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联合cTn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CK—MB、cTnI和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

CK—MB、cTnI和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

CK—MB、cTnI和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作者:王桂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的血清CKMB,cTnI和hsCRP。

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cTnI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病毒性心肌炎应用心肌酶谱检查作为心肌损伤经典的指标,尤其是CKMB有重要的价值,虽然在临床上应用率较高,但测定CKMB时,其其特异性差和敏感性不高,常造成诊断困难。

因此,需要联合其他标志物进行诊断。

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cTnI)是近来发现的一项反映心肌损伤及心肌细胞坏死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高度特异性[1]。

研究表明hsCRP是良好的炎性反应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而且在VMC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

本研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I和hsCRP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上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参考方案为标准,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9.4±2.6)岁;另外选择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经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无心、脑、肺、肝、肾、内分泌及免疫等方面疾病,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 15岁,平均年龄(10.1±3.7)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CKMB,cTnI和hsCRP的测定所有入选者空腹采集肘静脉5 ml,2h内进行3000r/min, 20 min离心,分离出血清,40℃冰箱置入保存,待检。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内科收治且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体检为健康且无病毒感染史以及心脏病史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过程中,血清3项康复顺序是hs-CRP最快,CK-MB次之,cTnI最慢.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采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2【总页数】3页(P270-272)【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作者】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作者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昆明650034;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650034;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昆明65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学龄前以及学龄期儿童常见疾病,并常伴心肌损害,是小儿内科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该病病理特征是因心肌细胞变性或者坏死,偶尔病变同样会累及心内膜或心包[1],并且患病较轻与较重的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不同,较轻患儿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多汗、心悸或类似感冒的症状,较重患儿因病情较快,则会出现心率严重紊乱、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巨大伤害[2]。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患儿以往病史、体征、心肌酶和心电图等相关指标进行判断。

该病与心肌细胞感染后变性坏死有关,患病后的患儿胞内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CK)等释放进血液中,导致患儿血清活性或者浓度增高。

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在小儿心肌炎中的

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在小儿心肌炎中的

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在小儿心肌炎中的作者:邓德红郑卫东郑建国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小儿心肌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入住本院儿童医疗中心治疗的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心肌炎患者组86例、疑似心肌炎患者组86例和健康对照组86例。

分别检测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心肌炎组hs-CRP、CK-MB 以及cTnI值,显著高于疑似心肌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关键词:小儿心肌炎;hs-CRP;CK-MB;cTnI;联合检测小儿心肌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心脏疾病,是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1]。

目前,临床确诊小儿心肌炎的金标准是心肌活体检查,但是心肌活体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且阳性率低,不能作为常规检查[2-3]。

近些年,研究报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心肌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4-5]。

本研究拟探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入住本院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患有心肌炎的患儿86例,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在3个月~15岁,平均年龄为7.0岁;疑似心肌炎病86例,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8岁;选取同时段体检中心预防接种无病毒感染史、无心脏病史的早餐未进食健康儿童86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7.1岁。

三组间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1999年9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6]。

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黄海忠;李玉华;俞世英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6(012)003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发光免疫分析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结果:CK-MB轻度升高组(Ⅱ组)中,cTnI在正常范围;而CK-MB显著升高组(Ⅲ组)中,cTnI升高.结论:血清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15-216)
【作者】黄海忠;李玉华;俞世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516002;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516002;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51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
【相关文献】
1.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J], 栗伟
2.血清 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J], 陈其;褚茂平;吴蓉洲;陆文文;张园海
3.血清cTnI变化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J], 姜晓美;谭湘明
4.血清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J], 苏恩本;杨笛;徐晋丹;卞智萍;张寄
南;马文珠
5.血清cTnI与CBV-Ig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J], 秦凤林;王玉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采用血清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研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采用血清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9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临 床 医 学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多年来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心肌型(CK-MB),一直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此酶测定诊断特异性较差,诊断窗口时间较短[1]。

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

作者等检测46例cTnI的同时测定CK-M B,探讨CTn I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6例患儿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与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重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

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岁4例,3~6岁14例,>6岁28例。

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肠道感染史38例,表现为心力衰竭12例,心脏扩大14例,明显心律失常28例,ST-T改变39例。

所有患儿均做X线胸片、常规心电图、彩色多普勒检查。

1.2 血清标本采集时间分别于病程2d内、15d、30d、60d采集静脉血2mL。

1.3 cTnI和CK-MB测定方法以cTnI单克隆抗体2B1.9与2F6.6双抗ELISA法测定病人血清中cTnI含量,同时置标准抗原阳、阴性血清质控对照。

cTnI>7μg/L为阳性[2]。

cTn I 由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检测。

采用日本O L M P U S ,AU-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结果以高于16.0IU/L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卡方检验( 2)。

