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科技哲学十五讲课件

•Wohler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
HCNO+NH4OH
CO(NH2)2
(无机物与有机物间没有鸿沟); 说明动植物内在统一;
•细胞发现(Schleiden施莱登、Schwann施旺), •Darwin的进化论,
被Engles忽略的:
H2O+NH4CNO
彻底粉碎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物种不变论;
•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六大缺口:
•Kant-Laplace星云说 •Lyell(赖尔的渐变论)地质学原理与[Cuvier 突变论]之争;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Mayer迈尔、Jaule焦耳、Grove格罗夫、
(太阳系起源假说),打击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
(居维叶)
Coolding柯尔丁、Helmholtz赫尔姆霍兹等],mgh﹦1/2mv×v;
人类 科学 自然
社会
(主体)
技术
(中介)
界
(客体)
三个基本研究对象:
• • •
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运动发展 的辩证法) 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 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 法)
2.性质 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和三个一般规律, 足见不是科学的实证方法能够胜任的,只能借助 理论概括的方法,故课程属于哲学性质,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具体科学技术之中间层次; •相对于一般哲学原理的二级哲学。
(可以通过下页图示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
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发展性原理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 各门自然科 学和技术学 科(天、地、 生、物、化 等) 自然现象界
历史唯物论 (人类社会)
马克思网课自测答案

第一章第二节单选题(共20题,每题4分)1 .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参考答案:D2 .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世纪90年代• B.18世纪91年代• C.18世纪92年代• D.18世纪93年代我的答案: B3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我的答案: C4 .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我的答案: A5 .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我的答案: A6 .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我的答案: C7 .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我的答案: A8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我的答案: B9 .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我的答案: B10 .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我的答案: A11 .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我的答案: A12 .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我的答案: C13 .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人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蔚?李嘉图• D.威廉?佩蒂我的答案: B14 .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我的答案: A15 .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我的答案: C16 .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我的答案: A17 .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我的答案: C18 .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我的答案: C19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我的答案: D20 .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我的答案: A判断题(共2题,每题 10分)1 .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我的答案: T2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常识性的统一我的答案: F第二章第四节1 . 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的答案: C2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运动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我的答案: B3 . 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精神• D.实践我的答案: D4 .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课件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本章概述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是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
通常把波普尔之前的诸科学哲学称作逻辑主义,其后的则为历史主义。
实证主义是哲学史上头一个打起“科学哲学”旗号的哲学流派。
但通常把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原子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流行于当代的日常语言学派,归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实证哲学、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
至于继波普尔之后的兴起的历史主义学派和科学实在论,由于着重历史考察的方法,着重于科学本身的探究,注重把哲学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则归属于科学哲学。
这种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科学理论的真理性标准或选择问题,以及科学发展的模式问题,试图解释科学活动并为其提供方法论指导。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波普尔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科学实在论和反科学实在论。
第一节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曾任伦敦大学的逻辑和科学哲学教授。
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继逻辑经验主义衰落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流派。
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逻辑》(1933)、《科学发现的理解》(1956)、《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猜测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等。
一、对归纳主义的批判古典经验论把归纳法视为从有限的经验事实向普遍的理性知识扩展的惟一有效的通道。
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后,这惟一的通道被打断,经验科学的基础出现了可怕的裂痕。
现代经验论则借助于概率工具从归纳问题的挫败中复兴。
