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我觉得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一、立师德以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二、作为一个老师肩负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民族的希望,是通过教师托起的。
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民族的素质直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教育程度,反之,要提高民族的素质就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在修养一样重要。
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
三、开拓进取,做科学兴校的实践者。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教育观;树立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价值观;树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做科学兴校的推进者。
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抛弃,不放弃。
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四、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范文(精选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1有人说孩子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孩子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
实际上,孩子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他们从事着绿叶的事业,他们是人民教师。
其实,在我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也不时被深深的感动着,因为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
我发现:有时当有的同学没带铅笔心神不宁时,他会悄悄地把准备好的铅笔送给他;每天早晨见到我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到我的面前向我问好;卫生区总有他拿着拖把拖地的身影;下课了,又是他拿起黑板擦擦黑板;那天他做了一件事情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早上我们刚吃完早餐,班长已经检查完红领巾了,劳动委员在忙着检查卫生,随着早读声音的静止,学校三评人员来我班检查卫生工作了。
我连忙请他们进来。
因为我们刚刚检查过了,全班同学都戴了红领巾。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坐在第三组第一排的熊杨政同学没有戴红领巾,我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只能任凭他们记下了,这时,坐在第四组的罗志颍也同时发现了,他飞快地从他的抽屉里拿出一条红领巾,迅速地将红领巾戴到熊杨政的脖子上,这时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教师立德树人征文(精选20篇)

教师立德树人征文教师立德树人征文(精选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征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立德树人征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立德树人征文篇1时光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经度过了10个春秋。
回首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这三尺见方的讲台上,凝结着我全部的心血与汗水,有过苦,有过累,但从无怨、无悔!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师德是为师之本,更是立国之基。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然而,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却常常叩问自己: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做学生的榜样。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教学是一项要求严谨而涉及广泛的工作,每一节课既要有逻辑上的严密,又要有内容上的完整,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目的、内容、手段、方法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
在课堂上,要为学生铺设适当的梯度,放开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进一步钻研的兴趣。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我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同学的鼓励,我相信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
至今,我仍然清楚的记得我初上讲台时那份紧张与惶恐,但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我又为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崇高的职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当时,我接到的第一门课程是《法律逻辑学》,没有老师愿意教授这门课程,因为它抽象、难懂,通过率低。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篇一:浅谈老师人格魅力老师人格魅力是施行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安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
一、老师人格魅力的定义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才能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
一个老师假如具有“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品格,就可以感染学生,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
二、老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浸透力,对学生的安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一) 老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具有广泛深沉的文化科学根底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二) 老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灵魂。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老师假如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按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 老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老师个人的心理安康程度是影响学生心理安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老师能在人人平等的根底上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或歧视某些学生。
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来和他们进展心灵对话,用浓浓的情去温暖学生的心。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精选11篇)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
在当下社会,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优秀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从我做起.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实验高中因为有梦才会出现更大的奇迹!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
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我梦想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为祖国做贡献的一名好老师,希望能能过自己的努力,把所学的知识全部传给我最心爱的学生们!在我的心目中,教育是一片圣土,教师在这片圣土上耕耘,用自己的生命、青春、心血和智慧换得学生的成长、成人与成才。
其实,在我的身边,在我们实验高中,就有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
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爱心滋润。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演绎着无悔的人生!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教师。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实验高中是实现梦想的地方.我们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梦想,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是每个孩子实现梦想和成长的帮助者。
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征文(精选5篇)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征文(精选5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征文1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是有关良心的事业。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而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对学生的爱。
爱心与责任心,就是师德的阳光。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光芒,需要我们教师去点亮。
