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顺口溜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点整理

必修1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点整理2.1、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v t a ⎧⎪⎪⎪-⎨⎪⎪⎪⎩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的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2、判断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依据: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速度公式:0t v v at =+位移公式:2012x v t at =+ 位移、速度关系:2202t ax v v =- 平均速度:022t t v v x v v t -+=== 2x aT ∆= 2132x x x x x ∆=-=-注意:公式中0,,,t x a v v 均为矢量,解题时必须先选定正方向4、求解刹车问题思路:1、取正方向2、求出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0t (设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0t )3、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利用相关公式求解求刹车后一段时间后的速度或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时,必须先求出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再进行求解。

汽车行驶安全: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020)13.)2t v at t at ⎧⎪∆⎪=+⎨⎪⎪+⎩1.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恒定(x 恒定)2. 速度是时间的一次函数(v 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x=v 0v ⎧⎪⎨⎪⎩1. 一般情况下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2. 与正方向相同的量取正号,与正方向相反的量取负号2.2、自由落体运动1、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同时落地)2、 (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3、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只在重力的作用;2)静止开始下落(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其影响可以忽略,则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4、 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g ,称为重力加速度.5、 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1)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复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重要结论 PDF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复习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重要结论  PDF版

3
个t
的位移为 S3
1 a(3t)2 2
1 a(2t)2 2
5 at 2 2
第n
个t
的位移为 Sn
1 a(nt)2 2
1 a[(n 2
1)t ]2
2n 1 at 2 2
代入可得: S1 : S2 : S3 :: Sn 1: 3 : 5 :(2n 1)
3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第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 t1
2S a
第二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运动了两段位移的时间减去第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t2
4S a
2S ( 2 1) 2S
a
a
同理可得:运动通过第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
t3
6S a
4S ( 3 a
2) 2S a
以此类推得到 t n
2nS a
2(n 1)S ( n a
S1
1 2
at
2

S
2
1 2
a(2t)2 、
S3
1 2
a(3t ) 2
……
Sn
1 a(nt)2 2
则代入得 S1 : S2 : S3 :… : Sn =1 :4 :9… : n 2
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位移的比为:
S1 : S2 : S3 :… : Sn =1 :3:5…… :(2n-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注意:(1)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2)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发生改变; (3)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的大小;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不一定是单向的,可以折返.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顺口溜(必修一、二)

高中物理顺口溜(必修一、二)
无论初速大与小,
落至斜面皆同向。
欲得距坡最远处,
先找中点可巧寻。
圆周运动的分析
圆周运动最普遍,
线速度,角速度,
两者有别能互换。
匀速圆周并不匀,
速度方向变不停,
加速度,向圆心,
速度平方比半径。
咬住向心加速度,
乘以质量向心力。
看准供需用牛二,
百般情由皆归一。
如转弯,
汽车全靠静摩擦。
过凹地,
速度过大能爆胎。
高中物理顺口溜之必修一
加速度
加速度,
高中物理第一量。
其值大,
速度变化快;
其值小,
速度变化慢。
a、v同向是加速;
a、v反向是减速。
a减小,v可增;
a增大,v可减。
受力分析
分析受力有先后,
重力弹力摩擦力。
彼力有无细思量,
尤以摩擦最易错,
大小方向动静别。
合成分解平四形,
物理运算第一则。
矢量运算俱遵守。
三力平衡最为巧,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因质生,
存于宇宙万物中,
皆因天体质量大,
万有引力显神通。
天体运行题目多,
运用定律两模型。
地表引力即重力,
不同位置有差异。
卫星绕着天体行,
运动快慢由距定,
越远越慢有多义。
同步卫星轨道定,
定点赤道上空行。

力对空间积为功,
三者相乘要记清,
身为标量有正负,
恒力做功才适用。
锐角动力功为正,
大小关系用三角。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四法则可验证。
皮筋首定尾绳套,
细绳套,有讲究,
宜细宜长不宜粗,
换成皮筋亦可行。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二. 知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 根本规律:at v v t +=02021at t v S += 2. 导出规律:aS v v t 2202=-t v v t v S t ⋅+=⋅=23.00=v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结论:〔1〕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第n 秒末瞬时速度之比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之比,即n v v v v n :.......:3:2:1:......:::321=。

