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分析及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理综I卷化学孟凡盛选择题分析及备考启示(定稿)

一、选择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 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瑕不掩瑜】“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是有可能的吧,青色
设”。下列有关氢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能是清洁的、燃烧热值高的一次能源
B
B.燃料电池充电桩给电动汽车充电是氢能的合理利 用
C.“加氢”是指给氢燃料电池汽车添加常压氢气
D. 氢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2H2+O2 点燃 2H2O
【命题意图】氢能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首次写 入 《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氢能的利用取得了突破, 氢气的工业生产及氢燃料电池等值得关注。
18、 《提高关键能力 发展核心素养》发表在《试题调研》 2020第2辑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编的教辅
1、《试题调研 》2019届第2辑、5辑、7辑、 2020届第2辑 2、《高考化学 600分考点700分考法》 3、《高考帮 化学》 4、《高阶题典》 5、《高中化学教材考试知识资源库》 6、《教材帮 化学必修2》 7、 《高考必刷题 化学》
高考成绩
1、培养了2006届、2004届湖北省理科状元, 2003届武汉市理科状元,近年教的学生有5 人考入北大清华化学学院,多名学生高考化 学获满分。
2、2006届担任高三(10)班班主任: (1)李龙同学以692分荣获湖北省理科状元; (2)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一本升学率100%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19-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和氯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二聚氯化铝(Al2Cl6)的结构式
,
其中铝原子轨道采用 杂化。
Fe2O3、3CO
3 25
2FeO 、 CO2 、 2CO
2Fe、3CO2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 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卷Ⅰ
H(kJ/mol)
Fe2O3、3CO 3
25 2FeO、CO2、2CO
2Fe、3CO2
FeO(s)+CO(g) Fe(s)+CO2(g) △ H=___________kJ/mol。
月考9
(二)形式多样,数据详实,加强综合性,强 化关键能力的考查
卷Ⅱ 卷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 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 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回归课本实验的复习
10.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
A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烯后静置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 CO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4)“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_______。
(3)碱 (4)K+
(1)“酸浸”时 V2O5 转化为 VO+2 ,V2O5、VO +2 中 V 元素均显+5 价,V 元素化合价不变, 则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结合溶液的酸碱性及元素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V2O5+2H+ ===2VO+2 +H2O。废钒催化剂中除 SiO2外,其余物质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则 “废渣 1”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4.考试频率太密,平时作业太多,忙不过来
我再举几个教师的看法:
1. 复习课最难上,教学难度很难把握,顾了多数学生就 顾不了好学生 2. 现在的学生只有见过、做过的题才会做,没见过的就 不会做,所以一定要多练。 3.买的教辅资料都把知识点总结好了,他们可自己看, 让学生多刷题就行 4.学生复习时高一高二内容己遗忘很多,学生目前的缺 漏之处太多,不好说。 5.有教辅资料就行,分析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高考真 题没用也太麻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e2O3
Al2O3
质量分数/% 2.2~2.9 2.8~3.1 22~28 60~65 1~2
<1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1)“酸浸”时V2O5转化为V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同时V2O4转成VO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I卷)
A
碱土金属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较弱,所以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 较高的是Cu2+
(全国I卷)
(5)实验题开始重新回归有机实验
(全国Ⅲ卷)
2014年高考卷化学试题第26题
第二部分 PART 02
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第二阶段
1、针对高考试题和所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
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不是小的技巧),便于高考中快速入手,
使学生在高考中,不论是否做过类似的试题,都能迅速找到突破口
和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利于提高答题速率,为取得高 分争取更多时间。 例如: ① 工艺流和学科观念建立知识体系与网络 从学科思想、学科本质、学科观念角度复习,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 的、本质的认识,无论在高考中出现形式变换、内容的变化、给出方式的 改变(文字、图像、图形、图表、数据)、素材的改变、情景的变化、陌 生的环境、陌生的物质、陌生的反应、知识拓展、迁移和加深,学生能够 从本质上去认识、理解与把握。 例如:
(3)、公平性:考虑各省差别,各科目之间平衡,不同选考科目的难 易度和权重,新的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3、常考的考点有: (1)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构建宏观和微观的桥梁---阿伏伽德罗常数NA (3)氧化还原概念、原理、应用 (4)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表及其应用 (5)热化学、速率、平衡 (6)溶液中离子平衡 (7)电化学 (8)工业流程 (9)化学用语:各种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等 (10)有机基础和综合;物质结构(选考) (11)化学实验(基础、综合、少量探究) 4、基础、主干、核心的内容是高考重点 5、关注电化学和定量测定(滴定)
2018年全国一26.(14分) 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 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 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 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 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 ________ ;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 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 、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陷 ______________。
2019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一轮:深挖教材思维模型。