2 结果2.1 与CK-MB对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性比较46例病人的cTnI阳性37例,阳性率为80.4%。

而CK-MB阳性21例,阳性率为45.7%。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与CK-MB的诊断窗口时间及检出率2项心肌损伤检测指标的诊断窗口时间及检出率,见表1。

由表可见病程15d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的检出率。

CK-MB、cTnI及BNP检测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

CK-MB、cTnI及BNP检测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

CK-MB、cTnI及BNP检测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张玉凤;万涵;符佳;王军;徐鹏飞;袁娟;邓慧玲【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8(046)01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B型脑利钠肽(BNP)检测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100例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的腹泻患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CK-MB、cTnI及BNP水平.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CK-MB和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3.751,39.212,P<0.05);而两组患儿cTn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3.263,P>0.05).轮状病毒组患儿心肌损害率为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x2=38.194,P=0.000);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CK-M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NP 的阳性率(x2=24.231,P=0.000);cTnI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CK-MB和BNP(x2=24.231、12.346,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CK-MB及BNP水平较入院时相比均明显下降(t=24.162,35.790,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K-MB、cTnI 及BNP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页数】3页(P1233-1235)【作者】张玉凤;万涵;符佳;王军;徐鹏飞;袁娟;邓慧玲【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中国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陕西西安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足月儿与早产儿血清 CK-MB、MYO、BNP、cTnI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孙艳兰;张瑞瑞;张慕玲2.CK-MB 及 cTnI 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 [J], 汤淑斌;庞伟斌3.BNP、hs-cTnI、MYO、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原建华; 康丹丹4.血浆cTnI、CK-MB及BNP水平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龙琴; 方凯; 李庆; 周春美; 周咏梅5.cTnI、CK-MB、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J], 郝昆;纪玉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评价

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评价

联合检测cTnI、MYO和CK—MB mass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评价作者:朱芳静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16期【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疑似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150例,将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6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余8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

检测患儿的cTnI、MYO、CK-MB mass这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并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cTnI、MYO、CK-MB mass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cTnI;MYO;CK-MB mass;病毒性心肌炎【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多种病毒都有可能引发心肌炎疾病[1]。

本文研究当中,旨在观察联合cTnI、MYO和CK-MB mass检测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的作用,现将详情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部,初次诊断为疑似病毒性心肌炎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150例疑似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8.57±4.28)岁。

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给所有疑似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测、超声心电图检测、X线胸片检测后,有68例患儿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儿作为观察组;其余82例患儿属于非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在入院后当天,采集两组患儿的静脉血,在入院后的第23天、第57天、第810天、第1215天再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在2 h内将患儿的血清进行分离并测定。

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2]检测患儿的cTnI、MYO、CK-MB mass这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

CKMB、cTnI、CRP联合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KMB、cTnI、CRP联合检测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用价值ꎮ
脏为主) 、常规检查( 如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等) ꎻ辅助检 查
1 资料和方法
(胸片、柯萨奇 B 族病毒抗体检测等)ꎮ
1. 1 一般资料
1. 4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选取 2016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临界心肌炎” 的诊断标准且伴有
[ J]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ꎬ2018ꎬ2(2) :51-52.
的临床应用研究[ D] . 温州医科大学ꎬ2014.
[9] 王燕侠. 一种大脑动脉环动脉瘤 640 层 CT 血管成像 [13] 林晨 琳. 头 颈 部 双 能 CTA 低 浓 度 对 比 剂 成 像 研 究
的研究方法:CN201510592402. X[ P] . 2017-03-29.
能够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带来有效的参考ꎬ本研究通过血 治疗指南»等人的研究做综合诊断ꎮ
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肌钙蛋白 I( cTn I) 、C 反应蛋 1. 3 诊断方法
白( CRP) 水平三指标联合来探究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应
入院后ꎬ对 80 例观察对象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以心
关键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ꎻ肌钙蛋白ⅠꎻC 反应蛋白ꎻ检测ꎻ病毒性心肌炎ꎻ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 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82(2019)02-420-03 DOI:10. 14035 / j. cnki. hljyy. 2019. 02. 084
-40.
收稿日期:2018 -08 -10
黑龙江医药 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 32 No. 2 2019
������4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K-MB联合cTn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6-10T17:51:11.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李静红1 周亚丹1 崔颖2 胡艳文3 [导读]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联合心肌肌钙蛋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李静红1 周亚丹1 崔颖2 胡艳文3
(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161002;2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161002)(3天津市塘沽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天津塘沽 300451)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157-02 【摘要】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51例病毒性心肌炎和82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患儿及5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CK-MB及cTnI检测。

