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导设备技术管理规程[1]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船舶设备操作行为,保障船舶设备操作安全,提高操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船内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资质,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操作。
第二条:船内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航行规定,进行安全操作,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第三条:船内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
第四条:船内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参数和设置。
第五条:船内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一条:船外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资质,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操作。
第二条:船外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
第三条:船外设备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第四条:船外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章:设备使用安全规程第一条:设备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二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第三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四条:设备使用完毕后,应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正常使用。
第五章:设备操作纪律第一条: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设备操作纪律,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第二条: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工作任务完成操作,不得进行无关操作。
第三条: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不得滋生不良的工作氛围。
第四条: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船舶管理规定和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第六章:设备操作考核第一条: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应接受再培训和再考核。
第二条: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七章:附则第一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设备操作人员,将按照船舶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船舶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船舶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船舶技术管理,保障船舶安全运行,提高船舶运输效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船舶技术管理机构1.每艘船舶应设立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船舶设备、机械、供电、通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技术管理部门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确保船舶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技术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船舶技术管理制度1.定期检查船舶设备和机械,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处理,确保船舶运行安全。
2.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保养情况,做到清晰明了。
3.制定船舶维护计划,定期对船舶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保证船舶供电和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船舶的正常通讯和能源供应。
5.加强对船舶自动控制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建立船舶技术管理档案,记录船舶的技术资料和管理记录,方便查阅和管理。
7.防范化学品泄漏和污染,做好船舶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海洋环境。
四、船舶技术管理责任1.船舶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船舶设备、机械、供电、通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2.船长应加强对船舶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督,保证船舶运行安全。
3.技术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因私失公,保证船舶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船舶技术管理监督1.船舶技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船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船舶管理部门应建立技术管理档案,记录船舶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方便监督和审查。
3.船舶管理部门应对技术管理部门进行定期评估,督促其改进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六、船舶技术管理处罚1.对违反船舶技术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记过、降职、罚款等。
2.对严重违反船舶技术管理规定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包括开除、停职、追究刑事责任等。
七、附则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

