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信息交流管理程序Xx01-20241、目的建立适当的信息交流过程,确保各职能和层次间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的沟通,以保持和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特种设备生产范围内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E体系的有效性信息的内外部沟通管理。

3、职责内部沟通过程,由总经理确保建立,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与管理;内部沟通过程,由各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外部沟通过程记录,由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实施采集和管理。

4、信息交流过程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4.1沟通过程4.1.1 本程序所称信息交流过程,系指在公司内外部进行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的沟通及其处置等系统管理活动。

4.1.2 信息交流过程的建立涉及沟通的方式、时机、内容和部门等;信息交流过程的沟通内容,本程序统称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信息。

4.2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4.2.1 本程序所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系指涉及公司管理体系有效性管理的相关信息。

4.2.2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的分类与内容4.2.2.1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的分类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划分为以下两类信息:1)公司外部的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2)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

4.2.2.2 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的分类内容1)公司外部的管理体系有效性信息内容:a.与公司生产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颁布与修订信息;b.专业机构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与测量信息;c.市场环境条件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信息;d.相关方对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和顾客的抱怨信息;e.国内外科学技术进展及科技成果信息。

2)公司内部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信息内容:a.管理方针和体系目标的变更信息;b.管理体系文件的颁布与修订信息;c.生产工作质量信息;d.管理体系运行信息。

5、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沟通5.1 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信息沟通管理网络5.1.1依托各业务部建立质量体系有效性信息的沟通管理网络,负责质量体系有效性信息的采集、交流、传递等内部沟通管理工作。

IATF16949程序文件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IATF16949程序文件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IATF16949程序文件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和交流,以支持公司的运营和决策,特制定本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公司与供应商、客户、认证机构等相关方之间的信息沟通管理。

3、职责31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信息沟通管理程序,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和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向信息管理部门反馈相关信息。

33 管理层负责审批重要的信息沟通决策,确保信息沟通符合公司的战略和目标。

4、信息分类41 内部信息包括公司的方针、目标、战略规划、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等。

42 外部信息包括客户需求、市场动态、竞争对手信息、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供应商信息、行业协会信息、认证机构信息等。

5、信息沟通方式51 内部沟通方式511 会议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部门会议、项目会议等,讨论和决策公司的重要事项。

512 报告各部门定期向管理层提交工作报告,包括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

513 邮件公司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日常工作的沟通和信息传递。

514 公告栏在公司内部设置公告栏,发布公司的重要通知和信息。

515 即时通讯工具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企业微信、钉钉等,进行实时沟通。

52 外部沟通方式521 电话与客户、供应商、认证机构等通过电话进行沟通。

522 邮件与外部相关方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523 拜访定期拜访客户和供应商,了解需求和反馈。

524 商务谈判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确定合作条款。

525 参加行业会议和展会了解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信息。

6、信息收集61 内部信息收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本部门的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向信息管理部门提交。

62 外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市场调研、网络搜索、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收集外部信息。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文件编号:1 目的为使内外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及时有效地得到传递和交流,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置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中采用GB/T19000-2000标准、GB/T24001-2004标准、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职责4.1工程部4.1.1负责拟制本程序并督导其实施;4.1.2负责文件信息、有关综合性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处理。

4.1.3负责分包合同执行过程中信息收集与处理,负责设备物资价格及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1.4负责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公司机关安全信息和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处理4.2办公室4.2.1负责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处理。

4.3经营部4.3.1负责国内市场工程信息、顾客需求信息,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置、传递和交流工作。

4.3.2负责顾客满意度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处理。

4.3工程部4.3.1负责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艺、工法信息、施工信息、各项目环境信息和公司机关环境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处理。

4.4项目部负责本项目部关信息向公司各部门的传递,并负责受理、收集、处置和传递顾客、监理、当地政府、居民等相关方的信息和投诉。

4.5其他各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受理、收集、处置、传递和交流工作。

5 工作程序5.1总则信息交流可分为内部信息交流和外部信息交流。

通过面谈、文件资料传递、各种会议、企业内部网、宣传公告栏、电话或文件传阅,以及其它一切可以利用的通讯及宣传工具,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对重要信息和需反馈的信息,主管部门或单位应以适宜的形式记录受理、收集、处置传递和交流情况。