〔2〕前1秒内,前2秒内,前3秒内……前n 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比,即2321:.....:9:4:1:......:::n S S S S n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n 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比,即)12(:......:5:3:1:......:::-=n S S S S N III II I〔4〕假设将位移分为相等的n 段,如此各段所用时间比:)1(:.....:)23(:)12(:1:......:::321----=n n t t t t n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结论:〔1〕中时v v v v t =+=20 〔2〕2220t v v v +=中点 注: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总有中时中点v v >〔3〕2aT S =∆〔二〕追击相遇问题:1. 追上即相遇,追击问题无论追上还是追不上都假设追上,列位移关系式,求解t ,假设t 有解如此追上,t 无解如此追不上。

2. 假设求追上前相距的最大距离或是尚未追上时的最小距离时,可写出距离的关系式,将其表示为c bx ax d ++=2的模式,假设0>a ,如此d 有最小值,假设0<a ,如此d 有最大值,当ab x 2-=时,y 有最大或最小值a b ac y 442)(-=小大〔三〕运动图象:1. 常见函数关系与图线形状的对应关系:如kx y =表示y 与x 成正比,其图象如图中①所示,xy tg k ∆∆==α表示直线的斜率,而c kx y +=如此表示y 与x 是线性关系,其图线的形状也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中②所示,而kx a y -=如此如图中③所示,这些表示简单函数关系的图象,在物理图象中是最常见的。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运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五个基本公式atv v t 02021attv x asvvt2202t v v vt2tx v注:①涉及五个物理量四个是矢量,注意方向。

一般取V0方同为正a 正加速a 负减速②每个式子中有四个物理量,知3求2③加速正常,减速——末速度为零的可视为反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实际交通工具——一定要先计算停下来的时间(2)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at v ,221ats,as v22,tv s2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3)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结论:①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2∶3∶……∶ n②前1秒内、前2秒内、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③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④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⑤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2∶(23)∶…(子弹穿木板)⑥倒带规律:对末速为零的匀变减直线运动,可视为反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应的运用上面五条规律。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可以推广到Sm-Sn=(m-n)aT 2②中间时刻的时速度t v v v ttx2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中间位置的时速度:22202t sv v v (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2stv v (三种比较方法:意义、数学、图像)(5)特殊规律的用处:(注:选择填空) ①自由落体运动中②竖直上抛运动中③平抛(判断是否为起抛点、求v T,抛出点坐标)④纸带相关计算(实验)Δs=aT 2tv v v ttx 202二、两个特例1、自由落体运动①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高考物理知识点必背口诀

高考物理知识点必背口诀

高考物理知识点必背口诀高考物理作为一门重中之重的科目,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而在备战高考物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高考物理,下面分享一些常见物理知识点的必背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运动学1.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公式要记牢,位移、初速、加速,时刻、终速都有。

S=V0t+1/2at^2V=V0+at2. 两物体直线运动同向快减慢,异向相遇快。

相对速度要记住,减去或相加就对了。

3. 上下抛运动重力加速度往下,初速度往上有。

最高点速度为0,垂直上下是关键。

二、力学1.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无外力,静止或匀速直线。

第二定律F=ma,物体加速度变。

第三定律力成对,大小方向要掌握。

2. 弹力拉伸或压缩弹簧伸,向反方向受力真。

伸长量正比力,恢复力符号谨慎。

3. 力的合成与分解两个力是合成,三角形两边真。

等效力只有一个,结果力方向亲。

三、静电学1. 电荷与电场同性相斥真,异性相吸是。

电场是极性,解题要记清。

2. 库仑定律电荷多力大,艾尔法不能忘。

距离拉远力减小,差一倍要掌握。

3. 高斯定理高斯表面法,静电场计算。

对称情况下,场强硬是一样。

四、电磁学1. 电流、电压与电阻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导线中。

电压正反相,安培是只听说。

欧姆定律公式记,电流、电压、电阻。

2. 磁场与电磁感应电流带磁场,右手螺旋定则行。

电磁感应要熟知,电动势与电流方向有关。

3. 电磁波电磁波的频率高,平面波传播处。

波长与频率的乘积,光速定积关系。

五、光学1. 光传播与折射光沿法线传播无偏,折射率是关键。

光从光疏向光密,进正出沿一线。

2. 球面镜凸镜能显大,凹镜为负一例。

焦距关注正负,像实像化解。

3. 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光波模型抽象,光子模型真实。

干涉衍射要会,光电效应理解。

总结起来,高考物理知识点的必背口诀是帮助我们记住重点知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口诀,我们可以在考试中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提高答题效率。

