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古代汉语第二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系《古代汉语》全套课件 PPT

历史系《古代汉语》全套课件 PPT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人文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与教育。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习中要有意识的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提 升我们的道德人文素养。尤其是文言选文部分,内 容丰富,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学 习中要吸取其精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让你品味古籍雅语的深邃精妙,
共你赏析平平仄仄的诗调词韵。 它将为你打开古老的文明之门,
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汉语, 走进古老的文明里!
远离时代喧嚣与浮躁,
克服青春的迷茫和冲动。
最好的方法, 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
宁静致远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阅读和整理古籍的需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阅读现代书刊,需要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是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 义语素,现代作品常常引用古汉语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望洋兴叹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徒劳无功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性和流畅性。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06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古代礼仪制度
包括祭祀、朝拜、婚丧嫁娶等 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定。
古代教育制度
从太学、国子监到地方州县学 府的教育体系,以及科举考试 制度。
古代职官制度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职的名称、 职责和品级。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 定,如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
等。
《诗经》、《楚辞》选读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解析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通过“……者,…… 也”的结构表示判断。
如“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中的“婴”,
意为被……缠绕。
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甚矣”是谓语 前置,强调程度之深。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
省略了主语“蛇”。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举例
01
02
03
04

作代词,如“公与之乘”;作 动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助词,如“怅恨久之”。

作代词,如“其真无马邪?” ;作语气词,如“其如土石何
?”。

表并列关系,如“黑质而白章 ”;表转折关系,如“学而不
思则罔”。

表承接关系,如“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表假设关系,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义系统
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
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
包括相似性引申、相关性引申、相反性引申等。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义辨析
常用词
古代汉语中频繁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词汇。
词义辨析
对常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进行区分和解释。
辨析方法

古代汉语第二册课件

古代汉语第二册课件
古代汉语第二册课件
目录
• 绪论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阅读理解 • 古代汉语翻译技巧 • 古代汉语的实际应用
01
绪论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独特性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词汇和语音 系统,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书面性
古代汉语的文献资料,如经史 子集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和思想智慧。
古代汉语的词汇和成语,是中 华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的结晶, 对现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朴典雅的韵味。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 式,如对仗、排比、借代等, 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的词汇和成语,可以 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古代汉语的诗歌、散文等文学 形式,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很
大的启示和影响。
古代汉语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古代汉语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工具,能 够提供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
总结词:词汇差异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 也有很大不同,一些古词汇已经消失或被替
代。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
总结词:语法演变
详细描述:虽然现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但在语法方 面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和演变。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
总结词:文化内涵
增词法
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以使译文更加完整、 准确、流畅。
减词法
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减少一些词语,以使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有力。
长句翻译技巧
分句法
将长句拆分成若干短句,使译文层次分明、易于理解。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总结词
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 法,拟人则是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特征的 修辞手法,排比则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运用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的词类是根据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如名词表 示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句子成分则是用来描述句子中各个词语所 担任的角色,如主语表示句子主题,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等。
• 总结词:掌握词类和句子成分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至关重 要。
• 详细描述:了解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 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打比方来形象地描述事物,例如“月如 镜”。
借代
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例如 “布衣”代指平民。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例如“花笑人”形容花开得 美丽。
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例如 “欲饮琵琶马上催”。
04
古代汉语的语法
词类与句子成分
• 总结词: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成分包括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01
总结词:重要性
02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中 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深入了 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古代汉语也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专 业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古代汉语对于研究汉

