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气环流汇总
地理高考知识点大气环流

地理高考知识点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地理高考的重点之一,它对于理解气候、气象、天气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大气环流的定义、形成机制、类型以及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大气环流的定义与形成机制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层内空气在纬度、经度和高度上不断运动的现象。
它是由不同温度、压强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差异引起的。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日照不均匀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
在地球的赤道附近,由于阳光照射的集中和气温上升,空气膨胀、升高,形成低气压区。
而在地球的两极附近,由于阳光照射的分散和气温下降,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区。
这种温度差异和气压差异引起了空气运动,从而形成了大气环流。
二、大气环流的类型大气环流主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
垂直环流是指由于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引起的,包括对流环流和垂直大气环流带。
对流环流是指由地表热量不均匀分布引发的地表风、车流、城市和山谷风等小尺度环流,它对局地天气产生着较大影响。
垂直大气环流带是指由于纬度差异引起的,包括Hadley环流、Ferrel环流和极地环流等。
在这些大尺度环流系统中,空气从赤道向两极流动,形成连续的环流带。
水平环流主要包括风系统和静止风带。
风系统是指受到地转偏向力和压力梯度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风流,并分为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和两个南、北极高压带等。
静止风带是指根据纬度不同而形成的,包括副极地高压带、副热带低压带、赤道信风带等。
三、大气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地球的气候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气环流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的高温导致了热带气候的形成,而两极地区的低温则形成了寒带气候。
其次,大气环流也决定了降水分布的差异。
例如,副热带带来了盛行的降雨,而副极地则相对干燥。
这种降水分布的差异会影响到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
此外,大气环流还对风向和风速的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信风带是指赤道附近的气流,常年吹向西方,在航海、航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大气环流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
介于东南亚与西亚之 间。位于0°―北纬 40°,东经 60°―100°之间, 陆地基本在北纬 10°―30°之间。大 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
印度洋之间。南亚共 有7个国家,其中尼 泊尔、不丹为内陆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为临海国,斯
里兰卡、马尔代夫为
岛国。巴基斯坦、印
度、尼泊尔、不丹和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 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属热带 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 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 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性移动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根据季风的进退,南亚地区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1~2 月,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
(信经向风三)圈环。流
②中纬度环流圈(Ferrel环流): 分布于中 纬度约 30 °— 65 °地带。地面由副热带高 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西风),高空由副
极地低压带返回。
③极地环流圈: 分布于高纬度约 60 °与极 地之间地带。地面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
低压带(东风),高空由副极地低压带返回
(西风)。
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
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 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 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 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 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
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 很快又重新转入凉季。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大汽环流知识点总结

大汽环流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环流的产生原因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离心力使得大气在地球表面上有向赤道方向的流动,这是地球大气环流产生的主要原因。
2.地球的太阳辐射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吸热量不同,造成区域性地热低涡和高涡的生成,也是造成地球大气环流的原因。
3.地球自转和太阳的交替地球自转和太阳的交替引起了冷暖空气的交换,造成了地球大气环流。
二、大气环流的类型1.垂直环流大气垂直环流是指大气中的气流呈现出的上升和下沉的现象。
地球大气垂直环流主要分为垂直上升和垂直下沉两种类型。
2.水平环流地球大气水平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各种气候系统和风系所形成的环流系统。
地球大气水平环流主要包括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两种类型。
三、大气环流的影响1.气温分布地球大气环流对气温分布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
大气环流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如赤道地区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
2.季风气候地球大气环流还对季风气候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产生和变化,导致了季风气候的形成和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降水分布地球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分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产生和变化,导致了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分布形式不同。
四、大气环流的主要环流系统1.赤道低压带赤道地区是地球上的热带地区,较为热,因此形成了赤道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是地球大气环流中的一个重要环流系统。
2.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是地球大气环流中的另一个重要环流系统。
副热带高压带主要位于北纬30°和南纬30°之间。
3.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是地球大气环流中的重要环流系统之一。
极地高压带主要位于地球北极和南极的一些地区。
五、大气环流的周期性变化1.季节性变化地球大气环流的产生和变化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季节性变化是指地球大气环流在不同季节内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2.年际变化地球大气环流的产生和变化还具有年际变化的特点。
年际变化是指地球大气环流在不同年份内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哎呀,说起大气环流,这可是个大学问,但咱们四川人嘛,就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摆一摆龙门阵。
来,我给你细细说道说道,就像咱们坐在茶馆里,边喝茶边聊天一样。
首先啊,你得晓得啥子是大气环流。
简单来说,就像咱们屋头的水管子,水在里面转圈圈,只不过这大气环流是空气在地球上头转圈圈,还是全球规模的那种。
四川夏天热得恼火,冬天又冷得打抖,这些天气变化,背后都有大气环流在悄悄使力。
为啥子会形成大气环流呢?第一点,太阳辐射是关键。
你想嘛,太阳照到地球上的能量不均匀,热带地区多,极区少,这就有了热力的差异,空气就开始流动了。
第二点,地球自转也有功劳,它像个大陀螺,让空气流动起来还会拐弯。
第三点,咱们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也影响了大气的流动。
最后,大气内部自己也在交换热量和动量,这就让大气环流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说到大气环流,就不得不提它对气候的影响。
咱们四川,冬暖夏热,雨水多,这就是因为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分从热带带到了咱们这里。
冬天,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咱们就感觉到冷;夏天,暖湿气流从南边过来,咱们就热得遭不住。
还有啊,那些风啊雨啊,也都是大气环流在作怪。