高三物理知识点口诀

高三物理知识点口诀

《高三物理知识点口诀大全》物理世界真奇妙,高三知识要记牢。

在高三物理的学习中,知识点繁多且复杂,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特总结了一些物理知识点口诀。

一、运动学口诀1. 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牢记心不慌。

- 速度位移加速度,五个公式相互帮。

- 知三求二很常见,灵活运用解题畅。

- 自由落体很特殊,重力加速往下扑。

- 初速为零加速度,位移公式要记住。

2.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分水平,竖直方向各自行。

- 水平匀速竖直抛,运动合成好分析。

- 圆周运动有规律,线速角速度周期。

- 向心加速度向心,合力提供向心力。

二、力学口诀1.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大小 G = mg,方向竖直向下指。

- 弹力产生看形变,方向与面要垂直。

- 摩擦力分静动摩,方向相对要把握。

- 静摩擦力看趋势,动摩擦力要计算。

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定律三兄弟,惯性定律是第一。

- 加速度与合外力,正比关系要牢记。

- 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反。

3. 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平衡条件,合力为零是关键。

- 正交分解来解题,坐标方向要选对。

- 多个力作用平衡,分析方法要灵活。

三、功和能口诀1. 功的计算- 功的定义要清楚,力乘位移是正途。

- 夹角余弦不能忘,正负功判断有方。

- 总功等于各力功,代数求和要准确。

2. 功率计算- 功率表示做功快,定义公式要记牢。

- 瞬时功率看力速,平均功率时间除。

3.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威力大,外力做功等于它。

- 初末动能相减差,解题思路很清晰。

4.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来做功。

- 初末机械能相等,状态分析要认真。

四、电学口诀1.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定义清,力与电量比值定。

- 方向正电受力向,匀强电场好计算。

2. 电场力做功- 电场力做功特点,与路径无关只看高。

- 电势能变化相反,正负功判断要准。

3. 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 电势差定义明确,电场力做功比电量。

- 电势高低看电场,顺着电场电势降。

高中物理口诀

高中物理口诀

高中物理口诀高中物理知识繁多且复杂,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掌握一些实用的口诀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口诀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题。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口诀。

一、运动学部分1、“位移时间关系妙,x = v₀t + ½at²要记牢”这个口诀强调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其中,v₀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通过这个口诀,能够快速回忆起求解位移的基本公式。

2、“速度时间变化快,v = v₀+ at 别乱猜”此口诀帮助我们记住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清晰地展现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平均速度求位移,v =(v₀+ v) / 2 要学会”在处理一些涉及位移和时间的问题时,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可以简化计算。

4、“自由落体很简单,g 不变下落快,h = ½gt²记心怀”对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g 恒定,下落高度 h 与时间 t 的关系用这个口诀就能轻松记住。

二、力学部分1、“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要仔细”这是提醒我们在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2、“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正负帮”当多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时,通过正负号来确定力的方向,从而方便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3、“平行四边形定则好,两个力求合妙”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求合力,这个口诀能让我们快速想起求合力的方法。

4、“牛顿定律是核心,F = ma 要记真”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加速度、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牢记这个口诀有助于解题。

三、功和能部分1、“做功正负看夹角,锐角做正钝角差”判断力做功的正负时,通过力与位移的夹角来确定,小于 90 度做正功,大于 90 度做负功。

2、“动能定理很重要,合外力功等于能”动能定理指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利用这个定理可以简化很多复杂的力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各个物理量的联系,我只看到书本上或者别人推导的公式,有的学生不能理解依旧不能理解,遇到题目还是一脸茫然。

我一直在想该如何总结特定的规律让这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不再迷茫,也能愉快的做题。

