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你吃过多少? 街头十大毒小吃 你吃过多少?
1.麻辣烫 1.麻辣烫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罂粟 地沟油 双氧水 福尔马林 PPA 止疼药 罪状揭露:“麻辣烫”验出“罂粟底”
你吃过多少? 街头十大毒小吃 你吃过多少?
2.毛鸡蛋 2.毛鸡蛋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大补” 寄生虫 细菌 罪状揭露:毛蛋含大量病菌危害大
打工仔曝黑幕: 打工仔曝黑幕:羊尿泡死猫肉当羊肉
小潘说,到夜市来吃烤肉的大多是朋友相约,三五成群边吃烤肉、边喝酒, 小潘说,到夜市来吃烤肉的大多是朋友相约,三五成群边吃烤肉、边喝酒, 吃到最后埋单时,看到满桌子的肉扦,食客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根, 吃到最后埋单时,看到满桌子的肉扦,食客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根,所以老 板在数签子时嘴里念着三、 手晃得很快,两三下就数完了, 板在数签子时嘴里念着三、五、十,手晃得很快,两三下就数完了,最后报 肉签数多报三五十根那算少的,有时还虚报上100根签子也会蒙过去的, 100根签子也会蒙过去的 肉签数多报三五十根那算少的,有时还虚报上100根签子也会蒙过去的,而食 客往往碍于面子,虽然有所质疑,一般也不会有人真正认真地去核对一遍。 客往往碍于面子,虽然有所质疑,一般也不会有人真正认真地去核对一遍。
12/15 研究发现:1.一次性筷泡水一个星期就“臭得不得了”。2. 用这些发臭的酸水种绿豆, 结果不但发芽速度迟缓,且豆子长到五六公分就停止生长,最后死掉,可见一次性筷 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有害的。3.收集筷子燃烧后的烟雾,再用试纸测试,结果呈现高 度酸性,如果排放到空气中,一定会影响人们健康。4.竹筷里会饱留二氧化硫。避免 使用太白的一次性筷,因为木头或竹材都有原来的颜色,太白的一次性筷,应是有过 度漂白。
食品其安全问题之五: 食品其安全问题之五: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1.毒立虾(岛城)
• 主要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剧毒化学品。 添加剂有:焦亚、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苯甲酸钠
用药水泡出来又鲜又亮的立虾
放数小时后 ,一种变黑(左)正常,另一种鲜亮如初。
小贩爆料,药水泡过的虾不仅更 鲜亮 ,外壳也更好剥。右图
2.毒血旺(重庆)
使用:牛血(比猪、鸭血成本更低)+自来水+食盐+福尔马林 添加剂:福尔马林(防腐保鲜)
添加福尔马林鲜嫩的毒血旺
3.染色馒头(温州)
• • 超量、超范围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做成的馒头。 添加剂: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

玉米馒头脱色
玉米味来自玉米香精
• 用柠檬黄泡制的玉米馒头。右图
4.毒生姜(湖北宜昌市)
• • 将不良生姜经清洗再用硫磺熏制,,熏过的“毒生姜”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 黄亮,更新鲜。 硫磺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 如今看来央视在2011年3月15日曝光的双汇 “瘦肉精”事件,只是去年中国问题食品 曝光的起点。在几个月里,伴随着全国各 地其他问题食品的曝光,食品安全的底线 屡屡被突破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被发 现的概率低,而收益极高,食品安全是最 基本的民生问题,不能总在媒体曝光之后 才有监管力度。2011年国内发生的食品安 全事件主要有:

经硫磺熏制的毒生姜
5.染色乡吧佬(哈尔滨市呼兰区)
• 未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添加剂进货渠道不明(无相关资质证明及台账)。
6.假猪蹄胖(云阳)
小作坊,无证无照且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 • 4月26日下午,云阳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发现张某在租赁房内用双氧水、亚硝 酸盐、日落黄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猪皮包裹的冻猪肉里,再通过捆扎棉 线,生产制作成“猪蹄膀”肉制品。 这家小作坊无证无照,执法人员当场对这批“猪蹄膀”进行了快速检测,发 现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当事人停止制作加工,将现场加工的 139公斤“猪蹄膀”、32斤双氧水及相关生产经营工具及原料暂扣,并迅速将样 品送到计量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检测报告发现,送检的两个样品,亚硝酸盐检测值分别超标达48倍和58倍, 超标严重,属严重不合格食品。此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食品安全问题(邢)

