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

合集下载

区域大气污染源分布与排放特征

区域大气污染源分布与排放特征

区域大气污染源分布与排放特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了解大气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区域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排放特征展开论述。

一、区域大气污染源分布1. 工业排放源工业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区域范围内,大型工业厂区集中分布,工业废气排放量较大。

例如,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力厂等工业企业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2. 交通运输源交通运输是大气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汽车尾气、船舶排放物和飞机尾气等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了交通源排放的集中和累计效应。

3. 雾霾天气源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大气污染物的累积效应有关,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药和化学品的使用等均为雾霾天气的重要源头。

4. 生活排放源生活污染源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废气、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其中家庭燃煤、烧柴取暖和厨房排放都是重要而普遍的生活污染源。

此外,一些工业、商业和医疗机构的建筑物也会产生废气和废水。

二、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特征1. 废气排放特征区域大气污染源的废气排放特征与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密切相关。

例如,工业废气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交通尾气则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为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废气的排放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2. 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区域大气污染源的分布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

通常来说,工业集中区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城市和交通枢纽周边的浓度也相对较大。

而远离污染源的农村和自然保护区则相对干净。

3. 季节性排放特征某些污染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例如,冬季取暖期间,家庭燃煤和燃气的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

VOCs常见行业特征及相关行业标准、计算依据

VOCs常见行业特征及相关行业标准、计算依据

产生VOCs常见行业特征及相关行业标准、计算依据等主要内容:1、“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各行业基本情况及排放控制要求”(源自广州环保局网站),共11个行业,重点介绍木制品家具、人造板制造、制鞋、印刷、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2、VOCs行业标准(1)《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4-2010 )(2)《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 815-2010)(3)《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7-2010)(4)《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 2010)3、佛环委办〔2014〕3号文件中关于活性炭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要求4、VOCs产污系数依据及处理措施废气量计算一、人造板制造、木制品家具行业1、行业特征人造板制造:常见的为简单的胶合板热压胶合、装饰单板或饰面板的加工制造。

以上过程中产生总VOCs主要来源于涂胶、热压工序,主要胶黏剂为脲醛、酚醛和三聚氰胺树脂等。

木制品家具制造:总VOCs来源主要为白乳胶、热熔胶、喷漆工序等。

2、行业标准《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4-2010 ):表1 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表2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单位:mg/m 3)二、印刷行业 1、行业特征印刷行业根据其生产工艺可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板印刷、孔版印刷。

各类印刷工艺总VOCs 排放特征见下表:2、行业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 815-2010):表3 印刷油墨VOCs 含量限值 表4 企业排气筒VOCs 排放限值表5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单位:mg/m 3)三、制鞋行业 1、行业特征制鞋行业产生有机废气的工序主要有:鞋面商标印刷工序、鞋面材料高频压型工序、鞋底材料EVA 、MD 的发泡、鞋底喷漆工序、鞋底中底贴合、鞋面鞋底粘胶成型工序。

国家发布的《鞋和箱包胶粘剂》标准(GB19340-2003) 已对胶粘剂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限定。

VOCs常见行业特征及相关行业标准计算依据

VOCs常见行业特征及相关行业标准计算依据

产生VOCs常见行业特征及相关行业标准、计算依据等主要内容:1、“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各行业基本情况及排放控制要求”(源自广州环保局网站),共11个行业,重点介绍木制品家具、人造板制造、制鞋、印刷、汽车制造涂装和汽车维修2、VOCs行业标准(1)《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4-2010 )(2)《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 815—2010)(3)《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7-2010)(4)《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2010)3、佛环委办〔2014〕3号文件中关于活性炭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要求4、VOCs产污系数依据及处理措施废气量计算一、人造板制造、木制品家具行业1、行业特征人造板制造:常见的为简单的胶合板热压胶合、装饰单板或饰面板的加工制造。

以上过程中产生总VOCs主要来源于涂胶、热压工序,主要胶黏剂为脲醛、酚醛和三聚氰胺树脂等。

木制品家具制造:总VOCs来源主要为白乳胶、热熔胶、喷漆工序等2、行业标准《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4—2010):表1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二甲苯排放速率不得超过1。

