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城市地下工程方向):地铁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
地铁区间线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地铁区间线毕业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0ddee7866fb84ae55c8d6d.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 学号:2008****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年级:2008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题目:长沙市地铁1号线**标段区间隧道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教师:***2012年5月目录摘要 ............................................................................................................................ - 7 - Abstract:....................................................................................................................... - 7 - 第一章绪论............................................................................................................................................................. - 9 - 地铁简介 .............................................................................................................................. - 9 - ........................................................................................................................................ - 9 - ........................................................................................................................................ - 9 - ...................................................................................................................................... - 10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10 - ...................................................................................................................................... - 10 - ...................................................................................................................................... - 10 - 长沙地铁规划 .................................................................................................................... - 11 - 1号线对接株洲湘潭 ................................................................................................. - 11 -2号线解决过江交通问题 ......................................................................................... - 11 - 第二章设计总说明................................................................................................................................................... - 12 - 设计标准及遵循规范 ........................................................................................................ - 12 - 工程概况 ............................................................................................................................ - 13 - 区域特征 ............................................................................................................................ - 13 - 第三章地铁总体设计............................................................................................................................................... - 16 - 地铁选线 ............................................................................................................................ - 16 - 隧道纵断面设计 ................................................................................................................ - 16 - 隧道横断面设计的一般规定和设计原则 ........................................................................ - 17 - ...................................................................................................................................... - 17 - ...................................................................................................................................... - 17 - 地铁隧道界限的定义 ........................................................................................................ - 17 - ...................................................................................................................................... - 18 - **标段区间隧道右线建筑限界的确定 ...................................................................... - 19 -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原则 .................................................................................................... - 20 -...................................................................................................................................... - 20 - ...................................................................................................................................... - 20 -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 - 23 -明挖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 - 24 - ...................................................................................................................................... - 24 -第四章 隧道洞身初期支护 ................................................................................................................................... - 26 -围岩级别的确定 ................................................................................................................ - 26 - 围岩压力的计算 ................................................................................................................ - 28 -第五章 初期支护的设计与计算 ........................................................................................................................... - 35 -轴对称条件下喷层上围岩压力的计算 ............................................................................ - 35 - 锚喷支护的设计与计算 .................................................................................................... - 39 - 相关计算参数的确定 ........................................................................................................ - 41 - IV 级围岩段锚喷支护设计与计算 ................................................................................. - 41 -设计参数的确定 ........................................................................................................ - 41 - 计算i p 、a p 、'Q ...................................................................................................... - 43 - ...................................................................................................................................... - 44 - 其它围岩段,即II 、III 段围岩锚喷支护设计与计算 ................................................... - 46 -...................................................................................................................................... - 46 - ...................................................................................................................................... - 48 -第六章 二次衬砌计算 ............................................................................................................................................. - 53 -偏心受压构件 .................................................................................................................... - 53 - 偏心受压构件的破环形态 ................................................................................................ - 53 -——大偏心受压破坏 .................................................................................................. - 53 - ——小偏心受压破坏 .................................................................................................. - 54 - 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 ........................................................................................................ - 55 - 偏心受压构件的M-N 相关曲线 ...................................................................................... - 55 - 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分析 ................................................................................................ - 56 - :80≤hl ........................................................................................................................ - 57 - :3080≤≤h l ................................................................................................................ - 57 -:300 hl ................................................................................................................ - 58 -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的配筋计算及复核 ............................................................................ - 58 -...................................................................................................................................... - 60 - ...................................................................................................................................... - 61 - 迈达斯隧道建模 ................................................................................................................ - 66 - IV 级围岩段配筋计算 ..................................................................................................... - 67 -隧道建模与计算 ........................................................................................................ - 67 - 截面计算 .................................................................................................................... - 68 - III 级围岩段配筋计算 ..................................................................................................... - 72 -...................................................................................................................................... - 72 - 截面计算 .................................................................................................................... - 73 - II 级围岩段配筋计算....................................................................................................... - 77 -第七章 隧道钻爆设计 ............................................................................................................................................. - 79 -钻爆开挖的要求 ................................................................................................................ - 79 - 钻爆开挖的简介 ................................................................................................................ - 79 - 炮眼的布置及掏槽方式 .................................................................................................... - 79 -掏槽方式 .................................................................................................................... - 80 - 辅助眼布置 ................................................................................................................ - 81 - 周边眼布置 ................................................................................................................ - 81 - 周边眼的控制爆破 .................................................................................................... - 81 - 有关爆破设计的计算 ........................................................................................................ - 84 -炸药消耗量 ................................................................................................................ - 84 - 炮眼数目 .................................................................................................................... - 85 - 炮眼深度 .................................................................................................................... - 86 - 炮孔直径 .................................................................................................................... - 86 - 钻爆设计与计算 ................................................................................................................ - 87 -爆破材料 .................................................................................................................... - 87 - 爆破参数的设计 ........................................................................................................ - 87 -第八章 通风和环境控制系统 ................................................................................................................................. - 92 -通风目的 ............................................................................................................................ - 92 - 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特点 .................................................................................................... - 