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IATF16949程序文件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IATF16949程序文件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IATF16949程序文件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和交流,以支持公司的运营和决策,特制定本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公司与供应商、客户、认证机构等相关方之间的信息沟通管理。

3、职责31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信息沟通管理程序,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和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向信息管理部门反馈相关信息。

33 管理层负责审批重要的信息沟通决策,确保信息沟通符合公司的战略和目标。

4、信息分类41 内部信息包括公司的方针、目标、战略规划、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等。

42 外部信息包括客户需求、市场动态、竞争对手信息、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供应商信息、行业协会信息、认证机构信息等。

5、信息沟通方式51 内部沟通方式511 会议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部门会议、项目会议等,讨论和决策公司的重要事项。

512 报告各部门定期向管理层提交工作报告,包括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

513 邮件公司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日常工作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514 公告栏在公司内部设置公告栏,发布公司的重要通知和信息。

515 即时通讯工具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等,进行实时沟通。

52 外部沟通方式521 电话与客户、供应商、认证机构等通过电话进行沟通。

522 邮件与外部相关方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523 拜访定期拜访客户和供应商,了解需求和反馈。

524 商务谈判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确定合作条款。

525 参加行业会议和展会了解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信息。

6、信息收集61 内部信息收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本部门的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向信息管理部门提交。

62 外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市场调研、网络搜索、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收集外部信息。

IATF 16949特殊特性沟通程序

IATF 16949特殊特性沟通程序

IATF 16949特殊特性沟通程序1. 背景特殊特性是指对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性。

IATF 要求制定特殊特性沟通程序,以确保特殊特性的管理和沟通得到有效执行。

2. 目的特殊特性沟通程序旨在确保特殊特性的沟通和管理是有效的,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并满足IATF 的要求。

3. 程序内容特殊特性沟通程序包括以下内容:3.1 特殊特性识别通过制定准确的特殊特性识别程序,确保对产品的特殊特性进行准确识别和定义。

3.2 通知和沟通制定通知和沟通机制,确保特殊特性信息得到及时传达和沟通。

包括以下方面:- 内部沟通:确保特殊特性信息在组织内部得到及时传递和共享,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

- 客户沟通:与客户建立沟通渠道,确保特殊特性信息得到及时传达和确认。

- 供应商沟通:与供应商建立沟通机制,确保特殊特性信息得到及时传达和确认。

3.3 沟通记录建立特殊特性沟通记录,包括对特殊特性的识别、通知和确认等信息的记录,以便追溯和审查。

4. 责任与义务特殊特性沟通程序的执行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包括以下方面:- 领导责任:组织领导层需要确保特殊特性沟通程序的有效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 部门责任:各部门应负责特殊特性信息的识别、通知和确认等工作,并与其他部门协作配合。

- 个人责任:每个员工都有责任确保特殊特性信息的及时传达和落实。

5. 监控与改进特殊特性沟通程序需要不断监控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定期评审、问题解决和绩效评估等手段,持续改进特殊特性的管理和沟通工作。

6. 结论特殊特性沟通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对满足IATF 16949的要求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准确的识别和沟通程序,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可以有效提高特殊特性的管理和沟通效果。

IATF16949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沟通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0⽬的对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的质量信息进⾏及时沟通,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改进提供依据,以便对质量进⾏改进。

2.0适⽤范围本程序适⽤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3.0职责3.1最⾼领导每季度主持公司管理⼈员的信息交流会议,办公室做会议记录。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存在的问题的统计报告。

3.3办公室负责汇总每⽉的测量和监控信息,对质量⽬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存在的问题的统计,上报⼚长批准后发布。

3.4技术科负责合同签订前后与顾客的联络,并负责售后顾客反馈、投诉以及顾客对产品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新产品开发去向、市场调研信息等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最⾼管理者。

4.0程序内容4.1 质量⽬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存在问题的信息交流。

4.1.1 各部门每季度末统计本部门质量⽬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报告,交办公室汇总。

4.1.2 每季度由办公室汇总全公司质量⽬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存在的问题写出书⾯报告,呈报最⾼领导。

4.1.3最⾼领导每季度主持召开⼀次管理⼈员信息交流会议,对各部门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最⾼领导作出决定,办公室做会议纪录,各部门按照会议记录决定执⾏。