结果 VMC组CK-MB及cTnI结果与NVMC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CK-MB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4.90%和89.39%;cTnI 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31%和96.21%。

结论 cTnl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优于CK-MB,CK-MB联合cTnl 可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至今无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单一指标诊断方法,临床上通过病史、体征、心电图、心肌酶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等综合检查进行诊断[1]。

心肌肌钙蛋白I(cTnl)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等心肌损伤标志物自动免疫测定法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2]。

我们分析了CK-MB联合cTnl检测对VMC的诊断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33例住院时疑似小儿心肌炎的患者,男79例,女54例;年龄1-13岁。

所有病例均有1个月内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

以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及心前区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按小儿心肌炎的诊断标准[3]确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1例,作为VMC组,余82例作为NVMC组。

正常对照组50例为正常健康儿童(排除病毒及细菌感染史和心脏病史)。

三组儿童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1.2 仪器与试剂
1.2.1仪器:Beckman-Coulter ACCESS 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2试剂:贝克曼公司配套试剂及质控品。

1.3 方法患者于入院后空腹采集静脉血3mI,2小时内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

同时进行CK-MB和cTnl测定。

cTnl>0.04ng/ml为阳性,CK-MB>4.94ng/ml为阳性[4]。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三组儿童CK-MB、cTnI检测结果比较(x-±S)
组别例数CK-MB(ng/ml) cTnI(ng/ml)
VMC5151 5.98±3.25**△0.49±0.18**△△
NVMC 8282 2.03±1.440.05±0.02
Normal 5050 1.71±1.15 0.03±0.01
注:与Normal组比较**P<0.01,与NVMC组比较△P<0.05,△△P<0.01 表2 三组儿童CK-MB、cTnI阳性率比较
组别例
数CK-MB(>
4.94ng/ml)
cTnI(>
0.04ng/ml)
VMC5154.90%(28/51)84.31%(43/51)
*
NVMC8215.85%(13/82) 6.09%(5/82)*
NORMAL5050 2.00%(1/50)0.00%(0/50)注:同组cTnI检测阳性率与CK-MB检测阳性率比较* P<0.05。

CK-MB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测灵敏度为54.90%,特异性为89.39%;cTnI的灵敏度为84.31%,特异性为96.21%。

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CK-MB。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和探索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

近十年来,CK-MB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手段,但CK-MB并非心脏特有的酶,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CK-MB存在,骨骼肌的损伤也可以引起CK-MB升高,而容易造成心肌炎诊断的假阳性[5]。

cTnI是心肌纤维上专有的收缩蛋白,其绝对的心肌特异性可以用于完全区分心肌和骨骼肌的损伤[6]。

在心肌中cTnI的含量是CK-MB的13倍,正常情况下cTnI在血循环中不会出现,因此更适合检测心肌坏死[7]。

本组资料显示:CK-MB与cTnI在VMC组与NVMC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CK-MB与cTnI都可以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但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优于CK-MB(前者分别为84.31%和96.21%,后者仅为54.90%和89.39%)。

但cTnI单项检测中仍有15.69%的患者结果正常,提示单项检测cTnI仍有近1/6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会漏诊。

总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疗过程中应联合检测cTnI和CK-MB,并结合病史、体征、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 Checchia PA,Kulik TJ.Acute viral myocarditis:diagnosis. Pediatr Crit Care Med.2006,7(6 Supp1):8.
[2] Weber M,Rau M,Madlener K,et a1.Diagnostic utility of new immunoassays for the cardiac markers cTnI. myoglobin and CK-MB mass.CIin Biochem,2005,38(11):1027.
[3]吴铁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 23-24.
[4]冯素清,杨治理,孙巧英.238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心肌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5(7):855-856.
[5]金美花,于敏奇.心肌肌钙蛋白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7(12):919-920.
[6] Smith DE,Brien PJ, Knechtel YJ,et a1.Cardiac troponin I is a sensitive,specific biomarker of cardiac injury in laboratory b Anim,2006,40(2):153. [7] Collinson PO,Gaze DC,Stubbs PJ,et a1.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role of cardiac troponin I (cTnI)measured on the DPC Immulite.Clin Biochem,2006,39(7):6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