93 -第九章施工组织..................................................................................................................................................... - 95 - 工程概况 ............................................................................................................................ - 95 - 编制依据 .................................................................................................................... - 95 -工程范围 .................................................................................................................... - 95 -地形地貌 .................................................................................................................... - 95 -设计技术标准 ............................................................................................................ - 96 -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 ............................................................................................ - 97 - ...................................................................................................................................... - 97 -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 - 98 - 施工总目标 ................................................................................................................ - 98 -总体施工方案 ............................................................................................................ - 99 -施工总平面布置 ........................................................................................................ - 99 -施工组织机构划分 .................................................................................................... - 99 -临时工程设计与建设 .............................................................................................. - 100 - 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 - 100 - 总工期 ...................................................................................................................... - 100 -各分项工程工期 ...................................................................................................... - 100 -进度指标 .................................................................................................................. - 101 -确保工期的措施 ...................................................................................................... - 102 - 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 - 102 -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 - 102 -施工工艺 .................................................................................................................. - 104 -工艺框图 .................................................................................................................. - 109 - 质量目标及质量措施 ...................................................................................................... - 117 - 质量总目标 .............................................................................................................. - 117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目标 .......................................................................................... - 117 -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 - 117 -克服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 ...................................................................................... - 117 - 竣工验收 .......................................................................................................................... - 120 - 质量缺陷责任 .................................................................................................................. - 120 -摘要本标段隧道的设计综合考虑了标段所处地理位置的地质地貌情况、经济情况、施工难易程度、环境保护等因素。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本文旨在介绍地铁区间隧道设计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承载着地铁线路的重要部分,连接着各个站点,确保列车能够在顺畅且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地铁区间隧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沉降管控、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隧道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度。
在设计地铁区间隧道时,必须充分评估地质条件,特别是地下水位和岩土层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隧道断面设计和支护结构选型,可以有效避免地面沉降和隧道变形,确保隧道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
另外,通风系统是地铁隧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确保隧道内的空气流通,减少因车辆排放和人员聚集而产生的污染物浓度。
同时,通风系统也可以帮助调节隧道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排水系统是地铁隧道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隧道内的积水,防止地铁线路因积水而受损。
同时,排水系统也需要考虑雨水排放和泄水管道的设计,确保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效果。
综上所述,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是保证地铁线路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营的关键环节。
通过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沉降管控、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等因素,可以确保隧道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提供给乘客一个舒适且安全的出行环境。
本文旨在解释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地铁隧道设计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规范:地质调查标准:在设计隧道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以了解隧道所经过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断层、地下水位等。
地质调查结果将指导隧道设计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地质调查标准:在设计隧道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以了解隧道所经过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断层、地下水位等。
地质调查结果将指导隧道设计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结构设计标准:隧道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结构设计应考虑隧道的承载力、抗震性能、排水与排风系统等因素,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地铁街站区间盾构隧道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沈阳地铁一号线怀远门站至中街站区间盾构隧道设计王钊燕山大学2012年6月本科毕业设计沈阳地铁一号线怀远门站至中街站区间盾构隧道设计学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岩土)学生姓名:王钊学号:0指导教师:潘慧敏答辩日期:2012年6月25日【关键字】设计燕山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摘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动城市地铁的发展。
地铁产业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是中国城市根底交通设施中最有前景、最有市场的产业,发展轨道交通势在必行。
