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价(健康信息管理与风险评估课件)

健康影响因素
遗传 康复 卫生服务
预防
治疗
生活 危害因素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本节导言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生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
性的一种技术方法,其目的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提高 健康水平。
学习目标
1. 简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意义。 2. 做出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3. 列举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论
本节导言
健康管理最基础和核心的内容是针对健康危险因素所开展的干预和管理活动,因此全 面了解和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成为开展健康管 理活动必备的知识基础和核心技能。
学习目标
知道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基本内容。
问题引入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因素在起作用。下面我们
危险分数
3.2 2.2 1.4 0.8 0.4 3.7 2.0 1.3
0.8
0.4 1.5 1.0 0.5 3.0 2.5 1.0 2.5 1.0 0.6 0.5 1.0 0.5 1.4 1.2 1.0 0.9 1.5 1.1 1.0 0.7 0.5 2.5 1.5 1.0 0.8 1.0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13.3(100) 12.5(94) 11.7(88)
10.9(82) 7.24 5.70 4.65 有 已控制 无 坐着工作和娱乐 有些活动的工作 中度锻炼 较强度锻炼 坐着工作,有定期锻炼 其他工作,有定期锻炼 父母二人60岁以前死于冠心病 父母之一60岁以前死于冠心病 父母健在(<60岁) 父母健在(≥60岁) ≥10支/日 <10支/日 吸雪茄或烟斗 戒烟(不足10年) 不吸或戒烟10年以上 超重75% 超重50% 超重15% 超重10%以下 降到平均体重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计算存在的死亡危险
存在死亡的危险=疾病别平均死亡率×该疾病危险分数 E.g. 存在死亡的危险=1877*1.91=3585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appraisal age):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积的函数 关系,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 的年龄称为评价年龄。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各种死亡原因的存在危险因素求和,得 出总的死亡危险值。用合计存在的死亡危险值查健康评价年 龄表,可得出评价年龄值。
其目的是通过个性化健康咨询,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行 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减少疾病,维护和促进健 康。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所需的资料
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患病 率)和死亡率 个人健康危险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
活 能
点而死亡的;乙是在B点慢慢地 力
下滑至E点死亡;而丙则是先从C
点比较突然的跌至D点,再从D点 0 出生
缓慢地拖延至E点而宣告死亡。
十分巧合,甲、乙、丙三人最后
死在了同一天。
健康寿命 生活自理能力线
寿命
C BA
甲 乙 丙
D
年龄
死亡 E
吸烟
指标值
危险分数
150
1.4
95
1.2
250
0.9
无
1.0
坐着工作 1.3
父母之一健
在
1.0
(>70岁)
不吸
0.6
第十二章 生命质量评价
22
QUALITY OF LIFE APPRAISAL
天津医科大学 闫婧
第一节 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天津医科大学 闫婧
社会医学考试要点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ctor)能够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索,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预防疾病和伤害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长期潜伏:长,因果关系不确定,预防难2.弱特异性:一对多、多对一,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多因素同时存在,协同作用多见4.广泛存在:潜在、不明显、渐进、长期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研究人们在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分类1.健康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较为广泛2.疾病风险评估: 估计具有危险因素水平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评价步骤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收集①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②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分析①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②计算组合危险分数③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④计算评价年龄⑤计算增长年龄⑥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1.个体评价①健康型:个体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②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并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的差值大,说明个体危险因素高于平均水平。
③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较小。
④一般危险型:个体的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死亡水平,相当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类型和水平接近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降低危险因素的可能性有限,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接近。
2.群体评价①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首先进行个体评价,划分成上述四种类型,然后根据三种类型人群所占比重大小,确定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第三章 健康危险因素

的一种技术。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产生的背景
1、疾病谱的改变
2、慢性病病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
3、医疗费用的上涨及人们保健需求的增加
疾病谱的改变
疾病谱:将各种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疾
病按其患病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人
群的人群中某种疾病的患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列。
美国:
• 1900年传染病死亡率达650/10 万, 1970年仅20/10万,70年间下降97%; • 1900年慢性病死亡率仅350/10万, 1970年达690/10万,70年间增加了97%。
10次/周 5000公里/年 9%
0.8 0.8 1.0 1.0 2.5 1.0 1.5 1.0 2.0 1.0 1.1 1.0
…… 车祸
其他
1987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计算方法: ①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只有一项时,组合危 险分数等于该死因的危险分数
②与死亡原因有关的危险因素是多项时: 组合危险分数= ∑(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1.0)+ 等于1.0的危险分数× 小于1.0的危险分数
计算组合 危险分数
计算存在 死亡危险
采取降低或 消除危险因 素的措施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转换原则:危险因素相当于平均水平时,其危险分数 定为1.0。 所谓平均水平即指当地某年龄组某病的平 均发病概率或死亡概率。 ①>1.0个体的危险因素水平高于平均水平时 ②<1.0个体的危险因素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时
• 卫生总费用:1990年743亿,2016年46334亿; • 2010年全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为12910亿元,
占经常性卫生总费用的69.98%;