波普尔则认为从逻辑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在:1、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2、通过归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3、作为归纳推理基础的归纳原理无法得到证明;否则必定陷入循环论或先验论。
他对归纳逻辑的批判确实是击中了要害,但是归纳逻辑并没有被波普尔一劳永逸地驳倒,它在科学中仍然占有地位。
二、否证论波普尔以否证论为旗帜登上哲学舞台的。
第四节系统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系统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从系统思想到系统观人们对系统的认识可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奠基人赫拉克利特在《论自然界》一书中说过,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古原子论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著的《世界大系统》一书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词的著作。
而古希腊哲学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儒家的最高典籍《周易》中,以阴、阳排列组合构成八卦,八卦进而重叠演变为六十四卦,并由此比照解释外在世界的状态及变化,体现了系统整体层次结构诸要素交互作用的思想和系统整体动态发展的思想。
道家不仅利用系统整体论的思想来解释既成事物的存在状态,而且更紧密地同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了起来,认为自然界是自发运动、自我组织的,且这种运动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然而,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整体性、统一性等的系统思想虽然丰富,但缺乏对这一整体的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因而对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是不完全的。
同时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现和人们思维能力的限制,人们往往只能用理想、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
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因此在古代,系统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思辨性、模糊性,其间,天才的思想同基本的错误交织在一起。
直到20世纪40年代,关于系统思想的科学理论–––系统论才得以建立。
二、一般系统论的形成一般系统论或普通系统论,主要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1901-1971)创立的。
贝塔朗菲认为,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
普通系统论的目的就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
一般系统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巨大实践意义的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的提出。
三、一般系统论概述系统论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这决定了系统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结构、功能等必然是该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准确理这些概念是把握系统理论的基础。
(一)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由若干具有不同功能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世纪
大战
哲学思想
线索
逻辑
问题
来龙去脉
科学
科学
书 相对主义
科学
世纪
挖坑
视野
科学家
逻辑
休谟
社会学
内容摘要
从为科学知识系对自然客观真实的反映进行辩护,到把科学知识贬低为人们主观建构的关于“自然”的神话,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科学观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中 的,看上去荒谬无比但却充满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奇妙故事。本书既不力求全面介绍20世纪形形色色的科学哲学思 想,也不着眼于对其中某个观点深入细致的考察,而是试图清晰地勾勒出上述看上去完全对立的两种科学观之间 的内在和逻辑线索,以期为人们把握西方思想史的脉络提供一个有趣而富于启发性的视角。
谢谢观看
05
中外文人名 对照表
作者介绍
这是《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科学之死:20世纪科学哲学思想简史》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目录分析
文前 致谢
序思想史研究的一个 尝试
第一章好人挖坑休谟 问题的来龙去脉
01
第二章惹不 起未必躲得 起逻辑经验 主义的兴衰
02
第三章科学 的进步是一 种幻觉?历 史主义及其 后果
马克思哲学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 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 意识
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 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 决定作用 中的决定作用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 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 境和人口因素 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 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 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 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等两部 分组成 (3)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 权是核心 (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 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 度和增长速度等。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 社会的发展。
人口决定论: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 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马 尔 萨 斯
3、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 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 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
◆为何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
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 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 等。
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其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其二﹐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 方式才能对于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其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 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第三章科学的本质

