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演奏技法

合集下载

吹笛技巧

吹笛技巧

笛子,作为中国拥有最古老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延续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8000年前曾出现的骨哨是笛子的前身,笛子大约在秦汉以前就有记载),但古时的人们对笛子的了解远不及现代笛子研究者。

包括近代的很多笛子研究者,对笛子的指法、调以及运用的表达仍然是不完善的,所以,我仅希望以本文,能弥补一些笛子学习者对笛子的指法、调的了解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进步。

不管是什么乐器,指法与调子是相互相承的,所以其实也没有调子和指法的分别,由指法不同决定了曲子调子的变化,又由曲子调子的变化派生出不同的指法,两者密不可分,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笛子作曲家还是笛子演奏家,都不能忽视笛子的指法与调的运用。

下面简单地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关系,以及笛子的指法、调子在曲子中的运用。

从笛子可以实现的指法来讲。

以全按作5为例,笛子的指法从低音5一直到极高音1,其实上面还有音(极高音2,4等),只是确实不常用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来说一说笛子常用的指法和调子的。

笛子常用的调子,如果以C调笛子为基准,全按作1就是G调,全按作2就是F调,全按作6就是降B调,全按作3就是降E调,那么为什么是这么分呢?因为当C调笛全按作1时,1变成了C调的5,所以从C(1)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是G(5),那么我们就说C调笛全按作1后是G调,以此类推,当全按作2时,1变成了C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F(4)所以是F调,那么如果我们换成D调的笛子呢?同样原理,全按作1时, 1变成了D调的5,所以,从D(2)调往上数一个纯5度,就是A(6),所以就是A调,以此类推,D调全按作2时,1变成了D调的4,往上数一个纯4度是D(5),所以我们就说它是G调。

也就是说是什么调子的笛子,要全按作什么,只要将这个调子笛子的全按作5的1,向上数到作的什么音,是多少度音,然后把几度音加到原来的调子上去,算出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子了,当然,首先得明白一些音程关系才行,以后会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表达上的研究. 那么笛子的调子和指法在曲子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先来说一下笛子本身的调子对曲子的影响。

精华:笛子的吐音

精华:笛子的吐音

精华:笛子的吐音精华:笛子的吐音笛子吐音技法的形成与发展:民间有“吹萧吐笛”的说法,这充分证明了吐音的重要性。

在笛子的众多技巧中吐音是尤其重要的演奏技巧。

吐音是在长音中用“TK”将气断开,使其更有跳跃性,为连续吐音。

舌,气并用的吐音为顿音,也叫顿吐。

用符号“”表示。

吐音是步入音乐殿堂的开门砖。

与吐音有直接关系的是舌,舌是吐音的发音部位,用来截断气流成为点就是吐音。

吐音的发音点尤其重要,发音时舌头应自然放在下齿龈,然后用气冲击舌头发出“吐”字动作的音叫做吐音。

另外用舌头送出来的音,(音头)可理解为送音。

笛子吐音的发展主要是在建国后,越来越多的笛子学习者运用吐音,并且运用到独奏艺术中来。

王铁锤老先生将吐音运用到独奏曲中,他的吐音是用唇吐发音,在当时是演奏技术的一大提高。

但是这种唇吐主要的弊端在速度上的限制。

随着吐音技术的发展,后来的很多演奏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逐渐分为南派的软吐和北派的硬吐。

山东老艺人赵玉仁先生是双吐以及碎吐的创造者,后来北方派代表山东笛派的创始人曲祥先生的吐音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他结合南北两方面的特点,把吐音的灵巧的演奏推上更高境界。

曲祥先生被誉为“吐音之王”。

系统全面的吐音技术是他的吐音上最大的特点。

曲祥先生将吐音南北融合,中西合璧,借鉴长笛的吐音进一步诠释了三吐的科学理论。

不管在速度,力度,清晰度,还是在灵巧度上都堪称一流。

笛子吐音的种类:随着笛子吐音技术的发展,曲祥对中国笛子的吐音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研究经过科学整理和发展把中国笛子的吐音分为以下几类:单吐,双吐,三吐,碎吐,循环气双吐。

不管是哪种吐音都包含两部分:一是唇舌运动,二是手指的配合。

1、单吐单吐里面又分有顿吐,气吐,软吐,硬吐。

单吐大多是用舌作T的拟音,也有用气的冲击,作F的拟音的,叫气吐。

顿吐是舌头运动迅速,气流走的短而有力度,发音有爆破音的感觉。

也有仅用唇作P的拟音的,叫唇吐。

假如在唇吐的同时完成抢气,还构成了循环双吐的要点。

笛子吹奏的超高级技巧有哪些

笛子吹奏的超高级技巧有哪些

笛子吹奏的超高级技巧有哪些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代表性乐器之一,笛子是我国文化遗产又是国乐的组成部分,其音色优美动听,是很多音乐爱好者的最爱。

