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销售假药的负责人处罚是什么

合集下载

法律规定销售假药怎么处罚金额

法律规定销售假药怎么处罚金额

法律规定销售假药怎么处罚金额
销售假药处罚金额: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销售假药怎么处罚金额
一、《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致人严重残疾,三人以仁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

第九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罚标准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罚标准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罚标准对于生产和销售假药的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规定,以下是相关处罚标准:一、生产经营者1、决定送交公安机关处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国家有关刑事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没收假药及设备的,对六个月以上不满十二个月以下经营假药的犯罪分子,意见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没收其假药及相关设备;对超过经营假药十二个月以上的犯罪分子,可以把其假药及相关设备一并没收,并且酌情考虑给予其他处分。

3、责令停产、关停、暂停经营、限制经营、取缔经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对生产并销售假药的企业,要按照吊销经营许可证、责令停产、关停、暂停经营、限制经营等进行处罚,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取缔经营的组织形式。

二、制假者1、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伪造、变造、买卖、非法移转药品原瓶/原包装,或者仿制、移植、非法改装药品原瓶/原包装,经营假药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监禁、管制、拘役和罚金的,对伪造、变造、买卖、非法移转药品原瓶/原包装,或者仿制、移植、非法改装药品原瓶/原包装,经营假药的犯罪分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以处以监禁、管制、拘役和罚金等处罚。

3、没收假药赃款、赃物、设备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国家有关刑事规定,其假药及设备可以没收,剩余的假药赃款、赃物,可以处以没收。

三、销售者1、暂扣或者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对销售假药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作出暂扣或者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处罚,要求销售者停止销售假药。

2、责令停止经营和行政拘留的,对拒不服从暂扣或者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行为,或者不良记录情况严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责令停止经营和行政拘留,把该商店上网销售的假药及相关设备没收。

3、罚款的,对销售假药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应当给予罚款。

销售假药案例

销售假药案例

销售假药案例销售假药案例事件背景:2010年3月15日起,发生在中国某城市的一起销售假药案件,涉及一家名为“健康药品有限公司”的企业。

事件经过:2010年3月15日:警方接到一名女性消费者的报警电话,称她购买的药物没有效果,并在服用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女性消费者指认药物是从“健康药品有限公司”购买的。

2010年3月16日:警方立即展开调查。

通过对企业的盘点和收集相关证据,警方发现“健康药品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假药。

2010年3月18日:警方搜查了“健康药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和仓库,并在现场发现了大量涉嫌假药的药物。

同时,他们还调查了公司雇员和相关人员,以了解销售假药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药品有限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未经药监部门批准,私自生产和销售药物。

2.销售的药物没有经过相关认证,无法保证其质量和有效性。

3.假药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010年4月2日:警方逮捕了“健康药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并将公司负责人、销售人员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带走。

2010年4月6日:案件移交至法院。

检方指控“健康药品有限公司”非法生产和销售假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2010年6月20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王某承认了他们非法生产和销售假药的行为。

同时,检察官呈上了众多证据,包括从“健康药品有限公司”仓库中缴获的涉嫌假药的药品、销售记录等。

2010年9月15日:法庭裁定,“健康药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等4人被认定为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成员。

其中,王某作为企业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其他3名企业员工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至九年不等,并处罚金数万元。

律师点评:这起案件涉及到非法制药和销售假药的行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罪行是严重的,属于犯罪行为。

对于此案中的被告人,法庭依法作出了有期徒刑和罚款的判决。

生产假药处罚标准

生产假药处罚标准

生产假药处罚标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各种假药、抗生素滥用和激素污染现象泛滥,毒害公众健康,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中,生产假药是其中的一大恶劣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正常运行,更加污染社会环境,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为了抑制和打击假药,维护人民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对生产、销售假药的人员将被严格处罚,具体标准如下:一是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对于生产或者销售假药的单位、个人,当事人应当按规定及时改正,终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罚款数额以营业收入的2-5倍为限;二是吊销产品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

对于生产假药的单位,一旦查实,有关部门将立即吊销其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的批准文号,并冻结相关账户,将经营场所查封,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三是没收违法所得和设备。

对于生产假药的单位,一旦查实,有关部门将没收其违法所得及设备,并就其产品实施召回,将相关负责人移送司法机关;四是追究法律责任,做出行政处罚。

对于生产假药的个人,一旦查实,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作出行政处罚通报全社会,以示震慑;五是拘留或者逮捕。