船舶通导设备的管理作者:夏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3期摘要:目前来说,我国船舶在航行中使用的通信导航设备各式各样,其产品品牌和型号数不胜数,但是就其相关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来说,还是有章可循的。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船舶可以顺利且安全的航行,就要对通信导航设备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船舶通导的分类,随后就其管理、使用、检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对船舶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以及航线的顺利进行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船舶;通导设备;管理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分类【1】(一)GMDSS通信设备搜救雷达应答器;信息接收器;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甚高频、中频以及高频无线电设备;等(二)通导设备航行雷达;自动雷达标绘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磁罗经;陀螺罗经;测深仪;自动识别系统接收机;航行数据记录仪;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等;(三)报警设备保安报警系统;卫星电话、船舶卫星C、F站等。
二、通信设备的管理(一)设备检查与测试1.对船舶上的全部通导设备进行全面检查(1)日常检查的范围甚高频、中频以及高频无线电设备的测试;(2)每周检查的范围甚高频、中频以及高频无线电设备和陆地主动、被动和互相通话;MF/HF DSC与岸台通信;(3)每月检查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雷达应答器、无线电设备的电池和释放器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4)每季检查检查卫星c、F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有序开展,避免因操作问题造成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对无线电设备进行通话测试,及时更换有效期范围外的电池和释放器;使用检查测试雷达应答器、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以及船舶保安报警系统。
2.通导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1)要保证相关设备表面的干净、整洁,始终保持设备周边环境的干燥,杜绝设备出现生锈腐蚀的现象【2】。
(2)确保相关设备的开关与按键的完整且有效;检查船舶上的电源、插座、插头以及相关线路是否正常。
各种GMDSS设备操作规程

各种G M D S S设备操作规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船舶设备操作规程JSS-850中高频无线电设备一、概述组成:JSS-850由主机(NCU-850)、M/HF发信机(NSD-85)、M/HF收信机(NRD-840W)、DSC设备(CDJ-1085)、NBDP设备(CDJ-1980)、电源(NBL-851)、天线调谐器(NFC –850)、控制器(NCH-852)、打印机(NKG-800)和天线等组成。
二、电话通信1.按面板上的键开机。
2.选择电话模式(两种方式):1). 直接按操作面板上的键。
或是:2). 从初始菜单上选择Mode 模块,按键,再从其下拉菜单中选择Telephone模式。
3.指定通信频率(三种方式)。
1). 将光标移至Tune ,按键,并从下拉菜单中选择Frequencies List。
在显示的站台表中选择你事先编好的岸台,并按Select 上按下键。
从屏幕显示菜单上,选择所需的频率,并核实该频率是否空闲。
或是:2). 从Tune 下拉菜单中选择Channel set ,按键,输入ITU频道号,再按键。
核实将要使用的频率是否空闲,如果是,则按回车。
或是:3). 从Tune 下拉菜单中选择Tx/Rx frequencies,然后分别输入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核实频率是否空闲,如果是,按键。
4.拿起话筒,按下即可进行电话通信。
5.通话结束,按三、编辑电文1.菜单中选择File 功能模块,按回车键。
2.从下拉菜单中选择New telex message,按回车键。
3.用键盘输入你要编辑的电文,然后按键,进行保存。
中海集运股份有限公司新连云港轮船舶设备操作规程四、ARQ模式通信1.直接按操作面板上键,或是从Mode 功能模块中选择Telex模式。
2.将光标移至Connect 上,按键,下拉菜单中选择ARQ模式。
3.从屏幕显示的事先编制好的站台表中选择所需的站台,按键,再按4.选择合适的频率,按5.核实所选的频率是否空闲,如果是,按键。
船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的操作规程船舶设备的操作规程尊敬的船员和船舶设备操作人员们:为了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和有效运行,特制定了以下操作规程,请严格遵守:一、一般操作规程1. 在操作任何船舶设备之前,请先阅读并理解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
2. 在操作之前,确保你已经接受了正确的培训,并获得了相关的操作资格证书。
3. 在操纵设备前,确认相关开关和按钮的操作方式,以免误操作。
4. 在使用设备期间,始终保持清醒、专注和冷静。
切勿酒后操作或疲劳驾驶。
5. 严禁在操作设备时穿着松散的衣物、夹缝式鞋子或斗篷。
6. 在操作期间,遵循设备制造商的建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 如发现任何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给船长或相关人员。
二、安全操作规程1. 在操作设备时,始终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
避免使用身体的力量来强行推动或拉动设备。
2. 在操作设备时,确保周围环境干燥、通风和光线充足,避免操作在潮湿、狭窄或昏暗的条件下进行。
3. 操作任何涉及电气元件的设备时,务必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上电气部件安全绝缘。
4. 操作涉及高温或高压的设备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5. 在操作设备时,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如不得接近、触摸或修理运行中的设备。
6. 在使用液体或化学品时,请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的操作指南和安全标识。
7. 在设备操作完成后,请将设备归位并清理设备及周围的工作区域,确保设备和工作区域的干净和整洁。
三、紧急情况处理规程1.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按照船舶和设备的应急操作程序进行处理,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2. 在紧急情况下,应快速、冷静地评估局势,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切断电源、断开燃料供应等。
