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阴阳五行学说练习题
中医基础 阴阳 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一、单选题1.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2.“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3.“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4.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5.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6.“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7.“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阴胜阳虚B.阳胜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8.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制化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11.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 培土制水D.抑木扶土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二、多选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3.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4.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5.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6.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7.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C.五行的生克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8. “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9.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10.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东、胆、目11.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2.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法二、填空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习题答案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况和总结,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3.中药四气五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称中药“四气”;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俗称中药的“五味”。
二、填空1.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关联性、阴阳的相对性。
2.对立制约3.互根互用4.消长平衡5.相互转化6.阳、阴;阳、阴;阴、阳;阴、阳。
三、简答题1.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和阴阳的相互转化。
2.答: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说,人体的病理变化包括:①阴阳偏盛,是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②阴阳偏衰,是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③阴阳转化,是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阴证可以转化成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成阴证。
第二节五行学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A3.C4.B5.C6.E7.B8.C9.B 10.D 11.B 12.B 13.C 14.A 15.E二、多选题1.AB2.BCE3.BDE4.ABC5.ACE三、名词解释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从而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四、简答题1.答: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与制化、胜复的关系,来阐释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五行的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的关系,来阐释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2.答:(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阴阳五行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阴阳五行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A. 阴阳学说B. 经络学说C. 五脏六腑学说D. 特定穴位学说答案:A. 阴阳学说2.中医学中,五行学说与下列哪个方面密切相关?A. 穴位B. 脉搏C. 药物D. 脏腑答案:D. 脏腑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医药的基本治疗方法?A. 针灸B. 推拿C. 手术D. 中药答案:C. 手术4.中医学中,下列哪个术语用于形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调节或失调状态?A. 气血B. 脉搏C. 病机D. 经络答案:C. 病机5.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变化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 天地自然因素B. 外界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内在体质因素答案:A. 天地自然因素二、判断题1.中医学中,阴阳学说是一种对立的二元论观念。
A. 对B. 错答案:A. 对2.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A. 对B. 错答案:B. 错3.中医学中,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中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A. 对B. 错答案:A. 对4.中医学主张“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即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A. 对B. 错答案:A. 对5.中医学中,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 对B. 错答案:A. 对三、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
答: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指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对对立和相互关系来理解和解释事物的学说。
阴阳代表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表里的关系。
在中医学中,阴阳学说用来描述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的变化,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阴阳失衡的结果。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请简要介绍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