目前,修建地铁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明挖法、矿山法以及盾构法。
针对沈阳的地质情况以及隧道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等方面考虑,本设计采用盾构法修建沈阳地铁一号线怀远门~中街区间隧道方案。
因为盾构法有着良好的防渗性、施工安全快速、与埋深无关和对环境影响小等明挖法和矿山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本设计为沈阳地铁一号线怀远门站~中街站区间盾构隧道设计。
区间盾构隧道左线全长,右线全长。
在充分考虑隧道建筑限界的根底上,对盾构隧道的横断面进行了设计。
设计选取最不利断面,采用日本惯用法进行结构内力计算,分析出结构的弯矩、轴力、剪力。
再根据分析出的结构内力进行配筋计算,并利用所配的钢筋进行相关的管片结构强度检算、管片结构允许裂缝宽度检算、螺栓强度检算、结构抗浮检算。
关键词盾构隧道;内力计算;配筋;检算Abstractcity developmen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 city. Subway industry as a sunrise industry in , it is Chinese city traffic infrastructure in the future, most of the market of th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portation be imperative.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 construction method are mainly open-cut method, mining method and shiel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situation of Shenya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unnel construction on ground transport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esign of the shield construction of Shenyang Metro Line 1Huaiyuan Gate Street tunnel scheme. Because the shield method has a good barrier, construction safety fast, and buried depth and little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independent of the cut-and-cover method and mine method incomparable advantages.The design of Shenyang Metro Line 1Huaiyuan Gate Station - street running design of shield tunnel. Interval shield tunnel left line full-length , length of right line of. In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clear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shield tunnel, cross section design for.Design of selecting the most adverse section, using the Japanese usage of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structure of the bending moment, axial force, shear forc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of reinforcing bars, and the use of the reinforced related segment structure strength calculation, segment structure allows the crack width calculation, bolt strength calculation, structural anti-buoyancy calculation. Keywords Shield tunnel;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 reinforcement bar; check calculation目录第6章管片配筋及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区间盾构毕业设计

区间盾构毕业设计区间盾构是一种先进的地下隧道施工技术,它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毕业设计课题,研究区间盾构的设计与施工,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区间盾构的原理、设计要点和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区间盾构的原理区间盾构是一种特殊的盾构技术,它主要用于地下隧道的施工。
与传统盾构相比,区间盾构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其原理是通过将隧道分为若干个区间,分别进行盾构施工。
每个区间都有自己的推进机和盾构机,可以独立进行施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区间盾构的设计要点在进行区间盾构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隧道设计:首先需要确定隧道的设计参数,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盾构机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确定。
2. 盾构机选择:根据隧道的设计参数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盾构机。
盾构机的选择要考虑到推进力、转弯半径和施工速度等因素。
3. 施工工艺:确定区间盾构的施工工艺,包括推进方式、注浆方式和支护方式等。
不同的施工工艺会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4. 地质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获取地下隧道的地质信息。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盾构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帮助确定施工工艺和支护措施。
三、区间盾构的施工过程区间盾构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和施工人员培训等。
准备工作的完成将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下基础。
2. 推进工作:将盾构机放入隧道起点,通过推进机推动盾构机向前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注浆和支护。
3. 盾构机转场:当一个区间的施工完成后,需要将盾构机转移到下一个区间。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计划和操作,以确保盾构机的安全转移。
4. 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地质勘察、注浆和支护等环节的质量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区间盾构的应用与发展区间盾构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设计与施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设计与施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以其速度快、乘坐舒适和环保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隧道设计与施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设计与施工进行探讨。
一、隧道设计隧道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隧道的使用寿命、运营安全等方面。
在进行隧道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进行隧道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与分析,以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
地质勘察应包括地层情况、地应力、岩石结构等方面的调查,为后续的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2. 隧道位置选取在确定隧道位置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市区开发情况、交通拥堵状况等多个因素。
合理选取隧道位置能够减少对市区交通的影响,提高工程效益。
3. 结构设计隧道的结构设计涉及到洞口形式、断面形状、支护结构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隧道施工和维护成本。
4. 排水设计在隧道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不可忽视的。
合理的排水设计能够防止隧道内积水,保障隧道的正常使用。
二、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要阶段,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进行。
1. 隧道掘进方法隧道掘进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顶管法、盾构法和开挖法等。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需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采取合适的方法。
2. 施工环境保护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环境的保护。
减少噪音和震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做好粉尘和废弃物的处理,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任务。
3. 施工监测与管理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监测,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和隐患的出现。
合理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4. 安全施工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推荐5篇)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推荐5篇)第一篇: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一、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地铁车站的分类1.1 按照车站埋深分:浅埋车站、深埋车站1.2 按照车站运营性质分: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1.3 按照车站结构断面形式分: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1.4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地铁车站建筑及平面布局2.1 地铁车站的组成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厅等三大部分组成。