3. 在紧急情况下,确保人员首先获得安全,然后进行设备的故障检查、报告和修理。
4. 任何设备故障、事故或紧急情况都必须及时报告给船长或相关主管。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操作和有效运行。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是船舶上的重要管理制度,它对船舶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是船舶上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船员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船舶的安全。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包括了船舶上各种设备的操作细则,包括主机、辅机、舵机、电器设备、润滑设备等。
其中,主机和辅机是船舶上最为重要的设备,对其操作和使用规定尤为严格。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主机、辅机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此外,船舶设备操作规程还规定了船舶上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
船舶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对于确保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规程中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检修计划和制度。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不仅是保障船舶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制度,也是一项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制度。
船员在接受相应的培训后,必须严格遵守规程,严守船舶设备的操作规定,做到履职尽责,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船员的安全。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船舶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是船舶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
有加强船舶设备操作规程的制度管理,掌握船舶设备的操作技术,做到预防为主,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货物的安全运输。
船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船舶设备操作规程》
一、设备操作前准备
1. 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包括但不限于主机、辅机、舵机、通讯设备等。
2. 确保设备及周围区域清洁,无杂物干扰。
3. 检查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
二、设备操作
1. 操作前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启动时需进行必要的预热和启动步骤。
2.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避免过载和操作失误。
3. 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异常情况。
三、设备停止
1. 停止设备前应先将设备调整到安全状态,关闭主要的电源或压力。
2.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的停止步骤,确保设备安全停止运行。
四、设备维护
1.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整洁和正常运行。
五、设备故障处理
1. 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设备运行,避免损坏设备及造成人员伤害。
2. 如不能处理,需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六、设备操作纪录
1. 对设备每次的操作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参数、故障情况及维护情况等。
2. 操作纪录需详细并真实,作为设备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船舶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和安全地进行,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
船舶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船舶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船舶设备使用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制定本规章。
本规章适用于所有从事船舶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船材部门、轮机部门、电气部门等相关部门。
第二条船舶设备管理是指对船舶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时间使用。
第三条船舶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结合、保养在前”的原则,根据船舶设备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第四条船舶设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船舶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第二章船舶设备保养管理第五条船舶设备保养管理是指对船舶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护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六条船舶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应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和工作流程,确保每项设备都能按照计划进行保养。
第七条船舶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包括定期保养、日常检查、故障处理等内容,各部门应按照责任分工,定期进行保养工作。