第三章科学的本质第一节科学的本质本质:根本性质或根本区别。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质对事物的类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了这些质,此物就会转化成他物,这样的质就叫本质。
比如人既有生理的质,又有社会的质。
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社会的质才是人的本质。
近代科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又经历了经验自然科学和理论自然科学两大形态,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当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
科学从哲学抽离化的过程中也开始了对科学自身的认识历程。
一、科学是什么?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在我国古代,“科学”的词义相当于“格致之学”。
格物致知表述了探究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概念。
因此,17世纪中叶,当西方科学传人我国时,人们就把science译为“格致”。
在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南宋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写道:“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
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
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获得它的现代意义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83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形成时期。
1831年英国成立了科学促进协会以后,科学界普遍用science表示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知识,也用science来称说自己的研究。
1833年,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上,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家”(arist)一词创造出一个新词“科学家”(sciencist)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一些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奥秘增进人类自然知识的人。
历年理论知识点总结

历年理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古代哲学是指在中国古代、欧洲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夏商周时期的儒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欧洲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则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
古代哲学主要围绕着人的本性、道德伦理、宇宙起源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哲学则是指自17世纪启蒙运动以来产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欧洲大陆哲学、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等流派。
这一时期的哲学关注人的自由、理性、行为意义等问题,并对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章:认识论认识论研究人如何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认识活动,是哲学的基础性问题。
古代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曾提出认识与真理的关系问题,而现代哲学家如康德则从认识的先验结构和条件、经验科学的认识限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第三章: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研究世界的本原、本质和根源,包括存在、物质、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问题。
古代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曾对此进行了广泛阐述,而现代哲学家如黑格尔、康德等也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四章: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一门哲学学科,旨在探讨人类行为的规范、道德理想、自由意志等问题。
古代哲学家如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君子等伦理观念;现代哲学家如康德、尼采则提出了自由意志、道德责任等相关理论。
第五章: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和政治社会组织等问题的哲学学科,主要关注政治权力的正义与合法性、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等问题。
古代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提出了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等理论;现代哲学家如马克思、列宁则关注了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公有制等问题。
第六章:美学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艺术理论和美的本质的学科,关注美的定义、美的标准、美的价值等问题。
古代哲学家如孔子、孟子就曾对美的本质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而现代哲学家如康德、海德格尔也对美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四节费耶阿本德(1924-1994 )生平与著作1945:战争中受伤1947:回维也纳大学1949:参加哲学俱乐部1951:获哲学博士学位《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1975《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告别理性》,1989《光阴虚度》,法兰克福,1995一、思想来源1.哲学俱乐部公开辩论中起作用的并不是论证,而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某种方式。
论证并不表明自己的真实信念,只是说服对手的工具。
2.对哥白尼革命的研究3.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触4.维特根斯坦的思想5.波普尔的影响6.对历史艺术的强烈爱好与系统的人文科学训练二、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批判1.不存在独立于理论之外的事实,观察和理论之间相互依存当哥白尼的毕达哥拉斯式的地动说被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它遇到了那些已被当时的托勒密天文学所超越的困难。
确切的说,人们必定要把它看作是被驳倒了的。
伽利略对哥白尼的学说深信不疑¡¡他致力于找寻到支持哥白尼且能为所有人看到的新事实。
2.不存在唯一可靠的、能获得正确成果的“科学方法”除了他每次都得提供的理性根据外,他还使用了心理学的伎俩。
¡¡这些伎俩掩盖了这样的事实:伽利略意欲将哥白尼学说建立于其上的那些经验不外乎就是他那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ª¡ª它是被杜撰出来的。
3.对常用规则的违犯不是偶然的事实,而是科学进步必不可少的特征三、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1.增殖原理(principle of proliferation):大胆发明、详细阐述与公认观点不一致的理论,即便后者碰巧得到高度证实或被普遍接受也在所不辞。
2.韧性原理(principle of tenacity):支持与某些观察结果和实验事实不一致的理论,而不管它遇到多大的实际困难批判“证伪主义”3.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理论多元、相互竞争的局面四、无政府主义认识论1.科学不需要理性的标准或规范的指导,要认识世界,需要使用一切方法,包括非理性方法以及神话、宗教等我无意于用一种别的规则去取代一大堆普遍规则。