5. 2内部信息交流主要内容A)重大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因素控制情况;B)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C)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和效果;D)内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信息;E)监视和测量结果;F)不符合与纠正情况;G)应急准备与响应情况;H)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情况;I)公司领导对管理工作的批示、决定、要求等;J)各部门之间、部门与项目之间、管理工作岗位之间的日常联络、常规报表、信息通报等;K)各项目施工信息;L)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等)5.3内部信息交流管理、协商和沟通5.3.1对于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和指标及有关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员工代表,可采用多种形式传达给每个员工,如:文件、手册、画册、电子媒体、声像制品、通讯、招贴画等。

某有限公司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某有限公司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某有限公司信息沟通管理程序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有效的信息沟通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促进团队协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确保公司内部信息的顺畅流通和有效利用,特制定本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公司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职责分工1、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信息沟通管理制度和流程。

搭建和维护信息沟通平台,确保其稳定运行。

收集、整理和分析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部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确保员工了解相关工作要求和进展。

向信息管理部门提供本部门的重要信息和数据。

3、员工积极参与信息沟通活动,及时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遵守信息沟通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保护公司信息的安全。

四、信息沟通的方式1、会议定期召开部门例会、公司全体会议等,传达工作安排和决策,讨论工作中的问题。

会前应明确会议主题和议程,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做好准备。

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分发相关人员。

2、邮件用于正式的工作交流和文件传递。

邮件的主题应明确、简洁,内容表达清晰、准确。

重要邮件应及时回复,避免延误工作。

3、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钉钉等,用于实时沟通和信息快速传递。

但对于重要和正式的信息,仍应以邮件或书面形式确认。

4、内部公告栏发布公司的重要通知、政策和规章制度等。

员工应定期关注公告栏的更新。

5、面对面交流对于复杂或敏感的问题,提倡面对面的沟通,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五、信息沟通的内容1、工作指令和任务安排上级向下级传达工作目标、任务分配和时间要求。

2、工作进展和成果汇报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业务信息和数据各部门之间分享业务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如市场动态、客户需求、财务报表等。

4、意见和建议员工对公司的管理、业务流程等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5、政策和制度公司发布的各项政策、制度和规范,确保员工知晓并遵守。

(整理)0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整理)014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1目的建立和疏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强信息流通接口管理,确保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相关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2 范围适用于与本公司整体运作有关的各类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管理。

3定义和术语无4 职责4.1 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的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4.2 质量部负责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3 销售部负责与市场动态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4 管理部负责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5 总经理负责对信息收集、统筹及其在内部沟通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5 程序工作流程: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信息的收集→信息重要度分级→信息沟通→沟通效果评价→沟通改进→沟通内容(信息)的归档与保存5.1 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5.1.1 外部信息5.1.1.1 与产质量量有关的外部信息a.客户、产品检查机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产品标准类信息。

c.市场动态、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质量相关的信息。

d.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及投诉等。

e.其它外部与产质量量相关的各类信息。

5.1.1.2 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外部信息a.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与企业运作有关的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等。

b.市场、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

c.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机构、团体、企业的相关反馈信息。

5.1.2 内部信息a. 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生产过程情况、产品检查情况等。

b. 员工对有关产品质量的建议和意见等。

c. 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运作效果等相关情况。

d. 财务、人事、行政、后勤、安全、卫生等情况。

e. 员工有关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等。

5.2 信息的收集信息(数据)每月收集、分析、传递、汇总至少一次,各部门按部门职能和各运行程序的规定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1目的建立和疏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强信息流通接口管理,确保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相关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2 范围适用于与本公司整体运作有关的各类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管理。