车站建筑又可概括为以下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辅助用房。
2.2 车站总体平面布置按照以下流程确定:前期工作(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构思),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及方向,选定车站类型,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通道、通风道与地面通风厅。
车站建筑设计 3.1 车站设计 3.1.1 设计原则(1)根据车站规模、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划分功能分区。
(2)车站一般宜设在直线上。
(3)车站公用区间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4)隔、吸声措施。
(5)无障碍通行。
3.1.2平剖面设计(1)车站规模确定。
确定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和站房面积,确定车站规模大小。
(2)车站功能分析。
确定车站乘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以便于合理进行车站平剖面布置。
1(3)站厅设计。
主要解决客流出入的通道口、售票、进出站检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站厅与站台的上下楼梯与自动楼梯的位置等。
(4)站台设计。
确定站台形式、站台层的有效长度、宽度和站台高度,然后进行站台层公共区(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的设计。
(5)主要房间布置。
包括变电所、环控用房、主副值班室、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等,一般设置在站厅和站台层的两端。
(6)车站主要设施布置。
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检票设施等的布置和各部位通过能力的设计,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地铁)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地铁)本文将介绍一份隧道工程毕业设计,其主题是地铁。
该毕业设计旨在解决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地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设计解决方案。
设计背景在如今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日渐增长的社会环境下,城市交通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是加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地铁的建设涉及技术、资金、环保等问题,其前景不仅仅受到经济和政治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因素,例如地铁站的选址、车站设计等问题。
设计目的本毕业设计旨在解决城市地铁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为地铁线路和车站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本毕业设计的目的包括:1. 分析城市地铁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例如选址、车站设计等方面的问题;2. 提出一套系统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城市地铁建设更加顺畅和高效;3. 尝试着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思考地铁建设。
设计内容本毕业设计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城市地铁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深入剖析,展示地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2. 基础理论研究:对选址、车站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基础分析;3. 设计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基础理论,并探讨实际案例,展示解决方案的地址、车站设计、环保等方面的优势;4. 结论:总结本毕业设计,通过对前文研究和分析的综合总结,展示本毕业设计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设计步骤1. 研究背景与意义: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城市地铁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剖析。
具体而言,应该关注地铁建设背后的比较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及地铁建设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等。
2. 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对选址、车站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采用历史资料、文献查找、采访等多种方法。
具体而言,应该收集大量的案例,了解不同地铁线路的选址和设计优劣,通过对优质案例的深入分析,为后续设计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地下城市建设中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地下城市建设中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受限制,很多城市都在考虑地下城市的建设,这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发展空间瓶颈的问题,还可以弥补地面的发展不足。
在地下城市建设中,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成为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将针对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设计1. 隧道类型在地下城市建设中,通常使用的隧道类型有:地下街道、地下通道、地下隧道和地下地铁等,不同类型的隧道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2. 隧道布局隧道布局是隧道设计的重要方面,隧道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隧道的通行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隧道布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隧道的交通量、车速、通行方式、引入和排出口的位置等因素,以便实现隧道的高效、安全和经济。
3. 隧道质量标准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其达标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隧道设计中,需要考虑隧道的承载能力、耐久性、防火性、通风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以保证隧道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隧道施工技术1. 隧道掘进技术隧道掘进技术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隧道掘进技术有:盾构技术、钻孔爆破法、静力法、钻爆法和冲击锚喷注浆法等。
在采用隧道掘进技术时,需要考虑到隧道的长度、直径、地质条件和地下环境等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掘进技术。
2. 隧道支护技术隧道支护技术是为了保证隧道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常用的隧道支护技术有:钢支撑法、混凝土衬砌法、喷射混凝土法和锚杆加固法等。
在隧道支护技术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隧道的使用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以保证隧道支护的效果和经济性。
3. 隧道安全技术隧道安全技术是隧道施工和运营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常用的隧道安全技术有:火灾自动报警、疏散导向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氧系统等。
在选择隧道安全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地震、火灾、水害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以保障隧道的使用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1. 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地铁4号线隧道全长33.7公里,采用了盾构技术和钻孔爆破法相结合的掘进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地下工程方向):地铁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ZZ 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工程方向)设计题目: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专题: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指导教师:职称:二○一○年六月徐州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专业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地下20XX学生姓名XX任务下达日期:2010年 1 月10 日毕业设计日期:2010年1月10日至2010年6月20日毕业设计题目: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毕业设计专题题目: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根据提供的上海地铁汶水路~新沪路站区间隧道工程的工程资料,完成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结构设计内容包括隧道施工方案的比选、衬砌方案的选取及内力计算等,并编制设计计算书。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隧道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技术、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管理等内容。