0kg/h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单位:mg/m3)二、印刷行业1、行业特征印刷行业根据其生产工艺可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板印刷、孔版印刷.各类印刷工艺总VOCs排放特征见下表:表3印刷过程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特性2、行业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 815-2010):表3印刷油墨VOCs含量限值表4企业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表5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单位:mg/m3)三、制鞋行业1、行业特征制鞋行业产生有机废气的工序主要有:鞋面商标印刷工序、鞋面材料高频压型工序、鞋底材料EVA、MD的发泡、鞋底喷漆工序、鞋底中底贴合、鞋面鞋底粘胶成型工序。

重大污染源安全管理规定

重大污染源安全管理规定

重大污染源安全管理规定前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污染源也随之增多,重大污染源更是危机四伏,对周围环境及人们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为保障公共安全,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重大污染源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将阐述重大污染源的概念、特征及安全管理规定,旨在为重大污染源管理提供参考。

什么是重大污染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大污染源是指那些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污染源,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储存、使用、处理和运输等活动。

重大污染源的特征重大污染源具有以下特征:•特别重大影响:重大污染源的排放量和危害程度较为明显,能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难治性:重大污染源的治理难度较大,如果被污染的区域范围纵深较大,就会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来治理。

•危险性:重大污染源通常属于高风险类别,其影响因素多样,难以完全掌控,一旦失控,后果将难以预料。

重大污染源安全管理规定1.重大污染源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污染防治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全员污染防治安全教育计划,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

2.重大污染源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规定执行生产、储存、使用、处理、运输等环节,确保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而造成的污染风险降到最低。

3.重大污染源企业应当对生产、储存、使用、处理、运输等环节中的重要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管理、监控、检验,确保重大污染源实时监测数据精准、准确,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重大污染源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和监测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人员,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确保平时时刻对重大污染源进行动态监控,要有明确的应急指挥制度,确保可以在突发污染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5.重大污染源企业应当加强社会公众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及时向社会公示减少污染的措施和成果,加强与周边环保部门和自治区政府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污染情况的实时反馈和共同防范。

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

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

生产系统
生产设备等
工艺流程
燃烧系统 气水系统 电气系统
燃烧系统由锅炉本体 和辅助设备构成
气水系统包括锅炉、 汽轮机、凉水塔 (凝汽器)、补 水车间等
电气系统设备包括电 机、变电设备、 输电设备等
煤经皮带输送到煤斗进入没磨机磨成煤粉,与经过预热的 空气一同经喷然器喷入锅炉内燃烧,燃烧后的热烟气 排出锅炉,经脱硝、除尘器和脱硫装置后,由引风机 通过烟囱排入高空。
质控措施
❖ 实际样品的平行采集分析
参照环办[2011]442号 建议气态汞平行样品分析: 当总汞浓度< 5ug/m3时,
绝对偏差≤1ug/m3; 当总汞浓度5~ 10ug/m3时,
相对偏差应≤ 20%; 当总汞浓度> 10ug/m3时,
相对偏差应当≤10%;
火电厂工艺
❖ 火力发电的整个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燃烧系统、气水系 统和电气系统(flash演示)
通管路。
注意事项:
✓ 5、由于采样、样品转移过程中易发生污染,建议至少多采集2个样 品备用。
✓ 6、吸收液不可暴露在CEMS站房内或其它本底高的环境中。 ✓ 7、当脱硫前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引起吸收液褪色,影响吸
收效率,建议采用2支各装50ml吸收液的吸收瓶串联。
质控措施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采集汞标准气体
惯性除尘器 利用粉尘的惯性力大于其体的惯性力,将其分离 除尘效率较低,常用于一级除尘
旋风除尘器 利用旋转的含尘气流产生的惯性力将颗粒物分离
除尘效率可达70~80%左右,一般 作预除尘
湿式除尘
利用洗涤液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净 除尘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化
静电除尘器 利用静电力从废气中分离尘颗粒

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

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

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江苏省重点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些有机物的排放不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制约了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已成为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为江苏省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提供指导,以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进步。

二、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江苏省重点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医药制造、印刷、涂装等,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有机溶剂、原料等,导致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据统计,江苏省重点行业的VOCs排放量占据了全省VOCs 排放总量的较大比例,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及策略1、源头替代: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料和溶剂,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和排放。

2、过程控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和治理效率。

例如,采用密闭式设备、高效废气收集系统等。

3、末端治理:对于难以替代或过程控制不佳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采取有效的末端治理措施。