食品安全问题(邢)

食品安全问题邢泽权水工114 2011041351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2011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1、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

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

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

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

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倍。

(沈阳“毒豆芽”)2、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

“毒生姜”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

(毒生姜)3、2011年4月13日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

(雀巢“砷含量”超标)4、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

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

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

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牛肉膏” 事件)5、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而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

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发生原因:

1.生长速率、 胴体瘦肉率10%以上。养猪者在肥猪饲养后期,一头肥猪加入“瘦肉精”成本 只要8-10元,而净利则高达20-25元,利润率为250%。肉猪经营者由于使用 “瘦肉精”饲养的猪不仅体形好看、后腿粗大、瘦肉率高,而且猪肉十分鲜亮, 不明白的消费者很喜欢买,一头猪可多卖20多元。所以,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 况下,暴利自然让一些养殖企业、养殖户、猪肉经营者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和屠 宰企业为谋取更大的利益,铤而走险。
二、德国二噁英事件
预防二噁英污染食品的措施: (1)限制有机氯化合物的使用。 (2)严格控制垃圾焚烧,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3)加大调查研究和技术开发力度,开发土壤污染净化技术、二噁 英无害化分解技术等。 (4)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政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废弃 物的产生。 (5)加强绿化保护,防治大气污染
加强责任追究,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沟通和工作协调, 形成监 管合力, 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检测力度和经费投入, 保证消费者买到安全的食品。
二、德国二噁英事件
事故原因:
2010年年底,德国北威州养鸡场曝出饲料遭二噁英污染,其他州相继发现受污 染饲料。调查发现是德国的一家公司违规将工业用脂肪售给饲料生产商,造成饲 料中“二恶英”超标,使得喂养的动物也遭到“二噁英”污染。 二噁英,又称二氧杂芑(qǐ),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噁英 实际上是二噁英类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 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二噁英包括210种化合物, 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 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危害严重。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佚名
【期刊名称】《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时间:2011年3月15日爆发源:瘦肉精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佚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6年-2016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2.质检总局2011年查处3万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3.聚焦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4.十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大家都来保卫餐桌安全
5.2011-2013年我国制假售假类食品安全事件舆情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1、瘦肉精事件:
3月,河南“瘦肉精”猪,不但入市销售,且流入双汇肉制品企业。

2、鲜榨饮料“滥添加”事件:
4月,各地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击,拉开了全国“围剿”餐饮场所利用添加剂制作鲜榨饮料的违法行动。

3、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4月,上海在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蜜素含量超标。

4、净水器“砷超标”致癌事件:
5月,卫生部公告,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存在砷(致癌物)超标。

媒体指出,国内净水器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5、“地沟油”产业链事件:
9月,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地沟油案件,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母乳喂养可改善学龄儿童肺功能
-----英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3日报道]瑞士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能改善学龄儿童的肺功能。

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屈尼表示:“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我们发现母乳喂养的儿童肺部功能有适度改善,包括母亲患有哮喘病的儿童。

另外,数据显示,母乳喂养能直接促进肺部成长。

因此应强烈建议所有母亲都进行母乳喂养,包括患有哮喘病的母亲。


◆牛奶里含有碳酸钙,而一些药片钙含量较大,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量补钙而导致孩子患上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碱中毒等。