从严的情形,有关部门将对生产假药的个人做出拘留或者逮捕处理,依据情节轻重做出不同的行政处罚,甚至实施刑事处罚。

从上述处罚标准来看,无论从财产上还是从人身上,都打击恶劣行为的力度都不断加大,目的就是惩戒这些犯罪行为,严厉抑制以及根除假药的制造和销售。

从政策的角度看,生产假药的单位和个人,应该按照相关规定遵守法律,在生产、销售假药这一特定领域行使自身的权利,遵守当地的社会规范。

此外,政府要加强监管,不断改进和创新司法制度,严格执行法律,不断提升政策制定和技术水平,严格实施惩戒政策,形成防范假药的完善系统,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推动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生产假药,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不可接受,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依靠政府的监管,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监督,社会全体成员必须从自身做起,包括加强道德的宣传教育,自觉接受法律规范的约束,有助于净化社会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认定规则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认定规则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认定规则————————————————————————————————作者:————————————————————————————————日期: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认定规则生产、销售假药罪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生产、销售劣药罪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

1.关于“假药”、“劣药”的认定。

根据刑法规定,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对假药的认定规定了八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三)变质的;(四)被污染的;(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对劣药的认定规定了六种情形:“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处罚措施是什么?

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处罚措施是什么?

A person lives and dies, but as long as you live, you must live in the best wa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处罚措施是什么?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处罚措施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并且,工商局要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

当然,这种行政处罚是针对普通违法行为的,如果生产假药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企业及直接负责人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拿到行政决定书后,企业应该尽快的缴纳罚款。

一、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处罚措施是什么?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六条:从事生产、销售假药及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医疗机构使用假药、劣药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二、生产销售假药的行政处罚程序是什么?1、立案:发现对生产、销售、使用假药的违法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对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执法人员符合回避情形的应当回避。

调查时执法人员应出示执法证件且不得少于2人,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同时应保守当事人的相关秘密。

3、审查:对案件的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及当事人陈述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主要证据不足时,以适当方式补充调查)。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卫生部令第23号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卫生部令第23号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正文:---------------------------------------------------------------------------------------------------------------------------------------------------- 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1992年9月23日卫生部令第23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及有关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查处违反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准确。

第三条卫生行政部门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管辖第四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发生在本辖区内违反《药品管理法》和《实施办法》及有关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

第五条地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发生在本辖区内的重大、复杂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发生在本辖区内的重大、复杂的违法行为。

第七条以上管辖的权限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有指定管辖的,按本地区规定执行。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复杂的违法行为。

第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发现查处的违法行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发现当事人有在其它地区违法行为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的卫生行政部门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二条需移送的案件,由移送地卫生行政部门填写《违法案件移送书》(附表1)。

受移送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将查处结果函告移送地卫生行政部门。

假药的处罚标准

假药的处罚标准

假药的处罚标准假药是指未经授权或者伪造药品的生产、销售行为。

由于假药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各国针对假药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

本文将介绍假药的处罚标准和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各国通常将制售假药作为犯罪行为来予以规范和处罚。

处罚标准一般根据假药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区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罚标准作为参考:1. 制售假药罪的刑罚:- 罪名定性:制售假药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多项罪名,如生产假药、销售假药等。

- 刑期:刑期一般固定在3年以上,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法规定可能有所不同。

- 罚金:罚金金额也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定,通常会根据非法获利金额和假药造成的危害程度来确定。

2. 行政处罚:- 行政罚款:对生产、销售假药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给予行政罚款,罚款金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常与非法获利金额有关。

- 吊销执照:对于涉及假药生产、销售的药品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相关主管部门可吊销其相关经营许可证或资质证书。

- 惩戒性行政处罚:对于制售假药行为恶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采取限制或者禁止从事相关行业活动的措施。

3. 治安处罚:- 行政拘留:对于故意制售假药且危害较小的个人,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拘留时间根据不同法律规定通常不超过15日。

- 社会治安处罚:对于个人制售假药可能会被处以社会治安处罚,如行为敷衍、抗拒执法、扰乱社会秩序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罚标准是一般性的参考内容,具体的处罚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异。

此外,随着假药问题的日益突出,一些国家还通过提高处罚标准、加强监管等手段进一步打击假药犯罪。

除了刑事处罚之外,社会舆论也对假药行为持续关注,舆论压力和公众谴责也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

更重要的是,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人们对假药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依法打击制售假药行为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制售假药行为,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销售假药的负责人处罚是什么
对销售假药的负责人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销售假药的负责人处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致人严重残疾,三人以仁
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

第九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而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运输、仓储、保管、邮寄等便利条件,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第十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同时构成侵犯知识产权、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一条实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构成本罪同时构成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刑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二款)
生产假药、销售假药都是属于刑事犯罪,不但处有期徒刑和罚款,并规定十年之内都不可以销售药品。

卖假药如同杀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不但不能治疗疾病还导致患者病情
加重,法律对此事特别的关注,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