3定义和术语无4 职责4.1 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的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4.2 质量部负责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3 销售部负责与市场动态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4 管理部负责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5 总经理负责对信息收集、统筹及其在内部沟通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5 程序工作流程: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信息的收集→信息重要度分级→信息沟通→沟通效果评价→沟通改进→沟通内容(信息)的归档与保存5.1 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5.1.1 外部信息5.1.1.1 与产质量量有关的外部信息a.客户、产品检查机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产品标准类信息。

c.市场动态、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质量相关的信息。

d.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及投诉等。

e.其它外部与产质量量相关的各类信息。

5.1.1.2 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外部信息a.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与企业运作有关的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等。

b.市场、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

c.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机构、团体、企业的相关反馈信息。

5.1.2 内部信息a. 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生产过程情况、产品检查情况等。

b. 员工对有关产品质量的建议和意见等。

c. 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运作效果等相关情况。

d. 财务、人事、行政、后勤、安全、卫生等情况。

e. 员工有关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等。

5.2 信息的收集信息(数据)每月收集、分析、传递、汇总至少一次,各部门按部门职能和各运行程序的规定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信息、协商及沟通管理程序

信息、协商及沟通管理程序

信息、协商和沟通管理程序一、目的本程序旨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机制,确保公司内部各层级之间、公司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和共享,促进公司的良好运作和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相关的活动。

三、术语和定义1、信息:指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生产、安全、环保等方面有关的数据、消息、报告、文件等。

2、协商:指公司与员工或相关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换意见,以达成共识的过程。

3、沟通:指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递和理解。

四、职责分工1、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信息、协商和沟通管理程序。

统筹公司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发布。

组织和协调公司与外部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活动。

对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2、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本部门的相关信息。

参与公司内部的协商和沟通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负责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外部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3、员工及时反馈工作中的相关信息和问题。

参与公司组织的协商和沟通活动。

五、工作程序1、内部信息交流各部门通过工作汇报、会议、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向综合管理部门传递本部门的工作进展、成果、问题等信息。

综合管理部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公司内部报告,向管理层汇报,并通过公司内部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向全体员工发布。

定期召开公司级会议、部门级会议、专题会议等,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2、外部信息交流综合管理部门通过网站、社交媒体、行业报告等渠道收集外部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市场动态、竞争对手情况等,并传递给相关部门。

各部门通过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等的沟通和交流,获取和传递相关信息。

对涉及公司重大利益或形象的外部信息,由综合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应对。

3、协商对于涉及员工权益、公司发展战略等重要事项,组织员工代表和管理层进行协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达成共识。

对于劳动争议、合同变更等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进行协商解决。

沟通管理程序

沟通管理程序

沟通管理程序沟通是任何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实现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沟通管理程序是许多组织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它确保组织中的沟通是高效且透明的。

本文将介绍沟通管理程序的定义、重要性、步骤及使用建议。

一、定义沟通管理程序是一种组织结构中的规则和过程,它确保组织中的沟通流畅、透明和准确。

沟通管理程序为组织中的每个人提供了明确的信息传递方式,从而确保组织中的所有人都能够了解并参与到组织的决策过程中。

二、重要性沟通管理程序的实施对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沟通管理程序的几个重要方面:1. 预防错误沟通管理程序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确保正确的信息被传递给正确的人员。

这可以防止错误出现,并减少组织中其他成员因由于错误、误解或不了解信息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

2. 增强沟通透明度沟通管理程序可以使组织内的沟通更加透明,从而促进透明度和公开性,并增强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参与感。

3. 建立清晰的责任范围沟通管理程序可以通过分配沟通职责和建立沟通流程,使每个成员知道自己的责任范围和角色,并确保信息的准确交流。

4. 改善决策良好的沟通管理程序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组织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共享信息。

三、步骤沟通管理程序通常涉及多个步骤。

一般来说,沟通管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 定义目标沟通管理程序的第一步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通过明确组织的愿景,可以确保沟通程序能够更好地为组织服务。

2. 确定沟通需求接下来,确定组织的沟通需求。

包括确定什么时候、对谁、以何种方式进行沟通,以及成功的沟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和资源。

3. 设计沟通流程接下来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沟通流程。

这可以通过定义信息流、责任链和任何必要的工具来实现。

4. 定义沟通角色和责任确定责任链之后,需要确定每个角色和责任,并确保每个成员知道自己的职责。

5. 实施和监督沟通管理程序最后一步是实施和监督沟通管理程序。

在实施计划后,需要尽量监控沟通的每个方面并调整程序以保持其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和疏通信息流通渠道,加强信息流通接口管理,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相关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处理。

