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科室介绍
如何认识重症医学科

三、接收手术病人的工作流程
7
ICU的发展史—国内 ▪1982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ICU病房;
▪1997年10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在北京成立; ▪2008年8月----国家正式命名为重症医学科。
8
ICU的基本要求 1、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直属 医院职能部门领导。 2、ICU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 力的专职医护人员。 3、ICU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设备,接受医院各科的重症患者。
21
ICU的必备设备
吊塔分湿区和干区,将仪器、设备分别按功能放于不同的 部位;将电线、气路等装入塔内。配有不间断电力系统和 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源插座都在主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 路器。
22
ICU的必备设备 2、带中心站的床旁监护系统,可以监测心电、 呼吸、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流 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ICU以什么样的形式工作?
• 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 ,床位间用玻璃 或布帘相隔。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 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 香港和澳门的医院,ICU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
ICU介绍

发展历程Development history
1863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结合自己的体会,首先提 出术后病人应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进行 康复治疗,这是最早的关于ICU的设想。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 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 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 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 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 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 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8 年,世界上第一个 ICU 在马里兰 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 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 。 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 (ICU) 发 展起步较晚,1970 年以后北京、天津的 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衰、 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 元内,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 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 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 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 科(危重病医学科)。
配备设备 Equipment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 、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 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 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 多功能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 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 的危机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病人
电缆
监护仪
显示器 记录仪 报警传出
配备设备 Equipment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 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 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 电源插座12个以上, 氧气接口2个以上, 压缩空气接口2个 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 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 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 (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 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

带你认识重症医学科(ICU)ICU,就是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病人的专业科室,在此科室中也会应用先进的监护治疗的设备和技术,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连续性、动态性的诊治,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精确、全面、规范、高质量的生命支持,以此最大程度上帮助病人挽救生命,以此改善其治疗干预后,更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什么是ICU?ICU,即重症医学科,在英文上一般翻译为“监护病房”,并且主张“加强”、“集中”、“看护”等含义,即在一个单元中通过几种人力、设备等资源,来救治和管理危、急、重症病人,为上述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我国重症医学科(ICU)发展起步的较晚,到了如今,我国医院中的重症医学科(ICU)仍然尚未普及,但是与之前相比,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多种检测和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ICU病房的普及也逐渐提上了日程,全面提高了对病人的支持和保护,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且越来越多的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的监护和治疗之下,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慢慢康复。
ICU收治什么样的病人?1、潜在生命危险的病人具有潜在生命危险,存在高危因素,需要在ICU密切监护及治疗的病人,比如在进行大手术后的复苏和监护等。
2、已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针对已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在经过ICU监护和治疗后,短期内有望改善病人的病情,比如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爆发性心肌炎等疾病的病人。
3、慢性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慢性器官功能衰竭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监护治疗后,可恢复到急性加重之前的状态的病人,比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等。
ICU的抢救成功率有多高?随着我国医院中ICU的普及和规范,在重症医学科(ICU)中的危、急、重症病人,约80%-90%的病人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精心治疗后,都能够度过生命危险,帮助病人逐渐过渡到健康的状态。
重症医学科管理手册

(1)合理规划物资采购、储备、分发工作,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物资使用管理,降低消耗,提高利用率。
(3)建立物资质量监测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八、感染控制与预防
8.1感染控制
(1)制定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定期开展感染病例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六、科室文化建设
6.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员工,营造和谐氛围。
6.2弘扬敬业精神,提高科室凝聚力和向心力。
6.3加强科室间交流合作,促进学科发展。
七、医疗设备与物资管理
7.1设备管理
(1)制定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保证设备完好率。
(3)建立设备使用、培训、考核机制,提高设备使用率。
(3)定期对科室管理进行总结和反思,为科室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十五、科研项目管理与成果转化
15.1科研项目管理
(1)明确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等流程,确保科研项目有序进行。
(2)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3)鼓励跨学科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15.2成果转化
(1)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定期分析、评估使用情况。
四、护理工作管理
4.1护理质量与安全
(1)制定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护理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
(3)落实护理风险评估制度,预防护理不良事件。
4.2患者护理
重症医学科临床指南

重症医学科临床指南一、概述重症医学科是医疗机构中专门收治危重患者的科室,其主要任务是诊断、治疗和监护各种严重疾病和急性并发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在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
二、重症患者的诊断与评估1. 诊断:重症患者的诊断应包括原发病的诊断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作出准确的诊断。
2. 评估:对重症患者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估,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器官功能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重症患者的治疗原则1. 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2. 支持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3. 原发病治疗:针对患者的原发病,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
4. 并发症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等。
5. 康复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四、重症患者的监护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器官功能监测: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3. 意识状态评估:采用意识障碍评分量表(如GCS评分)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意识变化。
4. 床旁巡查:定时进行床旁巡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需求。
五、临床路径与诊疗流程1. 制定临床路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临床路径,确保患者接受规范、有序的治疗和护理。
2. 诊疗流程:严格按照诊疗流程进行,确保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培训与教育1. 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重症医学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重症医学科(ICU)简介