答: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一种关于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理论。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事物之间的五种状态和相互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气血等与五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练习题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练习题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练习题一、选择题: 1. 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 上午b. 上半夜c. 中午d. 下午e. 下半夜 2. “阴病治阳”适用于:a. 阴损及阳b. 阳损及阴c. 阴盛则阳病d. 阳虚则阴盛e. 阴盛则寒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a. 阴阳对立制约b. 阴阳交感相错c.阴阳互根互用d. 阴阳相互消长e. 阴阳相互转化 4. 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a. 母b. 子c. 所胜d. 所不胜e. 所克 5. 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 肺病及肾b. 肝病及肾c. 心病及肾d. 脾病及肾e. 肝病及脾 6.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a. 肝b. 肾c. 心d. 脾e. 胃7.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a. 木b. 土c. 金d. 水e. 火8. 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a. 肝实泻肾b. 肺实泻脾c. 肝实泻肺d. 肝实泻心e. 心实泻肝二、判断题: 1.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就是因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
对错 2. 阴阳消长是导致阴阳转化的前提条件。
对错 3. 阳中求阴和阳病治阴都是治疗阴虚则热病变的治法。
对错 4. 五行相生即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关系。
对错 5. “实则泻其子”是指脏实病变泻其子脏的治疗原则。
对错三、填空题:1. 五脏之中,属阴的脏是、、。
……[答案]2. 根据阴阳学说确立的治疗原则主要有、。
……[答案]3. 阴阳转化的形式主要有和两种。
…………………[答案]4.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我克者为。
……………[答案]5. 五行相生关系传变,包括和两个方面。
……………………[答案]6.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和。
……………………[答案]7. 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五行学说称为。
……………………[答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练习题相关内容:。
中医的阴阳学说练习题

中医的阴阳学说练习题中医的阴阳学说练习题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其核心理论之一就是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关于阴阳学说的练习题,以加深对中医阴阳学说的理解。
1. 阴阳学说的起源时间是多少?阴阳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
2.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构成,即阴和阳。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3. 阴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阴阳有五个基本特征: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动态平衡和无限分化。
4.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是什么?中医诊断中,阴阳学说被用来分析疾病的本质和病因。
通过观察病人的阴阳平衡状态,中医师可以确定疾病的性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阴阳失衡会导致什么问题?阴阳失衡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如果阴阳失衡严重,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6. 阳虚的症状有哪些?阳虚的症状包括畏寒、怕冷、肢体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等。
7. 阴虚的症状有哪些?阴虚的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口干、咽干、心烦等。
8. 阴阳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是什么?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只有保持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才能正常运行,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9. 如何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促进健康?通过中医调理,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等方面来调节阴阳平衡,从而促进健康。
例如,阳虚的人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如姜、葱、羊肉等,以增加阳气;阴虚的人可以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绿豆、百合、银耳等,以增加阴气。
10. 阴阳学说是否适用于现代医学?阴阳学说虽然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但其思想也对现代医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现代医学也强调平衡和整体观念,这与阴阳学说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阴阳五行试题及答案

阴阳五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五行中代表“木”的颜色是什么?A. 红色B. 绿色C. 黄色D. 白色答案:B3. 五行相生的关系中,水生什么?A. 木B. 火C. 土D. 金答案:A4. 阴阳五行中,“阳”代表的是?A. 静态B. 动态C. 消极D. 积极5. 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木克什么?A. 火B. 土C. 金D. 水答案:B6. 阴阳五行学说中,“金”对应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7. 五行中代表“火”的方位是?A. 东方B. 南方C. 西方D. 北方答案:B8. 阴阳五行学说中,“阴”代表的是?A. 静态B. 动态C. 消极D. 积极答案:A9. 五行相生的关系中,土生什么?B. 火C. 金D. 水答案:B10. 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克什么?A. 木B. 土C. 金D. 水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______。
答案:土2. 五行相生顺序是:木生火,火生______,土生金。
答案:土3. 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克土,土克______,火克金。
答案:水4. 阴阳五行学说中,______代表光明、上升、外向。
答案:阳5. 阴阳五行学说中,______代表黑暗、下降、内向。
答案:阴6. 五行中代表“水”的方位是______。
答案:北方7. 五行中代表“金”的颜色是______。
答案:白色8. 五行中代表“土”的颜色是______。
答案:黄色9. 五行相生的关系中,金生______。