2 范围
适用于与本总经办整体运作有关的各类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管理。

3定义和术语

4 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的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和整理。

4.2 质量部负责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3 市场部负责与市场动态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4 综合部负责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做好相关传递、处理、汇总及保存工作。

4.5 协助总经理负责对信息收集、统筹及其在内部沟通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5 程序
工作流程: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信息的收集→信息重要度分级→信息沟通→沟通效果评价→沟通改进→沟通内容(信息)的归档与保存
5.1 沟通内容(信息)之分类
5.1.1 外部信息
5.1.1.1 与产质量量有关的外部信息
a.客户、产品检查机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认证机构等检查或监测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产品标准类信息。

c.市场动态、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质量相关的信息。

d.供应商的质量信息及投诉等。

e.其它外部与产质量量相关的各类信息。

5.1.1.2 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外部信息
a.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与企业运作有关的信息,如法律、法规、条例等。

b.市场、行业动态(包括竞争对手)中与企业管理相关的信息。

c.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社会机构、团体、企业的相关反馈信息。

5.1.2 内部信息
a. 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生产过程情况、产品检查情况等。

b. 员工对有关产品质量的建议和意见等。

c. 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运作效果等相关情况。

d. 财务、人事、行政、后勤、安全、卫生等情况。

e. 员工有关企业内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等。

5.2 信息的收集
信息(数据)每月收集、分析、传递、汇总至少一次,各部门按部门职能和各运行程序的规定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5.3 信息重要度分级
根据信息的紧急及重要程度,分为三级:
A、一级数据为重要且紧急的数据,指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数据;
B、二级数据为不重要但紧急的数据;
C、三级数据为日常信息,不需标识。

数据的标识由数据收集部门在信息单的右上角打“√”说明。

5.4 信息沟通
5.4.1 沟通方式及追踪落实
5.4.1.1 会议
5.4.1.1.1 会议计划
a例行性会议
b临时性会议
5.4.1.1.2 例行性会议
5.4.1.1.3 临时性会议由/总经理或相关权责主管在信息沟通之必要时提议,经/总经理或相关部门主管同意时召开。

5.4.1.2 会议管理
a.例行性会议如有变更,原则上应提前半个工作日通知,如无变更则不另行通知。

b.临时性会议原则上应至少提前1小时通知参加人员。

c.会议参加者必须准时出席必要时填写《会议签到记录表》,因故无法到会者,事先须向主持人请假并取得许可,或派代理人出席(代理人应向主持人报备),迟到、早退者须向主持人报备,取得谅解及同意。

d.会议应事先明确主题,与会人员应依据本职工作做好各种准备(包括资料、数据)。

e.主持人应控制会议时程,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会议。

f.会议决议的落实实施情况,应作为下次会议议题之一。

5.4.1.3 会议纪律
a. 参会人必须清楚与会目的,简单扼要的阐述需呈报事项;
b. 在进行专项讨论的时候,与会人员需围绕主题进行;
c. 会议主持人应根据讨论议题,适时的控制会议时间;
d. 会议中途需离席时,需向主持人说明;
e. 在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后,方可散会。

5.4.1.4 会议决议追踪落实。

a.会议结束后,由会议主席根据会议沟通内容的重要程度决定是否签发《会议纪要》,并分发相关部门或人员。

b.签发《会议纪要》的,由会议主席指定专人对《会议纪要》相关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并汇报追踪结果。

报告要求见【各部门主管报告要求】。

5.5 沟通效果评价和沟通改进:见《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5.6 沟通内容(信息)的归档与保存。

5.6.1 各部门均需做好信息原稿和接收信息的保管和归档、处置工作,属于文件类的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属于记录类的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 支持性文件
6.1《各部门主管报告要求》
6.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3《持续改进工作程序》
6.4《文件控制程序》
6.5《满意度管理程序》
6.6《记录控制程序》
7 记录
7.1《会议签到记录表》保存期三年
7.2《会议纪录》保存期:重大会议/三年甚至更长;一般会议/一年
7.3《工作联系单》保存期二年
7.4《信息反馈单》保存期二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