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doc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模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对具体设计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编制注射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并提高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查阅设计资料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及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塑料模具设计题目为中等复杂程度塑件,并满足教学要求和生产实际的要求,设计题目选自生产第一线。
(2)及时了解模具技术发展动向,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好设计所需资料和工具。
(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地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模具设计。
(4)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5)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6)注射工艺计算正确,编制的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规程符合生产实际;(7)模具结构合理,凡涉及国家标准之处均应采用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8)图纸机绘(计算机绘图)。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1.先期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在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成形设备、机械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也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必要实践教学环节。
2.设计前应注意的事项(1)设计前必须预先准备好资料、手册、图册、绘图仪器、计算器、图板(计算机)、图纸、报告纸等;(2)设计前应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地消化,并明确设计要求再进行工作。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

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光驱外壳的造型设计.......................................2.1光驱外壳的选料及其性能....................................2.2光驱外壳注射成型工艺过程....................................2.3光驱外壳的结构分析........................................2.4光驱外壳造型设计过程................................第3章注射机的选择.................................................3.1注塑机的初选................................................3.2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3.3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第4章成型零件与浇注系统的设计.....................................4.1凹、凸模成型零件的设计......................................4.1.1加载参照模型 ..........................................4.1.2成型零件设计 ..........................................4.2浇注系统设计................................................4.2.1 主浇道的设计.........................................4.2.2分浇道的设计 ..........................................4.2.3 浇口及冷料穴设计 ......................................4.2.4铸模和开模 ............................................4. 3 冷去卩系统设计.............................................4.3.1凹、凸模冷却系统设计 .................................. 第5章模具零件设计.................................................5.1推出系统设计................................................5.2确定模架..................................................5.3模架各装配零件设计..........................................5.3.1 导向零件设计.........................................5.3.2浇注系统零件设计 ......................................5.3.3推出机构零件 ..........................................5.3.4定位圈 ................................................5.3.5其他零件 .............................................. 第6章模具的装配和调试............................................6.1模具的装配..................................................6.2模具的调试.................................................. 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一图纸第1章绪论注射成型也称注塑,是塑料的一种重要成型方法。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南京工程学院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学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运用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特点、各类模具的成型工艺、模具的结构设计与理论计算等),经过查阅有关设计资料,设计一副典型结构的注射模,从而达到掌握设计模具的一般程序和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模具设计的工作实践能力。
二、设计内容1、设计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附图所示塑料件产品的工艺方案分析、模具总装图设计、部分零件图设计、设计说明书编写等工作。
2、设计要求:1) 课题——采用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2)模具采用点浇口进料。
3)产品的数量较大,要求设计一模二腔。
4)需绘制的零件图:动模板、主型芯、主型腔、主流道衬套、侧滑块、斜导柱。
5)设计的模具结构要合理,动作可靠,加工方便。
6)其他指导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1.分析和研究塑件的产品图及其技术条件。
2.根据塑件的形状及尺寸,计算其在分行面上的投影面积和塑件加浇注系统的质量,计算所需锁模力总注射物料量,初选设备。
3.确定成型方案1)确定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2)选择合适的分型面3)确定浇注系统的形式及选择正确的浇口位置4)确定内孔的成型方法5)确定侧型芯的结构形式6)确定脱模形式及采用合理的推出机构7)冷却方式设计4.绘制模具装配图的结构草图要求在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案后,边绘制装配结构草图,边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然后再画正式模具装配图。
5.计算1)根据塑件的尺寸及精度,对成型零件(凹模凸模或型芯)的成型尺寸进行计算。
2)对于动模支承板的厚度进行刚度与强度的校核,若校合后发现其厚度不够,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刚度。
3)斜导柱的直径要进行计算。
6.根据上述设计校核所选设备的装模空间、开模行程、推出距离等,若参数不匹配,加大一级设备型号。
7.绘制模具装配图根据绘制模具结构的草图和具体尺寸,绘制正式的装配图,图中粗细线条应分明,画法正确,剖面线蔬密有致,零件序号引出线应整齐。
注塑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注塑部)