第一章的口诀已经上传,几天下来下载量很不错,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一直在整理第二章的内容,希望尽快写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直线运动很多种,包括匀速和变速。

匀速直线很简单,速度一直都不变。

变速包含匀变速,我们研究的要点。

遇到问题不要慌,理解题意第一步。

再找题中物理量,隐藏条件明条件,一定仔细找齐全。

初速时间和位移,末速加上加速度。

一共五个物理量,找到三个才算完。

再用公式去套用,算出要求物理量。

这里强调了一个解题非常关键的思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共计5个物理量,通常我们必须要知道其中的三个物理量,才能准确的计算出剩下2个物理量。

大家解题的时候是不是首先要找到3个物理量,如果找不到,我们就会再次仔细的去审题,一直找到3个物理量为止。

有的条件很明显,直接会告诉我们具体数字,有的条件就会很隐晦,不注意就漏过去了。

有的条件隐藏的更加深,可能需要平时的知识量够多,我们才能找到。

例题1:如图所示,一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 AB∶x BC等于()
A.1∶1 B.1∶2 C.1∶3 D.1∶4
在这一题中,明确告诉我们的条件有2个末速度,初速度没有明确告诉我们,那我们可以从静止这个条件中知道初速度为0.但是找来找去只有2个物理量啊,第三个物理量在哪里呢?原来,这题还隐藏了一个很深的条件,时间。

物体做的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2个末速度的比就是所花时间的比。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假设从A到B所花的时间为t,那么从B到C所花的时间就也是t了啊,他们的位移就更简单了,
平均速度*时间。

V AB =V /2 ,X AB =V /2*t, V BC =V3/2 x BC =V3/2*t
这题看上去和例题1一样,明确告诉我们的条件有末速度,初速度没有明确告诉我们,那我们可以从静止这个条件中知道初速度为0. 这题还隐藏了一个很深的条件,位移。

所有的车厢长度都相同啊,意味着我们可以设定每节车厢的长度是个定值。

同学们看看是否能解的出来?
现在我们来分析具体的每个公式,第一个公式是at v v +=0
题目给出三个量,初速加速和时间,如何确定末速度?初速加速确定量,末速随着时间变。

物体做何匀变速,初速加速方向定。

初速加速方向同,物体就是匀加速。

初速加速方向反,物体就是匀减速。

先要确定正方向,解题带上正负号。

第二个公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021at t v x += 平均速度公式:2v v v t 0+= 第三个公式: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x v v 2202=-
位移解法很多种,平均速度最简单。

初末速度若有零,解题就用比例法。

还有几何图像法,速度时间围图形,面积就是位移值,当中注意正负号。

总结:at v v +=0——① 202
1at t v x +=——② ax v v 2202=-——③是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同学们要理解公式的含义,灵活选择应用。

(1)平均速度公式:2
v v 2t v v t 0+== (2)比例法,△x 1
:△x 2:△x 3:…:△x n-1:△x n =1:3:5:…(2n-3):(2n-1)
逐差相等:△x 2-△x 1=△x n -△x n-1
=a T 2
我们再来看看图形面积法,
速度与时间围成的图像的面积,是不是都是位移?是不是与口诀一样?
在图9中,位移有正负号,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千万不能丢掉。

例题3: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我们首先要看清楚是什么坐标系。

A是位移时间坐标系,位移是末位置减去初位置,数值为0.故A正确。

B,C,D三项是速度时间坐标系,我们遵循口诀,看看是不是更加方便?B项速度与时间围成的图像是整数,故位移不为0,B不符合题意。

C,D的速度与时间围成的面积有正有负,我们带上正负号,解出来的面积为0,故C,D也正确。

有了口诀,是不是更方便我们解题,更不会出错了呢?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真简单,属于特殊匀加速。

加速位移有方向,竖直向下永不变。

初速为零a为g,下落时间定末速。

竖直上抛知初速,先往上走后下落,时间来定末速度,最高位移初速定。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0
2、条件: (1)初速度为零。

即 : V
« G的情况下,可以忽略空气的
(2)只受重力。

若受到空气阻力,在f

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它具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同时它也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g t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v t2-v02=2a S v t2=2g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