• 慢性病医疗费用上升主要与慢性病人均治疗费用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有助于调节 情绪和保持心理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
当面临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或治疗。
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 疾病。
适量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 肌肉力量,改善心理健康。
健康饮食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劳动力损失
慢性病往往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 质量,导致劳动力损失和社会生产力的下降。
政策应对和干预措施
1 2
健康教育和促进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 惯的改变,提高公众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和自 我保健能力。
法规和政策干预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限制不良环境因素的接触 和传播,如烟草控制、食品安全标准等。
03
02
结果解释
04
风险评估
根据收集的数据,使用统计模型或人工智能 算法对个体的患病风险、死亡风险以及健康 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将风险评估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个 体,包括风险等级、建议措施等。
干预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改善 计划或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运动计划 、药物治疗等。
遵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管理和治疗,有助 于控制慢性疾病的病情。
04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和应用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横断面调查
用于测量特定时间点或时期内人群中的疾病 或健康状况。
病例对照研究
以病例和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之 间暴露于某一或某些可疑因素的比例。
队列研究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健康状况和暴露 情况的数据,描述健康危险因素在人 群中的分布情况。
实验性研究
通过人为改变暴露因素,观察对健康 结局的影响,以确定因果关系。
分析性研究
通过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的健 康差异,探讨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结 局之间的关联。
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提供经济激励
为鼓励个人和组织采取健康行为,政府可提供经济激励,如税收优 惠、补贴等。
环境干预策略与措施
1 2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菌传播 。
促进体育活动
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鼓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3
减少污染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减少空气、水源等污染。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引言 • 健康危险因素分类 •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策略与措施 •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识别和减少对个体或群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 ,促进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
康素养等。
02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根据政策目标,制定具体的公共卫生政策,如限制烟草广告、推广健康
饮食等。
03
评估政策效果
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评估政策效果,为进
一步优化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重点
,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一版)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一节概述一、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1)环境危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物理化学危险因素)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又称自创性危险因素,来自于自身行为生活方式;(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各种不利于保护并增进健康的因素,如医疗质量低、漏诊误诊等。
三、危险因素的特点(1)潜伏期长(2)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4)广泛存在四、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第二节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一、概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HRA)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是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由Robbins和Lewis提出。
20世纪70年代,Robbins & Hall的《怎样开展医学前瞻》奠定理论基础。
HRA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以及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人们在生活、生产环境及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测评,估计个体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预测个体降低危险因素的潜在可能性及可能延长的寿命的程度,并向个体进行反馈。
HRA 建立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因此HRA 的重点对象是健康人群。
二、HRA 所需的材料(一)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来源于死因登记报告、疾病监测、居民健康档案、回顾性调查。
调查主要疾病,注意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类疾病。
一般选择当地该年龄组最重要的,并且具有明确危险因素的10~15种疾病为评价对象。
第二讲 健康危险因素

表2
分类 主要死因
四类主要死亡原因及其代表国家
传染病死亡 比% 婴儿亡率 ‰
平均期望寿命
代表地区和国家
Ⅰ
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 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
>50
>100
<60
几内亚、乍得、 安哥拉、阿富汗、 越南 委内瑞拉、秘鲁、多 米尼亚、斯里兰卡、 毛里求斯
II
感染性疾病逐渐下降、慢 性病(非生物性)逐渐上升, 10± 形成二者并存之势
50±
65—65
III
慢性非传染病与一定呼吸 系病
<3
<15
>70
冰岛、香港、北爱尔 兰、尔士、新加坡
IV
意外死亡及糖尿病等慢性 退行性疾病
<I.5
<15
>70
瑞典、法国、德国、 波兰、澳大利亚
表3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类型
类型
出生率 (‰) 50 40 40 36 20—25 18—19 16~17 12一14
1 2 3 4 5 6 7 8 9 10
损伤、中毒和外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 呼吸系病 消化系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泌尿生殖系病 脑血管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缺血性心脏病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 合计
· 表5 2003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顺 位 死亡原因Cause 市City 死亡专率Death Rate 1/100000 构成 % 死亡原因 Cause 县County 死亡专率Death Rate 1/100000 构成%
经济发展对人群的健康
表1 1997年中国主要卫生状况指标与国际间的比较 婴儿死 亡率(‰) 5岁以下儿 平均期 童死亡率 望寿命( (‰) 岁)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66 74 65 70 57 13 62 38 75 17 83 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25
14
光关注疾病肯定是错误的
❖ 光治病不行,治不好,治不完 ❖ 加预防也不够,防不胜防,防不能
放。 ❖ 健康要管理
2020/6/25
15
我将讨论…
❖ 为什么21世纪个人健康需要管理?
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 21世纪个人健康怎么管理?