我毋宁是想让读者们相信:所有的方法论,即便是那些最明白易懂的,都有其局限性。
2.科学进步常常为偏见、奇想、激情等所推动3.科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构造世界观的方式,除了科学之外,还有神话、神学教义和形而上学等Anything goes(怎么都行)“怎么都行”:(1)不是肯定性原则,而是一种批判的、颠覆性的原则(2)拒斥所有带普遍要求的规则和观念,倡导注重实效的自由的解决方案(3)是对一种没有什么方法准则的创造性的-多元的科学理解的辩护只有一条原则,它在所有情况下和人类发展的所有阶段上都是可以维护的。
这条原则就是:怎么都行。
知识不是由一些自我一致的、向一个理想观点汇合的理论构成的系列;这不是向真理的渐次逼近,它是一个日益增长的、相互不一致(不可通约)的可取理论的海洋,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理论、童话和神话迫使其他理论、童话和神话加入,形成更大的集合,而它们全都通过这个竞争过程对我们意识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什么东西会固定下来。
无论对于科学的内部进步还是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来说,无政府主义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理性¡¯终于加入到一切别的抽象怪物诸如¡®义务¡¯、¡®责任¡¯、¡®道德¡¯、¡®真理¡¯及其比较具体的先行者诸神(它们曾被用来威吓人,限制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发展)之中,与它们为伍:理性凋谢了¡¡4.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既区别于怀疑论,也区别于政治与宗教的无政府主义任何观点,不管它多么¡®荒谬¡¯或者¡®不正派¡¯,他都不会拒绝考虑,也不会拒绝按之行动;他也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他明确而绝对反对的一样东西,是普适标准、普遍定律、普遍观念,例如¡®真理¡¯、¡®理性¡¯、¡®正义¡¯、¡®爱¡¯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行为;尽管他并不否认,行动时权当这种规律(这种标准、这种观念)存在,并好象相信它们,常不失为一种上策,他可能在反对科学和物质世界上赶上宗教无政府主义者,也可能在极力捍卫科学纯洁性上超过任何诺贝尔奖得主。
五、自由社会的乌托邦1.任何传统或意识形态都只是众多传统中的一种,它们在价值上是平权的2.某种意识形态一旦取得优越地位,便可能退化为独断的宗教(科学)这种曾经给人思想和力量以摆脱专制宗教的恐惧和偏见的事业,现在把人变成了它的利益的奴隶。
科学的=好的=正确的马赫(1838-1916):科学已经变成了一座教堂3.自由社会理想是建立一个所有传统都具有平等权利和进入权力中心的平等机会的社会,作为现代理性象征的科学以及作为专家的知识分子不再享有特权一个自由的社会是这样的社会,在其中所有传统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和同样的途径来进入教育的中心和其他权利中心。
(1)科学作为一种传统过去曾受益于非科学的传统天文学受益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对圆周的喜爱,医学受益于草药学、心理学、形而上学、女巫的生理学、接生婆、诡计多端的人和江湖郎中。
问题是:它们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原因还是由于军事上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等等)原因而失败的呢?例如,印第安医学在美国消失,是因为它是一种坏医学呢,还是因为其维护者失去了政治与经济权利呢?(2)专家不容易取得一致意见,即使取得一致意见也不一定可靠4.理性的实质意义与常规意义(1)实质意义:要求人们接受一种观点为理性,就要排斥与之对立的另一种观点(2)常规意义: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和坚持一定不移的程序和规则这些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而且从来没有得到清楚的解释,试图强行实施它们的做法往往导致相反的结果,这就是那些¡®非理性¡¯的程序常常导致成功,而那些¡®理性¡¯的程序则可能招致巨大的麻烦。
5.自由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是一个思想充分自由的社会多样化不是由你我决定的,是人民创造了多样化,而且现在仍然生活在多样化中间。
科学的统治地位对民主构成了威胁。
六、一种后现代的科学哲学1.取消了划界问题归纳问题约定论问题观察问题划界问题把这样一些标准作为判断的基础,许多当代的科学哲学,特别是现在已经取代了早期认识论位置的那些观点,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梦幻,即它们对于其试图要阐述的那种活动只是徒具虚名。
它们只是在习惯尊奉主义(conformism)的精神中建立起来的,它们已经失去了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知识做出贡献的一切机会。
科学哲学是有一个伟大过去的学科。
科学哲学、基本粒子物理学、日常语言哲学或康德主义这样的领域不应该改革,而应该让它们自然死亡。
经验主义:洛克——贝克莱——休谟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2.相对主义真理观真值判断是依据于某个传统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真理永远都是与某种文化系统、历史背景或具体情境相关联的与某些价值判定相联系的表面上的客观性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使用了一种特殊的传统却没有认识到它,感觉不到它的主观性并不等于证明了¡®客观性¡¯,而是证明了疏忽。
3.自由社会的乌托邦——文化相对主义从科学批判走向文化批判一个合理的、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不可能完全容纳黑人文化,不可能完全容纳犹太人的文化,不可能完全容纳中世纪文化,它只能在科学、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邪恶联盟的基本结构上把这些文化作为次级移植容纳进去。
并非得由一种¡®客观的认识¡¯,而是得由对于共同的希望与梦想的同情,把人类引向一个新的方向¡¡这种同情比起论证来能表达出人性中多得多的内容¡¡没有裁判者,没有被审判者,没有行家里手,没有训导宗师,没有主子和奴仆¡ª¡ª而只有在实现其希望的过程中自行创造准则的同道友人。
当今的哲学家们不如说都是思想官僚和概念管理员,而人们深知,官僚和管理员是多么的惧怕变革和混乱。
未来大学¡ª¡ª¡°观念的超市¡±七、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思想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各种文化传统多元共存,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反对文化沙文主义。
2.有利于自由与民主价值观的推广与流行,反对霸权主义和集权主义。
3.有利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另类医疗”(alternative medicine)“叫我土狼(coyote)”——lewis mehl-madronaWesley病例:卡洛琳帮Wesley施行心理治疗上的¡°催眠¡±,作为典礼的先行手续。
在接下来的四个晚上,她带我们进入一间棚屋:一间柳枝造的平房,外覆毛毯、被单和防水帆布。
我们在此每晚为Wesley祈祷约五个小时。
在这四天的白天中,卡洛琳私下和Wesley独处¡ª¡ª两人一起祈祷、说故事、烧药草。
她也见他的家人。
第五天她和Wesley走到外面,告诉Wesley,他每天都要弯腰礼拜多次,当一只老鹰出现时,就象征他的病好了。
就在那天下午,Wesley发现一只老鹰,并且变的神情恍惚。
卡洛琳当场施了法,将烟草和玉米粉撒在地上,净化土地。
她燃烧鼠尾草驱除邪祟,吟唱圣歌,请示圣灵并吸圣烟斗。
最后,卡洛琳告诉Wesley,白水牛神女传谕给她说,他的病已经好了。
当Wesley回到城里,他的医生竟然再也找不到淋巴瘤的痕迹¡ª¡ª而他们却对瘤的消失提不出任何解释,只是在病历上把此情形记录为一次罕见又无法解释的自发性症状减轻。
¡¡Wesley等过了医生的观察期限,医生终于同意了白水牛神女的说法。
他们宣布,Wesley已经完全好了。
我们都听过一些民间偏方最后都被证明很有科学依据。
¡¡那么为什么我们必须完全信赖那些穿着白色工作服,脖子上套着听诊器的男女,却拒绝相信那些或许穿着不同,但具有可能帮助我们治好病痛的知识的另一批男女呢?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对科学是什么,以及对它应该如何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并没有全面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