4.1.4 各部门之间交流⽅式采取:电话、座谈、召开会议、看板、内部刊物等形式。

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可随时进⾏。

4.2 产品测量和监控的信息交流。

4.2.1质管科每⽉汇总进货检验质量信息,并做记录。

4.2.2技术科收集供⽅信息为选择供⽅提供依据,执⾏《供⽅评价程序》。

4.2.3 质管科每⽉汇总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质量信息做出数据统计,执⾏《数据分析和应⽤控制程序》,并组织召开会议质管科、办公室、技术科、⽣产科相关⼈员参加会议,各部门提出建议,并最终形成决议,质管科作好会议记录。

4.3 与顾客的信息交流4.3.1相关部门及⼈员了解国内外市场动向,同⾏业信息及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见《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

IATF16949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

IATF16949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

沟通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0目的对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的质量信息进行及时沟通,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改进提供依据,以便对质量进行改进。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

3.0职责3.1最高领导每季度主持公司管理人员的信息交流会议,办公室做会议记录。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的统计报告。

3.3办公室负责汇总每月的测量和监控信息,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的统计,上报厂长批准后发布。

3.4技术科负责合同签订前后与顾客的联络,并负责售后顾客反馈、投诉以及顾客对产品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新产品开发去向、市场调研信息等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最高管理者。

4.0程序内容4.1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行存在问题的信息交流。

4.1.1 各部门每季度末统计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报告,交办公室汇总。

4.1.2 每季度由办公室汇总全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及质量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写出书面报告,呈报最高领导。

4.1.3最高领导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管理人员信息交流会议,对各部门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最高领导作出决定,办公室做会议纪录,各部门按照会议记录决定执行。

4.1.4 各部门之间交流方式采取:电话、座谈、召开会议、看板、内部刊物等形式。

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可随时进行。

4.2 产品测量和监控的信息交流。

4.2.1质管科每月汇总进货检验质量信息,并做记录。

4.2.2技术科收集供方信息为选择供方提供依据,执行《供方评价程序》。

4.2.3 质管科每月汇总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质量信息做出数据统计,执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控制程序》,并组织召开会议质管科、办公室、技术科、生产科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各部门提出建议,并最终形成决议,质管科作好会议记录。

4.3 与顾客的信息交流4.3.1相关部门及人员了解国内外市场动向,同行业信息及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见《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

IATF16949 沟通管理程序

IATF16949 沟通管理程序
或者,与外部意思沟通时,树立具体方法实施为目的。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本公司往来的全部人员(供货企业、利害关系者)。
3. 用语的定义
3.1相关方
组织的环境上有关心或受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住户、组织的从业员、投资者、客户及
消费者、关系当局等。
3.2内部信息传递
环境/质量经营,在公司内部全部职员,顺利实施通过的。指公司内部组织间的信息沟通。
1)产品检查机构、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监督部门、认证机构等检查机构或监测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2)市场动态
3)顾客、供应商等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
4)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
5)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5.1.2 内部信息
1) 生产过程情况、产品情况、体系运行情况、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体系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结果等。
1年
3年
7.关联程序书
7.1记录管理程序书
7.2 人力资管理程序书
7.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书
7.4 方针及目标管理程序书
7.5经营检讨程序书
7.6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书
5.4.3 公司管理部应对重大环境/质量事故(质量年检不达标,对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消防检查不达标或潜在隐患,在建工程工项目向外部(质检/环境监督部门)进行报告/通报)。
6.记录及管理
NO
记录名
格式登记编号
保管期间
保存期间
1
内部联络书
WSH-QEP-F05-01
1年
3年
3
会议录
WSH-QEP-F05-03
5.2.2 内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IATF16949-2016 ISO14001-2015)相关方信息交流控制程序(6p)

(IATF16949-2016   ISO14001-2015)相关方信息交流控制程序(6p)

相关方信息交流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1.0目的为保证QMS&EMS&BLC管理体系信息在工厂内外交流窗口信息及时畅通传递、交流。

2.0范围适用于工厂内外信息交流相关单位。

3.0权责3.1业务部:正常订单及报价信息窗口;对客户需求及供货商要求信息联络窗口.3.2行政部:内外部QMS&EMS&BLC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窗口,负责对内外部QMS&EMS&BLC管理体系信息的受理和传达。

3.3品管部:质量改进与追溯信息窗口;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信息接收和传递。

4.0定义无5.0内容5.1内部信息5.1.1本公司内部信息之沟通藉由各项会议,倡导公告,广告牌,联络单等方式进行。

5.1.2各信息接收单位须依信息内容,对权责工作展开后续作业,幷将作业结果回馈原始信息发出单位。

5.1.3行政部应针对管理手册规定的内部信息和交流事项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推进员,或张贴公告,具体事项包括:5.1.3.1QMS&EMS&BLC方针(或修改后的QMS&EMS&BLC方针)应在2天内书面递交给各部门推进员,并于10天内制作新的公告板挂于厂区显著位置。

