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语文课文重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学习重点清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岳阳楼记》学习重点清单二、重点词语释义(见课下注释)三、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关键字:通:顺利。
和:和睦,和乐。
废:荒废的事业。
具:同“俱”,全,都。
兴:兴办。
【句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关键字:属:同“嘱”,嘱托。
作:写。
以:表目的。
记:记述。
之: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句译】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关键字:观:看。
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胜:优美的。
状:景象,景色。
【句译】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景色,全集中在洞庭这一个湖上。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关键字:衔:衔接。
吞:吞纳。
浩浩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
横:宽阔。
际(涯):边。
【句译】它衔接远处的群山,吞纳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广阔无边。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关键字:朝:早晨。
晖:日光(照耀)。
夕:傍晚。
阴:阴暗。
气象:景象。
【句译】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天色阴暗,景象变化万千。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关键字: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观:景象。
述:记述。
备:完备,详尽。
【句译】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见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句译】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向北直通到巫峡,向南直达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多在这里会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恐怕会有所不同吧?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句译】如果是阴雨连绵,数月不晴,阴风怒吼,浊浪冲天。
9.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关键字:隐:隐藏。
曜:光芒。
潜:隐没,隐藏。
形:形体。
【句译】太阳星星隐去了光辉,山岳隐没了身形。
10.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关键字:行:走,这里可译为“通行”。
倾:倒下。
摧:折断。
语文课文《故宫博物院》的重点知识

语文课文《故宫博物院》的重点知识关于故宮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四年( 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帝被逐出宫禁,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
正音解词: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蟠龙(pán)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极(zòn)额枋(fāng)藻井(zǎo)矫健(jiǎo)妃嫔(pín)翊坤宫(yì)迥然不同(jiǒng)多音字:模:mó模型mú模板难:nán难题nàn难民词语解释:宏大:巨大;宏伟。
造句:这座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矗立:高耸地立着。
矫健:强壮有力。
绚丽:灿烂美丽。
造句:花园里那绚丽的鲜花令人眼花缭乱。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造句:旺盛的绿叶把红花衬托得更加鲜艳美丽。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造句:那位烈士的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造句:这对双胞胎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沉着,一个急躁。
井然有序:指整齐而有秩序。
井然:形容整齐的样子。
反义词:完整——残缺精美——粗劣统一——分裂集中——分散笔直——弯曲矫健——蹒跚明显——模糊拥挤——宽松近义词:宏大——宏伟精美——精致矫健——强健壮丽——壮观绚丽——瑰丽庄严——庄重和谐——融洽矗立——屹立/耸立/挺立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词语辨析:【盘绕环绕缠绕】三个词都为动词,都有一个共同的语素“绕”,但“绕”的方式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念奴娇·⾚壁怀古》通过对⽉夜江上壮美景⾊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物才略、⽓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的旷达之⼼。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九课《念奴娇·⾚壁怀古》课⽂原⽂ 《念奴娇·⾚壁怀古》 苏轼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如画,⼀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华发。
⼈⽣如梦,⼀尊还酹江⽉。
翻译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破曹兵的⾚壁。
陡峭不平的⽯壁插⼊天空,惊⼈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啊,那⼀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拿着⽻⽑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谈笑之间,曹操的⽆数战船在浓烟烈⽕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出⽩发。
⼈的⼀⽣就象做了⼀场⼤梦,还是把⼀杯酒献给江上的明⽉,和我同饮共醉吧!2.部编版⾼⼀上册语⽂第九课《念奴娇·⾚壁怀古》教案 教学⽬标 知识⽬标: 了解苏轼的⽣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壮志难酬的⼼怀。
情意⽬标:理解词⼈复杂的⼼情,丰富学⽣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