例如,采用吸附、催化氧化、生物处理等技术对废气进行治理。

4、政策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

5、联合防治: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联合防治体系,共同应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四、实施控制技术的建议措施1、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行业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污染控制解决方案。

2、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如给予税收优惠、环保奖励等。

3、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4、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废气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张国宁-重点行业VOC排放控制要求

2·张国宁-重点行业VOC排放控制要求
重点行业VOCs排放控制要求
中国环科院标准所 张国宁 2015-09-24
自然和谐 厚积薄发
目录
1.国家及地方VOCs标准 2. VOCs定义及控制指标 3.重点行业VOCs控制要求

2
自然和谐 厚积薄发
1.1VOCs控制要求的提出

2000年《大气法》仅有类似概念

有机烃类尾气、恶臭气体、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油烟 首次把VOCs作为重点污染物(里程碑)
1.6地方VOCs排放标准-京津冀

北京市(12/18)




1. DB 11/206-2010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2. DB 11/207-2010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3. DB 11/208-2010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4. DB 11/447-2015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 5. DB 11/501-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0个典型VOCs行业) 6. DB 11/914-2012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 7. DB 11/1055-2013防水卷材行业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 8. DB 11/1201-2015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 准 9. DB 11/1202-2015木质家具制造业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10.DB 11/1226-2015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 11.DB 11/1227-2015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 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2.DB 11/1228-2015汽车维修业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
VOC VOC VOC VOC VOC VOC
GB 31570-2015 GB 31571-2015 GB 31572-2015 GB 20950-2007 GB 20951-2007 GB 20952-2007

我国工业源PM源谱的建立方法及行业排放特征分析

我国工业源PM源谱的建立方法及行业排放特征分析

监%测%与%评%价
O:P9QL:1G:REMVL:9RLQ9:/m !TTGTT土源谱数据库’ 已有的文献 报道主要 集 中 在 扬 尘 源(8) + 生 物 质 源(’6) + 燃 煤 源(’’) 以及机动车源(’&) "其中受采样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燃 煤+冶金+水泥等 工 业 源 谱 是 通 过 采 集 除 尘 器 底 灰 再 悬浮获取的"不 能 代 表 烟 气 中 _V&-5 的 真 实 排 放’ 工 业源特征标识组分信息极度缺乏"且源组成信息一直 未得到及时更新"&6; e86;的源解析工作 仍然需要 借鉴国外源谱库完成"给源解析结果造成极大的不确 定性’ 工业源是大气灰霾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既是 大气一次颗粒物排放源也是造成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 主要前体物 ",& +C,P的 排 放 源"因 此 急 需 针 对 我 国 工 业排放 _V&-5 成分谱开展系统的研究’
?@引@言 &6’4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了我国在已开展
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 ’(’ 个城市中仅有 ’( 个城市 达标"达 标 率 不 足 ’6;" 在 ( 项 监 测 指 标 中 _V&-5 的 达标率最低"仅有 ’&-2;"大 气 颗 粒 物 成 为 影 响 我 国 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为有效改善区域灰霾污染 现状"准确识别污染源"我国约有 56 多个城市先后进 行了大气颗粒物 的 源 解 析 工 作 (’F]) "其 中 早 期 的 颗 粒 物源解 析 工 作 侧 重 于 W"_和 _V’6 " 近 年 来 随 着 灰 霾 现象的频发研究人员开始关注 _V&-5 "尤其 是 &6’6 年 之后"_V&-5 源 解 析 报 道 显 著 增 多’ 目 前 我 国 已 公 开 发表的源解析文献中"约 有 46; 为 _V&-5 的 源 解 析 结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 X+#656’6’6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
火电工业 钢铁工业 水泥工业

火电工业
火电厂的基本类型 监督监测的火电主要为燃煤电厂、生物质发 电、燃气电厂等。 燃烧系统:储煤场、输煤系统、煤磨系统、 锅炉、除尘设施、脱硫、脱硝设施、输灰系 统 主要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汞、工业废水、固废(粉煤灰、炉渣、石膏)
二、我国钢铁工业的规模
进入新世纪以来,仅1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产钢量从2000 年的1.29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6.27亿吨,钢产量升至占世界总产量 (14.14亿吨)的44.3%。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 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工艺类型 铁矿石 生铁 粗钢 铁合金 焦炭 钢材
2008 8.24 4.80 5.01 0.1825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由锅炉本体 和辅助设备构成
气水系统
气水系统包括锅炉、 汽轮机、凉水塔 (凝汽器)、补 水车间等
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设备包括电 机、变电设备、 输电设备等
污染物治理措施
(一)除尘控制技术 火电厂由于烟气量大、产尘浓度高,为了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 准,除尘技术主要采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组合除尘器。 新火电标准实施后,电袋结合应用会更多。 表 常见除尘设施一览表


