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电路暂态过程介绍
实验十一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606宿舍

实验时间: 2010. 12 .23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研究 LRC 电路的暂态特性 2、加深 L、R、C 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使用示波器
【仪器及用具】
示波器(有外触发输入端)、方波发生器、 万用表、电容器、标准电感线圈、无感电阻箱
【实验原理】
f
f2
f1
f0 Q
Q小
0
f1
f2
Q越大,带宽越小,谐 f 振曲线越尖锐。
通常Q>>1,Uc 、UL 比U大得多,所以叫电压谐振
Q 值还标志着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即谐振峰的尖锐程度。
2、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Z
R2 (L)2
R2 [CR2 L(2LC 1]2
并联电路谐振圆频率ωP:
L CR2
arctan[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8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过程】(应包括主要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解释 等)
一. RC 串联电路幅频特性的测定 (1)按照电路图连接号电路 (2)调节频率使之为 500HZ,调节示波器,使 U 为 4V,取 C 为 0.1uF,分别 取 R 为 1K,3K,10K. (3)记录好相应的图像 二.RL 串联电路幅频特性的测定 (1)连接好电路,开电源 (2)f 取 500HZ,U 取 4V,L 取 100H (3)分别取 R 为 100 欧,300 欧,1000 欧测量 (4)记录号相应的特性曲线 (5)关闭了电源 三.数据处理,总结归纳。
3L2C
]
R
电压与电流的位相差为 P
1 1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临界阻尼电阻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临界阻尼电阻在电路中,rlc串联电路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会产生暂态过程。
而临界阻尼电阻是指在暂态过程中,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电流衰减的最慢的情况。
那么,临界阻尼电阻是如何确定的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在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电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而电流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电压-时间曲线来表示。
在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曲线呈指数衰减的形式;在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曲线同样呈指数衰减的形式。
而临界阻尼电阻即为使得电流变化曲线衰减最慢的电阻值。
在rlc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器共同决定的。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电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而电容器则会根据电流的变化来储存或释放电荷。
而电阻则决定了电流的变化速度。
在临界阻尼电阻的情况下,电流的变化速度最慢,即衰减最慢。
此时,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器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得电流的衰减速度最小。
而临界阻尼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在计算临界阻尼电阻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 = 2√(L/C)其中,R为临界阻尼电阻的值,L为电感的值,C为电容的值。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临界阻尼电阻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临界阻尼电阻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如果电阻的值大于临界阻尼电阻,电流的衰减速度会比较快,电路的响应时间较短;而如果电阻的值小于临界阻尼电阻,电流的衰减速度会比较慢,电路的响应时间较长。
因此,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
总结起来,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临界阻尼电阻是指在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使得电流衰减最慢的电阻值。
临界阻尼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
rlc电路暂态过程实验报告

rlc电路暂态过程实验报告RLC 电路暂态过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 RLC 串联电路在不同参数下的暂态过程,理解电路中电容充电、放电和电感储能、释能的特性。