三轮:模拟演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强化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例 如:原理题中的量化数据关系、流程题中的转化流程信息 以及陌生方程式书写中给的反应信息等。
全国卷 化学试题特点
三、形式多样,数据详实,测评学科关键能力
3、证据具体详实,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证据推理是逻辑推 理能力在化学中的体现,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证据,对物质的 组成、结构及性质变化进行分析推理,揭示数据和现象的本 质特征。例如:原理题中基于数据的推理、实验题中基于实 验现象的推理以及陌生方程式书写和元素周期律选择题中 基于规律的推理。
2019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浅析
全国卷 化学试题特点
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一直在贯彻落实发展素质 教育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考查要求,以高考 评价体系为依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景素材,通过 科学规范的试题设计,考查考生信息获取及加工能 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试题能够区 分不同类型的考生,贯彻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落实了“基础 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有助 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
理的应用; 较,利用盖
化学平衡常 数、溶度积
斯定律书写 热化学反应 方程式,转
常数的计算; 化率和化学
离离子方程
平衡常数的 计算,平衡
式的书写 移动原理的
(氧化还原 应用,转化
反应与非氧 化还原反应)
率比较,焓 变的判断。
热能与化学 能的相互转 化、热化学 方程式的含 义,利用盖 斯定律书写 热化学反应 方程式,化 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的概 念、转化率 和化学平衡 常数的计算, 平衡移动原 理的应用。
海口市2019年化学高考质量分析暨备考研讨会-精选

二、2019高考各项统计数据
1、化学平均分前八名对比
图3. 2019年海口市化学平均分前八名对比图
2011年高考
610 602.6 600
596
590
581.3
580 570 560 550
570
566.8
558
551.3
547
540
530 520
510
海口一中 海南侨中 海口中学 景山学校 琼山中学 国科园 海政学校 长流中学
8
524.8
7
538.0
9
533.3
6
557.5
4
497.2
10
468.7
13
459.4
19
491.0
11
497.5
9
486.7
11
482.5
17
海天学校 478.0
13
440.2
19
514.3
8
海港中学 473.0
14
455.3
16
479.7
13
琼山侨中 472.4
15
525.5 517.6
528.1 520.1
图1. 2019年海口市理科各学科与全省平均分统计图
550
540
540
539
536
530
524
525
528
520
510
500
500
490
480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全省平均分
图2. 2019年海口市理科各科与全省平均分统计图
550 541.1
2、各分数段的统计
学校名称 总人数 800分 700分 600分 500分 400分 300分 200分 100分
2019年高考化学大纲分析及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策略讲座

1、理解原电 1、①2014 课标 II-12 1、①水溶液锂离子电池(原理图):
池和电 解池
(原电池 )
正负极判断 、电池反 应式、离 子移动
的构成、工作 ②2014 课标 II-27 方向
原理及应用, (电解池) 能 书 写 电 极 2、2015 课标 II-26
②电解法制 PbO2:电极反应式、电极 反应现象
危害以 及防
②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
止金属 腐蚀
③锂-空气电池(原理图 ):正负极
的措施。
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离子移动方向、
总反应式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9 年考纲
近 五 年 云 南 考点
卷出现
1、了 解化学 反应 速率的概 1、2014 课标 1、c-t 图:据温度对平衡平衡的影响,判断
7、据盖斯定律 ,计算
用。
②2015 课标 II-27
ΔH=
kJ/mol
5、了解焓变(ΔH)与反
③2017 课标 II-27
应热的含义。
④2018-课标 I-28
6、理 解盖 斯定律 ,并
⑤2018 课标 II-27
能运用盖 斯定 律进行
⑥2018-课标 III-28
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8、①2015-课标 I-28
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 II-26
反应的 热效 应, 计算 反应速 率及 平衡 常数
计 算 化 学 反 应 的转 化 率
(ɑ)。
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 2、2015-课标
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II-27
3、了 解化学 反应 的可逆性
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4、掌 握化学 平衡 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K)的 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讨讲座

2018年Ⅱ卷28题
CH4-CO2催化重整化学平衡
2018年Ⅲ卷28题
三氯氢硅的平衡
载体 N2O5的分解平衡
三草酸合铁酸钾性质探 硫代硫酸钠中硫酸根的检验 究 和硫代硫酸钠测定
作答量
7个空(填空2个、简答4 7空(填空2个,简答4个,计 9空(填空3个,简答5个,计算1个) 个,写方程1个,) 算1个)
仪器和名称、操作的作用; 硫代硫酸钠中硫酸根的检验 操作的目的、检验气体、 倒吸进入的原因;写离子 检验Fe2O3、中和滴定测 、溶液配制、滴定终点判 方程,析出沉淀的操作, 含量、滴定终点判断。 断。、测量纯度。 涉及知识点 装备的缺点 。
题
2018年Ⅰ卷
2018Ⅱ卷
2018Ⅲ卷
磷酸亚铁锂废旧正极片的回收,工 化学与生活:碳酸钠、漂白粉、 化学与生活:泡末灭火器等用 7 业流程,无机物之间的转化。 氢氧化铝、碳酸钡的用途 途 生活中的化学:糖类、油脂、蛋白 雾霾的形成与氨有关,分散系的知 质子数电子数计算阿伏加得罗 8 质。 识 常相似、 CH4和Cl2光照反应图示结果,观 苯乙烯相关性质的叙述,判断 生成和纯化乙酸乙脂的过程的操作, 9 实验图的观察 察图示判断 正误 NA的计算:胶体的微粒数和形成胶 周期表与周期律(以外层电子、周 实验操作不适当的:制H2加硫 期和族数推元素) 酸铜、盐酸滴定小苏打、焰色 10 体的分子数,质子数、羟基数、分 子数的计算。 反应等。 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 NA的计算:P4中的P-P键数、Fe3+ 电化学:可逆电池、电极、电 混合物的计算,SO2和O2的可逆 子流向、离子流向、总反应等。 11 空间构型。 反应 周期表与周期律(以外层电子、周期 电化学:已知电池总反应,判断 沉淀滴定曲线、KSP的计算 12 和族数推元素) 正误 电化学: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 基本实验图表题(现象与相应结论) 周期表周期律 (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 13 CO₂+H₂S协同转化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与2019年 没 有 变 化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根据新的高考命题要求,2017年的《考试大纲 》和《考试说明》与以前的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而 2018和2019年的《考纲》与2017年的相比基本没变。 因此,就当前的备考而言,重新研读2017年的《考试 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16年的相比修订之处,可 以更加明确今后一段时间高考命题的动向。
核心素养
真实情景
测试载体
实际问题
测试任务
化学知识
解决问题工具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二、考纲的变化分析
2016与2017年
考纲比较
1、选考部分“三选一”改为“二选一”;
2、必考内容能力要求由“了解”提升为“理解”约8处。
3、必考内容新增约为16处;
2017与2018年 基 本 没 变
进一步明确了Ka、Kb、Kh ; 增加了两个题例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结合近几年考试大纲调整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在强化主干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点:
