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题及答案
650号令《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卷及答案

650号令《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卷及答案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考核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1、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3、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医疗器械标准。
4、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管理。
5、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注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向原注册部门提出延续注册的申请。
6、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应当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设备条件、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7、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可能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8、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妥善保存购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原始资料,并确保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9、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广告批准文件等许可证件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已经取得的许可证件,并处5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
10、篡改经批准的医疗器械广告内容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该医疗器械的广告批准文件,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批申请。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备案资料载明的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备案部门变更备案。
(√)2、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注册申请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
(√)3、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审评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题及答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核试题(答案)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4分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2.国家对部分三类医疗器械实行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
3.开办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5年。
5.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刊登、播放、散发和张贴。
6.《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1.一类医疗器械: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2.二类医疗器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3.三类医疗器械: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三、问答题:每题30分什么是医疗器械。
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调节;(2)对损伤或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3)对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4)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核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4分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2.国家对部分类医疗器械实行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
3.开办第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年。
5.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刊登、播放、散发和张贴。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及答案

)批准。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9、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有与()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贮存条件,以及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10、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18、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现其经营的医疗器械存在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通知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19、()应当依照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医疗器械广告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发现医疗器械广告违法发布行为,应当提出处理建议并按照有关程序移交所在地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0、1万元,1万元以上,5年内,原发证部门
21、原发证部门,5年内,处1万元以上3万元,3倍以上5倍
22、限期改正,单位和产品名称,5年内
1、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20、(一)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二)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三)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有前款第一项情形、情节严重的,由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培训试题及答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题姓名:岗位:考试日期:得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2分×25,共50分)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739号已经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保障人体健康和,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制定本条例。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使用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3.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等因素。
4. 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
5.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遵循、、科学监管、社会共治的原则。
6. 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和,以及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7.贮存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和标示的要求;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器械的、。
8. 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准确、完整和,并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予以保存。
9.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不得经营、使用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的医疗器械。
10.在申请医疗器械行政许可时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的,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0分,10分×4,共40分)1、有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 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A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B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C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 )A生产、经营未经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B未经备案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C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应当备案但未备案;D已经备案的资料不符合要求。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题及答案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内部培训——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核试题答案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4分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2.国家对部分三类医疗器械实行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3.开办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5年;5.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刊登、播放、散发和张贴;6.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1.一类医疗器械: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2.二类医疗器械: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3.三类医疗器械: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三、问答题:每题30分什么是医疗器械;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调节;2对损伤或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3对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4妊娠控制;内部培训——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核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4分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2.国家对部分类医疗器械实行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3.开办第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巴基斯坦企业许可证;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年;5.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刊登、播放、散发和张贴;6.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起施行;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1.一类医疗器械:2.二类医疗器械:3.三类医疗器械:三、问答题:每题30分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项不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A. 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B. 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C. 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D. 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答案:D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制度。
A. 生产许可B. 经营许可C. 分类管理D. 注册管理答案:C3. 以下哪种医疗器械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A. 体温计B. 心电图机C. 心脏起搏器D. 老花镜答案:C4.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提交医疗器械注册申请。