SNCR法称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在无催化剂参与条件 下,以含氨基的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χ还原为N2和H2O。 该法以氨作还原剂,适宜反应温度为850~1100℃。SNCR 技术,在炉膛 800~1250℃温度范围内、无催化剂作用, NH3 或尿素等氨基还原剂可选择性地还原烟气中的NOx,基 本上不与烟气中的O2 作用,据此发展了SNCR法。 SNCR技术,同SCR 技术相比,SNCR技术脱硝成本低。 但没有额外的 SO2/SO3 转化率。导致脱硝效率降低, 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ηN最大为35~40%。采用低氮燃烧 +SCR技术对NOχ的削减率ηN可达到80%。
除尘效率可达70~80%左右,一般 作预除尘
除尘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除尘效率较高,可达99% 除尘效率较高,可达99%以上
静电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
Hale Waihona Puke O2控制技术目前我国火电行业主要应用的脱硫技术有炉内脱硫的喷脱硫剂法、 流化床法和炉后脱硫的石灰石-石膏法、氨法和海水法,对各类不同 机组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大型机组多采用湿法脱硫技术,中小型机 组选择投资相对较低的干法脱硫技术的居多。 表 烟气脱硫工艺综合比较表
工艺名称 石灰石 -石膏 法 1.05 85~95 7 氨法脱硫 旋转喷雾干 燥法 1.5 70 -炉内喷钙, 海水吸收 烟气增湿法 法 2~2.5 60 ----90 --循环流化床 法 1.2 75 ---
钙硫比 脱硫率 % 脱硝率 %
-->95 30
烟气再热
处理成本 元/kg SO2
需 1~1.4
质控措施

实际样品的平行采集分析
参照环办[2011]442号 建议气态汞平行样品分析: 当总汞浓度< 5ug/m3时, 绝对偏差≤1ug/m3; 当总汞浓度5~ 10ug/m3时, 相对偏差应≤ 20%; 当总汞浓度> 10ug/m3时, 相对偏差应当≤10%;
火电厂工艺

火力发电的整个生产系统主要包括燃烧系统、气水系 统和电气系统(flash演示)
注意事项:
5、由于采样、样品转移过程中易发生污染,建议至少多采集2个样
品备用。
6、吸收液不可暴露在CEMS站房内或其它本底高的环境中。
7、当脱硫前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引起吸收液褪色,影响吸
收效率,建议采用2支各装50ml吸收液的吸收瓶串联。
质控措施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采集汞标准气体

烟气汞的监测分析方法

离线测试方法
EPA Method 29
EPA Method 101A EPA Method 101B
Tris Buffer Method (TB法)
Iodine Based Method(IB法) Ontario Hydro Method(OH法)
固体吸附法(ST法)
仪器公 司 Apex
优点
可用于校验 多点同步监测 可用于校验 多点同步监测 可分形态 操作简单 多点同步监测 可快速出结果 连续在线 无需日常操作
缺点
无法分形态 操作复杂 操作复杂 高纯度试剂 价格昂贵 分形态方法尚不 完善 价格昂贵 单点监测 维护困难
离线
Apex
离线
Apex
Therm o Tekran