第八条船舶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应做好记录和统计工作,对每次保养的时间、内容、效果等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第九条船舶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应根据船舶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设备的磨损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和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第十条船舶设备保养管理工作应根据船舶的不同区域和设备的不同功能,制定不同的保养方案和措施,确保保养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船舶设备维修管理第十一条船舶设备维修管理是指对船舶设备进行故障维修和修理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航行安全。
第十二条船舶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维修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维修工作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船舶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应注重维修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建立维修数据库和案例库,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四条船舶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应加强故障排查和分析工作,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和措施,及时解决设备故障。
第十五条船舶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应及时汇总和分析维修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改进维修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远船舶通导设备技术管理规程1. 总则1.1 通信导航设备是完成信息传递,保证航行安全,实施海上救助、航行自动化的重要工具。
通信导航设备技术管理工作是船舶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通信导航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实现正规化、标准化,统一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规定了船舶装备的通信导航设备在选型、订购、使用、维护、修理等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有关要求。
1.2.1 本规程第四章(通信导航设备使用、管理、维护、修理)规定了船舶有关人员在设备使用、管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2 本规程第五章(通导设备的技术管理)规定了(陆地)主管人员(部门)在设备选型、订购、安装、修理、新技术应用和推广等方面的要求。
1.3 本规程主要参照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及GB6551《船舶安全开航技术要求》,JT/T8100.1-32《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等有关标准,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颁布的《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十三篇(无线电通信设备)、第十四篇(航行设备)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1.4 本规程对船舶设备的管辖范围是:1.4.1 通信设备:中高频收发信机、气象传真接收机、甚高频无线电话、船舶地球站、增强群呼接收机、窄带直接印字电报设备、数字选择性呼叫设备、奈伏泰斯接收机、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双向无线电话。
1.4.2 无线电导航设备:航海雷达、阿帕、雷达应答器、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导航系统、电子海图系统、自动识别系统、航行数据记录仪。
1.4.3 电航仪器:陀螺罗经、磁罗经、测深仪、计程仪。
1.4.4其它设备:船令广播设备,备用电源。
2 中远船舶通信导航设备配备标准2.GMDSS船舶导航设备配备标准3. 船舶有关人员职责3.1 船长全面负责通信导航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修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协调无线电员、驾驶人员(二副)、电机员的有关工作。
船长应了解通信导航设备的技术状况,该设备修理后,应认真负责地签署工程单据。
3.2无线电员具体负责通信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修理,并负责无线电导航设备的管理、修理,同时督促或帮助使用人员正确使用与维护。
3.3 二副具体负责电航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修理和无线电导航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4 电机员具体负责通导设备变流机组的维护与修理。
3.5 值班驾驶员具体负责安装在驾驶台内的通导设备有关航行安全资料信息的处理。
4.通信导航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修理4.1 设备的使用管理4.1.1 船长、无线电员、持有普通操作员证书的驾驶员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船舶通信导航设备,无关人员不得使用。
4.1.2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操作步骤正确使用各种通信导航设备。
要熟悉设备遇险报警的操作程序,防止误报警。
一旦发生误报警,要按照《中远船舶通信工作实施细则》有关处理方法及时消除误报警的影响。
4.1.3 根据本船设备及操作说明书,制定各种通导设备的基本操作程序,含遇险、遇险转发操作和常规操作程序,并张贴于相关设备旁。
4.1.4对各种通信导航设备的使用,无线电员(或者是普通操作员)应根据《中远船舶通信工作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要求认真准确地将使用情况记录在船舶无线电日志中。
4.1.5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故障,使用人员应将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现象、注意事项等及时向船长报告,并详细记录在相应日志中。
4.1.6 通导设备安装或更新后,无线电员或持有普通操作员证书的二副应及时更改设备核定表(见附表一),并报主管部门。
4.1.7各种技术资料、管理资料、设备维护保养和修理登记簿要列册永久保管,并在交接班时交代清楚。
4.2 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的检查4.2.1 该项检查由船舶无线电员和二副按各自分工范围分别完成。
该项检查应每往返长航次或短航次每季度完成一次。
4.2.2 对通信导航设备逐一开机调试、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将检查结果认真填写在《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开航前安全检查核定表》中(见附表二),报通导主管部门。
