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重点知识点:兰亭集序1.字词符契修禊事癸丑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世殊事异骋怀聘请2.成语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
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文言知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 (通“晤”)趣舍万殊 (通“取”。
教材注释为:趣,趋,趋向,取向。
)2.一词多义(1)修修禊事也 (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 (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 (形容词,长)(2)一其致一也 (统一,一致)悟言一室之内(数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3.词类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 (贤才)不知老之将至(老年)况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3)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驰)所以兴怀 (使……兴起)二、文言虚词1.以(1) 介词,把。
引以为流觞曲水(2) 介词,因为。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 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2.于(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 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于所遇(4) 介词,到。
终期于尽3.为(1) 动词,作为,当作。
引以为流觞曲水(2) 动词,成为。
已为陈迹4.之(1) 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教版⾼⼀语⽂必修⼆知识点⾼中学习容量⼤,不但要掌握⺫前的知识,还要把⾼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初中的学习有更⾼的要求。
⼩编⾼⼀频道为莘莘学⼦整理了《⼈教版⾼⼀语⽂必修⼆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教版⾼⼀语⽂必修⼆知识点1、剪裁得体,叙事中体现情理:本诗开篇以⻦⻜起兴,直⼊主题(未按常规,交代两家缘起)中间叙事以兰芝为中⼼,焦⺟、刘兄等⼈参差其间,寥寥数语,⼈物声貌跃然纸上。
诗中三事铺饰:“赠奁”、“严妆”、“迎娶”,正是“华缛”“炫⺫”之笔,与其情事,构成了“五⾊”之“陆离”。
全诗详其所详,略其该略,不枝不蔓,剪裁得体。
先后描绘出⼗余幅⽣活画⾯中,⼜体现着不同的情与理:如同是“告别”,兰芝在焦⺟⾯前只有礼节性辞别,⽽在⼩姑⾯前却“泪落连珠⼦”,在丈夫⾯前更是殷殷陈情,依依不舍;⾯对“逼嫁”,兰芝“含泪答”阿⺟,却“仰头答”阿兄;同是“殉情”,兰芝死前“掩⼝啼”、“出⻔啼”,未告⺟,⼗分隐秘,到时“举⾝赴清池”,⼀⽆反顾,⽽仲卿死前明告⺟,“愁煎迫”、“徘徊庭树下”,别有⼀番思想⽃争等等。
这是因为⼈不同,性有别,情不同,理各异。
2、巧妙的结构艺术:双线并,⾸尾绾合:⑴本诗采⽤了“叙事”与“叙情”双线并⾏、⾸尾绾合、交递推进式结构,使全诗“⽔复⼭重,曲折⼊妙”(《吴诗集览》引)始终弥漫着浓重的悲剧⽓氛,读来使⼈回肠荡⽓,⽿⺫⼀新!⑵以封建家⻓压迫与⻘年男⼥的反抗为主要⽭盾,展⽰双⽅的⽃争,这是主线。
在这条线索中,⽭盾的两⽅⾯屡次交锋,逐浪推进,直到焦刘以死抗争,进⼊悲剧的⾼潮。
⑶焦、刘⽣死不渝的爱情,似⼀根红线,将迭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串成⼀体。
它是对主线情节发展起决定作⽤的内在动因。
⑷本诗通过兰芝“诉苦”,仲卿“询⺟”,“拒遣”、“赠奁”、“严妆”、“送别”、“逼嫁”、“迎娶”、“情探”、“殉情”等多幅⽣活画⾯的描叙与铺饰,歌颂了刘焦⼆⼈⽤⽣命保证对爱情的忠贞,不向封建势⼒低头的反抗精神。
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人教版)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背诵默写容易写错的字《诗经·氓》氓之蚩蚩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既见复关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贿迁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无与士耽犹可说也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靡室劳矣夙兴夜寐咥其笑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涉江采芙蓉》涉《短歌行》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时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开荒守拙归园田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桑树颠虚室樊笼返自然。
《兰亭集序》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kuài)稽禊(xì)事少长(zhǎng)咸集茂林修竹映带左右流觞(shāng)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足以及视听之娱游目骋怀悟言一室之内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击空明兮溯流光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苟非吾之所有惟江上之清风(比较:唯见江心秋月白取之无禁杯盘狼籍。
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知识点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主要涉及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介绍相关的内容和重要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的概念及特点: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
其特点是形式严谨、语言华丽、表达深邃,具有浓厚的时代和文化特色。
2.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者:《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多为诸侯贵族,代表了西周时期的文学成就。
《红楼梦》是明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 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古代文学强调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通过运用诗歌修辞手法、描写自然景物等方式,达到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的概念及特点: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在中国产生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多种文体。
其特点是写作形式多样化、题材广泛、风格个性化。
2.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者:《骆驼祥子》是鲁迅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3. 现代文学的流派与影响:现代文学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新感觉派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主题思想。
现代文学对于中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激发了各种文学创作思潮。
三、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1. 文学思想和艺术传承: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现代文学在发展中继承了古代文学的许多思想和艺术成就,如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对于现代诗歌的创作仍有一定影响。
2. 映照现实与社会关怀:古代文学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怀;现代文学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揭示和批判,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 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古代文学强调儒家思想和道家观念,追求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修养;现代文学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心理和灵魂探索,呈现了当代人的心灵追求。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第二单元
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语文学习是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知识点和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全册知识点给大家总结一下,语文学习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高一语文考试标准答题套路精讲帮助大家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高一必修二语文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语文考试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是学习汉语言文学、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课程之一,作为必修课程,高一必修二语文具体内容是多样的,涉及了文言文、现代文、词语知识、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