5.1.3.2(新识别或修改)环境因素应于3天内书面递交有关部门推进员,推进员在收到通知后5天内整理出新的《环境因素识别表》。

5.1.3.3(新收录到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于3天内整理出新的《环保法律法规清单》。

5.1.3.4(修改的)目标指针和管理方案应于2天内递交给有关部门。

5.1.3.5培训计划及记录、试卷应于完成后的三天内递交给各部门。

5.1.3.6(新的或修改的)文件应于批准颁发后当天递交各部门。

5.1.3.7紧急响应演习情况应于演习后5天内传达到各部门。

5.1.3.8监测与测量的信息在5天内传达至有关部门。

5.1.3.9其它为公众所知的环境信息载体,如环保报纸、杂志、宣传画、论文、照片等,应张贴于厂区公共宣传栏,有新资料时及时更换。

IATF16949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IATF16949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现阶段国内外销售工作工作 总结检讨,下月工作计划推进
管、大客户经理
公司高层、一级主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讨

2)临时性会议沟通
由总经理或相关负责人在必要的信息沟通时提议,经总经理或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即可召开。
3)其它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 信息平台 电子信箱
适用时机 发布公告、红头文件、会议纪要、公司制度;请示、 报告等类公文流转等 随时
允许违反既定议程,不允许讨论未列入议题。与会人员应依据本职工作做好各种准备(包括
资料、数据)。
E.主持人应控制会议时程,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会议。
F.会议决议的落实实施情况,应作为下次会议议题之一。
G.参会人必须清楚与会目的,简单扼要的阐述需呈报事项。
H.会议主持人应根据讨论议题,适时的控制会议时间。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QSP-004 版本 : A/06 页码 : 1 of 5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定:
标准化审核:

核:

准:
日 期 2017-2-15 日 期 2017-2-18
日 期 2017-2-20 日 期 2017-2-22
修订序号 生效日期
A/01
2011-1-15
A/02
2011-6-20
5.1.1 外部信息 1)与质量有关的外部信息 A.客户、产品检验机构、质量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产品标准类信息。 C.市场动态、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质量相关的信息。 D.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及投诉等。 E.其它外部与质量相关的各类信息。 2) 与公司相关的外部信息 A.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与公司运作有关的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等。 B.市场、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公司相关的信息。 C.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机构、团体、企业的相关反馈信息。

26.IATF16949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

26.IATF16949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

1.0 目的
规定内、外部沟通的渠道,以加强信息交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有效性。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各种信息的沟通。

3.0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质量管理运作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沟通的顺畅。

3.2 办公室负责协助管理者代表督查内部信息沟通及处理。

3.3 质管部为外部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接收部门负责传递顾客的信息反馈,研发中心负责工艺、工装等技术方面的处理;质管部负责质量问题反馈的处理,质管部负责所有顾客反馈信息的统计、归类、跟踪验证工作。

4.工作程序
4.1 外部沟通及信息管理
5.2 内部沟通及信息管理
6.相关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会议管理及汇报制度
记录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工作联络单
会议纪要
外部质量信息传递登记表
顾客反馈问题清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1目的
建立和疏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强信息流通接口管理,确保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相关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2 范围
适用于与本公司整体运作有关的各类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管理。

3定义和术语

4 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的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4.2 质量部负责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3 销售部负责与市场动态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4 管理部负责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5 总经理负责对信息收集、统筹及其在内部沟通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5 程序
工作流程: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信息的收集→信息重要度分级→信息沟通
→沟通效果评价→沟通改进→沟通内容(信息)的归档与保存
5.1 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
5.1.1 外部信息
5.1.1.1 与产质量量有关的外部信息
a.客户、产品检查机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产品标准类信息。

c.市场动态、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质量相关的信息。

d.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及投诉等。

e.其它外部与产质量量相关的各类信息。

5.1.1.2 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外部信息
a.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与企业运作有关的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等。

b.市场、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

c.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机构、团体、企业的相关反馈信息。

5.1.2 内部信息
a. 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生产过程情况、产品检查情况等。

b. 员工对有关产品质量的建议和意见等。

c. 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运作效果等相关情况。

d. 财务、人事、行政、后勤、安全、卫生等情况。

e. 员工有关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等。

5.2 信息的收集
信息(数据)每月收集、分析、传递、汇总至少一次,各部门按部门职能和各运行程序的规定收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