胃肠肝胆外科简介科室人员胃肠肝胆外科现有医护人员24名,人才结构主要包括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人、___区高层次人才一名、___C类人才一名;学历结构:博士3人、硕士6人。
职称结构:正高3人、副高2人、中级7人。
床位数编制床位40张,开放床位43张(配备两间VIP病房)。
专科地位科室为医学重点学科,获2020年国家卫健委颁发“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称号,是“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联盟单位”、“__区先进护理团队”。
连续被评为“患者满意度优秀科室”和“6S管理领先科室”。
我科年门诊量约6000例,年收治患者量为1500例,年手术量1200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约80%,微创手术占比90%。
科室CMI值持续增加,CMI值高达1.43,该值达到市级三甲医院同专科水平。
现有设备科室配备有大部分三甲医院较为先进的设备,包括:3D高清腹腔镜系统、高清电子纤维胆道镜、外科手术能量平台、便携式超声诊断系统、钬激光碎石系统等。
诊疗特色科室目前诊疗范围已涵盖了所有本专科病种,已经成功实施了省、市三甲医院本专科开展的几乎所有尖端、疑难、重大手术(器官移植与机器人手术除外)。
如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等,专科医疗质量水平与市各三甲医院齐头并进。
其中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包括超细胆道镜无损取石术)已达到国内一流。
科研实力科室临床及科教研并举,近3年医护参与申报国自然课题项目3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项目2项,区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共计13篇,其中SCI收录6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7篇;申请并已授权专利5项。
科室具备住院医师规培教师资格4人;临床实习、见习带教教师资格11人;完成一名硕士研究生规培,一名全科医师规培;每年完成广东医科大学本科生普外理论大授课58学时;带教各大院校临床见习、实习生每年70多人次。
具备完善的师资及丰富的临床医学带教经验。
重症监护室入科宣教

第七步 不要忘记洗手腕及手臂
三、医疗废物管理及分类
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 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 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和警示说明。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共同制定。
隔离区病房
科室环境布局
外科病房
科室环境布局
内科病房
精 密 仪 器
二、ICU手卫生规范培训
研究人员发现手上的细菌可以分为两类,分别称 为暂居菌和常居菌。
常居菌
寄居在皮肤的深层,并能生长繁殖。 机械清洗不容易去除。 大部分无致病性,一般不引起医院感染。 其功能:抗外来微生物、在微生态系统中竞争营养。 常见的菌群:白喉杆菌、表皮葡菌球菌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
、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based 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二、ICU手卫生规范培训 (重点)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3.职业暴露的分级:
1)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 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粘 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 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 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 (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 (3)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 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
重症医学科简介课件

发展前景
重症医学科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 加,重症医学科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重症医学科将更加注重早期预警、精细化管理和多学科协作,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 功率。
重症医学科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应急管 理和人才培养。
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任务
01
02
03
04
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 诊断和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护 理,包括生命体征、病情观察
、记录等。
为患者提供机械通气、血液净 化、营养支持等专科治疗。
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 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
02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与病 种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关科室会诊或转诊。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隐私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尊重患者 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安全。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 安全。
预防并发症
医生应采取措施预防患者发生并发 症,如预防压疮、预防静脉血栓等 。
04
重症医学科护理特色与要 点
护理。
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
实施急救措施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意识状态等,以及及时发现并处 理病情变化。
针对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呼吸、循环等系 统衰竭,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措施 ,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
照顾患者生活
心理护理
除了医疗护理,护士还需要照顾患者的日 常生活,如饮食、穿衣、卫生等,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康复。
期刊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科科室介绍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XX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如皋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XXXX年,是我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经过XX年的风雨历程,我院重症医学科茁壮成长,已从当年的只有X张病床,X 台监护仪,X台呼吸机,逐渐发展为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抢救成功率高的重要科室,为全院危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和精心的护理,得到了各临床科室的认可和支持。
我院重症医学科实际占地面积XXXX㎡,共设置床位XX张,分生活区、过渡区、监护区、污物处理区;平均每床使用面积约X㎡,并配有单人间病房X间(负压病房)、二人间病房X间、三人间病房X间、四人间病房X间,四人及以上病房X间。
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占全院编制床位比例2%,现有主任医师X名,副主任医师X名,主治医师X名,住院医师X名,医师、床位比为X,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和监护治疗技术。
护理方面我院重症医学科共有护士X名,护士、床位比为X,有科护士长X名,副主任医师X名,主管护师X名,先后有多人曾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均为科室骨干力量,责任心强、护理经验丰富。
我院重症医学科现有多功能监护仪每床X台,有创多功能监护仪X台,鸟牌Vele、Draga、伟康等呼吸机X台,转运呼吸机X台,无创呼吸机X台,血液滤过机X台,血气分析仪X台,床旁X光机X台,心电图机X台,多功能除颤仪X台,亚低温治疗仪X台,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等各多台及中心吸氧、中心吸引等。
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全麻等大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心肺复苏术后、DIC、ARDS、各型休克、重症胰腺炎、各型中毒、ARF、多脏器功能不全、各型急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心衰、严重电解质紊乱、重症感染等,为全院各种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及各器官功能支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三年每年均出院约XXX人次危重症病人。
开展技术:人工气道的建立(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技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持续中心静脉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术、全静脉营养、肠内营养、血液净化技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
我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未来的道路上将会持续完善,不断进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科室电话: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