下面来分享一些高一必修二语文考试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一、文言文篇章解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
解读文言文需要理解文章背后蕴含的思想,分析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以下是必背的文言文篇章解读知识点:1. 文章主旨:通过分析文中的事例、论证过程、表意等,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2. 篇章结构:分析文章从引子、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来构建篇章的结构,弄清楚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推理。
3. 修辞手法:注意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照应、对仗等,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文中名言警句: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要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和与文意的关联。
二、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更接近实际生活,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以下是必背的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知识点:1. 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在阅读现代文时,要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即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观点。
2. 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要能够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同时还要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3. 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现代文中也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对照、问答等,要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4. 表达观点和写作技巧:写作时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如开头和结尾的处理、段落的组织等。
三、词语知识和写作语法词语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掌握常见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对语文考试至关重要。
同时,熟悉一些基本的写作语法也可以帮助提高写作能力。
以下是必背的词语知识和写作语法知识点:1. 常见古诗词:熟悉一些经典的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表达方式,能够应用于写作中。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红楼梦》: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掌握几个重要人物形
象的特点和事件情节,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理解《红楼梦》中存在的诗歌
和断章、对联等形式及其功能;了解《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性形象等。
2. 诗歌鉴赏:了解近代白话文和诗歌的特点、形式和主题;掌握一些重要的近代文人
和他们的作品,如郭沫若、毛泽东等;学会运用鉴赏方法和技巧来分析诗歌,如从字词、句法、运动和意象等方面进行研究。
3. 古文鉴赏: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的修辞手法,如造句、用典、运笔等;熟悉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孔子家语》、《孟子》等;掌握古文鉴赏的方法
和技巧,如批注、演绎、辨析等。
4. 《西游记》: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掌握《西游记》中几
个重要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事件情节,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理解《西游记》中
的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5. 短篇小说:学习短篇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和特点,如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
掌握一些重要的短篇小说,如《草地》、《稻草人和火柴人》等;分析短篇小说中的
主题、情感表达和意义。
6. 记叙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基本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了解
一些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经典作品,如《隋唐演义》、《彭祖百中庚申忆学步·杜谢征南》等。
7. 视听说写:学习听力、口语和写作技巧,如听力辨音、口语表达、写作方法等;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并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以上是高一语文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总结《诗经》两首一、词语氓蚩蚩愆期将子无怒垝垣尔卜尔筮咎言载笑载言于嗟鸠兮桑葚犹可说也其黄而陨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罔极靡有朝矣咥笑夙兴夜寐隰则有泮玁狁不遑靡盬孔疚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鱼服雨雪霏霏信誓旦旦二、成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三、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离骚》1、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2、词语读音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岌岌杂糅昭质可惩《雀东南飞》1、文学常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篇一】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基数词。
)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底,达到,动词。
今天: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
今义:由于
这个、因此。
)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特别,副词。
)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治学的人、求学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
“其”,代词,代好游者)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
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
;
)
表并列)
5.之
①而卒葬之(代词,这里)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它,代指华山)
③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结构助词,的)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代词,他)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取名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
(三)形容词作动词
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
②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
(五)使动用法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谬误)
⑧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二)省略句
①而卒葬(于)之(译文:并且最终安葬在这里。
)
②有碑仆(于)道(译文:有块石碑倒在路上。
)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我对倒地的石碑,又因此而感慨)
(三)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北宋。
世纪的改革家”。
这是一篇说理性游记,以游山为喻,文章前面写游山,后面谈道理,即事说理,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