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 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以免于临床试验?()A. 境内已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B. 境外已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C. 医疗器械说明书D. 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答案:B二、多选题6.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应当符合以下哪些要求?()A. 具备与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厂房、设施、设备和人员B. 具备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C. 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D. 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答案:ABC7. 以下哪些属于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A. 医疗器械的批发B. 医疗器械的零售C. 医疗器械的进出口D. 医疗器械的维修答案:ABC8.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未经许可生产医疗器械B. 未经许可经营医疗器械C. 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医疗器械D. 使用过期、失效的医疗器械答案:ABCD9.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时,以下哪些文件是必须提交的?()A. 注册申请表B. 产品技术要求C. 临床试验报告D. 生产许可证书答案:ABC10. 以下哪些情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主动召回医疗器械?()A. 发现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B. 发现医疗器械已经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召回D.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自行决定召回答案:ABC三、判断题11.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器械培训试题及答案(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培训试题及答案(监督管理法)姓名: 部门:岗位:成绩:一、不定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75分)1.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目的是( Ab )A.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B.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C.确保规范使用2.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 C )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 B )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 A )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A.第三类 B.第二类 C.第一类3.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 ABC )A.预期目的 B.结构特征 C.使用方法 D.价格4. 医疗器械的研制应当遵循( ABD )的原则。
国家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A.安全 B. 有效 C. 质量可控 D.节约5. ( A )实行产品备案管理,( BC )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A.第一类医疗器械 B.第二类医疗器械 C.第三类医疗器械6. 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由( A )备案人向提交备案资料。
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 B )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 C )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向我国境内出口第一类医疗器械的境外生产企业,由其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指定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向( C )提交备案资料和备案人所在国(地区)主管部门准许该医疗器械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A.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7.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 D )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注册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 B )个月前向原注册部门提出延续注册的申请。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及答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A. 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B. 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C. 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D. 维护医疗器械市场的秩序答案:C2. 下列哪个部门负责全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A.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 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C. 国务院工业信息化部门D. 国务院商务部门答案:A3.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由哪个部门负责审批?()A.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 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 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答案:A4. 下列哪种医疗器械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A.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B. 体温计C. 心电图仪D. 心脏起搏器答案:D5.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经营许可由哪个部门负责审批?()A.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 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 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6.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未经许可生产医疗器械B. 销售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C. 销售过期医疗器械D. 医疗器械广告中含有虚假内容答案:ABCD7. 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A. 注册申请表B. 产品技术要求C. 临床评价资料D. 生产许可证书答案:ABC8. 下列哪些医疗器械需要办理注册手续?()A. 第一类医疗器械B. 第二类医疗器械C. 第三类医疗器械D. 进口医疗器械答案:BCD9.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包括:()A.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B. 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C. 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D. 建立产品追溯系统答案:ABCD10. 下列哪些医疗器械属于高风险医疗器械?()A. 心脏起搏器B. 人工关节C.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D. 心电图仪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培训——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
1、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
2、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 ,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条例。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4、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原注册部门提出延续注册的申请。
5、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申请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
6、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应当经批准。
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7、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8、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
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依照有关行政许可的
法律规定办理延续手续。
9、运输、贮存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标示的要求;对温度、湿度等环
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器械的、。
10、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经营、使用未依法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以
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11、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是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已注册或者的医疗器械。
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有、。
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本条例规定以
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在说明书中载明医疗器械的原产地以及代理人的名称、
地址、联系方式。
1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现其经营的医疗器械存在不良事件情形的,应当立即 ,
通知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13、(一)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二)未经许
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三)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
活动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
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
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的,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的,并处货值金额 10 倍以上 20 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有前款第一项情形、情节严重的,由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14、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广告批准文件等许可证件的,由撤销已经取得的许可证件,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 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
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相关医疗器械许可证件的,由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 1 万元的,处以下罚款;违法所得 1 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15、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 ;逾期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未备案 ,可以处 1 万元以下罚款。
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情节严重的,直接责任人员不得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
2、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贮存条件,以及与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
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购进医疗器械,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资质和医疗器械的合格证明文件 ,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还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
记录事项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生产企业的名称、有效期、销售日期;供货者或者购货者的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编号等。
()
4、医疗器械产品备案资料载明的事项发生变化的,可以不用向原备案部门变更备案。
()
5、国家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时进行收集、分析、评价、控制。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对所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者可疑不良事件,应当按照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
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医疗器械广告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医疗器械广告违法发布行为,应当提出处理建议并按照有关程序移交所在地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7、被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不得生产、进口、经营、使用。
()
8、当事人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进行复检。
()
9、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评价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应当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目的、结构特征、使用方法等因素。
()
10、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都要实行产品备案管理和产品注册管理。
()
三、简答题(每题 20分,共 40 分)
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及销售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
2.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内容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2014年6月1日
2、安全、有效
3、生产、经营、使用
4、5 年
5、第一类
6、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备案
8、经营许可,5 年
9、说明书和标签,安全、有效
10、不得
11、已备案,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
12、停止经营
13、1 万元, 1 万元以上, 5 年内, 原发证部门
14、原发证部门, 5 年内, 处1万元以上3万元,
15、限期改正,单位和产品名称,5 年内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答案:
1.记录事项包括:(一)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二)医疗器械的生产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三)生产企业的名称;(四)供货者或者购货者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五)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编号等。
2、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