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情与景的⾃然结合 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 由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引⼊新课,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可救药的乐天派、⼀个伟⼤的⼈道主义者、⼀个悲天悯⼈的道德家、⼀个百姓的朋友、⼀个⼤⽂豪、⼤散⽂家、⼤书法家、⼀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个⼯程师、⼀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位瑜伽修⾏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富贵不能淫》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富贵不能淫》一、重要字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这焉:怎么,哪里3.父【命】之教导、训诲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把正:准则,标准5.与民【由】之遵从6.此之【谓】大丈夫叫做、称为7.戒(1)【戒】之曰告诫(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谨慎8.之丈夫【之】冠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父命【之】代词,指男子母命【之】代词,指女子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往送【之】门/往【之】女家到二、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三、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成年男子 <今>女子的配偶四、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惑乱,迷惑”的意思②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改变、动摇”的意思③威武不能【屈】屈:屈服,这里是“使……屈服”的意思五、翻译1.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六、课文理解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析】“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老子四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道德经》,春秋时期⽼⼦(李⽿)的哲学作品,⼜称《道德真经》、《⽼⼦》、《五千⾔》、《⽼⼦五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分家前的⼀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上册语⽂第五课《<⽼⼦>四章》课⽂原⽂ 第⼗⼀章 三⼗辐共⼀毂,当其⽆,有车之⽤。
埏埴以为器,当其⽆,有器之⽤。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有室之⽤。
故有之以为利,⽆之以为⽤。
第⼆⼗四章 企者不⽴,跨者不⾏。
⾃见者不明,⾃是者不彰,⾃伐者⽆功,⾃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余⾷赘⾏,物或恶之。
”固有道者不处。
第三⼗三章 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
知⾜者富,强⾏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不亡者寿。
第六⼗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为故⽆败,⽆执故⽆失。
民之从事,常于⼏成⽽败之。
慎终如始,则⽆败事。
是以圣⼈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以辅万物之⾃然⽽不敢为。
2.部编版⾼⼆上册语⽂第五课《<⽼⼦>四章》教案 教学⽬标 语⾔建构与运⽤:掌握⽂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法;鉴赏《庄⼦》借助寓⾔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中道家⽂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法。
教学⽅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师⽣共同研读《〈⽼⼦〉四章》。
教学过程: ⼀、引疑设问明⽼⼦ 1.导⼊ ⽩岩松说:“中国⼈不做⽆⽤的事。
然⽽什么是⽆⽤的事?什么是有⽤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起学习《〈⽼⼦〉四章》,了解⽼⼦是如何论述“有”与“⽆”的。
语文五年级上第21课笔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笔记一、课文标题与作者《古诗三首》,包含《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山一程》。
二、背景知识这三首诗都是古代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它们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三、重点词汇1.空山:空旷寂静的山野。
2.新雨:刚下过的雨。
3.晚来秋:傍晚时分的秋天。
4.明月:明亮的月光。
5.松间照:月光穿过松树间的空隙,照在地上。
6.清泉:清澈的泉水。
7.石上流: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8.竹喧:竹林中的喧闹声。
9.浣女:洗衣的女子。
10.莲动:莲花摇动。
11.下渔舟:渔船在江面上划动。
12.随意春芳歇:任凭春天的花朵凋谢。
— 1 —13.王孙: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14.留:居住。
15.枫桥: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16.夜泊:夜晚停船靠岸。
17.乌啼:乌鸦的啼叫声。
18.霜满天:霜华满天,形容天气寒冷。
19.江枫:江边的枫树。
20.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1.对愁眠:对着忧愁入睡。
22.姑苏:地名,今江苏省苏州市。
23.寒山寺:寺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24.钟声:寺庙的钟声。
25.到客船:传到停泊在枫桥边的客船上。
26.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27.山一程,水一程:形容旅途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程,道路、路程。
28.身向榆关那畔行:翻过山岭,穿过河流,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那边,此处指关外。
— 2 —29.风一更,雪一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更”在这里读gēng,不读gèng 。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30.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四、课文内容概述这三首诗分别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都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四课《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部语录体散⽂集,主要记载孔⼦及其弟⼦的⾔⾏,是由孔⼦弟⼦及再传弟⼦记录编纂⽽成。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课⽂原⽂ 1、⼦⽈:“君⼦⾷⽆求饱,居⽆求安。
