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上历史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九上历史第3课 古代印度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训练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等级之间权利义务不同C.社会成员分工不同D.等级之间的种姓差别2.“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伊斯兰教教义B.佛教的众生平等C.印度种姓制度D.庄园的自给自足3.右图是某历史小组对古代亚非文明内容整合后做的课件。

四个标题背后表达的相同点是()A.法治社会B.政治神化C.政教合一D.神灵人化4.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5.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

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

这体现了佛教()A.“忍耐顺从”的思想B.“众生平等”的思想C.因果报应的思想D.独尊安拉的思想6.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

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A.种姓制度B.庄园制度C.城邦制度D.封君封臣制度7.“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而经历过许多调整,并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而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这主要说明该制度()A.等级非常森严B.存在优劣差别C.维护特权等级D.带有殖民色彩8.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以东,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农耕牛羊,及其他家畜;并知榨取牛乳等。

他们定居于旁庶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荼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埃及巴比伦比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课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种姓”的国度指的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2.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类对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答案】C3.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不成眷属,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A.《汉谟拉比法典》B.种姓制度C.人权未普及D.佛教的规定【答案】B4.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

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中国【答案】A5.古代印度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等级在地位、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种制度被称为A.种姓制度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A6.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答案】B7.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印度诞生的宗教是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答案】A8.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答案】C9.下图中标注出的四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方面的相同点是A.位于大河流域 B.位于亚洲大陆C.四面邻近海洋 D.处于内陆盆地【答案】A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册习题

第3课古代印度练习册习题

第3课古代印度一、基础练习1.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A.人民意愿B.国王命令C.佛祖安排D.神灵旨意2.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世界性宗教是( )A.婆罗门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3.《西游记》中唐僧又被称为“三藏法师"。

“三藏”指的是佛教经典的( )A.经、律、论三部分B.经、律、义三部分C.义、律、论三部分D.经、义、论三部分4.同为世界文学瑰宝,反映印度社会多个侧面以及雅利安人扩张情景的两部梵文史诗是( ) A.《吉尔伽美什》和《梨俱吠陀》B.《摩诃婆罗多》和《沙摩吠陀》C.《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D.《吉尔伽美什》和《罗摩衍那》二、拓展练习5.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印度是悉达多,在中国则是( )6.汉代,佛教从印度传人我国。

研究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没有参考价值的是( )A.敦煌莫高窟B.西安大雁塔C.《诗经》和《楚辞》D.《大唐西域记》7.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 印度半岛地处亚洲南部,南临A,即_________(海洋),北靠B,即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和D__________是两条著名的河流。

(2) 季风是印度气候的主要特征。

夏天的_______(方向)季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的雨水,对古代印度农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

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1) 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2)《摩奴法典》主要维护的是哪些特权阶层的利益?材料二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人教版

古代印度一、选择题:1. (2013 •海南• 1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 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 .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2 . (2013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A. 吠舍 B.刹帝利C.首陀罗 D .婆罗门3. (2013 •湖南湘潭• 1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A. 种姓制度B .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 .《天方夜谭》4. (2013 •广东湛江• 1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 .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 .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 .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 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 .印第安人D .苏美尔人6 .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表现出独有的 历史特征。

右图反映的是印度的 () A. 分封制度 B. 民主制度 C. 种姓制度 D. 封建等级制度7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 的是()A. 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B. 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C. 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D. 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8.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A .婆罗门B .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9 .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 国。

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 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奏罗门 剥帝知 吠舍 首陀罗A.佛教B .阿拉伯数字 C .活字印刷术 D .基督教11.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习题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习题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同步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A. 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B.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C. 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 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2.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A. 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C. 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D. 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3.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国王。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他应属于( )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4.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A. 第一等级B. 第二等级C. 第三等级D. 第四等级5.在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A. 禅让制度B. 种姓制度C. 元首制D. 采邑制6.佛教产生于()A. 公元前6世纪B. 公元前1世纪C. 公元1世纪D. 公元6世纪7.有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是“阿拉伯数字”、“梵文”、“佛教”、“古代文化”,据此可知这篇论文的内容主要和哪个国家相关?()A. 印度B. 沙特阿拉伯C. 伊拉克D. 埃及8.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位置从东到西的排列顺序是A. 中国、巴比伦王国、印度、埃及B. 中国、印度、巴比伦王国、埃及C. 埃及、印度、巴比伦王国、中国D. 埃及、巴比伦王国、印度、中国9.从发源地来看,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之处是()A. 以海洋为中心B. 以大河流域为中心C. 以大山为中心D. 以城市为中心10.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 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 尼罗河——古印度——佛教D. 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人教版】2018-2019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印度》试卷一、选择题1.“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材料反映的是()A.古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2.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有关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分封制D.种姓制度3.与“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这些词汇有关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4.由“《摩诃婆罗多》、恒河、阿拉伯数字”这些词你能联想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两河流域5.“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时自由平等的。

