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阅读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测试:2 唐雎不辱使命(含解析)

九年级(下)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领会史家文字和小说笔法。
本文叙事,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中来刻画,情节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人物个性鲜明。
(2)理解对白的特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出人物个性。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外交使臣,面对强悍的秦王,他英勇无畏,应对自如。
当秦王以“逆寡人”“轻寡人”相责难时,唐雎立即加以否定。
他先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再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一语,表明守土的坚定信念,同时激怒秦王,先发制人。
当秦王问他有没有听说过“天子之怒”时,他却以“臣未尝闻也”轻轻带过,故作不知,显示出极大的蔑视和自信。
他非但没有被秦王吓倒,反而针锋相对,提出“布衣之怒”压制对方。
经过一番慷慨陈辞,以古证今,并且“挺剑而起”,最终让秦王屈服,表现出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士人品质。
(3)了解对比与映衬、渲染与烘托的艺术手法。
如围绕易地问题,就有秦王的欲求与安陵君的坚守,有秦王的无理狡辩与唐雎的据理抗争;在意志较量方面,则有“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对垒。
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唐雎的“未尝闻”;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秦王归之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一个拒绝回答,非常傲慢;一个丑化描述,极为轻蔑。
这样,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相互衬托,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作者为了追求夸张、强化的效果,多借助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现场感”。
如秦王说“灭韩亡魏”,目的是从气势上压倒对手;唐雎罗列刺客的壮举,也表明了血拼到底的气概。
秦王先说“灭韩亡魏”,气势夺人;后说“韩、魏灭亡”,辞格已卑。
这些生动的描写,极力地凸显了人物性格。
故事复述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安陵”的要求遭拒。
唐雎出使秦国,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取得胜利。
最后秦王只好屈服。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天下缟素..原意为:白色丧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2)形容词作动词请广.于君原意为:(面积,范围)宽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3. 一词多义(1)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F____________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F____________①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______①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 ____________(2)怒:①天子之怒.F____________①怀怒.未发____________①怒.而飞(《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唐雎不辱.使命辱:____________(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谓F:___________(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____________(4)安陵君其许.寡人许F:___________(5)大王加惠..加:____________惠:____________(6)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F:_________(7)秦王不说.说F:___________(8)且秦灭.韩亡魏灭F:___________(9)故不错意.也意:____________(10)而君逆.寡人者逆F:___________(11)岂直..五百里哉岂直:__________直:____________(12)秦王怫然..怒怫然:__________(13)臣未尝.闻也尝F:___________(14)伏尸..百万伏尸:__________伏:____________(1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闻F:___________布衣:__________(16)亦免冠徒跣..徒:____________跣:___________(17)以头抢.地尔抢:____________(18)非士.之怒也士:____________(1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___________休:____________祲:____________(20)若士必.怒必:____________(21)今日是.也是F:___________(22)挺.剑而起挺:____________(23)秦王色挠.挠:____________(24)长跪而谢.之曰谢:____________(25)寡人谕.矣谕:____________(26)徒.以有先生也徒: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1)之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__________③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______④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__②以.君为长者__________(2)以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_________④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3)安陵君其.许寡人__________①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4)于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__(5)何②何.至于此__________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__(6)也②非士之怒也.__________(7)且.秦灭韩亡魏__________(8)以君为.长者__________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__________(9)而②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__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__________①轻寡人与.__________(10)与②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11)虽.千里不敢易也__________(12)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13)秦王怫然.怒__________(1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__________(15)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课后习题)2.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课后习题)3.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课后习题)(2018乌鲁木齐)4.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8篇 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一)【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 (傧者: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唐雎不辱使命》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唐雎不辱使命》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唐雎不辱使命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其许寡人(2)故不错意(3)天下缟素(4)长跪而谢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小题3: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
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小题1:同意通“措”:失(礼)穿丧服请小题2:即使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这五百里土地哪能换呢?小题3: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
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
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上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小题1:试题分析:“许”与“谢”是古今异义词,“错”是通假字,“缟素”是名词动用,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这些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赵策三》比较阅读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赵策三》比较阅读及答案《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赵策三》比较阅读及答案现如今,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赵策三》比较阅读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
’‘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2.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意对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甲】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
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
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
④雄:首领。
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
⑥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臣未尝闻也3休稷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日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学而不思则罔C.聂政之刺韩傀也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D.安陵君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翻译。
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及翻译_有关《唐雎不辱使命》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秦王色挠 : 屈服 (2)逆寡人:违背 (3)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4)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5)以君为长者:把(6)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7)否,非若是也这样 (8)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9)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10)免冠徒跣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脚(11)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12)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翻译:(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试题1(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
唐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休祲.()天下缟.素()寡人谕.矣()2.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于以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4.本文选自____________,是西汉末年____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5~8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唐雎连用三个事例是为了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暗示了什么?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7.翻译句子。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8.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这表现了唐雎什么样的性格?三、语言运用9.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
“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不错的哦!亲,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这是2011年7月16日由南京理工大学发出的第一条录取短信,这种“淘宝体”录取短信一时之间引起社会热议:甲:的确别出心裁,收到如此有趣的录取短信,哪个考生不高兴?我想公众看了这样的短信,也会会心一笑:原来大学录取短信也可以这样来发!乙:我可不这么看。
大学录取通知可是一种正式通知,不能为了迎合大众而丧失自身原则。
这种方式有自我造势、哗众取宠之嫌。
搞不好,学生还以为是诈骗短信呢!丙:其实,录取短信只是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阅读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4分)
(1) 非若是也▲ (2) 轻寡人与▲
(3) 寡人谕矣▲ (4)长跪而谢之▲
【小题2】.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徒以有先生也老大徒伤悲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小题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小题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小题1】轻视这样明白,懂得道歉
【小题1】 C
【小题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小题1】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