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 2、⼦⽈:“⼈⽽不仁,如礼何!⼈⽽不仁,如乐何!”《⼋佾》 3、⼦⽈:“朝闻道,⼣死可矣。
”《⾥仁》 4、⼦⽈:“君⼦喻于义,⼩⼈喻于利。
”《⾥仁》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仁》 6、⼦⽈:“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
”《雍也》 7、曾⼦⽈:“⼠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譬如为⼭,未成⼀篑,⽌,吾⽌也。
譬如平地,虽覆⼀篑,进,吾往也。
”《⼦罕》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罕》 10、颜渊问仁。
⼦⽈:“克⼰复礼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11、⼦贡问⽈:“有⼀⾔⽽可以终⾝⾏之者乎?”⼦⽈:“其恕乎!⼰所不欲,勿施于⼈。
”《卫灵公》 12、⼦⽈:“⼩⼦,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之名。
”《阳货》2.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章》教案 【学习⽬标】 ⼀、了解作者孔⼦及《论语》,全⾯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翻译⽂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标⼆ 难点:⽬标三、⽬标⼀的了解孔⼦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 《论语》是⼀部涉及⼈类⽣活诸多⽅⾯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的⾔⾏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论不⼀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笔记整理一、课文重点知识1. 《沁园春·长沙》(1)词牌知识: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等。
(2)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3)重点句子: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
2. 《雨巷》(1)作者介绍: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诗人。
(2)主题思想:通过对梅雨季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3)重点句子: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
二、文言文重点知识1. 《烛之武退秦师》(1)通假字:如“无能为也已”中的“已”通“矣”。
(2)词类活用:如“晋军函陵”中的“军”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一词多义:如“之”在文中有多个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
2. 《荆轲刺秦王》(1)重要实词:如“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中的“谒”是拜见的意思。
(2)古今异义词: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穷困”是古今异义词,需要理解其在古代的含义。
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默写1. 文学常识:了解并掌握必修一中出现的文学常识,如《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等。
2. 名句名篇默写:熟练掌握并默写必修一中的名句名篇,如《沁园春·长沙》中的重点句子等。
四、作文训练重点1. 记叙文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并能熟练运用。
2. 议论文写作:了解并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如立论、驳论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议论文写作。
3. 话题作文训练:针对话题作文进行训练,掌握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等方法。
4. 材料作文训练:针对材料作文进行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语文
第一专题《诗经》
1、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礼记》《仪礼》《周礼》)《周易》(占卜)《春秋》(鲁)
2、根据音乐和曲调,把《诗经》分为《风》《雅》(有“正”之意)《颂》
3、《诗经》的收集途径:○1采诗○2献诗○3奉命而作(多数“颂”)
4、《诗经》的应用:○1行人辞令:断章取义、交际公关的外交辞令○2赋诗断章○3歌诗必类
《诗经》不仅用于宫廷的祭祀、庆典、讽谏和宫廷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行教化的工具。
5、《诗经》的流传授受:○1先秦:孔子○2官方:乐官太师传授贵族子弟
○3私人:私收弟子传授,始于孔子○4秦朝焚书○5汉代口传:齐鲁韩毛四派
6、《诗经》的研究:汉学讲美、刺,宋学讲义理,清代朴学讲考据
7、《诗经》的艺术特色:○1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传统○2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创造和成功运用○3以四言为主的杂言
体,重叠复沓,双声叠韵,叠韵词○4语言简练深厚,音韵优美,意味深长,充满了音乐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建筑的匀称和谐
8、《诗经》在周朝的地位:○1周朝统治者观风知俗、考正得失○2周朝推行礼乐制度的工具书○3周朝规定的国学教
科书
第二专题先秦散文
1、散文:相对骈体文,单行散句,不拘对偶声律,又称古文;
相对韵文,包括一切无韵文字,包括骈文。
2、商代的甲骨卜辞师我国最早的散文雏形(王谘荣发现→刘鄂《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
甲骨文之后是金文,也称铜器铭文、彝器铭文。
南宋赵明诚《金名录》、《毛公鼎铭》,清人阮元、近代罗振玉、容庚、郭沫若
3、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汉书艺文志》
一、《尚书》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叙事记言的成就很高,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二、《春秋》编年体“春秋笔法”指的首先是孔子借史事的简略记述排比表现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其次是用恰当的字眼一字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他的爱憎。
“某国伐某国”正义,“某国袭(侵)某国”不义