”但在古印度,却把社会成员按地位高低划分为四等。

请指出属于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7.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8.《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书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唐僧取经”的“经”是指()A.佛教学说B.基督教教义C.伊斯兰教教义D.犹太教教义9.“婆罗门教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说梵天用口造婆罗门,用手造刹帝利,用双腿造吠舍,用双脚造首陀罗,并为他们规定了社会职业,永世不可改变。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状况()A.古希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10.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共同特征不包括()A.都属于亚洲国家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都处于大河流域D.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11.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①《汉谟拉比法典》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佛教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2.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二、材料解析题13.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灿烂文化,这些文明不仅向我们昭示着祖先们的聪明才智,更反映了人类不懈进取的精神。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基础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

《古代印度》基础练习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印第安人D.苏美尔人2.在古代印度等级制度中,向神庙上供的等级是()A.吠舍B.刹帝利C.婆罗门D.首陀罗3.“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纳”,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纳制度。

这种制度()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C.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D.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下列对佛教的诞生的相关介绍错误的一项是()A.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B.诞生于古代印度C.创始人为释迦摩尼D.要求人们修行以得道成仙5.下列是四位同学扮演“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的对话。

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乙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

丙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纳税形式供养第一、二等级。

丁同学:我是被征服者,因贫困破产失去土地,从事低贱的职业。

据此判断,哪位扮演者属于吠舍等级?()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丙同学6.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是()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你知道这首诗词与哪一宗教有关()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8.古代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据此判断,古代印度农民属于哪一等级()A.刹帝利B.首陀罗C.吠舍D.婆罗门9.古印度“种姓制度”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

其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①10.阿育王在印度是家喻户晓,他的身份是刹帝利,和刹帝利有关的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度B.分封制C.民族分化制度D.种姓制度11.种姓制度诞生于下列哪一古代国家()A.埃及B.巴比伦C.雅典D.印度12.根据《律奴法典》的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第3课古代印度(真题训练)

第3课古代印度(真题训练)

第3课古代印度中考真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九年级月考)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A.由雅利安人建立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D.首都是华氏城【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因此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对孔雀王朝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年四川内江)如图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A.发源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故A符合题意;只有古印度产生了世界性宗教,故B不符合题意;只有古埃及公元前36世纪出现了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两者文明均中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年湖南郴州)2018年9月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

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印度社会遗留的A.种姓制度B.采邑制度C.四等人制D.农奴制度【答案】A【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中吠舍属于第三等级,“贱民”属于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残存在部分印度人心中,故选择A项;采邑制度盛行在封建时代的欧洲,排除B项;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排除C项;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古代印度(练习)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1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C.首陀罗 D.婆罗门3.(2013·湖南湘潭·1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
..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4.(2013·广东湛江·1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
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6.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表现出独有的
历史特征。

右图反映的是印度的( )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7.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8.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9.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大帝国。

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11.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②中国人③阿拉伯人④希腊人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13.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有( )
①摩羯陀国王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②种姓制度
③发明阿拉伯数字④创立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15.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16.某班级准备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二、非选择题:
17.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


“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1)你能否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什么问题?
(3)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4)从这个法典的内容来看,婆罗门、首陀罗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5)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18.每当我们游览某种宗教的建筑时,发现最大、最宏伟的建筑是大雄宝殿,里面往往有一尊很大的佛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该宗教产生于什么时候?创始人是谁?
(2)“大雄”指的是谁?
(3)该宗教宣扬什么?反对什么?
(4)该宗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5)该宗教是如何传播的?请描述一下其传播路线。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B 13. A 14.A 15.C 16. .A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第一课件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第一课件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