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合集下载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案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案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题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编号备课日期二次备课日期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使用方法。

2、玻片标本的种类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3、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异同点。

4、细胞中的物质细胞膜的作用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5、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使用方法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异同点。

教学难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使用方法2、细胞中的物质细胞膜的作用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本章内容比较抽象,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就不能理解记忆,很容易遗忘,因此要结合观察动、植物细胞进行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所以让学生都亲自动手熟练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结构,从而归纳出细胞结构的共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学准备七年级上教材、复习提纲、《同步探究》、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概况导入确认目标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使用方法。

2.玻片标本的种类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3.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异同点。

4.细胞中的物质细胞膜的作用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5.细胞核是控制中心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

1、指导学生结合考点自主复习,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独立完成《同步》P6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展示纠错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扫描考点明确复习目标学生自主复习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并说明理由。

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展示纠错学探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质疑深化补偿练习:1.(2006年浙江省)下面是使用显微镜有关知识,请回答:(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转动。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件: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件: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堂小结
光学
透射 扫描
乘 以
视野中央
当堂检测
1.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右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
应是
√A.向右上方
C.向右下方
B.向左上方 D.向左下方
解析 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位于右上方→说明其实际在装片位置的左下方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
绘图 :绘出所观察到的不同类型的细胞
问题探究
1.观察下面的细胞示意图,思考下面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细胞具有多样性,不同生物的细胞、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 胞形态不同;但不同种生物的细胞及不同组织的细胞通常都具有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表明细胞又具有统一性。
整的细胞(如图甲),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 完整的细胞?__4_个__。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
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
度。放大倍数与细胞数成反比关系。
解析 答案
(2)若在目镜×10、物镜×10的低倍镜中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如图 乙),将物镜换成×40的高倍镜之后,视野中能看到几个完整的细胞? _4_个___。
(4)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其 功能 不同。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制片 :制作叶片(或人口腔上皮细胞)_临__时__装__片__ ↓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_视__野__中__央_ ↓ 高倍镜观察 :转动 转换器 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 调节亮度 :调节 光圈 使视野亮度适宜 ↓ 调焦 :缓慢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 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 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 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 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 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7、结束操作

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
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 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 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 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 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 坏光源灯。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的各 种形态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 1 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和形态各不一样。 2 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中,细胞的大小和 形态也不一样。 3 同一个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其大小也 会发生改变。
考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细胞发现历程
时间 1665年 1838年 1839年 1858年 科学家 英国的胡克 德国的施莱登 德国的施旺 德国的魏尔肖 重要发现 发现并命名细胞 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构成动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学说提出者—— 施莱登和施旺 3、细胞学说内容:一切动物与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0 0000 ×)
最 早 的 电 子 显 微 镜
卢斯卡 (Ernst Ruska)
电子显微镜下的蚊子
考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
1.重要结构及功能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备课组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学案编号:06 编制:秦磊审核:徐德杰【学习目标】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内容及意义;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自学质疑】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谁?2、简述细胞学说的内容。

3、简述细胞学说的意义。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1、尝试标出显微镜的结构各结构名称。

2、简述高倍镜的使用要点。

3、归纳总结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注意事项。

①成像特点:②放大倍数计算:③物像与装片移动方向的关系:⑤物镜和目镜的判断:⑥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1、生物体是否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体中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相同吗?3、分析细胞总能保持一定形态的原因。

【矫正反馈】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C.有许多科学家对细胞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下列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

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1)若焦距不清楚,应调节( );(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A.①和④B.②和③C.⑤和⑦D.④和⑥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4、如图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

请看图回答:(1)若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目镜、物镜的组合为(用标号作答)。

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2)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4)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上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A.向右方B.向下方C.向左方D.向上方。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件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件 苏教版必修1
8
一二三
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的大小各不相同。 少数细胞较大,可用肉眼观察,如鸟类的卵细胞;大多数细胞很小,直 径在10~100 μm范围内,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细胞的直径为 0.5~5.0 μm,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3.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
23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实验设计 当堂检测
一二
解析:(1)显微镜的镜头有两种:目镜和物镜。目镜可从镜筒上端 开口处插入,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 越小。物镜的上端有螺丝口,可旋转固定在镜筒下端连接的转换器 的三个开口上。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 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 乘积。(2)显微镜视野的明亮程度与镜头的通光量有关,低倍镜放大 倍数小,实际观察到的标本区域较大,通光量较多,因而视野明亮;高 倍镜放大倍数大,实际观察到的标本区域小,通光量较少,因而视野 较暗。(3)视野中出现异物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和装片上。 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后,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只能存在于目镜上。
11
探究点 易错点排查 实验设计 当堂检测
一二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②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 ③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 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 的。 特别提醒(1)细胞学说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梭理]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结构特点: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使细胞膜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细胞质基质: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①线粒体和叶绿体:二者均为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都有双层膜结构,含有自身遗传物质。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核糖体: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发生缩合反应;完成翻译过程)。

其中,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将分泌到细胞外。

③内质网: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分泌蛋白的运输、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过程有关。