转变观念,接受大健康模式 构建健康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020/6/25
16
转变观念
❖ 如果说健康相当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 生”,那么,生病就相当于“不及格的学生”。按 现在只关注病的思维,临床医学关注的是“不及格 生的补考”,基础医学关注的是“为什么不及格”, 而预防医学关注的是“如何预防不及格”。
❖ 还在受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把 手段当目的,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 有科学根据吗? ❖ 有! ❖ 回顾医学模式的演变答案就不证自明了。
❖ 地球上每诊断3个肺癌就有一个在这个地方;
❖ 地球上每3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一个在这个 地方;
2020/6/25
3
这个地方…
❖ 这个地方的活动性肺结核世界排名第二; ❖ 这个地方的糖尿病世界排名第二; ❖ 这个地方精神和心理疾病人数世界排名第
一;从当官的到平民百姓,从报纸到电视, 听到最多的是: ❖ “看病难看病贵”“一切为了病有所医”; ❖ 要用2-3年的时间化50多亿纳税人的钱去 完成在科学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重大 新药创制”;
1% 严重 疾病
19%
慢性病
卫生资源 70%
中危险状态
2020/6/25
低危险状态
80% 相对健康/一般小病
30%
12
从上图可以看出
❖ 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人口用了30%医疗卫生 费用 ,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 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
❖ 最健康的70%人口只用了10%的医疗卫生费 用。
癌症心脑血管死亡率上升
2020/6/25
9
这是哪里?
❖ 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 这是我们人人热爱和生活的家园! ❖ 这是和平崛起后莺歌燕舞的中国! ❖ 面对上面这些无情的数字和奇奇怪怪
的现象, ❖ 我们有无可能再次沦落为“东亚病夫”?
2020/6/25
10
这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
❖ 拿水污染做例子:
2020/6/25
13
光关注疾病是不可行的
❖ 美国2007年花了2万2千亿美元,没有解决 美国人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约每6 个人就有一个没有医疗保险。
❖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如果按美国的 做法(我国有些药物和医药器械的价格已 经高于美国),要达到每6个人有一个没 有医疗保险的水平都要9.5万亿美元。
2002年22.8+7%,中国慢性病报告2006
❖ 约每5个大人就有一个高血压;18.8%
❖ 约每5个大人就有一个高血脂;18.6%
2020/6/25
5
这个地方…
❖ 约每3个成年男人有2个抽烟;
❖ 每2个人就有一个生活在“二手烟”烟雾之中;
❖ 大家都在喝酒,大家都要喝汤药防非典,防甲 流,
❖ 孩子生出来都在吃奶粉或奶粉兑的所谓还原奶
❖ 大家都在补钙,但20多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 下降,应征男兵体检合格不到一半,女兵体检 合格不到4成;…
❖ 做医生不如买药的,医生平均收入略高于农民;
❖ 医生做护士的事,护士做护工的事;
❖ … 北京晚报2009/11/9 四版
2020/6/25
6
“烟文化”的神话:
2020/6/25
7
“酒文化”的神话
我将讨论…
❖为什么21世纪个人健康需要管理?
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1世纪个人健康怎么管理?
转变观念,接受大健康模式 构建健康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020/6/25
1
我将讨论…
❖为什么21世纪个人健康需要管理?
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1世纪个人健康怎么管理?
❖ 显而易见,这种只关注病的态度是多么地愚蠢!
❖ 试问,地球上有哪个教育系统只关注“不及格”? 为什么我们对健康的态度就不能像对教育的态度一 样积极主动?
2020/6/25
17
中南海
天安门
往东爬也比往西飞快!
西
东
2020/6/25
18
为什么要转变观念?
❖ 因为今天不少公共卫生决策者还只关心 具体措施,专注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2020/6/25
4
这个地方…
❖ 在医学院里不管是做医生还是做老师,看病和教 书已经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分子生物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从 来没有听说过的SCI杂志上化纳税人的钱印点文章 居然可以得到许多名和利;
❖ 这个地方的烟民人数世界排名第一;
❖ 这个地方的喝酒人数世界排名第一;
约每3个大人就有一个胖子或准胖子; ❖
50年代淘米洗菜,
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不洗马桶盖。
❖ 还有食品,汽车,空气,压力
❖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便利和效率提高,
也给我们带来了生病的便利和效率提高。
2020/6/25
11
完全健康
绝对死亡
健康,低危,中危,高危(亚临床),疾病与损伤,濒死
出现临床症状(疾病) 高危险状态(早期病理改变)
转变观念,接受大健康模式 构建健康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020/6/25
2
地球上有一个地方…
❖ 每5个人就有一个患治不好的慢性病,每年增 加一千万,没有停下来的势头;
❖ 每5个成人中就有一个有心血管病,每10秒就 有一个死于心血管病;
❖ 约每16个人就有一个残废;
❖ 30年里肺癌的死亡率增加了5倍;
我国历年酒生产数(万吨),1953-2005
3500
3197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67
1539 1195135712851385
985
851
34
67
72
89 121 212 310 368 447 493 604 711
2020/6/25
8
*1953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3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