儿科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先喝牛奶,几小时之后再吃钙片效果会更好。

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事件出事企业:双汇集团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11年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详细]“染色馒头”事件出事企业: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曝光时间:2011.4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2011年4月,《消费主张》节目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运送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进行销售…[详细]“地沟油”事件 曝光时间:2011.6味千“猪骨汤精”事件出事企业: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罪魁祸首:地沟油 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详细]曝光时间:2011.8罪魁祸首:猪骨汤精2011年8月,味千被爆白汤的制作链条,味千白汤浓缩液的主要成分是“猪骨汤精”,由山东泰安一家食品企业生产;随后又由上海一家公司添加调味料、增稠剂、香精等;味千各门店用水稀释成白汤,出“血燕”事件曝光时间:2011.8.16罪魁祸首:亚硝酸盐2011年8月16日,浙江工商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通常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成血燕出售,劣质的白燕窝历经大约十天的熏蒸后,就变成了中国大陆热捧的鸟粪制成、含有亚硝酸钠的血燕产品…[详细]“假绿色猪肉”事件出事企业:沃尔玛公司曝光时间:2011.8.24罪魁祸首:普通冷鲜猪肉冒充绿色猪肉2011年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销售。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盘点曝光时间:2011.3.15地点:河南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时间:2011.3.25地点:河南南阳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地点:甘肃平凉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2、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时间:2011.3.25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两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则可能致癌。

5、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曝光时间:2011.4.15罪魁祸首:未知记者发现在北京某批发市场一摊点销售的黑芝麻,在水中浸泡十多分钟后变成“墨汁”,消费者怀疑黑芝麻被染色,黑芝麻营养丰富,但产量少,一般比白芝麻的价格高。

黑芝麻皮上有天然的花青素,放在水里会慢慢地溶解出来,也会褪色,如果黑芝麻泡在水里,黑色一下子就出来,这种现象肯定不正常,很有可能是芝麻上染了东西。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一般的农产品质量检测都是定向检测,关于黑芝麻是否被染色没有定向检测物,所以无法进行检测。

6、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曝光时间“2011.4.15罪魁祸首: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外观无色透明, 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

不同领域有不同作用。

青岛最近检查了一批使用福尔马林和工业烧碱浸泡小银鱼,浸泡过的小银鱼更好看,体积增大,有弹性,不容易腐烂。

但是食用这种小银鱼后会造成消化道灼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消化道穿孔,甚至休克。

特别是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

7、染色馒头事件没有一颗玉米,却做出成千上万的“玉米馒头”。

4月15日,温州工商部门查处了一家馒头作坊。

该作坊用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多种添加剂炮制玉米馒头、白馒头。

作坊的台面上放了5瓶液体物和3包固体物。

5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3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

生产日期随便改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染色馒头”。

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

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

8、沈阳毒豆芽事件发生时间:2011年4月17日罪魁祸首:违法添加剂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查处了一家“漂亮豆芽”的黑加工点。

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

沈阳市农委法规处杨宏介绍:“生产豆芽过程中是不允许使用任何添加剂的。

而该黑加工点使用了至少4种添加剂,其中尿素严重超标,恩诺沙星是一种兽用药,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激素。

加入尿素和6-苄氨基腺嘌呤可使豆芽长得又粗又长,而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黄豆的发芽率。

但是人食入后,会在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

”9、宜昌毒生姜事件曝光时间:2011年4月15号罪魁祸首:硫磺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吨。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

根据医学专家介绍,硫磺是一种金属硫化物,如果渗入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后,轻度的会出现头昏、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状。

若长期食用,严重的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贩熏10、合肥染色蛋糕事件发生时间:2011.4罪魁祸首:未知视曝光上海某超市常年销售染色馒头后,迅速引起合肥市民关注,合肥工商系统12日晚上全员出动,对市内大小超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突击检查。

在检查中暂未发现像上海那样的“染色馒头”,但瑶海工商分局却在超市发现了添加着色剂的“染色蛋糕”。

合肥工商部门通报说,在当晚的突击检查中,尚未发现上海那样的染色馒头,但是部分超市暴露出的卫生条件差、食品直接裸露、生产标签标识不清、没有防护隔离措施、即食食品过期销毁记录不完整等问题。

11、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被曝或含荧光增白剂存致癌因素发生时间:2011.4.22罪魁祸首:荧光增白剂一边看电影,一边美美地吃着在影院购买的爆米花,这一习以为常的动作,殊不知却埋藏着健康安全隐患。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调查发现,京城多家影院的爆米花桶使用情况可谓是良莠不齐,多数影院内的爆米花桶都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以及生产许可QS标识等基本信息;此外,有些包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非食品级用纸,即由“社会白卡纸”制成,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12、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2222日上午,榆阳区鱼河镇中心小学部分小学生吃过早餐后出现集体不适症状,其中16人有发烧、肚痛、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先后共有251名学生被送往医院治疗。