最后,我还想跟你说个细节。
你知道吗?大气环流里面有个“副热带高压区”,这玩意儿夏天特别强,它一强,咱们四川就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所以啊,当你觉得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别忘了背后还有大气环流这个“幕后黑手”在作怪。
好啦,今天咱们就摆到这里。
大气环流这个知识点,听起来高大上,其实用咱们四川话一讲,就变得亲切多了。
希望以后你遇到这种复杂的问题,也能像今天这样,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去理解它。
咱们下次继续摆龙门阵哈!。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地理大气环流的划分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①平均纬向环流。
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②平均水平环流。
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③ 平均径圈环流。
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
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
经圈环流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
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
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
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
纬圈环流纬度环流亦称行星风系或气压带风带,地球上的风带和喘流由三个对流环流三圈环流所推动:哈德里环流低纬度、费雷尔环流中纬度以及极地环流。
有时候同一种环流譬如低纬度可以在同一纬度如赤道有数个同时存在,随机地随时间移动、互相合并与分裂。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一、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高空流动规律的总称,主要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温带低压带、南北极高压带四个环流系统。
其中赤道低压带总体向东风、南北极高压带则总体向西风。
这些环流系统的运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天气。
二、洋流
洋流是指海水的长周期潮汐流动,是海洋的重要运动形式。
主要分为赤道洋流、海洋边缘洋流、温暖海流与寒冷洋流四种大类。
洋流的运动不仅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运动的影响,也受到地形、海盆形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风
风是一种气体运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气体输运过程之一。
风是由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引起的气体流动,可以分为地表风、高空风、季节风、逆温风等多种类型。
风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压分布、气温、降水等方面。
四、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相对于固定天体(如太阳)的自转运动,使得地球表面的自然物理环境具有了昼夜交替、地理位置、地球椭球度、地球自转偏角和地球自转的平均速度等特点。
五、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在大气中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过程,导致地球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
其中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代表,而人类活动(如工业、交通等)的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平衡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上为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气象学原理。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地球的未来创造美好的发展前景。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气压带风带1.形成:●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
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气压中心北半球:亚洲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冬季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原因何在?
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所以季风最显著。
东
东
亚 南亚
亚 南亚
甲
乙
7、季风环流
(3)风向、性质及成因
1月
东
7月
亚 南亚
甲
地 季节
区
东 冬季 亚 夏季
南 冬季 亚 夏季
天气、气候形 成基础。
二、规律
1、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运动(直射
北极
赤道),地球上的
大气将如何运动?
——只考虑太阳辐射差异
赤道
赤道
结论:
形成单圈环流
南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规律
2、假设:地表均一,地球只自转(直射赤道),地球 上的大气又将如何运动?
结论: 三圈环流 ——考虑太阳辐射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
4、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二、大气环流的规律
5、假设:地表均一,地球既自转又公转, 大气又将如何运动?
——考虑太阳辐射差异 和地转偏向力以及直射 点的移动
结论:
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 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气压带、风带 移动的幅度在 5—10个纬度之 间。受其影响, 有些地区的气 候就会受到气 压带和风带的 交替控制。
(1)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被切断的 气压带是 副极地低压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西北 风,D点盛 行 东北 风,我国的天气以晴朗干燥 为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 。
6、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
0° 影响:7月份,亚洲(印度)低压切断了30°N附近北移的副热带 高压,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在大西 洋上为亚速尔高压。
在分图析中海大陆气分活布动对中7月心份的全影球响气下压,带亚分洲布东产部生盛了行哪什些么影风响??
规律
7、季风环流
(1)含义: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 (大尺 度的热力环流)
中纬 环流
低纬 环流
高纬 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思考:日本是“ 气球炸弹”如何飞到美国的?
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日本军事气象学家“动员” 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从高空飘落到美 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 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人员去森林里昼夜监护。
乙
风向 性质
成因
西北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风 高温多雨
东北风 暖热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风 高温多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总结:
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规律
6、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亚洲 高压 影响:1月份,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60°N附近南移 的副极地低压,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北 大西洋为冰岛低压。
在分图析中海大陆气分活布动对中1月心份的全影球响气下压,带亚分洲布东产部生盛了行哪什些么影风响??
二、规律
在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带1万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个由西向东强大 而恒定的大气环流层,风速约为300公里/小时。
侧视图
3、气压带的成因
南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俯视图
北半球
南半球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剖面图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大气环流
知识目标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 候的影响。 2、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
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原 理,分析其对天气和气候的 影响,并能解释实际生产、 生活中的现象。
一、概述
1、含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促进高低纬、 海陆间的水热 交换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