在课堂上,面对睡觉的学生,面对低头族,面对玩手机的学生,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要从现象看到本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我不喜欢采取严厉的批评,我更喜欢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和学生促膝谈心,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使他们迷途知返,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亲眼看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我也会感到欣慰。
麻醉专业的刁凤利在我上课的时候经常睡觉,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他约了一个时间,聊了他睡觉的原因,聊了聊严峻的就业形势,聊了聊做爸妈的不容易……。
只要我有时间,我们就经常聊聊学习和生活,在大三的时候,他顺利考入了潍坊医学院,也许他就是传说中的黑马,而做为黑马的老师,我也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我们不仅要教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良好的职业道德。
而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
所以我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品德,给学生起一个榜样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虽然我已经从教快二十年了,对教材已经滚瓜烂熟,但是每次上课之前,我还会有些小紧张,我还要重新备课,所以只要有课,我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学校,进行上课前的准备。
在上课中,我有时给学生讲往届学生的励志故事,讲名医大家的操守与奉献,讲我的优秀的大学校友的奋斗史,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从这些正能量的事例中汲取到营养。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目送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离去,我竟有些不舍,每到一个地方,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学生。
心灵手巧的任洪杰在莱州市人民医院成为了医学骨干,邹城的牛永慧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麻醉师,德州的王菲考上了福建医科大,聊城的谭永昶正在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后,蒙阴的刁凤利已经通过了县医院的笔试,还有更多的学生在基层默默奉献……看到学生们取得的骄人的成绩,逢年过节收到他们的祝福,总是令我感动!多少年过去了,那份师生情,依然那么浓!也许教育理念在转变,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但是有些东西经得起时空的考验,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立德树人征文 1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征文之如何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老师当一名教师是我的梦想,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一梦想。
教师的确是非常的难当,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更担负着学生的管理。
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关注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行为规范习惯培养的主力军。
教育,这是一项用爱浇灌的事业。
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被赋予神圣的使命,绝大多数教师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责任感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内在涵义。
但是,现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校园冷暴力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范跑跑事件在社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
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
通过从教六年的深入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1、忠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教师,忠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2、良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
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我们国家给我们的那份工资;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我们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们的渴望的目光。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5篇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5篇第一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师德征文:以德树人尽职尽责每当我面对“立志、创新、崇文、尚德”的校训时,我就会油然而生地想起自己肩上的一种责任。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水平有限,不敢奢望能教出很出色的学生,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我只知道我必须凭自己的良心去担当自己肩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这种责任。
这段时间,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事业任重道远,真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更沉重了。
在边学习边反思中,我清楚地意识到,当前形势下的新型教师,随遇而安的态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态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态度也不行,光说不练的态度更不行。
我们得顺应潮流,得紧随形势,得更新自我,得探索创新。
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凭良心、担责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献给学生。
我和所有的教师一样,选择了这样一份拷问心灵,磨练耐心的苦差事,我凭着自己的良心热爱这个职业,我要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我爱我的事业,我会把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力争把各项工作都做得更好,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自己、鞭策自己。
我爱我的事业,就要力争做一个开拓进取、不断完善的教师。
热爱教育事业,我将做学生的好老师,做学校的好教师,奉献教育,服务学生。
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教好书,是我的天职,育好人,是我追求的目标。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最多的是农家孩子和农民,对农民的艰辛我很了解,对农家孩子的求学欲望我很清楚。
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在农村留守儿童也特别多,他们更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我愿用我的知识和爱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主题征文
篇一:浅谈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魅力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定义
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
一个老师如果具有“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品格,就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
最美老师的报道也让我重新思考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像他们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想家长不能想到的,做家长不能做到的。
让爱与责任同行,让更多更美的大爱从三衢大地传向全国各地,并代代延续。
真的非常感谢这些“最美教师”,他们让我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热情。
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惠及他们的学生,更激荡着我们做老师的心灵。
二、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塑造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
范、导向作用。
(一)教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具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灵魂。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书屋的开放时间就随我意喽。
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想开。
开心的时候,送上一壶清香的茶水,给入迷的人们解解渴;心情不好的时候,关起大门,自己一个人躲在书屋里,舔舔伤口,继续遨游于自己的小世界,不管其他。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
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教师能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或歧视某些学生。
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来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用浓浓的情去温暖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