答案:水10. 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水克______。
答案: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思想。
答案: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
阴阳代表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五行则代表宇宙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阴阳五行练习题

阴阳五行练习题2016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练题(1)科室姓名成绩单选题:1.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著作是(b)A.《伤寒杂病论》B.《皇帝内经》C.《难经》D.《类经》E.《神农本草经》2.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是(e)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时令对人体的影响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D.五脏六腑、齐恒之腑是一个整体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统一3.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c)A.《灵枢》B.《脉经》C.《诸病源候论》D.《备急千金要方》E.《金匮要略》4.中医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d)A.疾病B.症状C.体征D.证候E.以上都不是5.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包括(a)A.以人为本B.炼丹术C.八段锦D.辨证论治E.以上都不是6.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是(e)A.《灵枢》B.《脉经》C.《诸病源候论》D.《备急千金要方》E.《伤寒杂病论》7.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b)A.《脉望》B.《脉经》C.《文魁脉学》D.《濒湖脉学》E.《一指禅》8.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a)A.《针灸甲乙经》B.《针灸大成》C.《针经》D.《针道》E.以上都不是9.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是(a)A.《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B.《本草纲目》C.《景岳全书》D.《皇帝内经》E.以上都不是10.被称为“功邪派”的医家是(a)A.XXX和B.XXXC.XXXD.XXX.XXX11.被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a)A.XXXB.XXXC.XXXD.XXX.XXX和12.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医家是(b)A.XXXB.XXXC.XXXD.XXX.XXX和13.中医学创新发展的鼎盛时期是(c)A.明清时期B.汉朝C.宋金元时期D.魏晋时期E.以上都不是14.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是(c)A.XXXB.XXXC.XXX.XXXE.XXX和15.“君主之官”是(b)A.心B.心包C.命门D.肾E.肝16.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d)A.阴阳失调的表现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C.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D.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E.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17.“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查之”出自(a)A.《齐经八脉考》B.《难经》C.《皇帝内经》D.《针灸大成》E.《针灸问答》18.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a)A.XXXB.XXXC.XXXD.XXXE.XXX和19.通过观察人体爪甲的荣枯,来推知肝血的盛衰属于哪一种思维方法(d)A.试探B.楑度齐恒C.援物比类D.司外揣内E.以上都不是20.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是根据(a)A.阴阳互根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21.所谓“阴阳转化”,下列哪项说法是不确切的(d)A.寒极生热,热极生寒B.重阴必阳,重阳必阴C.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D.阴胜则阳病,XXX则阴病E.动复则静,阳极反阴2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申明了(d)A.阴阳的彼此对峙B.阴阳的彼此消长C.阴阳的彼此转化D.阴阳的互根互用E.阴阳的彼此制约23.《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c)A.阴阳的对立制度关系正常 B.阴阳的依存互根关系正常C.阴阳的消长平衡挂席正常D.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正常E.阴阳的对立、消长关系正常24.“阳损及阴”是指(b)A.阳盛伤阴B.阳虚不能化生阴液,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C.阴阳两虚D.阴偏虚E.阴虚不能化生阳气,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25.阴阳的相互转化是(b)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必然的D.偶然的E.量变26.“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e)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27.“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反应的阴阳干系是(b)A.对峙制约B.互根互用C.彼此交感D.消长均衡E.彼此转化28.以下各项,可用阴阳消长来解释的是(b)A.阳虚则寒B.阳长阴消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胜则阳病29.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a)A.阴消阳长B.重阴XXXD.XXX必阴E.由阳转阴。
阴阳五行试题及答案

阴阳五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阳主以下哪个属性?A. 金B. 木C. 水D. Fire2. 阴主以下哪个属性?A. 土B. 火C. 风D. Metal3. 五行中代表水的颜色是: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绿色4. 五行中代表木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5. 五行中代表金的方位是:A. 北B. 东C. 南D. 西二、填空题1. 阴阳相生相克的关系体现了_________的观念。
2.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______、火生___、土生___、金生____。
3.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____克木、____克火、____克土、____克金。
4. 为了保持人体的平衡,应该注重饮食的______。
5. 在风水学中,东方代表______方位。
三、简答题1. 解释阴阳相生相克的关系。
答:阴阳相生相克是古代中国哲学观念的核心之一。
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而统一的要素构成。
阴阳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相生指的是两者之间相互追求、生生不息的关系,一方达到极限时会转化为另一方。
阴阳相克指的是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耗的关系,一方过度发展会导致另一方的衰败。