注塑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注塑部)1. 背景本指导书旨在为注塑部门的设计人员提供注塑模具设计作业的指导,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
注塑模具的设计是注塑工艺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2. 设计作业流程2.1 确定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作业之前,设计人员需要与产品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产品的要求和预期性能。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产品尺寸、材料要求、生产量要求等。
2.2 分析注塑工艺在确定设计要求后,设计人员需要对注塑工艺进行分析。
这包括注塑机的选择、模具结构的确定、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等。
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注塑工艺知识,以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优化注塑过程。
2.3 模具设计在分析注塑工艺后,设计人员可以开始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包括模具基板、模腔、模芯、冷却系统等。
- 模具材料选择:选择适合注塑工艺的模具材料,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
- 模具加工工艺: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等。
- 模具的标准部件选型:选择符合标准的模具部件,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 模具装配和调试:完成模具的装配和调试工作,确保模具运行稳定和正常。
2.4 模具验收完成模具设计后,设计人员需要与生产部门进行模具验收。
在模具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模具的尺寸精度、操作性能、模具寿命等。
如果存在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3. 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注塑模具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合理性原则:设计应合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简化原则:模具结构应简化,以提高制造和维修的便利性。
- 可靠性原则:模具的结构应稳定可靠,能够经受长时间的注塑生产。
- 标准化原则:尽量使用标准模具部件,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塑料模具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1)通过模具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学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基础。
(3)通过模具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通过模具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和时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从业的基本素职。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注射模进行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下任务:(1)绘制塑料制件图一张(A4)(用计算机绘图)(2)绘制塑料注射模装配图一张(A1)(手工绘图)(3)绘制模具零件工作图2~3张(用计算机绘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三)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步骤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根据塑件图中标明的塑料品种,分析该塑料的使用性能及成型性能;查阅该塑料的比重、比容、收缩率及流动性等特性。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认真阅读塑件图,审核塑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塑件壁厚及其他技术要求,必要时还需阅读该塑件所属的部件图(或组件图)和了解该塑件的使用条件、使用寿命、载荷特性及其数值等。
据此分析塑料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明确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了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通常采用单型腔;大批量生产时,应在保证塑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合模导向机构、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脱模以及凸、凹模的结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塑料模设计指导书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塑料模设计指导书恽达明编写2007年9月塑料模设计指导塑料模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实训环节。
学生通过对一副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的综合性训练,要求达到如下目的:训练学生熟练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塑料模结构图册》等。
进一步熟悉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算法及数据,并将之运用于设计中。
掌握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塑料模具设计》及相关专业课程的技术知识,并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于目前塑料模设计与制造的生产实际,设计课题应以塑料注射模为主,待设计的塑料模具结构应以中等复杂程度为宜,《塑料模设计》中介绍的几种主要的模具机构在课题中要尽量有所体现。
设计课题应以《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形式提前下达,以便学生及时消化塑件的各项技术要求,酝酿模具结构方案等。
塑料模课程设计可分为7个阶段。
(1)塑件成型工艺分析;(2)酝酿模具结构方案并绘制结构草图;(3)论证设计方案并绘制模具装配图;(4)模具零件设计;(5)审核全套模具图纸;(6)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7)答辩或面批,评定成绩。
设计时间各校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安排。
在设计时间确定的前提下,指导教师应制定课程设计进程表,以便具体明确课程设计阶段各天的基本任务。
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评定建议以模具全套图纸的质量考核为主,其中模具装配图设计情况占35%,模具零件设计占35%。
另由指导教师结合学生每天的工作情况记录考核工作态度(占10%)、独立思考能力(10%)及课程设计说明书成绩(10%)。
最终指导教师通过答辩或面批了解学生对塑料模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总成绩在10%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一、塑料模设计的基本思路塑料模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既要考虑塑件的工艺性及塑料成型加工工艺方面的问题,又要考虑模具结构及成型设备方面的问题,设计的模具应在确保塑件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模具的强、刚度、寿命、操作的安全方便及制造维修容易程度等。
2017-08-22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及任务书(修改)

创新课程(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2017-08-22创新课程(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书A.创新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创新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全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对先修课程的知识进行较为全面而综合的设计练习,学生应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在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技术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并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其目的在于:1、运用所学的理论及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2、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使学生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查阅和运用标准资料、手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熟练掌握绘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B.创新课程设计的步骤及要求:模具设计人员(学生),必须按(用户)提出的要求认真设计模具,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将各项要求逐一具体化,并以图纸或技术文件的形式表示出来。
