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婚礼文化比较共32页

合集下载

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

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

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中韩婚俗的对比研究报告1. 引言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婚姻制度和婚俗风情有所不同。

中韩两个亚洲国家虽然在文化上存在着亲密的联系,但婚俗却有着许多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中韩两国的婚俗风情,并探讨其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2. 婚俗仪式2.1 中国婚俗在中国,婚俗仪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订婚、婚礼和婚后。

2.1.1 订婚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父母之间进行的媒人牵线搭桥。

订婚仪式上,男方的家人会赠送彩礼给女方的家人,以示诚意和尊重。

2.1.2 婚礼中国传统婚礼一般包括迎亲、拜堂和敬茶等环节。

迎亲时,新郎的家人会去接新娘,通常由新郎父亲领头,伴着锣鼓喧天。

拜堂时,新郎和新娘会在堂屋正中合掌拜堂,表示祈求幸福美满。

敬茶仪式是新娘向长辈敬茶,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2.1.3 婚后中国传统婚礼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婚姻生活的开始,而是需要新娘回到新郎家中,称作入洞房。

2.2 韩国婚俗在韩国,婚俗的仪式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婚、结婚仪式和婚后。

2.2.1 求婚在韩国,求婚是由男方进行的。

男方会向女方的家人送上婚戒,表示自己的真心和承诺。

女方会接受求婚,表示愿意与男方共度一生。

2.2.2 结婚仪式韩国传统结婚仪式中,新娘会穿上韩服,并戴上传统的头饰。

新郎也会穿上传统的韩服。

仪式上,夫妻双方会互相交换一碗鸳鸯锅底米饭,在韩国文化中,这代表着夫妻关系的牢固和幸福。

2.2.3 婚后在婚后期间,韩国有一个独特的传统活动,即“活人相机”。

在这个活动中,夫妻双方会亲朋好友一起拍摄照片,以留念这个重要的时刻。

3. 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3.1 中韩婚俗的文化背景中韩婚俗的不同可以追溯到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上。

中华文化注重尊老爱幼、重视家族和谐,因此在中国的婚礼上会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以及家族之间的联姻。

而韩国文化则强调礼节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因此在韩国婚礼上会有更多的亲子和友情活动。

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

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篇一:中韩婚礼文化对比龙源期刊网.cn中韩婚礼文化对比作者:秦富燕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XX年第06期摘要:婚礼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传统婚礼流程习俗的研究,总结出中韩婚礼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韩;婚礼;习俗;流程结婚是漫漫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一个成功的婚礼更是完美人生不可或缺的。

当今社会,人们结婚不仅局限于西式婚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婚礼。

随着这股复古风的兴起,传统婚礼越来越受青睐。

下面就介绍一下中、韩古代婚礼的流程习俗。

一、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和习俗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由于汉族人数居多,在此仅介绍汉族传统婚礼的一般流程习俗。

中国的传统婚礼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最初的婚礼仪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过几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式更加繁缛。

但从整个古代社会来说,传统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三朝回门几个流程。

1.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礼品是丝绸、衣服、日常生活用品等。

2.问名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占卜,合八字。

如男女的时辰八字不相冲,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

男方派媒人送给女方食物、衣服;女方的父母和叔伯去男方家拜访。

3.纳吉。

从婚礼程序看中韩婚礼的异同

从婚礼程序看中韩婚礼的异同

222从婚礼程序看中韩婚礼的异同刘 畅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事实上,婚姻文化也是一个民族中的重要文化之一,能够体现出该民族的风俗,了解中韩两国的婚姻文化,有助于中韩两国更好地进行外交活动。

本文就从婚礼的程序出发,分析中韩两国婚礼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婚礼程序;中韩;婚礼;异同从1992年开始,中韩两国建立了友好外交的关系,各个领域的交流也频繁起来,相互影响着。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国和韩国都被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生活习俗以及意识形态方面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很过相似之处,婚姻的文化就是如此。

一、中韩婚姻文化的比较分析(一)中国的婚姻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改变了当事人被迫进行婚姻的现状,中国人得以拥有自由的婚姻。

然而,在农村地区,自由的婚姻权利却并未得到保障,城镇家庭的婚姻则与之不同,城镇家庭的子女具有一定的婚姻选择权利,但是还需要遵循家庭利益优先的原则。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时代的发展,如今,中国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不再由父母或着亲戚邻里来给自己介绍对象,而是在自己的交际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人。