2、研究 RLC 串联电路的阻尼振荡和临界阻尼等情况,掌握其规律。
3、学会使用示波器测量和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
二、实验原理1、 RLC 串联电路的方程对于 RLC 串联电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得到以下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L\frac{d^2i}{dt^2} + R\frac{di}{dt} +\frac{1}{C}i = 0$其中,$L$为电感,$R$为电阻,$C$为电容,$i$为电流。
2、暂态过程的分类根据电路参数的不同,暂态过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欠阻尼状态:当$R < 2\sqrt{\frac{L}{C}}$时,电路的响应为衰减振荡,振荡的角频率为$\omega_d =\sqrt{\frac{1}{LC} (\frac{R}{2L})^2}$。
(2)过阻尼状态:当$R > 2\sqrt{\frac{L}{C}}$时,电路的响应为非振荡衰减。
(3)临界阻尼状态:当$R = 2\sqrt{\frac{L}{C}}$时,电路的响应为非周期的临界衰减。
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电阻箱4、电感箱5、电容箱6、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RLC 串联电路,选择合适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值。
2、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阶跃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中。
3、使用示波器同时观察电阻、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并记录波形。
(1)欠阻尼状态选择较小的电阻值,使电路处于欠阻尼状态。
观察并记录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振荡波形,测量振荡周期和衰减系数。
(2)过阻尼状态增大电阻值,使电路处于过阻尼状态。
观察并记录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非振荡衰减波形,测量衰减时间。
(3)临界阻尼状态调整电阻值,使电路处于临界阻尼状态。
观察并记录电容电压和电感电压的非周期临界衰减波形。
实验二十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实验二十 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电路的暂态过程就是当电源接通或断开后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非稳定的变化过程。
电路中的暂态过程不可忽视,在瞬变时某些部分的电压或电流可能大于稳定状态时最大值的好几倍,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的现象,所以如果不预先考虑到暂态过程中的过渡现象,电路元件便有损伤甚至毁坏的危险。
另一方面,通过暂态过程的研究,还可以从积极方面控制和利用过渡现象,如提高过渡的速度,可以获得高电压或者大电流等。
【实验目的】1.研究RC 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
2.研究RLC 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
3.加深R 、L 和C 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预习重点】1.RC 电路、RLC 电路的暂态特性。
2.电阻、电容元件的功能。
3.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RC 串联电路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就是当电源接通或断开后的“瞬间”,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非稳定的变化过程。
将电阻R 和电容C 串联成如20-1所示的电路图,当K 与“1”接通时,其充电方程为: q iR E C+= (20.1) 或写成 dq q R E dt C+= (20.2)图20-1 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示意图上述方程的初始条件是0)0(q =,因此可以解出式(20.2)的解/(1)t q Q e τ-=- (20.3) 式中 τ(RC )称为RC 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单位为秒;Q (EC =)为电容器C 端电压为E 时所贮藏的电荷量大小,单位为库仑;q 为t 时刻电容器贮藏的电荷量。
由式(20.3)可计算出电容和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1)t c U q C E e τ-==- (20.4)/t R dq U REe dt τ-== (20.5) 当K 与“0”接通时,放电方程为:10dq R q dt C+= (20.6) 根据初始条件 (0)q Q EC ==,可以得到/t q Q e τ-= (20.7)/t C U E e τ-= (20.8)/t R U E e τ-=- (20.9)由上述公式可知,C U ,R U 和q 都按指数变化,τ值越大,则C U 变化越慢,即电容的充电或放电越慢。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实验目的】1、研究当方波电源加于RC或RL串联电路时产生的暂态放电曲线及用示波器测量电路半衰期的方法,加深对电容充、放电的规律的认识.2、了解当方波电源加于RLC串联电路时产生的阻尼衰减振荡的特性及测量方法.【实验仪器】RLC电路实验仪、存储示波器.【实验内容和步骤】1、R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选择合适的R和C值,根据时间常数τ,选择合适的方波频率,一般要求方波周期T>10τ,这样能较完整地反映暂态工程,并且选用合适的示波器扫描速度,以完整地显示暂态过程。