电子式、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 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 解等。 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一)新《考试说明》与2016《考试说明》对比:
——对知识内容要求层次的变化 由了解到理解(掌握)的内容(必考部分):
1.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பைடு நூலகம்表示方法 2.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及总 反应方程式 3.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4.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二)注重“服务选才”,做精“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 效能
(三)积极“引导教学”,树好“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 教育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2018年6月
6月8日高考结束当天,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2018年高考 各科试题评析》。文章评述:2018年高考各科试题,很好地体 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特别突 出了“立德树人”这一首要功能。
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3. 化学实验部分:
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 现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滴定实验、反应热 测定)。 4.有机化学部分:
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5. 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
2016年10月
在2017年《考试大纲》中正式提 出“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作为高考命题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实
施路径。
2018年 3月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 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 刘桔 署名文章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文中指出:
一、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全面落实立德 树人要求 二、围绕高考核心功能,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一)聚焦“立德树人”,上好“一课堂”,着力凸显价 值引领
化学 贯彻改革要求 推动素质教育 1.展现成果,突出贡献,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2.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3.形式多样,数据详实,测评学科关键能力 4.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一体四层四翼”
--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 通过“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个三 位一体的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通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 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 的问题; 通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 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 “怎么考”的问题。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形
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化
化
化学研究的本质
学
学
学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科
学
化学研究的特征
思
科 核
想
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和
化学研究的方法
方
心
法
素 养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化学研究的手段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化学研究的追求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高考命题框架:
测试宗旨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正确理解《考试大纲》的变化
1.考纲看似变化很大,实际上是对高考命题充分肯定 2. 增加内容很多是对高考试卷的确认,清晰明确的指出了各部分核心知识的具 体的考查层次、形式。 3、必考内容多处由 “了解” 变为“理解”,要求更明确,与高考题更匹配 4、对比细微部分的增删,凸显了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是近几年 考题重点考查的部分。 5、梳理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体 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5.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
6.掌握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7.掌握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 8.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二)新《考试说明》与2016《考试说明》对比:
——知识内容要求范围的变化 《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必做部分)
1.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2.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3.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4.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5.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6.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转化率 7.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 8.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 9.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10.了解常见金属元素Mg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2. 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1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1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15.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16.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结论
高考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探究
(化学)
理念 方向 方法
主要内容:
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探究命题规律 提高备考效益
第一部分 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一、把握高考动态 细研高考方向
一、关注高考顶层设计动向
2014年9月
首次提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