④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转运有关。

⑤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形成纺锤体,决定细胞分裂方向。

⑥液泡:植物细胞质中单层膜泡状结构。

成熟植物细胞中具有大液泡。

液泡内含细胞液,可显示花、果实、叶的颜色,与代谢产物的贮存、植物的水分代谢有关。

⑦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⑴不同功能的细胞所含的细胞器不同,如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明显多于平滑肌细胞;⑵同一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器也不同,如冬眠动物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正常状态下;⑶同一细胞中不同部位由于功能不同,细胞器分布也不同,如精子细胞中线粒体主要集中于颈部;⑷细胞的某一生理功能是由多种细胞器协同完成的。

⑧细胞质流动:活细胞生命现象的表现,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流。

由于细胞质透明而不易观察,实验中以叶绿体为标志。

细胞质流动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有关,此外,还受到环境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的影响。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它包括核膜(双层,上有核孔)和核仁、染色质、核液等部分。

(5)生物膜①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都有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训练与提高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显微镜时,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A.光线暗时,使用平面反光镜 B.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C.物像偏左,欲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D.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三、训练与提高
二、复习要点
(6)比较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的物像与视野
物镜
物镜长 短
镜头与 标本距

放大倍 数
物像大 小
细胞数 目
视野范 围
视野亮 度
低倍镜 短

小 ___小_ __多__ ___大_ ___明亮
高倍镜 长

大 ___大__ __少___ ___小__ ___黑暗
二、复习要点
4.玻片标本的类型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薄而透明______,否 则光线不能透过)
三、训练与提高
9.(2021湘潭)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 和图乙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短 B.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C.图甲中出现“A”所示情况的原因是玻片未擦干净 D.图甲视野中草履虫的纤毛区分度不高,可尝试转换成较小光圈进行观察
三、训练与提高
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的是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的是10× 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D ) A.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多 B.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少 C.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多 D.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少
三、训练与提高
8.如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 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 的是( A )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鲫鱼组成了( 种群 ) 2、一只白鹭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个体 ) 3、整个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 生态系统 )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与龟相比,其不具备 ( 系统 )生命系统层次
系统 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一起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共21张 PPT)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共21张 PPT)
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概念:
结构层次
概念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器官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知识点补充:病毒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共21张 PPT)
知识点补充:病毒
无细胞结构
组成:蛋白质外壳
噬 菌
遗传物质

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

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毒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无地位
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病毒属于生物
病毒的繁殖过程: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侵入别的细胞
病毒虽然没 有细胞结构, 但仍然属于 生物,因为 它具备生物 的一个重要 特征——繁 殖。
高中生物学课程结构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1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3、举例说明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生物体不仅是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体系,也是相对独立、有机联系的生命活动体系。

而细胞则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求答案。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的、和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除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发现细胞。

实际上他当时发现的是死了的植物细胞的。

2、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植物体是聚合体。

3、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提出动植物体都是的集合体
4、1858年,德国著名病理学家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的重要补充。

5、细胞学说内容:一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的基本单位。

6、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的基础上,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被列为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例题:1、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
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C.有许多科学家对细胞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阳性和统一性
3、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的细胞来源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细胞分裂D.培养皿培养
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1、生物体的组成:除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2、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1)生物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
(2)同一生物不同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
(3)在同一生物的组织中,细胞的大小也不一样;
(4)同一个细胞,处在不同的,其大小也会发生改变。

(5)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范围内。

3、维持细胞形态的因素:
(1)细胞内在的(2)自身的(3)外部的等。

4、注意:
(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
(2)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思考:(1)为什么大多数细胞的直径比较小?
(2)为什么卵细胞比其他细胞相对较大?
例题: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A、肌肉细胞呈长条形或长梭行,有利于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B、人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增大了细胞膜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
C、神经细胞的突起呈纤维状,有利于提高神经冲动的传递效率
D、动物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细胞质较多,为动物的整个个体发育过程提供营养物质
三、电子显微镜
1、放大倍数:万——万倍,可看到病毒、单个分子等。

2、类型:常用的电子显微镜有和,前者被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后者被用于观察样品的。

3、成像原理:
(1)透射电子显微镜:让穿透用样品制成的超薄切片,经过
放大成像。

(2)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在细胞等样品的表面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如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样品的(二次电子)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最终形成反映样品的图象。

思考:观察样品时,是否电子显微镜一定比光学显微镜好?举例说明。

例题: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
A、细胞的多样性
B、不同生物细胞的相同性
C、生物界的统一性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2、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D.沃森和克里克
3、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大小、形态、生活习性、病毒、细胞
一、1、胡克、细胞壁2、施莱登、细胞3、施旺、细胞4、魏尔肖、细胞、细胞学说
5、动植物、动植物
6、细胞、恩格斯、19、自然例题:1、A 2、C
二、1、病毒、细胞2、同一、组织、相同、发育阶段、10-100um 3、结构、表面张力、机械压力思考(1)细胞的直径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另外受细胞核控制范围的限制,细胞内物质交流受体积制约.(2)生物体细胞的各种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卵细胞是生殖细胞,承担着为后代初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功能,卵细胞相对较大,是因为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 例题:D
三、1、一、一百2、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表面形态和结构
3、电子、电磁透镜、高能电子速、核外电子、表面形态特征
思考:不一定.用何种显微镜观察样品取决于观察和研究的目的.如观察病毒结构时,由于病毒太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而观察草履虫形态时,由于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太高,不利于从整体角度观察草履虫,相反,放大倍数比较小的光学显微镜能确保看到草履虫的完整形态,所以选用光学显微镜. 例题:1、C2、B 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