改变R值或C值,观测UR或Uc的变化规律,记录不同RC值时的波形情况,并分别测量时间常数τ。
2、RL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选择合适的R和L值,根据时间常数τ,选择合适的方波频率,一般要求方波周期T>10τ,这样能较完整地反映暂态工程,并且选用合适的示波器扫描速度,以完整地显示暂态过程。
改变R值或C值,观测UR或Uc的变化规律,记录不同RC值时的波形情况,并分别测量时间常数τ。
3、RL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先选择合适的L、C值,根据选择的参数,调节R值大小。
观察阻尼振荡波形。
【数据处理】1、不同的RC时的Uc波形及其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波频率 18khz;τ测=T1/2/ln2;方波幅值=13.2vτ测(μs)R实(Ω)序号R(Ω)C(μF) τ理(μs)τ1/2(μS)1 200 0.022 4.4 2 2.89 131.182 1000 0.022 222 8 11.54 524.5200Ω 1000Ω2、RL串联电路的UL波形及其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波频率=1.3khz;方波幅值=20.1v;τ测=T1/2/ln2序号R(Ω) L(mH) τ理(μs)τ1/2(μS)τ测(μS)R(实)1 200 10 50 30 43.3 230.93、RLC串联电路阻尼振荡的波形项目L(mH) C(μF) R(Ω)欠阻尼振荡10 0.022 2000过阻尼振荡10 0.022 200【误差分析】1、实验过程中,信号发生仪的频率始终无法保持恒定,导致实验误差较为明显。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

04 RLC电路的响应特性
时间常数
1 2
时间常数
在RLC电路中,时间常数是决定响应速度的重要 参数,它由电感L和电容C共同决定,表示为 T=sqrt(L/C)。
时间常数对响应速度的影响
时间常数越大,响应速度越慢;时间常数越小, 响应速度越快。
3
时间常数与响应速度的关系
在RLC电路中,时间常数是影响响应速度的关键 因素,通过调整电感L和电容C的值可以改变时间 常数,进而影响响应速度。
参数影响
改变RLC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可以观察到暂态过程的 改变,从而分析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应用价值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研究在电子工程、通信和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例如在滤波器设计、振荡器调节和信号处理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 中的暂态过程,记录电 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 结论。
实验结果与分析
暂态过程描述
在RLC电路中,当电源接通或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会经历一 个暂态过程,即过渡过程。
波形分析
通过示波器观察暂态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可以分析出电路的阻 尼特性和振荡频率等参数。
滤波器性能
通过调整RLC电路的元件 参数,可以优化滤波器的 性能,如通带范围、阻带 深度和过渡带的陡度等。
应用场景
RLC滤波器广泛应用于通 信、音频处理、电力系统 和控制系统等领域。
电源设计
电源类型
RLC电路可以用于设计各种类型的电源,如开关电 源、线性电源和逆变器等。
电源性能
通过调整RLC电路的元件参数,可以优化电源的性 能,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效率等。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

⎞⎤ ⎟⎥ ⎠⎦
放电过程:
i=−
U − tτ te L
图6 RLC 电路对阶跃电压的响应
t ⎞ −t ⎛ u L = −U ⎜ 1 − ⎟e τ ⎝ τ⎠ t ⎞ −t ⎛ u C = U ⎜ 1 + ⎟e τ ⎝ τ⎠
曲线所见,这时的电阻值称为临界阻尼电阻。 (3)过阻尼状态,λ>1,即 R 2 > 4 充电过程:
LC
令
di Q + iR + = 0 dt C
λ=
、 (10)的解可 充电,t=0 时,i=0,uC=0;放电t=0 时,i=0,uC=U,方程(9) 以有三种形式: (1) 阻尼较小时,λ<1,即 R 2 < 4
R C , λ称为电路的阻尼系数, 那么由充放电过程的初始条件: 2 L
i=
4C −t τ Ue sin ωt 4 L − R 2C
L 与用公式 R > 4 C 2
图 8 RL 电路的 暂态过程接线图
图 2-9 RLC 串联电路 的暂态过程接线图
,所计算出来的总阻值进行比较。
(4)观察过阻尼状态 继续加大R,即处于过阻尼状态,观察不同R对uC波形的影响。
五、思考题
1.在 RC 电路中,固定方波频率 f 而改变 R 的阻值,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波形?若固定 R 而改变 方波频率 f,会得到类似的波形吗?为什么? 3. 在 RLC 电路中,若方波发生器的频率很高或很低,能观察到阻尼振荡的波形吗?如何由阻尼振荡 的波形来测量 RLC 电路的振荡周期 T?振荡周期 T 与角频率ω的关系会因方波频率的变化而发生 变化吗?