(二)韩国的婚姻文化通常来讲,韩国传统的婚礼都是黄昏时刻进行的。

很久之间,韩国社会的婚姻制度就以一妻一夫为主,较为倾向于多妾制度。

韩国高丽时期,在娘家,新郎呀事先建立一个小家,生儿育女之后才能带自己的妻子回家生活,这也就是母系社会所留下来的风俗。

到了朝鲜王朝时期,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风俗,韩国的婚礼也是遵循儒家的礼仪而进行。

最近,西方文化不断流入韩国社会,大多数的韩国人又倾向于西方的婚礼方式。

二、中韩两国传统的婚俗与婚礼程序的异同(一)中国传统的婚俗与婚礼程序对于婚俗而言,中国传统的婚俗与韩国传统的婚俗有很多相似之处,男方需要委托一个媒人到女方的家里进行提亲,倘若是女方对男方的大致条件比较满意,就要把女方的生辰八字交给男方,男女方的生辰八字需要进行占卜,以判断两个人的婚姻是否般配,倘若两个人的生辰八字相合,媒人就会再一次的到女方的家里转告并商讨婚礼的事情。

02亚洲地区婚礼与文化

02亚洲地区婚礼与文化

(1)古代中韩婚礼文化的不同点之食品
表达方式:中国-什么时候吃喜糖 韩国-什么时候请我吃面
吃的食品:中国-喜糖 韩国-面条
表达意义:中国-糖是甜的,象征着结婚小两口也 是甜蜜的,所以说喜糖的作用就是向别人告之我们 已成家这个喜讯的,同时也邀请来宾分享这份甜蜜 韩国-借面条长长的形状来寓意长长久久, 白头偕老的寓意
中国婚礼程序
三 书
六 礼
安 床
闹 洞 房
嫁 妆
上 头
撑 红 伞
韩国婚礼程序繁琐
婚谈
新婚之夜
于归新行
纳采
合卺礼
币帛礼
纳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交拜礼
醮子礼
奠雁礼
韩国传统婚礼
2020/6/4
醮 子礼 (jiao)
准新郎按着传统对两家的礼节活动结束后,在举行婚礼的当天, 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堂的话要先到那儿,如果没有的话要让父母 坐定,郑重地给他们磕头。磕头结束后,新郎要跪在父母面前感谢父 母养育之恩,并说要迎接新人(妻子)好好的认真生活,向父母的恩 惠表示感谢。准新娘也要在举行结婚的当天早晨向父母磕头表示感谢, 向父母告别,父母则再三叮嘱要孝敬公婆,注意礼节。
(5)现代中韩婚礼文化的不同点之婚礼形式
中国
韩国
中国近年来的婚礼绝大多 数是仿照西式婚礼
择日-婚礼筹备-婚礼仪 式-敬酒谢客-婚礼结束-度 蜜月
韩国是将传统婚礼与西方 的结合起来。
择日-婚礼筹备-现代婚 礼仪式-穿韩服,行传统礼 (币帛礼)-婚礼结束-度 蜜月
(6)古代中韩婚礼文化的不同点之婚礼程序
婚礼氛围
热闹 音乐:喜庆 队伍:庞大 流程:繁琐
古代中韩婚礼文化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朝鲜族婚礼习俗简介及和汉族对照

朝鲜族婚礼习俗简介及和汉族对照

朝鲜族婚俗礼习简介及与汉族对照此文从各个角度解析朝鲜族结婚礼仪中的优良和糟粕。

和对汉族结婚礼仪的对照。

以及其中的借鉴意义。

首先呢,朝鲜族青年男女尊重老人的传统渊源悠长。

在结婚时体现的很到位,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

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

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

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

汉族貌似没有给父母叩头的习俗,咋结婚时。

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鲜族青年男女尊重老人是一种优良的文化传统。

体现了朝鲜族孝顺老人的优良传统。

而在汉族,父母在结婚中的作用也很大。

过去在汉族结婚礼仪中,汉族婚姻的缔结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具体有纳采,媒人到女方家说媒、问名)、纳吉、纳征(送钱财给女方家准备成婚)、请期、初期等六道程序。

除了最后一道程序外,婚姻的缔结过程都要背开青年男女当事人进行,因而极不合理。

订亲后,选吉日。

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

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

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

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在汉族,有很多因为彩礼问题搞的乌烟瘴气,很多婚姻刚要组建就为财力这些事弄得很不愉快,汉族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

这一点,朝鲜族人的风俗很好,很值得借鉴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

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

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

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

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文档资料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文档资料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结婚是漫漫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一个成功的婚礼更是完美人生不可或缺的。

当今社会,人们结婚不仅局限于西式婚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婚礼。

随着这股复古风的兴起,传统婚礼越来越受青睐。

下面就介绍一下中、韩古代婚礼的流程习俗。

一、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和习俗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 56 个民族组成。