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7月29日颁布了《火电厂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将脱硝完 成时间要求和减排力度大幅提高。同时《关于印发 〈2009-2010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办函(2009)247号):“以 火电行业为重点,开展工业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在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新建火电厂必须同 步建设脱硝装置,2015年年底前,现役机组全部完 成脱硝改造。研究扶持政策,提高氮氧化物污染防 治技术水平。”
生产系统 生产设备等 工艺流程 煤经皮带输送到煤斗进入没磨机磨成煤粉,与经过预热的 空气一同经喷然器喷入锅炉内燃烧,燃烧后的热烟气 排出锅炉,经脱硝、除尘器和脱硫装置后,由引风机 通过烟囱排入高空。 水在锅炉内被加热成蒸汽,进入过热器,进一步加热为过 热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被引入汽轮机,冲击汽轮机转 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完功的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 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蒸汽在凝汽器内凝结成水,再 经补水车间补充2%~3%的软化水,可以循环回蒸汽锅 炉 发电机发出的电除少部分自用外,绝大部分由主变压器升 压后经高配电装置和输电线向外供电。发电厂自用部 分由变压器降压后,经厂用配电装置和输电线供厂内 电器使用
钢铁工业
一、
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产业集中度偏低已成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矛盾 钢铁企业的最佳规模为800~1000万t/年,我国钢铁业存在着大量落后产能。 因此,加快推进中国钢铁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节能减排进一步深化的 根本。 (二)落后和低水平工业装备仍然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难点 我国中小钢铁企业中普遍采用落后或低水平的工业装备、节能环保设施不到 位等问题,导致我国钢铁工业工艺装备总体水平不高,从而造成了能耗高,二次 能源回收低,污染处理难度大。 (三)我国现有能源结构、铁钢比问题是造成钢铁工业能耗差距的主要原因 能源结构问题:我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左右,而且发热量、灰分、硫分等质量指标与美国、德国、日本相比,存在较明 显的差距。 (四)污染治理不到位,导致污染减排任务艰巨 钢铁工业是污染排放大户,据中国金属学会统计,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 5.6亿吨,其能源消耗约占工业总能耗的23%,新水消耗、废水、二氧化硫、固体 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3%、8%、8%和16%。2010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6.3亿 t,如此巨大的生产总量,加剧了能源、资源紧张,运输困难。
2011 13.27 6.3 6.955 0.2842
2008年 全球产量 17.9 9.78 13.297 0.3196
2008年占 全球比例 18.43% 49.1% 38.0% 57.1% 55.5% 41.8%
3.276
5.8488
4.28
8.5
5.9
14
三、 钢铁工业的工艺类型
钢铁工业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烧结、炼铁、炼钢、 轧钢、炼焦等。 钢铁工业的主要工艺类型与原料和产品不同存在明 显的差异,影响其污染物排放的特征。
需 3~5
不需 0.9~1.2
不需 0.8~1

不需 1~1.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
吸收塔
烟气出口 除雾区
除雾器
除雾器 冲洗喷嘴
烟气入口 喷淋区 浆液喷嘴
氧化区 搅拌器
循环泵 氧化空气
喷淋式脱硫塔.avi
NOX控制技术



燃烧过程产生三种类型的氮氧化物:燃料型NOx由 燃料中氮的化合物直接氧化产生;热力型NOx由空 气里的N2和O2在高温下作用产生;极少量的瞬时 NOx由燃料中含碳的基团与N2作用产生氮的化合物, 然后被氧化产生。 NO的产生量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温度低于 1250℃ ,NO浓度很小,在1250℃以上将会形成大 量的NO。 NO继续氧化产生NO2。

在众多的脱硝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是脱硝效率最高,最为成熟的脱硝技术。1975 年在 日本Shimoneski 电厂建立了第一个SCR 系统的示 范工程,其后SCR技术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在 欧洲已有120 多台大型装置的成功应用经验,其 NOx的脱除率可达到80~90%。日本大约有170 套 装置,接近100GW 容量的电厂安装了这种设备。 美国政府也将SCR 技术作为主要的电厂控制NOx 技术。SCR 方法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电站脱硝比较成 熟的主流技术。




低氮燃烧技术主要分为低氮燃烧器和分级燃烧技术。低氮燃 烧技术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代以低过剩空气系数、降低空气预热温度、燃 烧器退出运行和浓淡燃烧器燃烧、炉膛内烟气再循环等技术 为代表; (2)第二代以低氮燃烧器(LNB,其功能是将空气分 级)、燃烧器处烟气再循环、上部燃尽风等技术为代表; (3)第三代以低氮燃烧器(LNB,其功能是同时兼顾空 气分级和燃料分级)、炉膛内再燃烧/炉膛内还原等技术为代 表。 低氮燃烧技术的减排效率可以达到30% ~60%。
在线测试方法
固体吸附法
EPA方法30B 该法是以强化活性碳吸附剂为基础的测 试方法,用填充化学处理过的活性碳吸 附剂管,捕集烟气中所有的汞。
方法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