但是,为了更好的演奏笛子,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发音技巧和演奏技巧,更需要掌握一些超高级的笛子吹奏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技巧。

一、轻柔气音气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笛子吹奏技巧。

而在气音的基础上,练习轻柔气音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好地表达情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受。

轻柔气音的演奏方法是:先吹短笛子吹头,发出气音,然后把嘴唇放平,轻吸气,使气体经过喉音器官发出声音,重复吸气和吐气的动作,便会出现柔和、连绵的轻柔气音。

二、倚吹倚吹是笛子吹奏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其演奏过程中需要把笛子口部靠在发声物上。

倚吹时,演奏者需要用手掌轻轻摩擦笛子发声物的边缘,产生激烈的共振,从而发出独特的音效。

三、半发音、微发音笛子演奏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种音效,例如半发音、微发音等。

半发音指在笛子音高较高时,演奏者仅轻轻吹气,使得笛子发出微弱的和弦声,这样可以起到衬托、增强音乐效果的作用。

而微发音则是指在笛子演奏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发音技巧,让演奏者能够将笛子音符尽可能小的发出,以使整个演奏过程更加柔和。

四、震音震音是笛子高级演奏技巧中的一种,其演奏要求演奏者能够把手握紧笛子,在演奏笛子时产生一种剧烈的颤抖效果。

演奏震音时,演奏者需要使用特殊的技巧,在吐气时短暂地发力,采用颤抖的姿势,使得笛子产生一种独特的效果。

五、吹气振音吹气振音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笛子演奏技巧,其涉及到吹气、振动、颤音等多种技巧。

具体来说,演奏吹气振音时,演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气息控制力度,并通过调整龙壳和空心柄的角度和位置使声音产生颤音效果。

这种技巧要求演奏者同时协调各项技能,是笛子演奏中的难度最高的一项技巧。

综上所述,笛子吹奏技巧在不断更新和升级中,每一种新技巧的出现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产生的。

而要想更好地演奏笛子,除了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和演奏技巧之外,也需要努力练习各种超高级技巧,以推动笛子演奏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笛子演奏技巧

中国笛子演奏技巧

中国笛子演奏技巧中国笛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它的演奏技巧包括吹奏姿势、发音准确性和调节技巧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笛子演奏技巧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学习中国笛子音乐。

一、吹奏姿势中国笛子的吹奏姿势对演奏的稳定性和表现力有着重要影响。

正确的吹奏姿势应保持身体放松,站立或坐立直立,保持笛子垂直于地面。

吹奏者应将笛子的吹口放在嘴唇中央,嘴唇保持轻微张开,并让舌头自然抵住上齿,使空气呼出的方向保持稳定。

同时,吹奏者的身体和手臂应保持平衡,以确保演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二、发音准确性发音准确性是中国笛子演奏的关键。

发音包括声音高低、音色浑厚与否等方面。

通过正确的嘴型、指孔控制和气息调节,可以使笛子发出纯净、明亮的声音。

在吹奏过程中,吹奏者应保持舒展的嘴唇,并以舌尖控制气息的流动。

同时,通过手指按住笛子的指孔,改变气流的长度和速度,从而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在掌握了基本的音阶和音程后,吹奏者可以尝试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技巧。

三、调节技巧调节技巧是中国笛子演奏中的重要一环。

调节指的是根据不同音符的需求,合理地控制气流和音量,使演奏旋律更加流畅和自然。

调节技巧包括舌控、气息控制和音量调节等方面。

舌控是指通过舌尖的抬起或放下,切换音符的过程。

舌尖抬起时,音符会升高,舌尖放下时,音符会降低。

气息控制是指通过吹奏的力度和速度,控制气流的大小和稳定性,以达到音符的要求。

音量调节是指通过气息的控制和手指对指孔的调节,改变音符的响度和强度。

为了提高调节技巧的熟练度,吹奏者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练习,例如进行长音练习、音阶练习和歌曲演奏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吹奏者可以逐渐掌握各种调节技巧,使演奏更加精准和表现力更强。

四、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保证中国笛子良好演奏状态的重要环节。

吹奏结束后,应及时清洁笛子内外的灰尘和污渍,保持笛子干燥和卫生。

同时,应定期检查笛子的吹口、指孔和调节装置等部件,确保其正常运作。

笛子技巧知识点总结图解

笛子技巧知识点总结图解

笛子技巧知识点总结图解一、基本姿势在学习笛子吹奏技巧之前,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