而是缓慢地趋向平衡值,且变化率比临界阻尼时的变化率要小(见图 2-6 中曲线 c) 。
8.4 RC 和RL 电路的暂态过程

8.4 RC和RL电路的暂态过程8.4.1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8.4.2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电容电路: )0()0(-+=C C u u 注:换路定则仅用于换路瞬间来确定暂态过程中 u C 、 i L 初始值。
设:t=0 — 表示换路瞬间 (定为计时起点)t =0-—表示换路前的终了瞬间t=0+—表示换路后的初始瞬间(初始值)1.换路定则电感电路:)0()0(-+=L L ιι2.初始值的确定求解要点:初始值:电路中各 u 、i 在 t =0+ 时的数值。
(1) u C ( 0+)、i L ( 0+) 的求法。
1) 先由t =0-的电路求出 u C ( 0– ) 、i L ( 0– );2) 根据换路定律求出 u C ( 0+)、i L ( 0+) 。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例1.解: (1)由换路前电路求 )0(),0(--L C i u 由已知条件知 0000==--)(,)(L C i u 根据换路定则得: 0)0()0(==-+C C u u 0)0()0(==-+L L ιι 已知:换路前电路处稳态,C 、L 均未储能。
试求:电路中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C R 2 S (a)U R 1 t =0 + - L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例1: 00=-)(C u , 换路瞬间,电容元件可视为短路。
00=-)(L ι , 换路瞬间,电感元件可视为开路。
R U C ==++)()(001ιι )0)0((=-C ι 0)0(2=+u U u u L ==++)0()0(1)0)0((=-L u i C 、u L 产生突变 (2) 由t =0+电路,求其余各电流、电压的初始值 C R 2 S (a) U R 1 t =0 + -L i L (0+ ) U i C (0+ ) u C (0+) u L (0+) _ u 2(0+) u 1(0+) i 1(0+ ) R 2 R 1 + + + _ _ + - (b) t = 0+等效电路结论1.换路瞬间,u C、i L不能跃变, 但其它电量均可以跃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陈伟 学号:1100011608 组号:二下三组 组内编号:3
上, uc 画在一张图上。 ②观察单次矩形脉冲作用下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X1 : L = 10mH, X2 :R分别取20Ω, 200Ω, 观察uR 波形,测量时间常数τ 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调换R和L观察uL 波形,测量时间常 数τ 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并解释波形变化规律。作图时将R 取不同值的uR 画在同一张 图上, uL 画在一张图上。 ③观察单次矩形脉冲作用下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X1 : L = 10mH(RL = 20Ω), R分别 取0.0Ω, 400Ω, 2.0kΩ, 20kΩ 串联, X2 : C = 0.2µF a.R = 0.0Ω画uc 波形,测其频率与理论值比较。测量衰减振荡峰值的包络线,由式(5)可 知, 此包络线是按规律衰减的, 因而第n个峰值uc (n) 与第一个峰值uc (0)的关系为:
Ee−T /2τ 1+e−T /2τ Ee−T /2τ − 1+ e−T /2τ
(12)
由上式可以看到, 结果与直流电源作用下是明显不同的。 5.瞬态波形的快速采集。 直流电源作用下的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中uc , i均为单次非周期性瞬态信号, 用普通示 波器无法观察, 应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对瞬态信号进行采集。 §4 实验内容
(3)
放电过程:
uL = −Ee−t/RC i=
E −tR/L Re
或
uR = Ee−tR/L
(4)
从式中可以看出, 电感电压和电流均呈指数规律变化。 下图为电感电压和电阻电压 (i) 随 时间的变化过程:
3.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电路如下图所示:
3
北京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陈伟 学号:1100011608 组号:二下三组 组内编号:3
电容(R×7–0A型十进位电容箱) , 电感(10mH) , 电阻箱(2×21型直流多值电阻其) , 功 率函数信号发生器(TDS2002) , 数字存储示波器(TFG6902A) 。 §3 实验原理
暂态过程: 在阶跃电压作用下, RLC串联电路由一个平衡态跳变到另一平衡态的转变过 程。 暂态特性: 暂态过程期间, 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容, 电感上的电压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2