三、《左传》的艺术特色:○1善于叙事,尤其是写战争(与政治结合;曲折细致,生动逼真)○2善于刻画人物形象○3语言深刻准确,生动简练
四、《国语》是以记言形式变成的国别史
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的史传文学、散文和小说都产生深厚的影响:○1叙事铺张扬厉,夸张渲染,情感丰沛,气势逼人○2任务刻画鲜明,栩栩如生○3运用寓言
4、诸子散文: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名,农,杂,小说家。
诸子散文兴起的原因:○1士的出现和市名队伍的扩大○2思想解放,学术自由
诸子散文三个阶段:○1春秋末-战国初:《论语》《孟子》
○2战国中期:《孟子》伦辨技巧强,长于譬喻(有时采用寓言故事);《庄子》突破对话体,艺术魅力,善于寓言
○3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说理文最高成就
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语言含蓄,用意深远,雍容和顺迂回○2格言○3○4
一、《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周礼》记载“六官”之制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教育思想:○1扩大教育对象○2讲究方法○3与学生平等○4教育目标(理想人格)——君子
二、《墨子》
三、《孟子》行王道、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四、《老子》
五、《庄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作家有意识地大量创作寓言的作品
六、《荀子》
七、《韩非子》
第三专题屈原与楚辞
1、“楚辞”,以战国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特点:构思奇特,句式灵活,词藻华美,充满激情。
2、楚辞与汉赋的区别:○1从语言形式上看,楚辞是一种具有楚国强烈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而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发展起来的韵散相间的新型散文○2从艺术风格上看,楚辞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以悲怨惆怅为基调,汉赋以铺陈词藻咏物说理为主,以雍容和顺为底蕴。
第四专题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赋
1、两汉乐府诗收录在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两汉乐府诗是指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的汉代诗歌。
代表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古诗十九首》,代表作有《明月何皎皎》《西北有高楼》《行行重行行》
2、建安时期是指汉献帝到曹植时期,即东汉末年到魏国初年。
3、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4、曹植《典论论文》中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场
第五专题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
1、志怪小说(鬼神怪异):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贤、王戎、桓温
2、志人小说(记录人物轶闻琐事)
刘义庆《世说新语》艺术特色:○1编写体例颇具独创性○2人物描写手法灵活多样
○3情节具有戏剧性,曲折风趣○4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
第六专题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祖咏、祖光羲、裴迪、常建为代表,取决于山水风光与田园生活,反映闲适隐逸的思想情趣,五言为主,风格恬静淡雅,质朴自然,追求兴象自然。
边塞诗派的特点: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边塞军旅生活和奇异风光为内容,诗风情辞慷慨,意境雄浑,豪迈激昂,气势逼人,采用七言诗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新乐府诗派的特点:以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中唐诗歌,“新乐府”一词由白居易提出,他们在诗歌形式上以乐府特别诗新题乐府的形式,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政治弊端,以期达到实际的社会效果,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提出诗歌应起到“补充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还提出“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贾岛为代表的中唐诗歌,诗风追求奇岖险怪,影响很大,将新的语言风格合掌法技巧引入诗句,带来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过分追求险怪的不良风气。
2、李白擅长七言古诗和绝句
艺术成就:○1感情丰沛,气势奔放○2凭虚构想象,大胆夸张,巧妙比喻
○3句式长短错落,音节抑扬顿挫
3、杜甫诗风(人格):沉郁顿挫
第七专题唐宋散文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2、唐代古文运动(时间:贞元到元和二三十年间):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力主文章革新,热情奖掖古文写者,把学习秦汉文章传统、奇句单行的散体文称为“古文”,与“时文”即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相对立。
主张:○1文以明道○2不平之鸣○3贵在创新○4注重道德修养
3、苏轼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的散文有儒家的说理,有法家的辩论。
特征:○1最主要特征是气势雄浑○2雄深雅健、趣博,多所博造,善变化○3构造奇特,描写大胆,想象丰富,情感激越
4、柳宗元善于写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
5、宋代古文运动: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体,承袭晚唐五代,盛行骈俪文,词藻华丽,内容苍白。
仁宗天圣
初年,穆修、石介、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同时发难,互相声援,尤其以欧阳修为中心,通过科举考试来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严厉批评怪诞浮扉文风,三苏、王安石、曾巩相继加入。
主张:○1重道尊经○2强调儒家的道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强调文与道的区别,指出文的相对独立性
第八专题唐五代词与宋词
1、“花间派”,西蜀,南唐,作品收录在《花间集》。
2、北宋词派:婉约派:宋代风格流派之一,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内容侧重描写儿女风情,抒写曲折含蓄,婉约之美。
豪放派:宋代风格流派之一,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创作视野广阔,直抒胸臆,风格豪迈,情感高亢,豪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