正确的基本姿势对于吹奏乐器非常重要,能够保护手部和身体,有助于演奏时的放松和稳定。

笛子的基本姿势主要包括站姿和握笛姿势两个方面。

1. 站姿笛子的演奏者应该站立,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腿微微弯曲,身体重心放在脚掌上,保持平衡感。

在演奏过程中,身体要放松,避免过度用力。

2. 握笛姿势正确的握笛姿势对于演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用右手握笛子的上端,掌心贴于笛子下方,食指在笛孔上方支撑笛子,中指和无名指握于笛子的右侧。

左手握笛子的下端,掌心贴于笛子下方,食指在笛孔下方支撑笛子,中指和无名指握于笛子左侧。

整个握笛姿势要保持稳定,使得笛子的位置固定,便于演奏技巧的展现。

二、吹奏技巧1. 发音在吹奏笛子时,正确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

笛子的发音主要靠吹奏者的呼吸和口腔的控制来实现。

首先,吹奏者应该保持深呼吸,充分储备气息。

然后,用舌尖轻触口腔的顶部,将气息通过笛子吹出,让笛子发出音调。

同时,用舌尖轻触不同的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2. 音准正确的音准是笛子演奏的基础。

在演奏时,要注意准确地吹奏出每个音符,保持音高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音准,可以通过练习音阶和琶音等方式来训练自己的耳朵和喉咙的协调性,使得演奏的音准更加精准。

3. 呼吸控制呼吸控制是吹奏技巧中的重要一环。

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呼吸,合理地分配气息。

避免呼吸过短或者呼吸过长,从而影响演奏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呼吸控制能力,使得演奏更加流畅和自如。

4. 音色控制不同的音色对于笛子的演奏来说至关重要。

要想演奏出丰富的音乐效果,就需要掌握不同的音色控制技巧。

可以通过吹奏的力度,口腔回射的位置,舌尖的振动等方式来改变音色,从而丰富音乐的表达效果。

5. 滑音滑音是一种常用的吹奏技巧,在演奏中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滑音的实现主要依靠吹奏者的呼吸和舌尖的控制,通过调整呼吸的强弱和舌尖的位置,使得音符的音高能够产生连续的变化,从而演奏出流畅的滑音效果。

笛子吹奏八种技巧

笛子吹奏八种技巧

笛子吹奏八种技巧笛子是一种具有悠远历史的传统乐器,凭借其悦耳动听的音色和独特的吹奏技巧,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笛子的八种常用吹奏技巧。

1.推气:推气是笛子吹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也是吹奏笛子时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在吹奏笛子时,吹奏者需要将空气通过唇间缝隙吹入笛子,产生声音。

推气的力度和速度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和音质的明暗。

2.啸音:啸音是一种特殊的笛子吹奏技巧,通过控制气流使笛子发出明亮的高音。

吹奏者需要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发音点,使空气以较高速度通过缝隙,产生如鸟鸣般的高音。

啸音要求吹气稳定,呼吸均匀。

3.颤音:颤音是笛子演奏中常用的装饰性技巧,通过改变气流的速度和力度使音准上下浮动,创造出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的效果。

颤音程度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但要保持音准稳定。

4.装饰音:装饰音是指在演奏过程中加入的一些额外音符,用于装饰和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常见的装饰音包括连续音、滑音、颤音、圆音等。

吹奏者需要掌握各种装饰音的技巧和应用,使其在演奏中更加灵活自如。

5.转调:转调是指在演奏过程中将乐曲的调式转换到不同的音区中演奏,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转调可以通过改变吹奏笛子的音孔的覆盖方式来实现。

吹奏者需要熟练掌握转调的技巧,确保演奏的音准和音色的一致性。

6.知音:知音是指通过吹奏笛子发出简短的声音,传达一些简单的语言或信号。

吹奏者可以利用不同的技巧和力度,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知音效果,用于音乐表达和交流。

7.呼吹:呼吹是一种特殊的笛子吹奏技巧,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和发音点,使空气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笛子缝隙,产生短促的音效。

呼吹要求吹气有力而均匀,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呼吹技巧和应用。

8.和声:和声是指在演奏过程中以和声的方式演奏多个声部,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吹奏者需要掌握各种和声技巧,如和声分解、和声填充等,以便实现乐曲的全面表达。

以上就是笛子吹奏的八种常用技巧。

在学习吹奏笛子时,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灵活运用,将会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笛子的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技巧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家想知道笛子的演奏有什么技巧吗?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笛子的演奏技巧吧!笛子的演奏技巧一:演奏姿势吹笛子首先要讲究姿势正确、自然,一是要有堂正的仪表;二是要适应人体本身的生理特点,姿势分立势和坐势两种。