古代汉语 课件120页PPT

古代汉语  课件120页PPT

通论·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 主。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 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阅读古籍常会遇到某些 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表面上像现代汉语 的双音词,我们不能以今律古,把这种词组当 成合成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变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有三种 情况:一是古代单音词加上词头或词尾变成双 音词,二是古代单音词为不同的复音词所替代, 二者之间没有相同的词素,三是与同义或近义 的单音词构成复音词,需要注意的是第三种情 况。
通论·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一个词的意 义不断引申,而旧词义不会消失,这样一个词 就积淀了许多义项,形成一词多义。我们在学 习古代汉语的时候,掌握词义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要很好地掌握词义,就必须对一词多义或词 义系统有清楚的了解。只有对词的本义和引申 义进行排列,才有可能对词义系统作出归纳, 然后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确认词义,读懂古书。
通论·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只有形体有所不同, 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指古书时代) 的一组字。其中最通行的一个字叫正字,其余 皆称异体。旧时也叫“重文”、“或体”、 “俗体”等。
异体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①会意字与 形声字之别②意符的不同③声符的不同④声符 意符都不同⑤各部位位置的不同
如何断定“是”的词性和用法呢?有两个办法: 1.句子的主语是代词,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 组,“是”为判断词。2.“是”字前面有副词修
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总的原则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感性
认识就是要多读古书,做到熟读背诵,不断积 累语言材料,理性认识就是要注意总结和归纳 语言规律。 要注意字词句形音义逐个落实。 要反复学习,温故知新。 要注意古今沟通,古今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声
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 是也。
所谓形声,就是用表示意义类属的形符和表示读音的 声符构字的造字方法。
取(甲骨文)
要(小篆)
形声字结构与汉字部首
1. 形声字结构 2. 汉字部首
1. 形声字结构
❖ 基本构件 ❖ 结构类型 ❖ 声旁作用
1. 基本构件
❖ 由意符、声符组合。 ❖ 意符表示意义范畴, ❖ 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 如“株”是由“木”和“朱”构成,“木”
金文
❖ 金文: ❖ 铸造在青铜器上,用于记功,也叫钟鼎文。 ❖ 最早见于商朝后期,西周是其全盛期,延续
至战国。
篆书
❖ 篆书:大篆,小篆 ❖ 大篆:秦统一前秦使用的文字。 ❖ 小篆:秦统一后秦推行的、在大篆基础上进
行省改的文字。
隶书
起源于秦代,汉代通用的文字。 秦代的隶书,称为古隶。 汉代的隶书,称为今隶。 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 。 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2. 六书
❖ 六书概念 ❖ 四体二用
六书概念
❖ 许慎:字叔重,东汉经学、文字学大师。 ❖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
字义的字典。全书共收单字9353个,字分别 归在540个部首之中。
❖ 一曰指事 ❖ 二曰象形 ❖ 三曰形声 ❖ 四曰会意 ❖ 五曰转注 ❖ 六曰假借
四体二用
❖ 清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 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 通假与“六书”中的假借不同,假借的特点 是“本无其字,永久借用”,而通假的特点 则是“本有其字,临时借用。”
❖ 通假字的种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通假的条件是借字和本字须音同或音近。 据此,通假字可分为以下几类:
❖ 1、音同通假字。是指与本字读音相同的通 假字。如:
❖ “畔”通“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脩”通“修”(邹忌脩八尺有余)
燕 丘 川 瓜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 是也; ❖ 所谓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表明意义的造字 方法。 ❖上 ❖ 下 长横表示基线,短横指示方位。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所谓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以
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采 ❖从
❖ 步 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
❖ “豪”通“毫”(秋豪不敢有所近)。
❖ 2、音近通假字。是指与本字读音相近的通 假字。
❖ (1)双声通假。如: ❖ “趣”通“促”(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2)叠韵通假。如:
“適”通“谪”(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耆”通“嗜”(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3、声韵相邻的通假字,即借字与本字的声韵 都不相同,但都相近。 如:“归”通“馈”(归孔子豚) “盖”通“盍”(盖亦反其本矣!)
1. 形体演变 2. 古书中的用字
1. 形体演变
❖ 形体概念 ❖ 演变规律 ❖ 演变途径
形体概念
汉字的形体,指汉字的书写外形。
演变规律
❖ 象形-表意-抽象 ❖ 繁复-简明
演变途径
❖ 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 ❖ 隶书 ❖ 楷书
甲骨文
❖ 甲骨文: ❖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占卜。 ❖ 刻写时间:殷商、西周 ❖ 发现时间:1899年
②右形左声(郊 郡 胡) ④下形上声 (坠 墓 煎) ⑥内形外声 (问 闷 辨) ⑧声占一角(徒 徙 從)
2.特殊结构
❖ (1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 所谓“建类一首”是指同一个部首,声音相近;如 考和老,同属老部。
❖ “同意相受”是指意义相同可以相互注释。如考和 老,用考可以解释老,用老也可以解释考。
是形符,表示“株”属于木类,“朱”是声 符,表示“株”的读音与“朱”相近。分析 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说文》的术语, 称为“从某,某声”。那么“株”的结构便 是“从木,朱声”。
结构类型
1. 基本结构 ①左形右声(防 祥 梧 ) ③上形下声 (艺 芍 宇 ) ⑤外形内声 (园 围 圆 ) ⑦形占一角(哉 栽 载)
2、古书中的用字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 一 通假字
❖ 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是指古书中本有其字 而不用,却临时借用音同音近字来代替的用 字现象。这个本该用的字叫做本字或正字, 而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就叫做借字,或通假字。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这里的“惠”是“聪明”的意思,本字应是 “慧”,而“惠”则是通假字。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 “老”是也。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 “长” 是也。
3.汉字形体构造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象形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所谓象形,就是依照物体的形状,客观地描摹出实物
的全部或部分特征的造字方法。
口 人 日 象太阳形,金文写作“⊙”。
就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并寄托其意 义。假借字一般与造字的原义无涉,只是因为同音 才借用。如: ❖ 北,原义是二人相背,借为北方的北。 ❖ 女,原义是妇女,借为第二人称代词。 ❖ 易,原义是蜥蜴,借为难易之易。 ❖ 难,原义是一种鸟名,借为困难之难。 ❖ 来,原义为小麦,借为来往之来。
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古代汉语(二)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毛秀花
学习古代汉语內容
❖ 文字、词汇、语法、语音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词汇是词的总汇,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文字
1.六书与汉字形体 2.形声字结构与汉字部首 3.汉字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 ❖ ❖
❖ 但是有些字虽然互训,如“初、首、元、肇”等都 有 “始”的意思,但部首不同,不属转注;
❖ 也有些字虽然同部首,如狼、狗、猫等字,但不能 互训,也不属转注。
❖ 转注虽属六书之一,但非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 (2)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所谓假借就是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们造字,
1. 汉字概说
创性时 造质间 者
时间
早:如果把新石器时代早期定为汉字起源的上 限,汉字已经有六千年的发展历史。
晚: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汉字也已经不间断地 发展了三千六百多年。
性质
❖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 汉字: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系统。 ❖ 汉字:形兼音义的意音文字。
文字
❖奚仲作车,苍颉作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