤 炉 燃 烧 的 过 程 中 上 层 为 什 么 火 焰 是 蓝 色 ? ”来 导 入 新课 , 学 生 思考 讨 论 后 老 师
化学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化学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1、看图说话法:老师可以通过图示来讲解化学知识,比如利用各
种常见和非常见的化学图案、设计来引导和发起学生学习,辅助学生
理解化学概念及其相关定律。
2、剪贴法: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录制化学反应及其
现象,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优质的课件和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模拟法: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实际感受化学反应、现象,通过实验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强其学习效果。
4、调查研究方法:老师可以参与或指导学生的一些实验,使学生通过
实验发现化学知识,建构化学定律的能力。
5、对比法:可以将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5篇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5篇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教学过程:[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提问]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NaOH溶液、盐酸[小结]①石墨、铜能导电,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②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因为它们的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追问]在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可通过什么方法证明溶液中存在离子[小结]①电离产生,其过程可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
②可通过溶液导电性来检验。
[思考]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呢[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讲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
西安市未央区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实施(开题报告)
时间:
立项号
zxlz007
课题名称
初中化学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
负责人
刘莉
所在单位
西安市西航二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导入新课是教师讲授新教材之前的导言,目的在于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听课,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化学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开个好头”,因为“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此,怎样导入新课,就成为了我们搞好化学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
如何在初中学生头脑中植入化学思维,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对自然界探索的渴望,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对于吸引学生上好这一堂课,启发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兴趣和自发的对知识的探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所谓“课堂导入”指的是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导入新课,它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课堂导入”也是如此,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多加揣摩,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才能起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教学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
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其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以期获得最大的教学收益。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步骤:1、准备阶段:上报申请表,提交个人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制定方案,理论学习
实施方案,课堂实践,实验探究
3、总结阶段:总结评估,接受鉴定
措施:1、利用网络加强指导,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深挖《化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在实践中把握方法、勇于探索,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3、积极向同事及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
4、认真备课,及时反思每一节课的导入,并进行总结付诸实践。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化学课堂导入的特点;
(2)探究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2、本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份;
(2)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份;
(3)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份;
(4)初中化学课堂导入方法的相关论文;
(5研究过程中的教学反思,研究体会,随笔杂感等。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