在吹曲笛和更大的低音笛时,也可用左手的食指第三节下端靠大拇指一侧和小指一起与大拇指相对将笛持住。

用这种方法持笛,在右手进行飞指抹音时,即使左手三孔全打开,笛子也不会动摇。

在合奏和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势。

坐势要求上身和立势相同,椅子高低要适度,以免妨碍吹奏和呼吸。

坐时最好不要架腿,两腿自然分开才能坐得安稳。

笛子的演奏技巧二:呼吸方法呼吸方法正确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能很好地演奏。

吹奏时的呼吸与平时的呼吸是有所不同的,因吹奏中吸气量大,一般都用口鼻同时吸气,以加快速度。

吸气也分慢吸和快吸两种,一般在乐曲开始前和演奏速度慢、旋律优美的曲子中可用慢吸的方法。

要求吸气饱满充足,但也不要吸到不能再吸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吹奏时无法控制。

快吸一般用在快速乐曲中和没标换气记号的连续吐音之间。

吹奏时的呼气不是平常从两个鼻孔和口腔中自然呼出去的,而是从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吹出去的,所以胸腹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两颊以及嘴唇的有力控制,使吹出的一股气息形成均匀的、有节制的、有压力的气柱将笛子吹响。

吹奏中的呼气也不要呼到不能再呼的极限,以免肌肉紧张发颤,而应留二分余气,便于下次吸气迅速,使乐曲吹奏能自然连贯地进行。

为了增大肺扩量,使气息更充足,平常可坚持长跑、游泳和做深呼吸运动。

笛子的演奏技巧三:呼吸与口形的相互配合及气息控制要吹出美妙动听的笛音,需要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口形。

要吹出笛子的高音、低音、强音、弱音,需要呼吸与口形的变化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在吹奏中首先接触到的是笛子每个发音孔的缓吹和急吹的呼吸与口形的相互配合问题。

笛子技法符号表

笛子技法符号表

笛子技法符号表
笛子技法符号表是用来标记笛子演奏技法的一种符号系统,用以指导演奏者在乐谱上如何表达吹奏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笛子技法符号:
* T:代表吹气,表示用口腔吹气的技法。

* P:代表吸气,表示用口腔吸气的技法。

* Vibrato:波浪线(~)表示颤音,即在音符上下波动的技法。

* Trill:tr表示颤音,表示在两个音符之间快速来回切换的技法。

* Staccato:点(.)表示断奏,即音符被短促地演奏。

* Legato:连线(-)表示连奏,即音符被平滑连接,形成连贯的演奏。

* Glissando:G表示滑音,表示在两个音符之间进行滑音演奏。

* Flutter-tonguing:FT表示吹响音,即在吹奏时快速振动舌头的技法。

* Tonguing:发音标记(如T、D、T+D等)表示不同的吹奏发音方式,用于指导演奏者的舌头动作。

* Double Tonguing:DT表示双吹音,即使用舌头快速切换两个不同的音。

这些符号在笛子谱上的使用有助于演奏者理解作品中的不同技法,并更准确地表达作曲家的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符号的具体含义可能在不同的乐谱中有所差异,建议演奏者参考具体乐谱的解释。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子的演奏技法
笛子的演奏技法
对于笛子,是本人的最爱。

最早听到关于笛子的诗句就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
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本人爱诗,从李白的诗面能够看出,笛子的
声音应该是哀伤、凄凉的。

而后又看到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感到更多的凄凉,哀怨。

可能是受到诗的影响,每每感觉笛音应该是悲伤地哭诉,而不是
那种轻快喜悦的音调,后来接触了民族乐器,慢慢知道,原来这是和
演奏技法相关,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能够发出不同的音调。

于是,
就向大师去请教了一番,回来总结了一下笛子的演奏技巧,想与大家
分享一下:
首先,笛子的演奏技巧与地域相关,根据技巧和地域的关系,形
成两个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来说: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

所以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下
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笛子的技巧: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
演奏67676767一般。

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
的虚颤手法。

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
颤指跳跃一次。

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
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

也称导音。

吐音(TK):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
复滑音。

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
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头自然持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
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

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实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
能摹仿鸟叫声。

有上、下历音之分。

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
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
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
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
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

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

):同种指法
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
一种。

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

6是主音,而717
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
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

可产生强烈的
碎音效果。

历音: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
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

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
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
出现。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

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

当然,对于笛子,还有很多技巧,比如指法、相关的练习方法之类,都需要我们注意和学习。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一起分享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