鱼河镇中心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小学生的早餐中包含统一配送的牛奶,早上由后勤管理人员统一发放到各班,其中有纯牛奶、酸奶和核桃奶。

经调查,出现疑似中毒症状的学生都喝了纯牛奶,有关部门已经对学校库存的牛奶进行封存。

14、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曝光时间:2011年4月23日罪魁祸首:“红薯粉条”这样造:墨汁+柠檬黄+石蜡+果绿或增白粉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

4月23日上午,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

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工厂证照齐全。

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

现场还发现大量墨汁、柠檬黄60、果绿等添加剂,黑色液体也正是由这些添加剂兑成。

执法人员查获了1万多斤已包装好的“纯红薯粉条”成品,还有大量半成品在晾晒或浸泡。

执法人员称已经有很多市民吃了从市场上买的红薯粉后上吐下泻。

13、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发生时间:2011.3.25罪魁祸首:三聚氰胺2011年3月25日,警方接到线索,重庆吉喜达食品有限公司用于生产冰糕、雪糕等食品的原料奶粉中涉嫌含有三聚氰胺。

接报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第一时间封存扣押了该公司库房的16.25吨原料奶粉,顺藤摸瓜查封了储存于重庆外运储运公司仓库内的10.475吨剩余奶粉。

经采样送检,证实该批原料奶粉含有超标三聚氰胺。

警方查明,该公司于2011年3月16日购进三聚氰胺超标奶粉16.25吨,因该企业正停产对设备进行检修,该批次奶粉尚未流向生产及销售环节。

14、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浸泡多次仍掉色发生时间:2011.4.24最酷祸首:染色剂家住海珠区工业大道北的邓女士前往家附近的梅园南菜场买菜。

“以前我在这里买过一种大包的紫菜,差不多快吃完了,这次我想少买一点,就买了一种小包的”,邓女士告诉记者,这种小包紫菜在菜场的档口卖5元6包,而她之前买的大包紫菜则要2.5元一包。

回家后,邓女士将新买的紫菜放入清水中浸泡,打算中午做个紫菜汤,“结果紫菜放进去没多久,清水就变成了粉红色,把我吓了一跳”,邓女士回忆说,她很快又重新接了一碗清水洗紫菜,“可是反复洗了好几次,水仍是粉红色”。

而她以前购买的大包紫菜,则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16. 双氧水浸泡白凤爪曝光时间:2011年4月28日罪魁祸首:双氧水流动摊贩销售的凤爪、牛百叶、牛肚、鹅肠、鱼皮等产品,加工时都使用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甲醛和过氧化氢。

业者称,添加化学物质能使产品浸泡后发泡体积变大、外观饱满好看、保鲜、增重。

17.塑化剂曝光时间:2011.6罪魁祸首:塑化剂今年4月,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

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

昱伸公司供货的公司、农场和商行有近30家,可能制造数十种食品贩售。

岛内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现已确认,悦氏、“Taiwan yes”等运动饮料,及“SunKist粒粒柠檬果汁等,共16批饮料、冲泡饮品含DEHP。

18.“毒血旺”曝光时间:2011.3.18罪魁祸首:福尔马林听说牛血比猪血和鸭血量大成本更低,往里面加福尔马林后,血旺更嫩更有卖相,他就昧着良心进行牛血旺加工,每天4000斤毒血旺就这样到了市民的口中。

重庆晚报记者从九龙坡区检察院获悉,从事“毒血旺”的两名涉案人员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4月14日被九龙坡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重庆工商执法人员在该市一个黑作坊内现场查获近万斤含有“福尔马林”的“毒血旺”。

这是重庆市巴南区2009年查获“毒血旺”之后的又一例大宗“毒血旺”案。

据重庆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昨天上午介绍,从前天深夜开始,工商局执法人员就已对该黑作坊进行严密监视。

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进行了前期调查,从而锁定这个黑作坊。

昨天凌晨2点左右,执法队员现场执法,将正在生产制作“毒血旺”的两人抓获。

19.染色毒花椒发生时间:2011.33月25日,重庆九龙坡区质监局从重庆火锅研究所食品生产基地送检的某品牌火锅底料、麻辣鱼底料中,检验出均含有害物质“罗丹明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