船舶应遵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通信导航设备适航要求的有关规定,即使下列主要设备发生故障,船舶不得借口设备故障突发、在港未能修复、加装(更新)未完全装好等理由而推迟开航、拒绝开航或任意改变航线靠港修理:1. 当电罗经故障,磁罗经工作正常时;2. 一台雷达故障,另一台雷达可以工作时;3. GPS设备发生故障时;4. 卫通C站发生故障,MF/HF发信机设备工作正常时;5. 卫通A站发生故障时;主管部门应密切注意该船动态,想方设法在船舶抵达下一港口时安排修理。
4.3关键设备和技术系统的标识4.3.1 关键设备主要指:GMDSS设备、EPIRB、TWOWAY、SART、ARPA/雷达、电罗经、磁罗经等。
4.3.2 无线电员和二副,负责对通导设备的关键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标识、维护和定期测试。
4.3.3为便于船舶人员识别危险,在操作时引起重视,防止因误操作造成报警,无线电员和二副应对所管辖的通导关键设备进行标识。
例如:“注意、小心操作”、“报警设备,严禁误操作”;室外发射天线处“高压危险”等。
4.4 设备维护4.4.1 一般要求4.4.1.1 该项工作由船舶无线电员、驾驶员、电机员按其分工范围分别完成。
各种通信导航设备的维护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和维护程序进行。
4.4.1.2 通导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及监督船舶通导设备的维护,并处理船舶在维护中出现的问题,为船舶通导技术、备件等提供岸上支持。
4.4.1.3 通导设备维护以预防检修为主,维护计划的周期可分为年度、航次(季度)、月度、每周及每天等制定。
4.4.1.4 船舶通导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执行本规程4.4设备维护所规定的标准,并每航次将维护保养的设备及完成情况,经船长审核签字后报通导主管部门。
4.4.1.5 船长对通导设备维护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通导主管部门报告,并附可能造成不符合规定情况的原因。
通导主管部门对其原因应认真分析,提出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修理或提供备件等方面的支持。
4.4.1.6 设备主管人员应将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记录在《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簿》中。
4.4.1.7 在维护设备之前,具体负责人员必须认真阅读设备说明书,熟悉有关技术要求,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4.2 日常维护4.4.2.1 保持通导设备清洁及处于良好的环境,注意保持干燥,避免腐蚀生锈。
4.4.2.2 保持通导设备各旋钮、按键、开关完整牢固,指位正确,灵活正常。
各插头、插座、接插件、电脑终端等接线完整,工作正常。
4.4.2.3海上航行时,要加强对船舶各种应急设备的检查。
该项工作由船舶无线电员和驾驶员按其分工范围分别完成,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按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
检查项目如下:1.MF/HF DSC和VHF DSC设备每天自测试验一次。
2.蓄电瓶组每天检查一次,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MF/HF DSC 和VHF DSC 每周与岸台测试呼叫一次。
在遇险频率进行DSC测试(RQ及BQ请求)自动应答呼叫时,要特别注意其设备所要求的呼叫格式。
一般格式规定如下:FORMAT:INDIVIDUALCATEGORY:SAFETYPART NO:004123100(测试岸台的ID码)TELECOM1:TESTTELECOM2:NO INFORMATIONWORK T/R:NONE/NONEEOS:ACK RQ4.卫通C站每月通信试验或PV 、LINK测试一次。
PV、LINK测试时一定要按照技术说明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误报警。
5.双向无线电话每月通信试验一次,注意锂电池的有效期(备用电池不能拆封;试验可使用换下的旧电池),并给予及时更换。
若配有可充电电池,要保证电池随时可进入工作状态。
6.雷达应答器每月自测试验一次,注意其电池的有效期。
7.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每三个月自测试验一次,注意其电池和释放器的有效期。
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应随时记入船舶无线电日志。
4.4.2.4 天线、馈线、拉索、卸克、导滑轮、固定环磨损超过三分之一者应予以更换,防止雷达波导管碰损或内部积水,注意各天线的清洁和维护保养。
4.4.2.5 随时注意卫星船站天线是否完好,卫星船站天线罩入口处是否关闭。
4.4.3 定期维护保养4.4.3.1 每月检查蓄电瓶组一次,应保持电解液高出极板1~1.5cm,酸性电瓶电解液比重应为1.23~1.28(常温下),碱性电瓶电压应不低于26V。
停泊时对蓄电瓶组进行一次完全放、充电操作。
4.4.3.2 每半年参照说明书操作程序对设备自检一次,测量有关技术数据,检查设备性能。
通导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参数,符合其说明书的要求。
4.4.3.3 每季度用兆欧表检查组合台天线对地绝缘电阻:一般天气不小于10兆欧,高湿天气不小于1兆欧。
检查天线绝缘子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应及时更换,并经常清洁绝缘子,以提高绝缘强度。
4.4.3.4 每季度应对GMDSS设备、卫通船站、航海雷达等设备天线进行清洁维护,并检查各设备接地是否良好。
4.4.4EPIRB设备年度检测4.4.4.1EPIRB设备每年度进行一次检测,由通导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检测报告有效期限将到时,船舶应及早通知,尽量在国内港口安排检测。
4.4.4.2EPIRB检测应满足IMO和国标(GB14391-93)对EPIRB性能的要求,射频信号载波频率误差初期为406.025±0.002MHz,出厂五年后为406.025±0.005MHz。
4.4.4.3EPIRB设备的检测工作必须由专业维修公司或厂家代理技术人员和使用专用的测试设备进行。
工作完成后,要打印EPIRB年度检测证明书,并附测试原始记录,盖检测公司章后交船舶和通导主管部门各一份。
4.4.4.4EPIRB设备每两年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水密情况检查,更换密封件,更换静水压力释放器,并作做好记录。
4.4.4.5EPIRB设备电池每四年必须更换一次,并做好记录。
4.4.5SART设备年度检测4.4.5.1SART设备每两年全面检查一次,更换封印和检查水密。
4.4.5.2SART 设备电池每四年必须更换一次,并做好记录。
4.4.6TWOWAY设备年度检测4.4.6.1TWOWAY设备每年全面检查一次,包括检查机壳、水密等状况。
4.4.6.2TWOWAY 设备每四年必须更换电池,并做好记录。
4.4.7 组合电台,有条件时每年至少一次检测主振频率。
主振荡器决定设备发射及接收的频率精度,应利用频率计进行调整。
要检查存储器的碱性电池容量,当容量变低时,应及时更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