北京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陈伟 学号:1100011608 组号:二下三组 组内编号:3
开关合向 “1” 时为充电过程, 合向 “2” 时为放电过程。充电过程, 电流, 放电过程, 电流 消失。则可以推得:
{电Biblioteka 增长过程:{uL = e−tR/L i=
E −tR/L Re
或
uR = E (1 − e−tR/L )
1 ω= LC √ 1− R2 C 4L (7)
电容电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曲线I所示, 即阻尼振动状态。
如果R2 ≪ 4L/C , 则有:
√ ω ≈ 1/ LC = ω0 √ T = π/ω ≈ 2π LC R2 > 4L/C 对应于过阻尼状态, 推得: √ uc =
R 2L , β 1 LC
(8)
R C = 式中: α= 4L − 1。 过阻尼状态电容电压随时间的关系曲线如上图II所示, 它是以缓慢的方式逐渐回到零。 2 R = 4L/C 对应于临界阻尼状态, 其解为:
1.RC电路的暂态过程。
电路如图所示:
1
北京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陈伟 学号:1100011608 组号:二下三组 组内编号:3
开关合向 “1” 时, E对C充电。 当开关合向 “2” 时, 电容通过C放电。 对于两过程, 可推得:
{
充电过程:
{
uc = E (1 − e−t/RC ) i=
E −t/RC Re
(1)学习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 (2)观测单次矩形脉冲下的RC, RL,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令f = 250Hz, Vpp = 2.0V 。 ①观察单次矩形脉冲作用下R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X1 : C = 0.2µF , X2 :R分别取200Ω, 2k Ω, 20k Ω, 观察uR 波形,测量时间常数τ 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调换R和C观察uc 波形,测量时间常 数τ 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并解释波形变化规律。 作图时将R取不同值的uR 画在同一张图
√
4L Ee−αt sh(βt + φ) R 2 C − 4L
(9)
2
4
北京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陈伟 学号:1100011608 组号:二下三组 组内编号:3
t uc = E (1 + )e−t/τ τ
(10)
式中τ = 2L/R。其电压随时间曲线如图曲线III。 4.信号源为矩形脉冲时的暂态过程 如果把矩形波接入电路时, 经过几个周期后, 充放电过程趋于稳定, 在示波器上也将看到 稳定后的波形。 充放电过程达到稳定后, uc 和uR 波形的极值为:
或
uR = Ee−t/RC
(1)
放电过程:
uc = Ee−t/RC
−t/RC i = −E Re
或
uR = −Ee−t/RC
(2)
从式中可以看出,电容电压和电流均呈指数规律变化,式中(2)中i为负表示电流反向。 下图为电容电压和电阻电压(i)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令τ = RC ,定义为时间常数。当t = τ 时,有uc = 0.368E ,当t = 5τ 时,有uc = 0.007E ,一 般认为此时达到新的稳态。 2.RL电路的暂态过程。 电路如下图所示:
北京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陈伟 学号:1100011608 组号:二下三组 组内编号:3
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2013 年 6 月 13 日
§1
目的要求
(1)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观察RC, RL电路的暂态过程, 理解电容, 电感特性及电路时间常 数τ 的物理意义。 (2)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观察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理解阻尼振动规律。 (3)学习用数字存储示波器快速采集瞬间信号。 (4)了解微分, 积分电路特点。 §2 仪器用具
{ [( ) ] 1 uc n + 2 T = 1 电容充电过程结束t = (n + )T 时: [( ) ] 1 2 uc n + 2 T = {
E 1+e−T /2τ Ee−T /2τ 1+e−T /2τ
(11)
电容放电过程结束t = (n + 1)T 时:
uc [(n + 1) T ] = uc [(n + 1) T ] =
开关合向“1”使电容充电至E, 合向“2”时, 电容在闭合的RLC电路中放电。 根据初始条件的不同, 可分为三种情况: R2 < 4L/C 时, 阻尼较小, 则推得:
√ uc = 4L Ee−t/τ cos(ω + φ) 4L − R2 C (5)
其中时间常数为
τ = 2L/R (6)
衰减振动的角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