2. 请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及其含义。
答: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个顺序体现了五行间的一种变化规律,也反映出宇宙万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
每个元素都有生生不息的方向,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滋养,相互发展。
3. 为什么阴阳五行的平衡与调和对人体健康很重要?答:阴阳五行的平衡与调和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为人体内外的阴阳五行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若某一元素过盛或不足,会导致身体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疾病。
保持阴阳五行的平衡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增加体内能量,并提高免疫力。
四、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阴阳五行的认识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对世界万物本质的思考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概要阴阳五行学说练习题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一、选择题
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
A、日月
B、动静
C、日光向背
D、气候寒暖
E、水火 2、阴阳的属性是
A、绝对的
B、不变的
C、相对的
D、量变的
E、质变的 3、阴阳相互制约的条件是
A、阴阳互跟
B、阴阳互用
C、阴阳对立
D、阴阳交感
E、以上都不是 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偶然的
D、必然的
E、量变的、五行“木”的特性是 5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穑 6、一昼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7、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肺
B、大肠
C、皮毛
D、惊恐
E、鼻 8、脾病传肾是属于
A、相克
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
E、子病及母 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土和金
B、火和金
C、水和火
D、土和木
E、木和金 10、心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1、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 12、五味中属于阳的是
A、酸
B、苦
C、咸
D、辛
E、涩 13、以下属于阴的功能是
A、推动
B、温煦
C、滋润
D、兴奋
E、升散 14、五行学说中“土”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15、“肝火犯肺”属于
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B1型题
16、“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描述的阴阳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交感 17、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形式
B、物质
C、现象
D、根由
E、结果 18、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下列哪项不符合五行的相生规律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子 19、“见肝之病,知先传脾”的病机传变属于
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20、水气有余导致土气衰弱的传变属于
A、制己所胜
B、侮所不胜
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D、已所胜轻而侮之
E、以上皆不是 21、下列情志相胜中,错误的是
A、惊胜恐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 22、依据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B2型题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3、以时间来划分阴阳则上半夜属于
24、以脏腑部位来划分阴阳则肝属于
A、实热证
B、虚寒证
C、阴阳两虚证
D、虚热证
E、真寒假热证 25、阴阳互损可形成
26、阴盛格阳可形成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阳双补
27、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属于
2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A、相乘
B、相克
C、子病犯母
D、相侮
E、母病及子 29、“一行”过于强盛对“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克制属于
30、“一行”过于虚弱,以致受到“所胜”的“一行”克制属于
A、生发、条达
B、温热、升腾
C、清洁、肃降
D、生化、承载
E、寒润、下行 31、火的特性,引申为
32、金的特性,引申为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比较法
E、试探法 33、日出东方,与木的生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这种归类方法属于 34、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故胆、筋亦属于木,这种归类方法属于X型题
35、阳的属性有
A、兴奋
B、明亮
C、滋润
D、温煦
E、潜藏
36、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之间的平衡
D、是动态的
E、是永恒的 A、是绝对的 B、是相对的 C、是等量的
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
A、陪土生金
B、滋水涵木
C、培土制水
D、佐金平木
E、益火补土 38、根据相生规律传变的疾病是
A、肺病及肾
B、肾病及肝
C、脾病及肾
D、脾病及肝
E、心病及肺 39、“木曰曲直”可引申为
A、开泄
B、炎热
C、升发
D、条达
E、舒畅 40、阴阳的偏盛一般表现为
A、阴阳两虚
B、阴虚则热
C、阳盛则热
D、阴盛则寒
E、阳虚则寒 41、治疗阴阳偏盛的方法应选用
A、以热治寒
B、以寒治热
C、滋阴
D、壮阳
E、滋阴壮阳 42、属于阳证的有
A、黄色
B、鲜明
C、呼吸微弱
D、脉数
E、语言高亢 43、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其属于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4、在五行生克关系中,每一行都具有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E、所胜所不胜二、名词解释
1、阴阳:
2、重阳必阴:
3、五行:
4、相乘:
5、陪土生金:
6、子盗母气:
三、填空题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 )、( )、( )、( )。
2、根据阴阳的属性划分,五脏属( ),六腑属( )。
3、从人体部位言阴阳属性,背部属( ),腹部属( );就人体气血而言,( )为阳,( )为阴。
4、五脏的五行归类,其中属于“金”的是( )脏,属于“水”的是( )脏,属于“木”的是( )脏。
5、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 )、( )、( )、( ),循环无端。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 )、( )、( )、( ),往复无穷。
7、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 )和( )两个方面。
8、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平衡协调的关系称为( )。
9、虚则补其母,主要适于( );实则泻其子,主要适用于( )。
10、阴阳之间( )的关系,称为“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