提交是图纸应包括:①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平面总布置图;②区间隧道平面图与剖面图;③衬砌管片配筋图。
专题要求:隧道施工常采用盾构法施工,而盾构施工时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根据查阅的资料,分析盾构施工对土体应力状态及地表变形的影响,并说明盾构法施工时应对对周围建筑物采取的保护措施。
完成论文及手绘图一张。
其它要求: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近3年外文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英文原文。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摘要本毕业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汶水路~新沪路站区间隧道结构设计;第二部分是汶水路~新沪路站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第三部分是专题部分,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在第一部分区间隧道结构设计中,根据隧道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通过施工方案的比选,确定盾构法施工,隧道衬砌结构平板型钢筋混泥土管片,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抗浮验算。
第二部分是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隧道施工方法和隧道周边的环境情况,对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场地布置,隧道开挖与衬砌结构施工等进行设计,并编制了工程进度计划,编写了相应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
第三部分是专题部分,内容是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结合工程实例和相关的参考资料,总结出盾构隧道对建筑物常见的破坏形式。
关键词:盾构;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破坏;保护措施ABSTRACT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tunnel design ofthe section from Wenshui Station to Xinhu Station in Shanghai; The second part is its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design; The third part is the Special subject whose topic is shield construction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In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y,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around ,Flat Concrete Lining and Shield Construction has been decided through the schem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After that, the strength and anti-floating checking is made.The second part is the tunnel section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preparation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tunnel excavation and lining construction is designed. The project schedule ,the quality ,the safety and theenvironment protection are made.The third part is the Special subject whose topic is shield construction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s and related reference materials, tunnel damage common forms of the building are Summarized.Key words: shield tunnelling; surface subsidence; surrounding buildings; damage; protection measures目录第一部分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结构设计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位置 (1)1.2 工程规模 (1)2 设计依据 (1)2.1 自然条件 (1)2.1.1 工程地质 (1)2.1.2 气象 (3)2.2 现场条件 (3)2.2.1 沿线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及障碍物 (3)2.2.2 交通状况 (4)3 隧道施工方案与衬砌选型设计 (4)3.1 隧道施工方案 (4)3.1.1 明挖法 (4)3.1.2 矿山法 (4)3.1.3 顶管法 (4)3.1.4 盾构法 (4)3.1.5 方案确定 (5)3.2 衬砌选型 (5)3.3管片初步设计 (6)4 隧道计算 (6)4.1 计算原则及采用规范 (6)4.2 断面的选择及内力计算 (7)4.2.1 土层情况 (7)4.2.2 荷载计算及组合 (7)4.3 断面设计 (13)4.3.1 管片断面 (14)4.3.2 接缝张开量计算 (18)4.4 千斤顶作用下局部承压计算 (18)4.4.1 局部承压 (18)4.4.2 预埋件设计 (19)4.5 抗浮验算 (19)5 隧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5.1 开挖土方量 (20)5.2 管片用量 (20)5.3 钢筋用量 (21)第二部分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 工程概况 (19)2 隧道施工准备 (19)2.1 技术准备 (19)2.1.1 技术管理体系 (19)2.1.2 测量管理 (19)2.1.3 试验管理 (20)2.1.4 施工管理 (20)2.2 施工现场准备 (20)2.2.1 施工道路 (20)2.2.2 施工给水 (20)2.2.3 排水 (20)2.2.4 施工用电 (20)2.3 施工物资的准备 (20)2.4 劳动力准备 (21)2.4.1大临设施阶段 (21)2.4.2 正常推进阶段 (22)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24)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4)3.2 施工平面总体布置 (24)3.2.1 施工场地布置 (24)3.2.2 施工场地布置图 (24)4 界定关键过程 (25)4.1 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25)4.2 管片拼装控制要点 (25)4.3 衬砌防水控制要点 (26)4.4 地表沉降控制要点 (26)4.5 关键过程控制人员落实 (26)5 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工序 (27)5.1 施工方案的确定 (27)5.1.1 泥水平衡盾构的原理 (27)5.1.2 土压平衡盾构的原理 (27)5.1.3 泥水平衡、土压平衡盾构的对比 (27)5.1.4 盾构施工方案确定 (30)5.2 盾构掘进的施工准备 (30)5.2.1 技术交底 (30)5.2.2 地面准备工作 (30)5.2.3 井下准备工作 (31)5.3 出洞方案 (31)5.3.1 出洞土体加固 (31)5.3.2 混凝土洞门凿除 (31)5.3.3 洞口止水帘布安装 (31)5.3.4 出洞掘进 (32)5.4 进洞方案 (32)5.4.1 进洞土体加固 (32)5.4.2 盾构接收井准备 (32)5.4.3 盾构姿态的复核测量 (32)5.4.4 盾构靠上槽壁前的推进 (32)5.4.5 盾构进洞前洞门混凝土的凿除 (33)5.4.6 盾构进洞 (33)5.5 掘进施工参数 (33)5.6 管片拼装 (33)5.8 纠偏 (35)5.9 洞门施工 (35)5.10隧道内运输 (36)5.11 弃土处理 (36)6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36)6.1 砂性土层施工技术措施 (37)6.2 穿越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37)6.3 邻近施工和既有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9)6.4 减少地面变形控制措施 (39)6.5 紧急预案措施 (40)7 施工进度计划 (40)8 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管理 (43)8.1 质量管理 (43)8.1.1工程质量标准 (43)8.1.2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详表 (44)8.2 施工质量控制 (46)8.2.1 隧道衬砌质量控制 (46)8.2.2 隧道轴线控制 (46)8.2.3 管片拼装质量控制 (46)8.2.4 地表沉降控制 (46)8.2.5 测量控制 (47)8.3 安全生产施工控制 (47)8.4 文明施工措施 (47)8.5 防汛、防台风施工措施 (48)8.5.1 防汛防台的要求 (48)8.5.2 防汛防台的发现和组织扑救顺序 (48)8.6 消防安全措施 (48)第三部分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1 绪论 (42)1.1 引言 (42)1.3 盾构法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研究现状 (43)2 盾构施工对地层的影响 (44)2.1盾构施工对土体应力状态的影响 (44)2.2盾构施工对土体变形状态的影响 (44)2.3 地表沉降的表现形式 (46)2.3.1横向地表沉降 (46)2.3.2纵向地表沉降 (47)3 隧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47)3.1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损害形式 (48)3.2 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 (50)3.2.1 盾构施工对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50)3.2.2 盾构施工对深基础建筑物的影响 (51)3.3 建筑物的损害形式 (51)3.4 建筑物抵抗破坏的性能 (51)3.5 已建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标准 (52)3.5.1邻近建筑物保护的标准 (52)3.5.2邻近建筑物的允许变形 (52)3.6盾构通过建筑物时的施工组织方法 (55)3.7盾构施工影响范围的确定 (55)3.8 盾构掘进对近邻建筑物影响程度的分析预测 (56)3.8.1 隔离法 (56)3.8.2 整体分析法 (56)4.盾构施工对建筑物影响的控制措施 (57)4.1 主动控制措施 (57)4.2 被动控制措施 (58)5 总结 (60)参考文献 (61)翻译部分 (61)致谢 (71)第一部分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结构设计1 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上海轨道交通七号线工程从市区的西北部穿越中心城区,至浦东的西南地区(龙阳路),途径宝山、普陀、静安、徐汇和浦东新区等五个主要城区,线路全长约34km,共设28座车站。