由于汉族人数居多,在此仅介绍汉族传统婚礼的一般流程习俗。

中国的传统婚礼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最初的婚礼仪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 (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过几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式更加繁缛。

但从整个古代社会来说,传统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三朝回门几个流程。

1.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礼品是丝绸、衣服、日常生活用品等。

2.问名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占卜,合八字。

如男女的时辰八字不相冲,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

男方派媒人送给女方食物、衣服;女方的父母和叔伯去男方家拜访。

3.纳吉男方准备好聘书并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女方,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

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

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4.纳征男女双方定聘之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

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5.请期俗称选日子。

男方选择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然后请媒人携带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受礼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韩国婚姻习俗比较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韩国婚姻习俗比较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韩国婚姻习俗比较摘要本文主要从中韩两国婚礼礼仪形式、“聘礼”的差异对比中国与韩国在婚礼习俗方面的差异,以期从中发现两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联系,两国各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根基于文化氛围,但韩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两国文化习俗的虽有差异,但其文化根基都能追缘到中国儒学文化。

关键词中国韩国婚姻习俗比较一、中国韩国不同的婚礼礼仪形式(一)中国婚礼形式。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

所谓的六礼:纳采: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亲。

问名:男方在求婚后托媒人问女方的出生年月,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礼仪,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形式。

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说明双方已经订婚。

后来就发展成送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

纳征:是纳吉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是成婚阶段的礼仪。

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

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

请期:送完聘礼后,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同意。

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

这项仪式往往被看作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现代的婚礼形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婚礼仪式较过去简单,一般是在教堂或酒店里,男女在结婚公证处领取结婚证后就是喜宴,在喜宴上新娘要轮流向每位客人敬酒,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喝新娘敬的酒。

有时朋友会刁难新娘,新娘若回答不出他们的提问就要送一大堆的喜糖作为交换。

喜宴结束后,大多数情侣会去度蜜月。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婚礼形式都体现了中国婚礼的特点:隆重、热闹、喜庆。

(二)韩国婚礼形式。

韩国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六礼”习俗,而且还保留了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一种是“半亲迎”,即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宿新娘家,第二天接新娘到新郎家,拜见公婆。

一种是“三日于归”或“三日对盘”,即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再把新娘迎娶到新郎家。

中国 韩国 结婚文化

中国 韩国 结婚文化

中国韩国结婚文化中国和韩国同属东亚文化圈,都具有上千年悠久的历史,都曾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生活习俗和意识形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社会变革等原因,两国的婚礼文化存在很多差异。

一.中韩婚礼文化的相同点1.都受西方文化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

中韩两国文化都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表现在婚礼上,就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

中国和韩国都曾经沦为过殖民地,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也或多或少地融入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中,西方的宗教婚礼在教堂举行婚礼,他们认为在神父面前为彼此许下承诺能够为爱情增添一份神圣感和忠诚度。

一些中国人循着这份神圣的含义也开始接受西方教堂婚礼,在中国香港就有不少道教徒和佛教徒就对西方教堂婚礼进行了接纳融合。

香港公民在“一国两制”的政策指导下可以到指定庙宇举行婚礼。

韩国的教堂婚礼也很受新人欢迎,如今基督教天主教在韩国迅速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在教堂里举行婚礼。

教堂给人十分浪漫的感觉,因为是宗教圣地,因此在教堂举办的婚礼对婚姻双方都有一种庄重而认真的感觉。

在神圣的教堂里郑重地许下承诺,在神父的见证下说“我愿意”,隆重而美好。

现代中国人婚礼仪式就融和了西方的一些元素。

例如拍婚纱照,交换戒指,但中国不信上帝,所以在教堂举行婚礼的还占少数。

韩国婚礼是在一段西式的婚礼上再加上一段传统的婚礼。

虽然婚礼仪式已经简化,但仍保留韩国传统礼节程序,比如韩国的币帛礼。

韩国的“币帛”仪式,至今仍然保留:在举行完教堂婚礼后,新娘新郎换上传统服装到另一个房间举行传统的“币帛礼”,旁人把从新娘家准备的婚庆币帛糕点摆在公婆面前,儿媳向公公婆婆敬酒,叩头四次。

公婆相对而坐喝酒,并互喂大枣,之后公婆手捧大枣轻轻地扔向新郎新娘,新郎新娘用喜帕接着大枣,寓意是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这个仪式是韩国保留下来的传统婚礼习俗。

2.都比传统的婚礼程序要简单中国古代的婚礼流程是非常繁琐的,古代中式婚礼有“婚嫁六礼”之说,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