其设计过程基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对塑件图及实样的分析和消化在进行模具设计之前,首先对塑件图或实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消化,了解塑件的用途及性能要求,了解所用塑料的性能、名称、牌号,分析塑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要求以及其它一些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如用户直接提供实样的话,则一般应根据实样绘成塑件图,将塑件的各项要求在图纸上注写清楚。
二、注射机型号的确定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件的大小及生产批量。
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应考虑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拉杆间距、最大、最小模具厚度、顶出形式、顶出位置、顶出行程、开模距离等。
倘若用户已提供注射机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必须与用户商量调整。
三、型腔数的确定及型腔排列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质量、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互相制约的,在确定设计方案时,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塑料模设计指导》电子教案 塑料模设计指导3

多型腔模具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布置,且力求紧凑,并与浇口开设的 部位对称。由于该设计选择的是一模两腔,故采用直线对称排列,如图 3-3所示。
(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模具设计为一模两腔,呈直线对称排列,根据塑 件结构形状,推出机构拟采用脱模板推出的推出形式。浇注系统设计时 ,流道采用对称平衡式,浇口采用侧浇口,且开设在分型面上。因此, 定模部分不需要单独开设分型面取出凝料,动模部分需要添加型芯固定 板、支撑板和脱模板。由以上综合分析可确定选用带脱模板的单分型面 注射模。
②吸湿性强。水的质量分数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 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③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 04 mm左右。
④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的位置、进料形式。当 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易呈现白色痕迹。
(3) AIDS的主要性能指标
其性能指标见表3-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注射模设计实例
• 3.1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 3.2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 3.3浇注系统的设计 • 3.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3.5模架的确定 • 3.6排气槽的设计 • 3.7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3.8冷却系统的设计 • 3.9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 3.10总装图和零件图的绘制
(1)外形尺寸 该塑件壁厚为3 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 于注射成型,如图3-1所示。
(2)精度等级 每个尺寸的公差不一样,有的属于一般精度,有的属于高精度,就按 实际公差进行计算。
(3)脱模斜度 ABS属无定型塑料,成型收缩率较小,参考表3-1选择该塑件上型芯 和凹模的统一模斜度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指
导
书
机械工程系杨晓红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模具设计知识,系统地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包括塑料模塑成型工艺编制、塑料模具设计、非标准模具零件设计等。
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⑴、培养学生对具体设计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⑵、培养学生编制模塑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⑷、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2、要求
⑴、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题目为相当模具设计师考级程度的塑件,满足教学要求和生产实际的要求,应尽可能做到结合生产需要。
⑵、查阅有关资料,作好设计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⑶、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地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
⑷、要求模塑工艺计算正确,编制的塑料模塑工艺规程符合生产实际;
⑸、要求模具结构合理,凡涉及国家标准之处均应采用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图样和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二、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1、预备知识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塑料模具设计,机械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等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认知实训,也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模具设计实训的必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2、注意事项
⑴、必须先准备好资料、手册、图册、计算器、报告纸等。
⑵、应对塑料模具设计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地消化,并明确设计要求再进行工作。
原始资料包括:塑料件零件图,原材料牌号与规格,成型设备的牌号与规格等。
⑶、画出的模具结构草图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绘制正式装配图及零件图。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编制模塑成型工艺规程。
2、绘制注射模装配图。
3、绘制非标准模具零件图。
4、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或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的一般步骤
塑料模具设计的步骤见下图:
1、塑料模塑工艺设计见表1
表1. 注射模塑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2、塑料模设计见表2、表
3、表4
表2.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内容
表3. 绘制模具装配图的要求
表4. 绘制模具零件图的要求
表5. 模具中的一些习惯画法
五、编写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成型过程设计的各项计算、选用依据和经济分析等。
其内容和顺序为:
1)封面
2)产品图
3)目录
4)零件的工艺分析
5)产品零件工艺方案的拟定
6)设计计算
7)机床的选择
8)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的比较选择
9)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必要的计算
10)学生对综合实训的感受
11)参考资料
附表1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